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社会中,人们在繁忙的工作生活之余,对健康也是越来越看重,因此很多人都会抽出时间来运动和锻炼。
但是,当你鸡血满满地准备开始运动,没想到,膝盖却开始痛了?
相信不管是跑步、爬山... 很多人都遇到过膝盖疼的时候。
美国运动协会数据显示,55%的运动损伤都在于膝盖,膝盖当之无愧是身体最易受伤的部位,26%的成年人都有膝盖痛的经历。
还有网上传言,跑步多了恐怕对膝盖有损伤。甚至有人年纪轻轻,才三四十岁膝盖就坏了。
这究竟是不是真的呢?到底还能不能跑步?膝盖为什么会痛呢?如何来保护我们的膝关节呢?
今天,护妈就来说说全身最易受伤部位——膝关节的那些事儿。
首先,了解你的膝关节
首先,想要了解膝盖痛,先要好好认识这个爱发脾气的小东西
——膝关节。
我们身体各部位之所以能够灵巧的活动,全都是关节的功劳。
一个成年人的身体由206块骨头支撑,关节就是两块骨头之间的连接纽带。每个关节都是由纤维结缔组织、软骨与骨连接形成,外面包裹着关节囊,与关节构成了一个封闭的关节腔,这个空间里存储着关节滑液,起到润滑、缓冲的作用,使得我们能够活动自如。
日常人们所说的膝盖(膝关节)主要由骨骼、(关节)软骨和辅助软组织(韧带、半月板等)组成。
研究表明,平躺时膝盖的负重几乎是零,站起来和平地走路时负重是体重的2~3倍,上下坡或上下楼梯时是3~4倍,跑步大约是4倍,蹲和跪大约是8倍。
压力大、经常用,膝盖自然容易受到伤害。
为什么有些人年纪轻轻膝盖就坏了?
当膝关节出现损伤、感染或其他病变时,就会导致膝盖痛。其中关节炎是导致关节痛最大的病因之一,随着年龄的增大,关节炎的发病率也会不断提升。
不过关节炎也有年轻化的趋势,这和不良的生活习惯,例如久坐、肥胖、饮食等有密切关系。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不良的日常生活习惯:
1、外伤,如高处摔落、跌倒等,可导致骨折、关节韧带撕裂等。表现为剧烈疼痛,并伴有关节肿胀,不能伸屈等。
2、细菌感染(通常为化脓性细菌感染),常见于免疫力低下人群。此外,针灸及龋齿等也可能会导致关节感染。
3、半月板、韧带损伤,常由过度劳作、运动导致。因此,在运动员、锻炼爱好者及需长期蹲着工作的人群(瓦工、木工)较多。
4、骨关节炎,是老年患者常见的关节炎,是因为随着年龄增大,关节软骨老化、磨损加重导致。
5、痛风,当病情控制不佳时,会累及膝盖,导致肿胀疼痛,活动不便等。
6、其他:包括自身免疫性疾病、腰椎间盘突出等也可导致膝关节疼痛。
关节疾病伴有的不适感,常包括关节的酸胀、肿胀,酸冷,僵硬感(关节灵活度下降)甚至剧烈疼痛等,且这些疼痛长期伴随着患者,十分痛苦。
跑步真的伤膝盖吗?
不会!相反地,跑步还可以保护膝盖!
为什么跑步可以保护膝盖呢?
1. 锻炼下肢肌肉:在日常生活中,膝盖承受的重量其实是非常大的,比如上楼梯时,承受的压力是体重的几倍。经常跑步能增加下肢肌肉的力量,分散关节承担的重量,从而不容易导致关节的劳损;
2. 促进关节内结构新陈代谢;
3. 促进正常的关节液分泌。
可是为什么有人跑步后会感觉膝盖痛呢?
这很可能是因为跑步导致的肌肉酸痛、韧带拉伤,被你误认为是膝盖疼痛。
当然,这不代表跑步一定不会出现关节问题。一些有关节炎、做过膝盖手术的人,由于膝关节已经出现损伤,不适合跑步、爬山、爬楼梯等锻炼方式,更适合走平路运动。
那么要如何正确地跑步呢?其实很简单,就八个字——量力而为,循序渐进。
量力而为指的是以不产生疼痛和不适感作为每个人锻炼的标准。
循序渐进就是那些很久没有跑步的人,特别是老年人,可以先从快步走开始,第一次跑步的距离一般不建议超过三公里。
哪些动作最伤膝盖?
日常有一些最常见动作,甚至比跑步更伤膝盖动作,比如:
1、久坐:久坐的时候,下肢的血液循环不好,代谢减慢,关节腔滑液也相对分泌减少。另外,经常久坐的人,肌肉会更加松弛,从而导致膝盖退化更快。
2、久蹲:人在蹲着时,膝盖的压力会增加几倍,因此需要摘菜时,尽量坐在小板凳上。
3、爬楼梯:上下楼梯会给膝盖带来很大压力。特别是膝关节不好的人,更要注意避免少爬楼梯。需要爬楼梯时,注意应该脚掌先着地,这样能通过小腿肌肉的控制和缓冲来缓解膝关节的压力。
4、错误的深蹲:深蹲训练是在有强有力肌肉支撑的情况下进行的,盲目负重只会加重膝盖损伤。另外不负重深蹲也要注意姿势,不要在深蹲时腰背弯曲、膝关节尽量不要超过脚尖(会增大膝盖压力)。
还有一些人说跷二郎腿会损伤膝盖,其实目前没有明确证据表明二者有关联。
如何让膝盖保持年轻?
对于健康人群:
1、日常工作生活中,尽量避免过度蹲站、爬山、爬楼等。
2、充分热身,锻炼前将膝盖部关节活动开,充分放松肌肉,必要时,可佩戴防具等。
3、加强身体柔韧性锻炼以及肌肉力量的训练。
4、出现膝盖部位损伤、疼痛,应及时就诊,规范治疗。
如果已经出现膝盖痛,应该:
1、发生急性疼痛时,立即暂停锻炼,以免加重病情。
2、慢性疼痛期间,适量减少运动量并避免剧烈运动。
3、咨询医生,结合自身情况及病情,制定适合自己的恢复锻炼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