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燕:文学是长在心里的庄稼

政务   2024-10-26 10:51   宁夏  

文学

是长在心里的庄稼

诉说着无限热爱


“写作是我的精神支柱,没有写作,我的生活也就没有意义。”对于农民作家丁燕来说,文学的种子很自然地落在心里,风一吹,在心田里慢慢滋长,就像田里的庄稼,收获了一茬又一茬。


丁燕是吴忠市红寺堡区柳泉村村民,也是宁夏作协的一名会员。从农民到“农民作家”,她一直汲取着这片土地给予的养分,用乡村文化灌溉、孕育文学之花。对于丁燕来说,写作,照亮了她平凡的人生。她捕捉生活灵感,记录风土人情,汇聚成一片片散文、小说,在白纸黑字间诉说着对乡村的无限热爱。





写作是骨子里的热爱





丁燕初中毕业后便辍学了。原因很简单,因为家里穷,还有三个弟弟要上学。现在回忆起来,她仍然觉得这是此生最大的遗憾。也是从那时起,她就开始大量地阅读,文学仿佛成为了她唯一能够对抗现实桎梏的武器。因为老家没有电,当时用的还是煤油灯,丁燕的父母嫌晚上费煤油,不让她看书。于是,她在父母睡觉之前熄了灯,等他们的房门一关,再把灯点起来,一直看书直到天亮。煤油快用完了,丁燕就给灯盏里面添一点儿水,水沉到下面,油漂浮在上面,灯捻就能吸上油,可以继续燃烧。

对于当时的丁燕来说,看书极为不易,但她却很是享受这段辛酸中透露着甜蜜的经历。在看书的过程中,遇到好的句子、段落,她就摘抄下来,“感觉如果把那几句话错过了,就特别心疼”。等到晚上静下心来的时候,丁燕就开始了每天的创作环节——写日记,记录白天发生的琐碎趣事,掏鸟窝、挖红薯、偷杏子、用粮食换苹果……日复一日,她写了很多很多日记。
2006年,丁燕的第一篇作品《农民工》发表在一本校刊上,这让她下定决心坚持写作。2022年,她的小说《翻车》入选《中国精短小说年选》。她的作品也多发表于《小说月刊》《朔方》《宁夏文艺家》《小小说大世界》《吴忠文学》《古峡文学》等刊物及多个网络平台上。丁燕说,“我感觉这辈子不写作的话,生活就没味儿了。”





故土是创作的灵感来源





2018年,丁燕参加了江苏省作协举办的作家培训班,这是她第一次出远门。“是文字第一次给我带来触动人心的感觉,原来外面的世界这么大、这么好。”丁燕感慨道。之后,又去北京参加培训。今年1月,在宁夏作协的推荐下,她来到了鲁迅文学院进修学习。

尽管外面的世界广阔而精彩,但丁燕一直眷恋着这片生她养她的土地。“现在的家乡和以前的故乡,是我创作的灵感来源。”丁燕说。中卫市海原县关庄乡,是她的故乡,而红寺堡区柳泉村,是她现在的家乡。西海固的人文、红寺堡的变化、村里的乡土人情、移民文化……都是丁燕最熟悉,也最爱写的内容。人生过往的生活经历、岁月留下的历史印记、地域文化的互相融合,构成了丁燕大部分作品的底色。

对于丁燕来说,写作并不是生活的全部。除了诗和远方,还有打工、种地。2001年刚搬来红寺堡的时候,掰玉米、捡药材、捡葡萄、摘黄花……. 她什么活都干过。丁燕现在都还记得,她第一次打工就是在罗山上给人家拔麦子,一天挣18元。“以前人们穷,总感觉有些坎儿过不去,其实到最后来说,那些所有的坎坷最终都将会成为你写作的财富。”丁燕说。正是因为常年奔波在农田间,她把乡土人情都装进了自己的散文小说里,也一直以农民的身份而倍感骄傲。





文字也是一种文化传承






丁燕从小就有个习惯,爱听老年人讲故事。每次和老人聊天,她都会有不一样的体会,在聊天中汲取写作灵感。“所以我这几年回家,找遍我们村上所有的老年人和他们聊天,有不懂的,我回家之前都列出来,然后让他们给我答疑解惑。”也因此,丁燕对于农村生活的描写格外地真实生动,质朴的文字间尽是浓郁的乡土气息。同龄人也特别喜欢看她的文字,他们总说:“丁燕的文字里都是我们的故事。”

石匠、擀毡、手工粉条、口弦、手扎灯笼、捻线、推磨……这些如今快被遗忘的民间手工艺,在丁燕的笔下仿佛焕发生机。《捡拾西海固》是丁燕整理的系列民风民俗散文,共提及了二十多种非遗文化。“写作并不是个人的事,有时候也是一种记录,是一种文化传承。我写的东西都掺杂着西海固的风土人情,甚至有些已经失传了的,我都记录了下来。”丁燕说。
丁燕一直用写作记录乡村生活,记录过去的礼节、非遗文化,甚至一些最原始的风土人情。她说:“现在的娃娃都不了解这些,如果我再不用文字记录下来,若干年后还有谁会记得。”





回顾丁燕的文学之路
可以说是跌跌撞撞
一路摸爬滚打
从农民到“农民作家”
丁燕成功做到了“把写作做到极致”
生长在这块土地上的丁燕
也一直在用文字倾诉对家乡的热爱
歌颂人性真善美
传承乡土文化
见习记者 周志敏




内容来源:“看吴忠”客户端

技术编辑:曾杰

责任编辑:夏洁

审核:马学智








宁夏女儿
宁夏女儿心向党,最美最靓巾帼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