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马术运动员白杨祝(左一)、陈登凤(右二)、石玉仙(右一)
水族的年节——端节,已于2006年5月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目前我国持续时间最长的民族节日,历时60天,2017年3月20日被世界纪录认证英国总部认证为“世界最长的年节”。端节期间举办的赛马活动是水族人民最喜爱的传统体育活动之一。中国的赛马多在草原地区,在南方山地、丘陵地区则较少,而三都水族自治县的赛马却独具特色。三都水族自治县水族人民生活在云贵高原苗岭山脉以南的都柳江和龙江上游,山岭纵横,溪流交错,少有平地。每年农历八月至十月,县境内水族各村寨按先后顺序举行端节赛马活动。赛马的场地设在位置居中、坡度适中、适宜老少攀登的端坡上。在过去,由于受施工条件的限制,赛道是一条山坡道,起点处一般比较平直,路面也较宽,越往上越狭窄,而且有斜坡,窄处只能容纳两匹马并行。赛程视端坡地理条件而定,有长有短,一般为200米~300米。每次赛马之前,要举行“开道”仪式。通常是由族中长老身穿青布长衫、头包青布帕子主祭。祭祀时,先在赛道起点处设供桌,摆上酒菜等祭品,在赛道中插一竹标,然后由主祭者骑马拔掉竹标,从赛道上跑过。当“开道”主祭者跑到赛道尽头时,众骑手便扬鞭策马奋蹄驰骋。骑手一般身穿轻装,不配马鞍和脚套,自由结伴,循环往复地沿着赛道陆续奔跑。如此赛马,不仅赛出马匹的强弱、骑术的高低,还赛出对端坡适应的快慢。时至今日,随着施工条件的不断改善,端坡马道既宽且直,为水族乡村赛马提供了更多更好的平台。
1980年以来,三都水族自治县民族宗教部门和文化旅游部门多次联合举办有奖赛马运动会。2004年,三都水族自治县民族体育中心建成,其中设有贵州省内唯一的赛马场,同年被贵州省民宗委、贵州省体育局、贵州省教育厅命名为“贵州省少数民族赛马基地”。2009年成功注册了“中国西部赛马城”商标。2013年8月,中国少数民族体育协会授予三都水族自治县“中国赛马之乡”称号。三都水族自治县多次成功举办全国性的赛马邀请赛,吸引来自北京、内蒙古、新疆、云南、浙江、沈阳、湖北等省份的职业赛马俱乐部前来参赛。其中,2010年12月23—26日举办的贵州三都赛马邀请赛,三都水族自治县5名水族少年骑手因表现出色,被北京京华兴马业俱乐部选中,成为该俱乐部的备选骑师。经过两年多的专业训练,潘吉甫和陆红瑶已经步入职业骑师的行列,潘吉甫更是其中的佼佼者,除代表贵州省参加全国第九届民运会获得两个第三名以外,还到美国、爱尔兰、新西兰等国家训练和比赛,2012还获得了业余“金牌骑师”称号。
千川汇海阔,风正好扬帆。中共黔南州委、黔南州人民政府明确将“三都赛马”作为黔南旅游的四张名片之一进行打造推广,三都人民倍受鼓舞,正在铆足干劲、马不停蹄地培育“马文化+旅游”“马文化+教学”等“马文化+N”新业态,奋力谱写新时代三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篇章。
来 源:灵绣三都
审 校:秦祥祥 陈飞兵
编 辑:文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