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女儿今年35岁了,她起病于少年时期,现在整整20年了。20年里,她经历过抑郁自残、不上学、住院、自杀、康复。我也从年富力强的40岁进入了60岁的老年,如果现在只让我说一句话,那就是:我很庆幸现在她还活着,而且还在努力地生活……
她要求自己在轨道上,却时常地地撑不住
我们是传统的家庭,对女儿一直是传统的教育,尽管从小都没有刻意逼迫她要取得多么优异的学习成绩,可是家庭的矛盾、生活的压力孩子天生幼小敏感的心灵都能感受的到。
女儿一直要强、上进。从上初中开始,女儿把学习看作是最重要的事情,开始变得不合群、孤僻。上高中开始,时常对我说同学对她不好,问我同学什么意思,是不是针对她。
有一天,吃饭的时候,她一直说同学对她不好,我才下班非常疲惫,就回到自己房间。只听外面“啪”的一声,她开始大叫,我急忙跑到厅里,玻璃碎了一地,女儿的手在滴血,她把手砸到了门的玻璃上。她说,“你们不关心我,我今天死给你们看。”
我带她到医院包扎了伤口,医生要给她缝隐形针,她拒绝,说就要在手上留下疤。我后来才知道,她那个时候已经是抑郁了。
高中三年女儿睡眠严重不足,夜里总做噩梦,大喊大叫。尽管如此,在学习上从没有懈怠过。到了高考前两个月,她不想上学了,说要在家复习,三次模拟考试一次都没有参加,就这样参加了高考,被一所大专录取。
大学报考了自考,她依旧努力,但是和寝室同学矛盾很深。大一的假期,她非把没有的事情说成有的,整夜整夜地睡不着,我带她去了精神专科医院,被诊断为妄想型精神分裂症。
医生建议她休学一年,我对医生说她不能休学,休学对她的打击太大了。我出钱给女儿住上了学校里的单人间,女儿吃着药继续上学。这期间,她自觉服药,自我管理生活,规律作息,学习成绩很好,有一两个好朋友。
我工作之余上图书馆找精神疾病相关书籍,怕碰见熟人只能悄悄地看,独自哭泣,又逼迫自己一定振作起来。那时除了工作,剩下的全部精力和时间都给了孩子。每逢周五下班我坐两个小时大巴到学校陪她,车窗外天越来越黑,可我一点不害怕,因为孩子在前方,心里充满了奔头儿。
女儿大专毕业后一年,自考本科也毕业了,取得学士学位。现在女儿常说,多亏了当时我对她的经济上和精神上的双重支持。
二十多岁的她在轨道与旷野中反复探求
原本想着女儿生病了,就有个工作干得了,只要她快乐。于是便让亲戚帮着先后找了两个地方实习,可是她工作回家后,天天闷闷不乐,她不甘心,她一直是想考研究生的。
她辞了工作,开始专心复习研究生入学考试。学习之余,她也养花种草,学习烹饪。她说养花修身养性,烹饪能为成家后的生活打下基础。
女儿吃药已经数年,看她还算稳定,我想是药三分毒,再加上担心影响到大脑,我就让她间断地使用,这导致她的情绪不很稳定,发脾气摔东西骂人,有时候一晚上不睡觉哭哭啼啼。
近三年的考研,终究以失败告终。女儿顶不住亲戚的压力,开始找工作,一年多换了六份工作,都是对方辞退她。那几年里,她也被人追求过,也有过喜欢的人,可都无疾而终。
在她最后一次被辞退后,她的抑郁再次发作,吞药了,经过洗胃,还好有惊无险。我又带她去了精神专科医院,再一次被告知住院。这一次是精分后抑郁了,她吃上了治疗中重度抑郁症的西酞普兰。如果我没有擅自给她停药,或许她会考研上岸,或许会有一份适合的工作,或许已经有了爱人和孩子。可是,世界上没有后悔药。
脱轨后,她迎来了人生的旷野
女儿吞药那年27岁,在这之后她又恢复用药,两个月体重涨了四十斤,自卑的不出门,我也希望她在家养病一段时间,工作什么的以后再说。由此,我们开始了居家康复。
我们自学疾病有关的知识,了解了很多,比如,一定要遵医嘱服药,定期去门诊复诊,不可以自行停药或减药;孩子和我还加了一些微信群和QQ群。在里面学到了不少知识,在群里面女儿有了同伴交流诉说,让她感到她并不孤独,她会把她的苦恼和心里话在群里说,也会分享她的日常,如烹饪、读书心得、游玩的美景照片,最重要的是,在她康复的同时,会把自己的康复经验无私分享出去。一个阳光、向上的孩子,又回到了我的面前。
在家的日子里,她自律自觉地生活。早睡早起,自主服药。和我一起买菜,做饭,做家务。休息时间就读读书,我们俩时常先后读一本书,一起交流心得体会,读书都不动了就运动一下。有一次,我生病住院了,她自己在家也把生活安排的井井有条,我出院前,她把家里收拾的干净明亮,迎接我回家。
关于学业和工作。她说,她的学习不会停止,她是要终身学习的,但是不一定非要取得一个文凭、一个证书。她学习营养与烹调的知识,并且用在我们的一日三餐中,让我们每天不仅吃的开心与此同时还有健康的身体;她阅读世界名著、看电视剧,做笔记、写评论,联系实际生活,和我一起探讨,这打开了她的视野,让她对社会与人有了更全面深入的思考,提高了与周围世界打交道的能力。
有时候,她想出去工作,可是以她的文凭和身体状况,找到理想又合适的工作谈何容易。我已经给她交了社会保险,期待能够平稳退休
关于婚育,作为母亲,我当然希望女儿有一个美满的婚姻,健康的孩子,走在人生的轨道上,不过面对她生病的事实,我们也做好了一切准备。
我和女儿一致认为,她的伴侣不应当仅仅是照顾者,而应该是一位精神上能与她同频共振的人。爱情或许出现在中年,也或许出现在晚年。你若盛开,清风自来。
女儿不是特别喜欢小孩子。关于以后自己的养老问题,女儿很是想得开。她说,人的一生终究是要自己过的。
现在的女儿她每天按部就班、积极阳光地生活。人生就是坚持一下,再坚持一下,坚持不了就放过自己。从轨道到旷野,努力只是为了对得起自己,然后开启广阔的人生!
也希望家长都能端正好心态,不虚荣不攀比,戒急戒躁,修身养性,对人生有着达观的认识,希望每一位孩子都能早日康复!
封面图源:Pixabay
一位陪伴女儿对抗疾病20年的60后妈妈,坚信,人要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希望不断地完善自己,做个好妈妈,好的陪伴者,好的家属,陪女儿一起成长……
渡过青春节主题征稿
人生的轨道与旷野
“人生是旷野不是轨道”这句话爆红网络,让大家都纷纷思考轨道之外的另一种可能性。
本期渡过青春节主题征稿以“人生的轨道与旷野“为主题,对于抑郁焦虑等情绪障碍的伙伴们来说,生病就是一次“脱轨”,无论你现在是身处旷野还是轨道,我们很愿意邀请你来分享自己的人生选择与思考。
目前征稿已经结束,我们会将入选作品依次刊登于渡过公号、渡过青春号、渡过父母学堂等平台,敬请关注。
点击阅读已经刊登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