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条深受驴友喜爱的著名山脊线,峰奇石怪、洞穴众多、风光独特,二个多小时可至!

旅行   2024-11-22 08:38   浙江  

文图:闲云野鹤蒋长华

古路通衢连瓯越,名山觅史忆宋唐。若问借岭峰峦谁能越,唯有(大)罗山驴友数英雄!
——题记
2024年11月16日上午,大罗山户外的38名队员从温州出发,约三个小时后到达缙云城南的上名山村,开启了又一个周六的户外活动,目标是借岭古道山脊线。

浙江缙云借岭古道,既是一条颇具人文色彩的古道,又是一条深受广大户外爱好者所向往的惊心动魄的古道!

初看“借岭”这个地名,大家可能觉得有点奇怪。但它确确实实的存在,搜寻缙云地方典故,据传:宋朝丞相死后要下葬到舒洪车坑宋朝古墓,可送葬队伍必须要经过上名山村才能到舒洪车坑宋朝古墓,而此山却是一位财主家的,于是丞相的后代向当地财主要借路走一次。丞相当年为官清正廉洁,深受当地老百姓的爱戴,财主就把此山送给丞相的后代,让他开路通过,丞相后代为了感谢财主,就把这条路改名为借岭路,现在称为借岭古道。
翻阅史料,却没有这位姓甚名谁的丞相,但在缙云云塘却有一位南宋著名政治家、理学家赵顺孙,系北宋开国宰相赵普(祖籍蓟县,即现在的天津一带)第11代孙,朱熹再传弟子,南宋淳祐十年(1250)进士,曾任吏部尚书、参知政事、同知枢密院事、知福州兼福建安抚使。上面所说的丞相可能就是这位赵顺孙。
我们不是历史学家,没时间深究该段历史。我们只是户外人,就是俗话说的“吃饱了撑的”的一群阳光快乐的人。
户外人所说的借岭古道,并不是一条通坦的道路,而是缙云上青塘、上名山、郑坑口一带略椭圆形的山脊线,风光无限,但也难度不小。

从医院后门走过没有硬化的新路,路边茶油树开着洁白的小花,摇摇曳曳,与我们的红男绿女组成了一道靓丽的初冬风景,韵味独特而又悠长。

忽然,不知谁喊了一声“大家向左山上看,那石头像什么?”。只见左侧半山腰一石条如同张开血盆大口的巨龙从大山中破土而出,准备前往缙云仙都好溪而去,那高昂的龙头上龙目圆睁,龙牙倒转……,似是在告诉世人“天高地阔,唯我独尊,笑看风云变幻。”而在不远处的身后,一只凶猛的大猩猩,被吓得躲在草丛中一动不动,目光呆滞。

紧接着,我们从公路左侧转入山中,过垭口后下山进入郑清岭,见一座只有独户的黄泥墙小民宿,估计很久没人住过了。

继之从民宿左侧小径上山,约几十米距离,发现右侧一座牛角形山峰,队友们迫不及待的爬上两只牛角峰上。只见背面碧水东流,岸边石笋林立,似与小桂林争锋。最为经典的是那紧贴牛角峰背的是一座上大下小的象鼻子峰柱,但却没有象身;也有的人说那是一颗千年“棒槌”敲打着这头“榆木脑袋”或“缺心眼儿”的牛头。

看着先行从牛角峰尖上下来的队友们已经先行,留下不多的我们几人,只好放弃细究,随之扎进灌木林中跟上,细嗅甘甜的树、草药香,我们精神抖擞,十余分钟,就登上了“天师洞”。前方已经看不到队友,从不放弃每一处风景的我,心想落后就落后,还是进入洞穴看看,下一次不知道还能不能再来,于是气喘吁吁的爬进洞穴,这是一个洞宽约4米,深约18米,高约5~15米的“八月炸”形洞穴。抬头一看,这一看不要紧,顿时我就惊呆了,只见紫铜色的石壁间,一条动物的脊椎骨状岩龙从洞底向上节节一直延伸至洞壁上方出口,似是一条X光射线中显像的龙的脊椎骨呈现在眼帘,恍惚间,我觉得自己进入龙的肚子里。我随即喊话后来的队友抓紧进洞瞻仰欣赏。他们进来后尖叫连连,直呼“神啦”!

图:楠溪江

继续上行,在一个山坪处向右二三十米,后望天师洞,有人称之为蝙蝠洞,但我更认为称“龙骨洞”最为经典。那是一块巨大的花岗岩石体,龟裂的花纹非常的漂亮,有人说那是大象在带着象群向郑清岭出发赶往小仙都。而我却认为这是一款上古鸿蒙时代,天地人三界留存(遗失)于凡间的神器,即道家的上古神器乾坤袋,那鼓起的袋身、扎紧的袋口,无不透露那是一条袋子。

转身面向东方,一条如龙蜿蜒的山脊向着东南方向的崇山峻岭而去,那山脊极似北方的八达岭长城,其关城、城墙、墩台(烽火台)、各具特色的敌楼、用于巡逻放哨和防御城台、碉堡式战台一应俱全,栩栩如生。但缙云体育局将其取名为小龙脊,龙脊顶部为龟峰,不过看看,也勉强算有点像。

遥望罗山好汉在龟峰上玩起无人机,于是赶紧穿林海赶往龟峰顶上。众队友手舞足蹈抬头望着无人机,我则在龟峰上寻找可圈可点的精彩点,只见龟峰边缘风化出一黑乎乎的凸出石条,那眼、鼻、耳等俱全的头颅,那肌肉发达的身驱,那遒劲有力的尾巴,那蓄势卷曲的足蹆,像极了一只趴卧在山顶边缘的雌性狮子,正朝对面的白岩岙尖悬崖方向痴痴傻傻地遥望着,意欲蹬腿一博,跳过峡谷,飞往白岩尖悬崖。经我的提醒,众队友纷纷移身骑在狮子石上,作驯兽师状拍照留念。

龟峰的东南坡,造物主又搭建了一个“鼠岁如意”吉祥图。一块如同老鼠的巨石横卧在如同如意的石头之上供游人参观赏识。老鼠象征着机智、聪慧和吉祥,而如意则代表着吉祥、顺利和美好愿望。这种组合寓意着生活美满,心想事成,好运连连。于是大部分队友绕石三圈,有的则费力登上奇石,祈祷平安幸福!

龟峰的东南坡虽然坡度不是很大,但却是裸露的隆起山石体,且左右两侧都呈悬崖状,特别是一处隆起的龙头处必须转身寻找抓握点,然后用手指牢牢扣住,再慢慢下去到踏脚点,或者屁股坐下慢慢下滑。在一个仅容一二个人落脚的平坦处,下面是十来米高的垂直崖壁,我们的梅队长正站在此,指挥和帮扶队员沿着前人已经铆钉好了的铁链缓缓速降至底部,而底部又有我们的队友在负责接应…。这是本次穿越的第一个难点。

“狗蛇相冲,反其道而行之”。速降成功后,我见静谧夜空流星前往东北方向山脊而去,故也快速前往,在山脊断头处,一颗脱离山脊的石头自成峰柱,峰顶向西北微微弯曲如同啄木鸟状,故我试着叫“啄木鸟在行动”,但有人说这峰柱像是巨蟒出山。峰柱后边一石如同农夫放山的猎犬,紧盯蟒蛇头,不知是吓坏了还是咋地,忘记了狂吠,且呈闭眼状。相生相克,天道如此!
静谧夜空流星不过瘾,还想随着裂缝下去一看究竟,并叫我同行,我因恐高,脚腿直打鼓,所以放弃再下去探究的行动。

龟峰东坡,杂草灌木丛中,有两条紧挨着的石柱,一黑一白,顶部呈猴脸状,似乎在装扮这鬼脸,嘲笑、挑逗着前方的蟒蛇峰;又有人说这是一对情侣峰。

等我和静谧夜空流星返回丁字形山脊时,队友们都已下山。急起直追,在山脚的上清塘村终于与队友们汇合,村口设有借岭古道山脊线导览全景图,网东南即是舒洪坑方向。随着时代的进步,此时,只见曾经的借岭古道现如今已是通衢大道。

敬佩的是梅队长始终站在上清塘村前水塘的溢洪道处,不厌其烦地引领每一个队友安全跨过水塘。此时见罗山好汉将微型照相机放置水塘溢洪道水中,这可把天天蓝的下巴都惊掉了,感叹”哇塞,都这么先进啊!"

大家本以为今天的旅程已经完成,不曾想,更大的挑战才刚刚开始,只听陈鹏飞领队指着西北方向山脊的亭子(白岩岙尖)说道”大家到山脊的亭子处吃中饭“。抬头仰望,那巍峨险峻的山脊线迤逦北去,一眼望不到边,故而,很多人脚腿直打鼓。但大罗山户外群是一支久经户外淬炼的队伍,绝不萎靡退缩、而是奋力坚持,不达目的绝不罢休。此时已是中午11点半,大家调整心态,重新提振精神,沿着野猪岭山坡冲刺,约一公里后,只见前方队友占据有利时机,纷纷将野猪石、钉螺石(也有人说是鳄鱼石、猛虎石——公说公有理)踩在脚下,以胜利者的心态,摆出各种POS。

前方又是一条龙脊状的山脊,龙脊不远处有一座突兀的石峰,这座奇异的峰石即具备象鼻、猴脸、鳄鱼出水等形状,如果角度凑巧的话,那是一尊端庄的佛像、一条千里跋涉的大象、一只直立山巅的雄鹰。可户外人称之为米筛浪,但我不知道是啥意思,是不是农村里的一种筛米之类的工具,如果是这样,倒真有点像,但这个米筛不筛稻米麦谷,而是筛风霜雨雪、筛岁月长河!

龙脊抬头处,又出现一只雄狮般的岩石,面朝东方,似是与对岸龟峰上的雌性狮子石遥相呼应。千百年来,这对苦命的狮子,虽历尽各种磨难,痴心不改。无奈天道不允,鸿沟难逾,只能眼巴巴地等待,”---山无棱,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悲悲戚戚!

雄狮石身后,一石掩映于松涛声中,如龙抬头,默默地注视着高峰上的照妖镜石(或巫婆石),好像这一正一邪的两位大神正在斗法。传说:几万年前,这里本是一条天渊大陆流往东海的江河,因为龙妖的斗法使得冰山倒塌,江河改道,经过漫长岁月沧桑才形成了现在嶙峋的白岩岙尖。

说说笑笑,胡编乱造,暂当消遣。但真正的山脊穿越难点就在眼前,只见一条尚留水流痕迹,高约二十来米,近乎垂直的凹槽形的崖壁上,前人已经打好铆钉并放置了一条钢质铁链,若非如此,要攀爬上去,还是颇费周折的,我等真的非常感谢!脚踏铆钉、手抓铁链攀到了山顶。东边山脊嵯峨,巫婆石处,似是一只骆驼石,南北两侧底下乃是万丈深渊,我是不敢越雷池半步,国华兄弟身轻如燕,步履轻盈,爬上驼峰,抓住照妖镜石(即巫婆石),有道是”披荆斩棘开新路,无限风光勇者收“,我们真的是非常羡慕。

一山还有一山高,我们又爬过一道铁链。紧接着开始下行,前面两处崖壁虽然不用借助工具艰难地逾越而过,但最后的那道十多米高的,有点倒挂的崖壁却是前进道路上最为凶险的一道难关,期间一位女队友下行大半后,挂在半空,因为没有踩着点,吓得发出了哭声,结果国华兄弟如猿猴般从石缝中越过崖壁直达底部将其托住,才使得其安全降落;另一位女队员,则在起点直接躺平,经过梅队长的努力,也终于安全降落。从此今天穿越的难点全部顺利通过。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此后,我们抵达白岩岙尖的映秀亭处,回望来时的山脊如同变态的驼峰(也有人说是骑马岭、磨蛋岭),峰峦簇拥,怪石危立,跌宕起伏,连绵不断,宛若凝固的惊涛骇浪,呈现出密匝匝的波峰浪谷。

吃罢午饭,时已下午一点,随着陈鹏飞领队的口令,我们再度启程沿着白岩岙尖西北坡下行,约二十分钟,前方一堵石墙横亘于半山腰。石墙东端有两块凸起的石峰,初看像是一对牛角;细看像是两只浮出水面的海豚,一公一母,海豚的头部各有一撮青草,就像是海豚的胡须,看见游客,正在表演节目;但稍微从侧面看去,那却是一头在沙漠中负重前行的骆驼,国华队友正试图爬上驼背;如果登上石墙背脊,向东看去,则像一位含胸拔背的老僧正在聚精会神地敲打木鱼,口中念念有词,祈求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游客平安吉祥。也有人说像两只狼,一只趴着一只昂着着头。善哉善哉,世上万物,皆可期待!

石墙的正中,则像一头猛虎缓缓走出大山---。

石墙西边断裂处,则是一对萌哒哒的狗熊,前爪直立,两个头颅歪腻的粘在一起,活泼可爱,众队友也来了个凑热闹,爬上它们的中间,成了”烦人精“,这可累坏了生活队友,只见他站在悬崖边,拿着手机不断的为队友们拍照,而队友们也不客气,指手画脚,甚至一个人还要拍摄写真集。当然,最后队友们还是具有浓浓的人情味,将赞誉之词用在此石之上,称之为“千年一吻”。
但也有人说,那是一只天眼。一眼万年,一眼胜似千万语。我们面天眼而坐,抚之察之,观万变于其中,感无言之诗画,得南北地理之殊,悟芥子纳须弥之神奇,知龙脉神山之深广博大。

在圆梦借岭古道山脊的征程上,最后我们在火炬石(又称象鼻岩)处胜利会师,继之返回上名山村,酝酿着下一个周六的行程!





温州古道平台提供下列服务:
国内旅游  户外拓展  景区合作
广告推广  古道建设   航拍视频
联系电话:小王18958781758(同微信)
民宿预订、合作:15167801758(同微信)
 【阅读原文】,预订民宿!
你若喜欢,为温州古道点个在看 


温州古道
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