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前沿|白婧、白利鹏:比较视野下中国式现代化的突破与创新

教育   2024-10-10 21:08   云南  

比较视野下中国式现代化的突破与创新


作者简介:

白利鹏,云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研究生导师、博士生导师,云南省哲学学会理事、云南省哲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唯物史观基础理论、西方历史哲学、复杂性观念研究方向。


原文出处:

《学术探索》2024年第7期



摘要



中国式现代化以其全新理论和实践探索出一条同西方现代化模式和特质相迥异的新路径、新选择,全面彻底地突破了传统的现代化认知。中国式现代化在物质文明领域以共同富裕突破了西方式现代化的两极分化,在精神文明领域以文明互鉴突破了西方式现代化的文明冲突,在政治文明领域以人民中心突破了西方式现代化的资本中心,在社会文明领域以整体协调的社会发展突破了西方式现代化畸形片面的社会发展,在生态文明领域以人与自然和合共生突破了西方式现代化的人类中心主义。为现代化理论与实践创新做出新贡献,为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提供新借鉴,为人类文明形态的理解提供新表达,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具有开创性和划时代的重大意义。




阅读导引



一、西方国家现代化的一般特征及问题

二、中国式现代化的优势及其突破

三、以中国式现代化促进世界共同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 理解这一判断划时代的意义,需要在比较视野下认识现代化共同特征与独特性之间的辩证关系,深入了解现代化的本质命题、资本主义现代化的特点,从而更好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创新及其空前的理论与实践高度。




西方国家现代化的一般特征及问题

(一) 作为工业化的西方现代化一般特征

一直以来,现代化和工业化都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从工业化的角度认识现代化,事实上是把工业看作是时代的标志并代表了现代。工业化和现代化都具有历史性,每个历史发展阶段中工业化的标准都不同,20世纪前半叶钢铁工业为代表的重工业是工业化的重要指标,当今时代突出信息化,芯片技术成为衡量国家工业化的关键性技术。可以说工业化一直在进行,它与现代化进程是一致的。西方国家现代化模式之所以被看作经典,当然和“市民社会”这一新因素艰难地在封建制度的夹缝中产生密不可分,“从中世纪的农奴中产生了初期城市的城关市民;从这个市民等级中发展出最初的资产阶级分子”。而现代资产阶级则是在资本逻辑的运作中,完成了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从而开启了世界现代化的进程。

这一过程中有几个问题需要深入思考。一是商业城市为市场经济中人与人的物质交往关系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领域,也为交往关系所在的社会生活领域的拓展提供了可能性。正如《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指出家庭和市民社会都是国家的前提,某种意义上市民社会的出现,成为西方国家现代化兴起的先决条件,他们可以在西方相对分散的封建等级结构中生长,并为商业城市的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力量。二是时代环境的变化。一方面是整个社会环境的变化,16世纪中期前后产生的系列变化有利于西方国家开启现代化,比如在关于人的解放方面,租地制取代农奴制,加上文艺复兴对人文精神的发扬,宗教改革对天主教的摆脱等,都给整个社会注入了新的活力。“商业、航海业和工业空前高涨,因而使正在崩溃的封建社会内部的革命因素迅速发展。”另一方面是制度环境的变革,资本主义政治革命为西方国家现代化提供保障,正如有学者认为,一国要实现经济“起飞”,政治上至少有三个基本条件,一是统一,二是独立自主,三是克服了个人专制。英国共荣革命、法国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等,都营造出相对宽松的政治环境。三是新的生产力的产生,马克思高度评价科学技术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在《经济学手稿(1861—1863)》中写道:“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第一次工业革命标志着人类社会从传统农业社会迈入现代工业社会,英国实现的纺织技术变革直接推动了纺织行业的机械化,蒸汽机的发明改写了工业动力的历史,这些方面都在某种程度上加速了工业时代的到来。

(二) 西方国家现代化激化社会内部矛盾,使世界秩序仍然处于不安之中

西方国家现代化与资本主义现代化往往是相同的,不仅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形态是大多数西方国家所呈现的形态,究其根本而言,资本逻辑的发展成为贯通其中的主要脉络。一方面不得不承认资本深刻地影响着西方现代化的进程,但毫无疑问也带来了诸多矛盾和问题。

“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西方国家现代化对人类社会发展有巨大贡献,这是不容置疑的,但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存在的弊端也造成了人类社会上的一些“苦难”,这个过程充满了暴力、血腥和残酷剥削。随着经济危机的爆发,整个社会阶级矛盾愈加严重。正因如此,资本主义现代化在创造巨大生产力的同时,也显现了固有的内在矛盾。阶级矛盾尖锐化加剧社会治理难题的产生,整个社会难以形成一个长期的共识,即社会有机体时常受到由两大阶级的经济、政治及社会地位完全不平等所带来的问题,包括社会不公、贫富差距加剧、政治动荡等现象。现代民族国家间冲突和矛盾影响了世界和平发展,在依靠战争掠夺资源上,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被资本主义国家侵占的殖民地面积达7490万平方公里,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的人口达9.3亿,占当时世界人口的56%。即使在当代,战争仍然是资本主义现代化国家所采取的掠夺资源的一种重要方式,世界秩序仍然处于不安定之中。

西方国家现代化演进方式的局限使人们对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秩序产生不满,这种局限的本质是理念追求与现实状况之间的“自相矛盾”,最终结果是对不平等秩序的生产与再生产。“以资本生产方式推进的现代化进程,也对社会秩序造成巨大冲击。”在此情况下,是以某一种社会形态去识别国家发展道路的差别,还是以物质财富占有方式等具体类别去认识某一国家发展道路,两者具有本质上的一致性。这是因为资本主义现代化本身就具备私有占有属性,马克思当年批判蒲鲁东“不了解处于现代社会制度联结”,并没有认识到“他们的物质关系形成他们一切关系的基础”。开始以物质关系作为了解整个历史的角度,历史唯物主义从自然进入社会仍然是唯物主义,也正是基于对物质关系的彻底认识。西方现代社会中所产生的资本以奴役、暴力等方式占有“物”,再通过特定的价值观念巩固物质关系的生产与再生产,最后从话语权力的占有,终结了在以资本为媒介之外所实现的世界历史联结中的种种可能。在国家层面,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生活于不同的财富空间中,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所构建的世界现代化方式规则导致了国家之间的“两极分化”。在国家内部,各种财富集聚在小部分人中,贫富差距发生“两极分化”,对“物”的占有极不平衡,现存的资本逻辑无法解决这些“两极分化”。尽管个人可以依据自身条件生活于发展程度不同的国家之中,但不可否认的是,现存世界中存在的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距并没有在全球化中得到解决。

(三) 资本逻辑对社会结构的同质化支配,缺乏对差异的包容和开放

在资本逻辑推动下,每一个国家都希望自由发展,西方发达国家由于原初不受约束的扩张而形成了“自由竞争”的传统,但当它们进一步维持这种传统时,由于大多数国家主体性意识逐渐增强而受到阻碍,因而批判世界现代化,这是对自身充当历史的不自觉工具的另类反抗。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发展中国家被动接受发达国家的国际分工,按照其他国家所定下来的规则行事,所以处于被约束的状态。依附理论反对世界现代化中的“西方化”,把经济增长作为第一目标而采取美国等发达国家所规划好的路线,这种路线掩盖了剥削与被剥削之间的矛盾,仅仅把问题归结为历史传统与内部因素的阻碍,表达了对世界现代化现存范式的不满。

“大工业在其发源地继续发展下去的同时,全世界大工业也已经开始发展,它在大陆上出现了。它的历史不再是英国的历史……后来又成为全世界的历史。”伴随着时间推移,各国的现代化发展状态和发展水平也出现较大的差异。整个世界现代化体系越来越丰富。世界现代化作为一种客观趋势,不以人的主观意识为转移,无论如何否定,都难以取消这一过程。后现代主义主张对西方现代性解构的主要原因就是要消解其所蕴含的极权主义色彩和同质化倾向,并且以认同和弘扬差异性和开放性来发时代之先声,引领新的社会思潮。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所构建的世界现代化方式引发了国际冲突,如反移民运动、反全球化运动、反建制主义兴起、英国退欧、贸易磨擦等,都是在发达国家主导下的规则中发生的负面行为。以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现代化的价值标准看,这些行为不违背自由民主平等的价值观,但从现实状况看,却与差异包容和开放精神相悖。由此产生人们对发达国家主导下的世界现代化价值理念的质疑。

一种较为突出的观点认为,“所谓现代化,概括地说,就是借助最新的技术与生产形式创造财富,并通过日益合理的体制分配财富的过程”,并进一步指出,“总之,财富、权力、价值构成了现代化过程中的三个主体对象”。这种观点尽管忽视了现代化的意识形态而仅仅强调经济和技术革新,但也看到财富、价值、权力在现代化中的地位。从物质关系到价值观念再到话语权力,都形成了一种“同质化”结构,现代化的产生乃至对其自身的阐释理论,也形成一种难以突破的怪圈,这种怪圈里面人们只要一谈现代化都是西方国家或者资本主义社会的现代化,而且遵循的价值导向也是以此为准。




中国式现代化的优势及其突破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将“中国式现代化”作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路径,并且明确了其五个重要特征,这些属性是对以往现代化“同质化”的突破,“中国式现代化正被发展中国家和欠发达国家视为一种成功的发展典范”。

(一) 中国式现代化的“社会”范式

中国式现代化的“社会”范式与资本逻辑不同,可以从三个方面加以认识。一是有科学理论的指引。“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要想发展振兴,最重要的就是立足国情、走自己的路。”所谓自己的路必须要基于科学理论作为先导和指引。中国共产党百年辉煌历程已经充分证明了正是因为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并且与时俱进地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每个历史阶段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和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优秀文化相结合,才有了今天的一切辉煌成就。二是它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回首中华民族的历史,从来不缺乏救亡图存的仁人志士,而只有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建设、改革才彻底迎来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中国共产党立足我国社会发展现实,不断提出对现代化建设的认识和构想,对我国各个时期的社会发展都起到了重要作用。面向新征程,党的二十大对中国式现代化进行了科学系统的概括总结,进一步明确了其本质和特征,尤其是强调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作用。三是它有“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才会有正确的发展观、现代化观。”中国式现代化作为马克思主义现代化思想成功实践的伟大样本,为发展马克思主义现代化思想做出了原创性贡献,比如将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现代化建设的根本奋斗目标,始终彰显“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就特在其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上,特就特在其实现途径、行动指南、根本保障的内在联系上,特就特在这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上。”以上三个方面从不同角度概括和诠释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特有范式。

(二) 中国式现代化内在特质

中国式现代化对既有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的突破,最为根本的是体现和平的观念,这既是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属性,也是对我国优秀历史传统中文化基因的传承。在中华民族的历史演变中,文化传统不断变迁和更新,同时又内在地生成中国道路的精神价值。文化传统“是一个民族的特性,是一个民族与另一个民族的分界线。消灭了一个民族的文化和传统,等于消灭它之所以成为这个民族的内在根据”,作为一种超稳定的基本精神,文化传统对人们思维和行动具有支配作用。在中华优秀历史文化传统中,人们共同推崇的“和”文化根植于长期的实践中,我们强调走和平发展道路,与自古以来爱好和平的民族文化传统一脉相承。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物质关系中,这种“和”的基因得到进一步传承,成为中国以“社会”本身为媒介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精神基石。中国式现代化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方案的一种,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经过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使中国式现代化产生出对平等的追求。和平相处根本上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它要求把人看成相互作用的主体看待,是从对每一个人的平等上升到国家乃至整个人类命运的美好状态。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着马克思主义的真理价值,也彰显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伟力。

(三) 中国式现代化的话语特质

中国式现代化在现代化话语支配上实现了突破。话语、价值等支配力量总是基于其特定的物质关系,避免不了物质关系的“纠缠”。因而历史唯物主义对世界历史演进方式的分析基于对两种方式的辩证分析:以资本为媒介所产生的世界历史,其从“物到价值观念再到话语权力(资本逻辑)的衍生”路径,具有不平等性和暴力性;以“社会”为媒介所产生的世界历史,其从“物到价值观念再到话语权力(能动性)的衍生”路径具有平等性。西方现代化国家对资本逻辑的遵循是当今国际秩序的基本运行模式,也是现存不平等全球秩序的根源所在。这意味着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要实现现代化就必须要突破和摆脱资本逻辑的支配性,进而从各国的平等互助中寻求和创造自身发展的契机。在历史唯物主义看来,“社会是人们交互活动的产物”,“交互活动”就是在承认彼此独立性基础上的“交互”。平等的“交互活动”的前提就是平等的生产关系,而在生产关系中发挥基础作用的必然是物质生产资料即自然环境和地理环境等。因此,物质关系生产首先取决于自然地理环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正是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尊重和自然资源的平等交换实现。中国依据世界历史的发展规律,“从过去那种内向的、封闭的主权观念,转向外向的、开放的国家安全观念”,而实现和完成这种重大转向的前提就是基于对世界和自身客观情况和发展道路的把握和选择。显然全球化是理论和实践上的必然趋势,其进程中所出现的问题也具有普遍性和多样性。但对于不同国家而言,问题的解决方式是不一样的。这种差异性相应地产生全球化的多样性,如欧盟等,就是在共性中塑造个性,在客观性中彰显能动性的博弈和表现。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非西方社会要想实现现代化,它们必须走自己的道路,而不是西方的道路,并仿效日本,充分利用自己的传统、体制和价值观,并在此基础上实现现代化”。中国有自己的传统、体制和价值观,对于自己的发展道路,“只有这个国家的人民才最有发言权”。在共性与个性的博弈中,中国道路从被动向主动转变,坚持“四个全面”和“五大发展理念”,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些都体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中国方案,是对改革传统的进一步传承和发展。由此也可以看到,在全球化中,这种改革传统的本质在于从单一重复西方话语到构建中国特色的主体性话语权,对市场、政权和舆论等各方面作出规制,在变化发展的不确定性中找到更加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式。



以中国式现代化促进世界共同发展

中国式现代化既是基于本土实际,又充分吸收了其他国家现代化的经验做法,既有对自身历史文化传统的传承,也融入了现代文明的因素,是对世界现代化理论和实践的重大创新。

(一) 为现代化理论与实践创新作出新贡献

在历史唯物主义看来,世界历史是对人类史前史的终结,世界历史演进本质上是世界现代化的过程,即单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过程,这种转变具有变革性的意义,认识现代化可以通过以某个具体国家为分析对象,但对于世界历史而言,不能机械地把各个国家现代化道路的“总和”看作是世界历史。西方国家现代化开启的世界市场,使各个国家和民族进入相互联系的状态,但实现这种相互联系的媒介是以资本逻辑为主的物和暴力的形式,这意味着人类历史进入新的人对物的依赖状态。但如果说世界历史的最终实现是人类自由解放,显然从这一点而论,由西方现代化所开启的世界历史并不是历史的终结。相反,随着共产主义的到来,人与人之间相互不可或缺的依存关系将转化为互为条件、互为力量、互为确证的关系。“每一个单个人的解放的程度是与历史完全转变为世界历史的程度一致的。”可见,历史唯物主义把世界历史看成是个人与全人类自由解放相一致的过程。从这一逻辑出发,世界历史演进存在两重演进方式:第一种是以资本和社会为媒介的联结,第二种是从物到价值观念再到话语权力的衍生。在实践中,两种方式作为一种二重性同时作用于世界历史的演进,前者作为宏观意义上的社会形态和根本旨趣,后者作为微观意义上的考察方式,历史唯物主义对世界历史演进方式的分析基于对两种方式的辩证分析:以资本为媒介所产生的世界历史,其从“物到价值观念再到话语权力的衍生”路径,具有不平等性、暴力性、依附性;以社会为媒介所产生的世界历史,其从“物到价值观念再到话语权力的衍生”路径具有平等性、和平性、独立性。正因此,中国式现代化以社会为媒介,体现的是新的物到价值观念再到话语权力的衍生逻辑,对现存世界历史演进方式而言,是一种划时代意义的更新。

(二) 为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方式提供的新借鉴

对于整个世界共产主义运动而言,中国式现代化激活了世界共产主义运动的价值理念和方式。当今世界社会主义既是思潮,也是运动,是突破资本主义、实现世界公平正义的进步思想、运动和力量的总称。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后,各种共产主义思潮和社会主义理论层出不穷,很多国家尝试了理论革新和道路探索。一直到九十年代初,东欧各国和苏联相继放弃社会主义,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遭受前所未有的打击,陷入低谷并且被普遍质疑。时至今日,中国式现代化的社会主义特点和意义不断回应着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困境中的新旧问题。进一步而言,“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不垮,世界的社会主义事业就垮不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践,激发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热情,在理念和方式提供了积极有益且有效的启示。

关于如何认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恩格斯曾在致布鲁塞尔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的第三封信中,对共产主义者的宗旨给予最扼要的定义:“(1)实现同资产者利益相反的无产者的利益; (2)用消灭私有制而代之以财产公有的手段来实现这一点; (3)除了进行暴力的民主的革命以外,不承认有实现这些目的的其他手段。”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了“两个结合”,这是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人民进行现代化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经验总结和理论创新。

马克思曾说“我只知道我自己不是马克思主义者”,有些学者常用这一句话来反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中的理念和方式,其实,1890年恩格斯在致保尔拉法格的信中指出了这段话的真实含义。马克思所说的“我播下的是龙种,而收获的却是跳蚤”。这段话是批评当时的法国共产主义者对马克思恩格斯所建立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歪曲使用,是对世界共产主义运动中出现的一些教条、特权等问题的批判。无论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理念还是方式,在马克思恩格斯的视域中都具有灵活性和创造性。中国共产党人深刻领悟到这一点,因此在革命和建设时期都始终坚持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取得了理论和实践的双重胜利。在认识现代化的问题上,也采用了矛盾论分析法,聚焦不同阶段的主要矛盾采取与之相适应的方式方法。在现代化启动阶段,中国共产党人通过革命和阶级斗争的方式推翻原有的社会制度获得政权,以政治动员的高度组织化,使全国各种力量集中到建设国家基本生存架构中,完成了新的政治秩序。到了现代化转变阶段,通过改革开放,通过进一步释放生产力,探索转变的积极媒介,把商品、市场、资本等一些资本主义社会所创造的文明变成推动中国社会转变的积极媒介。在现代化整合阶段,充分认识到人民的需要已经发生根本性变革,中国式现代化和世界历史中“社会因素”逐渐增多,继续推进改革,扩大开放,明确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以此作为满足人们对生活“文化审美”的时代要求,并突破资本主义的局限性,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充分彰显了中国式现代化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和未来现代化模式的积极思考和主动探索。无论是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理念还是在其方式上,中国式现代化的积极意义在于表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必然是基于各个不同国家所处具体阶段和具体环境之上。在此基础上,聚焦社会发展的主要问题,打破思维定势,守正创新才是寻求解放和获得发展的必由之路。

(三) 为人类文明形态的理解提供新表达

中国共产党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对已有现代化理论加以创新创造,并且在深度和广度上给予突破,书写了人类文明发展的新样式,使人类对文明形态的认识和理解达到了新高度。从某种意义上讲,最重要的是实现了后发国家在独立性与现代化问题上的并存状态,拓宽了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的道路。

在M.列维、N.斯密尔塞、S.艾森斯塔德等现代化理论的代表人物那里,现代化研究的核心问题是“第三世界如何克服本民族或本国的旧传统束缚,沿着美国等发达国家走过的道路转入现代社会。但马克思在理论上是对这一逻辑的突破而不是屈从,历史唯物主义对现代化的认识与一般经典现代化理论的观点,根本区别也就在于此。中国式现代化解决了独立性与现代化的难题,实现了自然差别与社会差别的统一,为发展中国家现代化提供了借鉴意义。自然差别主要是地理等资源禀赋方面的客观存在,而社会差别则是人所创造的关系、制度等内容。现代化的独立性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不易受其他国家的影响,有较强的自主提出和实现现代化目标的能力,它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意识内在稳定性的反映,世界上大多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似乎与其独立性不相容,换言之,要实现现代化就必须放弃独立性。这是因为即使自然和人文条件存在差异,但在资本逻辑的作用下,任何发展中国家似乎都会被纳入西方现代国家的世界中,自然和人文条件的差异并不会自然而然地成为现代化道路的多样性,它反而在客观上形成西方国家全球分工的一个依据。对于西方现代社会而言,它们在世界历史中充当了不自觉的工具。它的现代化历史经验说明,作为一个客观的历史进程,发展中国家不可避免地经历工业化,正如马克思说现代西方国家展示的是未来发展中国家工业化的前景,但马克思来不及对这一前景的具体逻辑做出解释。基于此,中国式现代化成为世界现代化的一部分,也经历工业化阶段,但这种前景并不是依附或寄生于西方发达国家的秩序中,而是保持了自身的独立性,由此开启了独立性与现代化并存的新的现代化方案。

      自然差别和社会差别说明了独立存在的两个层面,一个是国家主权的独立,一个是生成社会的内在线索,两者有着密切联系,但从稳定性上看,内在性所具有的独立性更加稳定。这意味着现代化对于独立性而言,在保证国家主权独立的基础上,根本在于对后者的创造性转化。透过发展中国家在现代化中所面临的困难可知,发展中国家实际上对自然差别和社会差别并没有一个可以解决的方案,国家主权和社会性质处于一个模糊的关系状态。中国式现代化从自然差别过渡到社会差别,是以地理环境作为基础,由此挖掘在特定地理环境中生成的社会性质,培育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因素,以此从内在明确了发展的方向。之所以以地理等自然差别为基础,这是一种理论自觉和自信,因为作为一种客观存在,只有这种自然差别是不可以人为转移的。在保证国家主权独立性的基础上,现代化就是充分认识特定地理环境中所形成的社会性质。可以说,中国式现代化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建立了从个人到国家和社会的政治秩序,把民族复兴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结合起来,这意味着个人与共同体之间、个人与世界之间的互动也在生成。



 图文排版:盛   鑫         

   一审一校:袁   群 白利鹏

       二审二校:朱   丹  李   阳    

       三审三校:李维昌  张昌山   

          


云大马院
学院宣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