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为进一步推动全市党员、干部、人才自觉提高政治站位、培养思考思辨能力、提升文字表达水平,“安庆先锋”推出【“宜”线文荟】专栏,择优刊载全市党员、干部、人才学习中央和省市委最新精神的心得体会,充分展示工作实践中的思考认识,打造思想交流、经验学习、智慧共享的优质平台。
执笔、蘸墨、着色
续写“六尺巷”的时代佳话
执“一枝一叶总关情”的“为民笔”,让家喻户晓的“六尺佳话”余音不绝。“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一首源自六尺巷的“让墙诗”,口口传颂了数百年,“六尺巷”虽宽不过六尺,却被称为“最宽”的巷子,是因为其中蕴含着沉甸甸的“礼让”之道,为我们开展群众工作明晰了方向。“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最后一公里”,也是群众诉求和问题最集中的“第一线”,这就需要我们与群众建立更加紧密的“干群关系”,打造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基层治理共同体,让问题解决在基层,矛盾化解在基层。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我们要时刻秉持“谦逊礼让”的态度,以“让他三尺又何妨”的胸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情怀投身基层一线,从点滴小事做起,于细微之处着手,始终把改善民生、造福群众作为第一追求,用心用情化解群众的“家务事”“邻里事”,进一步融洽干群关系,保障人民权益,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蘸“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担当墨”,让广为人知的“六尺佳话”见效于行。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崇高事业需要榜样引领。“六尺巷”的故事生动表明,做人做事不能以自我为中心,遇到事情要敢于挺身而出、承担责任,无需过度计较个人得失,而应着眼于全局,放眼未来。回望党的百年历史,实干和担当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鲜明品质,是党和国家伟大事业的“一砖一瓦”。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从曾经的一穷二白发展到现在的繁荣富强,靠的是一代代共产党人的前赴后继、不怕牺牲,靠的是无数先辈的奋不顾身、负重前行。新时代新征程上,唯有迎难而上、脚踏实地,勇涉“深水区”、敢啃“硬骨头”,以更硬举措、更实举措激活“神经末梢”、打通“最后一公里”,才能把擘画的宏伟蓝图变为美好现实。广大党员干部要做到遇事不推诿、不搪塞、不回避,在波谲云诡、危机四伏的时候,敢于直面挑战、劈波斩浪,在方向不清、情况不明的时候,勇于承担责任、敢为人先,在“红脸”“拍桌”中壮筋骨、长才干,做出更多经得起实践、历史和人民检验的实绩,真真正正成为党和国家各项伟大事业的“排头兵”。
着“众人拾柴火焰高”的“团结色”,让意蕴深远的“六尺佳话”言犹在耳。“六尺巷”的故事告诉我们,相互退让能够化解矛盾,实现和谐共处。在一个团队中,唯有大家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发扬“让”的精神,才能形成同心共圆中国梦的“强大合力”。大厦之成,非一木之材也;大海之阔,非一流之归也。当前,我们正处于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亟须广大党员干部凝聚共识、增进团结,用好众人之力,把我们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广大党员干部要坚持“拉手”而不“松手”,坚持“拆墙”而不“筑墙”,牢固树立全局利益、长远利益为重的思想,把个人的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之中,时刻从大局着眼,在大局下行动,服务于大局。力量源自团结,要带头发扬团结协作精神,充分发挥团结奋进、合力攻坚的作用,主动融入群众、走进群众,把群众最关心、最关切的情况摸准搞透,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脚踏实地、笃行不怠,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而忘我奋斗。(潜山市委组织部 李伟)
推荐阅读
◆
◆
◆
编辑:周 顺
责编:王建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