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可靠性工程分会定于2024年11月8-10日在浙江省杭州市召开“第三十七届全国机械行业可靠性技术学术年会暨可靠性工程分会第七届委员会第一次全体委员会议”。
本次会议以“抓筑基促倍增,可靠安全制胜”为主题,围绕国内外可靠性、维修性和安全性(RMS)领域的最新发展,诚邀全国专家、学者共聚杭州,分享机械可靠性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交流提高产品质量及可靠性、维修性、安全性水平的技术途径和管理方法,探讨可靠性发展的新领域与新方向,增进国内同行的相互了解和友谊,共同促进全国RMS领域的学术研究和工程应用的进步。欢迎全国各界专家、学者、工程技术人员和博/硕士研究生参加。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可靠性工程分会换届选举; 国内著名可靠性专家学者大会报告; 新能源汽车可靠性专题论坛(企业专家发布“新能源汽车可靠性现状与问题需求”,大会报告专家和企业专家就“新能源汽车可靠性问题与解决方案”和与会人员互动); “可靠性统计分析方法”和“加速寿命试验建模”培训。
一、会议组织机构
二、会议时间、地点
11月8日全天报到,晚上分会委员会换届选举;
11月9日全天,大会报告;
11月10日上午,专题论坛;
11月10日全天,培训。
地点:杭州钱塘璞硯酒店(浙江省杭州市钱塘区金沙大道30号吾角商业中心4号楼)
三、会议内容
四、会议注册及缴费
五、会议住宿
六、会议联系人:
孔雪峰,手机18810285221
附:大会特邀报告
王自力,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博导,现任装备可靠性工程技术中心、可靠性与环境工程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主任。长期从事可靠性系统工程理论研究与重大工程管理实践,形成可靠性综合集成理论,研发综合集成平台,成果已推广至十大军工集团20多个重点型号、100多家单位。受聘973技术首席2次,发表论文15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40余项,出版专著7部,培养博硕士80余人。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率团队集体荣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2项。
报告首先围绕质量强国的战略需求,提出“三全质量观”以及强化质量设计的质量技术变革;其次,系统介绍了质量技术变革抓手-可靠性系统工程的理论方法和工程实践,包括诞生背景、概念内涵、理论框架、技术体系、集成方法、数字工程、集成平台、应用模式和典型案例等;最后,展望了数字化、智能化背景下,可靠性系统工程在大系统跨尺度质量综合设计、体系可靠性、智能装备可靠性、软件可靠性、可靠性数字孪生、维修测试、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等方向的新技术发展趋势。
报告人:新加坡国立大学 董润桢教授
董润桢(Tang Loon Ching),美国康乃尔大学运筹学博士,新加坡国立大学工业系统工程与管理系教授,新加坡工程学院院士。曾于2008-2015年间任该系系主任,并于2014-2020年间出任淡马锡国防系统学院院长,2012-2015年间当选为国际工业与系统工程师协会领导亚州区的副主席,也受邀成为国际工程资产管理协会会士。
历年来从事的研究包括系统韧性工程、质量与可靠性工程、物流及系统优化等,在国际刊物发表百多篇这几方面的文章,常受邀于相关的国际会议做主题报告,也担任多个相关国际会议的主席。目前是一份国际知名学术期刊的主编,也获颁数个国际级别的最佳文章奖项,撰写的关于Six Sigma的书也获颁国际质量学会的首届最佳书籍奖。董博士曾为国防部和内政部以及多家本地机构与跨国企业提供咨询及培训,并在亚太区域为多间跨国企业培训出数千名质量与可靠性工程和管理人才,和近百名六西格码黑带大师。他曾受委为新加坡国家创新与生产力所以及国防科技局培训学院的咨询委员,于2019年国庆获颁国家长期服务勋章,2014年获颁国际工业工程与运营管理杰出教育工作者奖。
退化建模一直是可靠性分析的重要方法,尤其是近年来随着产品及装备可靠性的提高,一般的失效时间分析已经不足以提供足够的理论与数据分析支撑。在本次报告中我们回顾并重新审视自四十年代将退化模拟为随机过程并将其“首次超阈时间”作为产品失效时间的理论基础,提出了“无失效时间段”的概念及其在可靠性工程应用的必要性。特别是近年来航天航空装备对部件可靠性的要求提高了,产品设计及其相应的测试方案与分析有必要考虑无失效时间段。本次报告的主要目的是介绍可靠性工程中退化建模的发展状况和未来的展望与挑战,并讨论如何应对这些挑战的想法。
报告人:西安交通大学 陈雪峰教授
陈雪峰,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兼任中国振动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动态信号分析专委会主任委员、故障诊断专委会副主任委员。“航空发动机运行安全基础研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负责人。主要研究领域为高端装备健康管理与智能运维。获国家技术发明奖 3 项、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等4 项,出版专著 6 本,研究成果广泛应用于风电、直升机、航空发动机等领域,研制的监测诊断系统列装两万台套,取得了突出的社会经济效益。
航空发动机健康管理系统(EHM)是先进发动机的重要标志,对于保障发动机运行安全至关重要,典型如主轴承失效是发动机空中停车和单发飞机等级事故的机械主导原因之一,导致我国发生多起严重的等级事故。主要介绍强噪声弱特征条件下的航空发动机快变振动信号分析新方法、叶端定时与HUMS等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软硬件系统。
姜潮,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防科工局国防科技创新团队带头人;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机械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科技委先进制造学部委员等。入选中组部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等。研究方向为复杂装备可靠性设计技术,在国内外知名刊物上发表论文100余篇,SCI他引8000余次;获第三届腾讯“科学探索奖”,第十五届中国青年科技奖,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等。
燃料闭式循环是核燃料获得、使用、处理和回收利用的全过程,是整个核工业的基础。核燃料循环过程中的装备经常服役于辐射、高温、高压等极端工况,其可靠性设计面临一系列技术挑战。本报告简要介绍了核燃料循环过程中装备可靠性设计的基本特点,存在的主要科学问题和技术难点等,并且结合燃料制造、核电运行、核设施退役等重点领域介绍了若干研究进展。
报告人:中船综合技术经济研究院 陈大圣研究员
陈大圣,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综合技术经济研究院科技委主任,研究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主要讨论船舶机械系统和设备目前存在的主要可靠性问题、可靠性工程开展过程中的技术短板及技术需求。
报告人:吉林大学 刘志峰教授
刘志峰,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吉林大学“唐敖庆学者”卓越教授,担任吉林省高端数控装备先进制造与智能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数控装备可靠性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先进制造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主任、机械工业重型机床数字化设计与测试重点实验室主任、“高端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总体组专家,高端数控机床创新联盟副秘书长。先后主持科技部7***专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工信部高质量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国家及省部级项目40余项,发表高水平SCI论文170余篇,以第一发明人授权国家发明专利70余件(美国专利3件),主持及参与制定国家标准9项,获得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等省部级奖项10项。
数控机床作为制造业的工业母机,是国家战略装备,可靠性技术是制约其产品质量的关键共性技术。报告首先介绍数控机床可靠性研究的特点和难点。其次,围绕数控机床全生命周期过程,重点介绍可靠性试验技术与装备、可靠性设计、可靠性增长以及可靠性数据库等关键技术及其应用场景。最后,分析指出了可靠性技术研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对数控机床可靠性的技术需求与发展动态进行了展望。
报告人:华东理工大学 张显程教授
张显程,1979年10月生,安徽安庆人,华东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担任中国航发航空发动机寿命预测联合创新中心主任、中国燃气轮机结构完整性协同创新中心主任、承压系统与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一直致力于高温装备长寿命保障理论与技术研究。入选国家杰青、国防卓青等计划,主持国防173、国家重点研发、工信部重型燃气轮机先进制造技术专项等项目,担任JMST等10多个国内外期刊副主编及编委。
基于数据和模型双驱动的研究范式,发展高温工程损伤理论,逐步构建关键高温装备强度设计和运维管理技术体系,保障高温装备长寿命、高可靠性服役。报告回顾了工程损伤理论的内涵、机遇及挑战、面向精准损伤模式的强度设计方法、运行数据—损伤模型双驱动的寿命管理方法,并介绍了几个工程应用案例。
报告人:广州广电计量检测股份有限公司 明志茂教授级高工
明志茂,中共党员,正高级工程师,工学博士/博士后,现任广电计量检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电计量”)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广电计量“广东省院士专家工作站”负责人,第七届全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液压气动数智化产业联盟理事长,空间环境地面模拟装置用户委员会委员,获聘南京大学、华南理工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广东工业大学等多所高校硕士生企业导师。
长期从事产品可靠性设计与分析和试验与评价、集成电路可靠性与失效分析等研究。主编专著2本,获授权专利26项,发表论文34篇,主导和参与标准编制21项。同时,作为项目负责人先后承担了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广东省科技厅等省部级政府科研项目20余项;个人获得部委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次三等奖2次,并荣获广州市高层次人才、广州市产业领军人才杰出人才、广州科技创新南山奖等荣誉。
报告人:浙江理工大学 潘骏教授
潘骏,浙江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启新学院、创业学院副院长,机电产品可靠性分析与测试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浙江省“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可靠性工程分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系统可靠性分会常务理事,中国现场统计研究会可靠性工程分会常务理事。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火箭军预先研究、浙江省重点研发计划、企业委托等科研项目2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获浙江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等省部级奖10项。
报告摘要:保障乘客电梯的安全可靠运行是事关民生的重大需求。报告分析影响乘客电梯安全可靠运行的因素及其故障机理,介绍乘客电梯状态数据采集方案、故障诊断、预测方法和安全状态评估方法、维修策略,以及在线状态监测系统和远程安全防控平台。并对乘客电梯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的发展动态进行了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