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马扬鞭未下鞍——三都水族自治县赛马事业方兴未艾如火如荼

政务   2024-11-14 16:02   贵州  


已故水族著名诗人、四川省文史研究馆馆员王举猷先生在其七绝《重阳节见家乡少年登高赛马即兴》中写道:“少年落拓意飞扬,萸佩新衣控骏缰。得得蹄声奔绝顶,澄清揽辔亦猖狂。”这里的“猖狂”,是指思想感情激荡奔放。据先秦典籍《吕氏春秋·季秋纪》记载,重阳节是华夏民族古老的丰收节,由上古时期季秋丰收祭天演变而来。于季秋时节分期分批而过的端节,则是水族人民的丰收节。王举猷先生老家是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中和镇安塘村牛洞寨,当地水族人民于农历九月(水历正月)第一个亥日过水族第三批端节。该批端节是水族聚居区过节人数最多、涉及区域最广、节日文化传承得最好的端节,节期与重阳节邻近,或早或晚,不即不离。由于节近重阳、登高赏秋,博学多才的王举猷先生自然而然地联想到“萸佩新衣”这一重阳节特有的传统文化元素了。当然,对于水族人民而言,“登高赛马”这一文化元素更有特色。

水族有句古话“㚘牟马妭牟黼纽”,读[ban11 maŋ44 ma44 ʔbiak55  maŋ44 ʔba33 lu22]。“㚘”字,普通话读“bàn”,水语读[ban11],表示男性。“牟”字,普通话读“móu”,潮州话读[ moŋ55],水语读[maŋ44],《扬子·方言》:“牟,爱也,宋鲁之间曰牟。”“马”字,普通话读“mǎ”,水语读[ma44]。“妭”字,普通话读“bá”,水语读[ʔbiak55],表示女性。“黼”字,普通话读“fǔ”,上古音读[paʔ],西汉贾谊《治安策》:“美者黼绣,是古天子之服。”黼绣,是指古代礼服上绣的半黑半白的花纹。壮侗语族把绣品称为“黼绣”,读[ʔba33 sɛu33],水语简称“黼”,读[ʔba33]。纽扣,水语简称“纽”,普通话读“niǔ”,上古音读[nu],水语读[lu22]。水语“㚘牟马妭牟黼纽”是说,男性爱马女性爱女红。由此可见,水族人民爱马、养马、骑马、赛马,渊源有自,相沿成俗。

水族人民为何如此爱马、养马、骑马、赛马?这还得从中国传统的马文化和水族自身的历史说起。

《说文解字·马部》:“马,怒也,武也,象马头髦(máo)尾四足之形。”《玉篇·马部》:“马,武兽也。”马训“怒”是指其骄勇的特性,训“武”是指其用于战争的基本职能。《后汉书·马援传》:“马者,甲兵之本,国之大用。安宁,则以别尊卑之序;有变,则以济远近之难。”《新唐书·五行志》:“马者,国之武备,天去其备,国将危亡。”马为武兽,神经系统发达,视觉、听觉和嗅觉敏锐,记忆力强,矫健敏捷,长于奔跑,是古代重要的交通工具和作战工具,是国家战略物资和军用物资。抚水州(今广西环江一带,北宋天禧元年〔1017〕五月改称“安化州”)境内的抚水蛮(安化蛮)是水族先民。据《宋史·蛮夷传三》和《宋会要辑稿·蕃夷五》记载,抚水蛮(安化蛮)是一个非常剽悍的部族,北宋167年间,北宋朝廷恩威并举,剿抚兼施,强制迁徙,进行分化瓦解。水族先民因执着于革命而爱马、养马、骑马、赛马,后世传承,相沿成俗。随着历史的演进,社会不断发展变化,水族端节早已发生了根本性的嬗变,其政治性和军事性彻底褪尽,成为纯粹的丰收祭典和大型文体活动,体现出水族后人高度的政治自觉和文化自觉。

此外,水族人民之所以非常爱马,是因为用马作为丧葬祭牲。水族是个非常崇古、好古的民族,至今仍传承华夏古老的丧葬习俗,父丧椎马,母丧椎牛。《易经•说卦传》第八章:“乾为马,坤为牛,震为龙,巽为鸡,坎为豕,离为雉,艮为狗,兑为羊。”《易经•说卦传》第十章:“乾,天也,故称乎父;坤,地也,故称乎母……”水族葬礼,父丧椎马,母丧椎牛,其祭祀文化来源于此。山东沂蒙山区人民至今仍然传承父丧烧纸马、母丧烧纸牛的丧葬习俗。这就是水汉同源的有力例证。

“男性爱马女性爱女红”这句水族古话说的只是大体情况,而并非绝对,所谓“巾帼不让须眉”,三都水族自治县境内部分女孩也非常爱骑马,而且骑术很精湛。据《贵州省志·体育志》记载,1959年8月27日至9月24日,全国第一届运动会马术运动比赛在内蒙古举行,县内15岁的水族姑娘石玉仙以1.3米的好成绩取得女子乙组超越高障碍赛第四名,以1′11″8的好成绩取得赛马女子乙组1000米第五名,22岁的布依族姑娘白杨祝以2′40″3的好成绩取得赛马女子乙组2000米第七名,为贵州省博得了良好的荣誉。

贵州省马术运动员白杨祝(左一)、陈登凤(右二)、石玉仙(右一)


水族的年节——端节,已于2006年5月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目前我国持续时间最长的民族节日,历时60天,2017年3月20日被世界纪录认证英国总部认证为“世界最长的年节”。端节期间举办的赛马活动是水族人民最喜爱的传统体育活动之一。中国的赛马多在草原地区,在南方山地、丘陵地区则较少,而三都水族自治县的赛马却独具特色。三都水族自治县水族人民生活在云贵高原苗岭山脉以南的都柳江和龙江上游,山岭纵横,溪流交错,少有平地。每年农历八月至十月,县境内水族各村寨按先后顺序举行端节赛马活动。赛马的场地设在位置居中、坡度适中、适宜老少攀登的端坡上。在过去,由于受施工条件的限制,赛道是一条山坡道,起点处一般比较平直,路面也较宽,越往上越狭窄,而且有斜坡,窄处只能容纳两匹马并行。赛程视端坡地理条件而定,有长有短,一般为200米~300米。每次赛马之前,要举行“开道”仪式。通常是由族中长老身穿青布长衫、头包青布帕子主祭。祭祀时,先在赛道起点处设供桌,摆上酒菜等祭品,在赛道中插一竹标,然后由主祭者骑马拔掉竹标,从赛道上跑过。当“开道”主祭者跑到赛道尽头时,众骑手便扬鞭策马奋蹄驰骋。骑手一般身穿轻装,不配马鞍和脚套,自由结伴,循环往复地沿着赛道陆续奔跑。如此赛马,不仅赛出马匹的强弱、骑术的高低,还赛出对端坡适应的快慢。时至今日,随着施工条件的不断改善,端坡马道既宽且直,为水族乡村赛马提供了更多更好的平台。




1980年以来,三都水族自治县民族宗教部门和文化旅游部门多次联合举办有奖赛马运动会。2004年,三都水族自治县民族体育中心建成,其中设有贵州省内唯一的赛马场,同年被贵州省民宗委、贵州省体育局、贵州省教育厅命名为“贵州省少数民族赛马基地”。2009年成功注册了“中国西部赛马城”商标。2013年8月,中国少数民族体育协会授予三都水族自治县“中国赛马之乡”称号。三都水族自治县多次成功举办全国性的赛马邀请赛,吸引来自北京、内蒙古、新疆、云南、浙江、沈阳、湖北等省份的职业赛马俱乐部前来参赛。其中,2010年12月23—26日举办的贵州三都赛马邀请赛,三都水族自治县5名水族少年骑手因表现出色,被北京京华兴马业俱乐部选中,成为该俱乐部的备选骑师。经过两年多的专业训练,潘吉甫和陆红瑶已经步入职业骑师的行列,潘吉甫更是其中的佼佼者,除代表贵州省参加全国第九届民运会获得两个第三名以外,还到美国、爱尔兰、新西兰等国家训练和比赛,2012还获得了业余“金牌骑师”称号。


目前的中国西部赛马城位于三都水族自治县凤羽街道尧麓村,系原三都水族自治县民族体育赛马城易址新建,按照国际标准规划建设,总规划用地面积59.33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9.58万平方米,分为体育场、下沉广场、赛马场及游客接待中心三个部分建设。其中,综合体育场总建筑面积4.01万平方米;下沉广场总建筑面积3.02万平方米。赛马场及游客接待中心总投资7.3亿元,规划用地27.5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7.93万平方米,主要有跑马场、马厩、看台、酒店、商业门面、地下停车场等设施,跑马道长1601米、宽24米,可容纳14匹马同时竞赛。2023年8月,三都水族自治县引进多彩贵州文化艺术股份有限公司对中国西部赛马城进行市场化运营,在2023年国庆节、水族端节和2024年元旦、春节和“五·一”、“葡萄节”等重要节庆连续成功举办全国性的速度赛马和乡村赛马6场,2024年7月启动了为期两个月的贵州三都水族自治县乡村赛马联赛8场,吸引游客20余万人次,赛马活动成为全县最大热门话题,受到很大关注,重新点燃了中国赛马之乡激情,得到中央、省、州等新闻媒体关注推广。2024年国庆节、水族端节期间,三都水族自治县举办了2024年“贵州村马”水族端节全国赛马邀请赛、开端大典等大型活动,“贵州村马”话题频频登上社交平台热榜,成为全省备受关注的文化体育活动和旅游消费新热点,在“贵州村马”的加持下,国庆期间,三都水族自治县接待游客超35万人次,同比增长14.09%;旅游综合收入近2.4亿元,同比增长19.36%。



千川汇海阔,风正好扬帆。中共黔南州委、黔南州人民政府明确将“三都赛马”作为黔南旅游的四张名片之一进行打造推广,三都人民倍受鼓舞,正在铆足干劲、马不停蹄地培育“马文化+旅游”“马文化+教学”等“马文化+N”新业态,奋力谱写新时代三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篇章。




来   源:灵绣三都


审 校:秦祥祥 陈飞兵 

编 辑:文静


黔南宣传
对内是全州宣传文化系统和广大宣传干部宣传政策的舆论阵地、展示成果的形象窗口和交流思想的学习平台,对外作为展现黔南魅力、了解黔南的窗口。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