让“高精尖”释放更强动力!

政务   2024-09-30 18:28   北京  

“报备即批准”政策试点为企业减负,

支持领军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

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

加大跟踪服务,

促进普惠、精准政策的有效衔接

……

一个个生动的创新改革图景,

串联起北京经济发展的新脉动,

今天我们通过讲述不同企业的发展故事,

看高精尖产业

向“新”发力、朝“质”攀峰。

01

“三减一降”助科技企业发展提速

位于中关村科技园区昌平园的天新福(北京)医疗器材股份有限公司是首批获得“报备即批准”政策试点便捷服务的企业之一。

“对‘报备即批准’政策,突出感受有三点,一是审批快,二是材料简化,三是无纸化申报,这些举措极大地为企业减负了。”天新福财务总监王彬说,一个月之内公司就拿到该试点第一批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证书,以前完成这个流程需要4-5个月的时间。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复审认定后,天新福医疗大概有每年2000万的减税优惠,这笔费用约占研发费用的50%,企业可以将这笔费用反哺到研发中去,强化市场竞争力。目前,天新福医疗已是医疗器械生物膜这一领域的单项冠军企业。


与天新福医疗一样,中关村科技园区朝阳园一家量子计算公司也感受到了这项政策的便利性。

在数个毫秒级时间内,在2的550次方种不同答案中,可以并行搜索求出最优解,实现了比经典计算在实际应用问题上求解的数万倍加速!这是刚成立不足三年的企业,玻色量子发布的550计算量子比特相干光量子计算机真机创造的算力里程碑。回顾发展历程,玻色量子创始人&CEO文凯博士非常感慨:“在近三年的企业发展中,玻色量子第一时间通过非常便捷的方式获得了‘中关村高新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北京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认定,‘减流程、减材料、减时限’为企业在高速成长中提供了多渠道的资质加持和政策服务。”


据了解,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报备即批准”政策试点是科技部支持北京市“两区”建设的一项重要政策突破,对生物医药、集成电路、人工智能、关键材料等领域优质企业实施全程网办,实行“减流程、减材料、减时限”,企业可“随申请、随认定、随报备、随批准”,该政策大幅度精简了申报材料,评审周期也从往年的4-5个月压缩到了最快一个月,切实提高了企业获得感。


提供助力,让有雄心壮志的中小企业坚定挑战世界难题的信心,帮助它们从初创企业快速跻身高精尖企业行列,这就是我们看到的故事。北京通过对高精尖产业领域科技型小微企业支持,更好地引导企业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开展关键技术创新攻关,不断提升企业创新实力和核心竞争力。

02

“创新联合体”构建行业的“英雄联盟”


在北京,产业界有自己的“超级英雄联盟”。

“快手与四个关键合作单位(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广播电视规划院、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以及多个校企合作机构形成了1+4+n模式,这就是未来高新视频智能技术创新中心的组建模式。”快手技术副总裁陈彬介绍。


技术创新中心可以看作是科技领军企业牵头,联合相关领域高等学校、科研机构以及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等组建的创新联合体,它拥有责任明确的组织架构,制定了研发项目管理制度、科技合作管理制度、知识产权和成果转化机制,极大地推进了企业主导的关键核心技术协同攻关和成果转化应用。


“自中心成立后,我们取得了一系列成果,推出首款自研云端智能视频处理芯片SL200,提升了数字人及XR(扩展现实)的效果,设计了全新的通用媒体传输协议等,解决了5项核心技术问题,而且相关技术不仅可以在联合体内部得到充分应用,还可以更好地服务于整个产业,对上下游起到带动促进作用。”陈彬表示。

SL200芯片已在快手数据中心大规模部署)

数字人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直播平台)

在陈彬看来,创新联合体起到了聚沙成塔、握指成拳的作用,可以集中资源发展高新技术,同时促进了企业与高校之间的紧密合作,推动了产学研的深度融合。联合体通过与高校共建实践基地,引入博士生和本科生参与科研项目,为高精尖产业提供了支持。联合体建立了完善的知识产权制度,提高了创新成果的市场应用能力,推动了高精尖产业的落地。


目前,北京活跃着这样的技术创新中心18家,它们像一条条纽带,将高校、院所、企业紧密地连在一起,实现了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甚至在京津冀创新资源共建共享、科技创新国际化发展等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的辐射带动作用。


03

一揽子政策助力企业共迎发展机遇

高精尖已经成为北京产业发展的底色,为了让“底色”更“出色”,北京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促进首都高精尖产业以聚求变,聚创成势。


坚持推动高精尖产业“10+3”政策落地,从财政、土地、人才方面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着力打造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医药健康“双发动机”。出台“独角兽十条”政策,针对潜在独角兽企业、独角兽企业在人才、市场、创新等方面的迫切诉求以及融资和上市问题,提出了一套主动发现、系统培育、精准施策、规范发展的“10条”全链条政策。


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还通过促进普惠政策与精准支持的衔接联动,加强跟踪服务,采取电话访谈、走访调研、座谈交流等方式,了解企业真实需求,解决企业实际困难。


在相关政策和服务举措的支持下,北京高精尖产业不断为人们带来“佳音”。超六成中国独角兽企业集聚在“北上深广杭”,北京以114家的数量优势位居全国首位,成为当之无愧的中国“独角兽之城”。精准、先进的医疗机器人介入了高难度手术,无人驾驶汽车上路了,能走会跑的人形机器人抢滩未来产业赛道、“南箭北星“星光闪耀的空天产业集聚区蓄势而起……北京培育出新一代信息技术、科技服务2个万亿级产业集群,以及医药健康、集成电路、智能网联、智能制造与装备等8个千亿级产业集群。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北京市十大高精尖产业全部突破千亿级,新一代信息技术集群产值更是突破三万亿。


“高精尖”已成为北京产业发展的鲜明特色。“到2025年,北京高精尖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将达到30%以上,形成4至5个万亿级产业集群。”北京正朝着这个目标阔步前行,让高精尖产业助力首都高质量发展。


改革深一度,创新看北京。

下期让我们继续

打开深化改革新蓝图,

感受发展新动能。


往期精彩





出品丨创新创业中关村


公众号又改版了,怕你们找不到我们建议大家将「创新创业中关村」设为星标★(安卓用户可设置为「置顶」)
点点分享点赞在看,给我充点儿电吧

创新创业中关村
欢迎关注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官方账号。发布权威信息、解读重大政策、搭建互动平台,“创新创业中关村”带您随时随地获取中关村最新政策和申报信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