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家庭康复指导策略,这篇文章蒋老师将会带我们从具体操作上剖析,谈一谈进行家庭康复指导的具体方法,以帮助老师更专业地指导家长开展家庭康复。
在实际家庭康复指导工作中,很多老师给家长布置家庭康复任务的时候,更多还是要求家长练习和复习机构的教学内容,那么应该怎么避免这一点呢?
首先,机构康复与家庭康复之间是有很大差别的。在机构,老师会根据孩子当下的发展情况来进行结构化的、有目标的康复活动,但家长没有这方面的能力,所以家长和孩子的互动多数是对老师教学活动的模仿。
其次,家庭环境不同于机构环境,家长与孩子的互动方式跟老师与孩子的互动方式也是有很大差别的,所以在活动上应该也需要有差别,这样才利于孩子和孩子的互动。
所以老师们在进行家庭康复指导时,尤其是在给家长布置家庭康复任务的时候,需要重点考虑从机构教学模式到家庭康复模式过渡的合适方法。
我们举例说明:
声音察觉练习
如果一个孩子听觉发展处于声音察知阶段,我们在机构会让孩子听一些乐器的声音或者是录音机里播放的各种声响,利用这些声音带孩子进行声音察觉的练习。
那么老师就需要考虑,针对这个阶段的练习,在家庭当中怎么做呢?
这时就应该结合家庭环境来考虑孩子当下听觉发展练习的方法。在家庭环境中,有很多孩子可以聆听的声音,比如说:厨房里抽油烟机的声音、炒菜声;爸爸刮胡子的声音、妈妈吹头发的声音、哥哥读书的声音等,这些都可以用来练习声音的察觉。
认识图形练习
我们在机构一般会让孩子通过接触嵌板认识图形。那么回家后有没有更合适的练习方法呢?比如,我们可以找找家里不同形状的物品,然后闭上眼睛摸一摸,这同样也是很好的认知形状的练习。
总之,“过渡”的意思是指老师要在机构教学的基础上,结合家庭环境,为家长想好更适合于在家庭中进行的活动内容。这个内容不需要家长准备太多的教具,借助身边的物品就可以轻松完成,这样家长就比较容易把握。
康复目标去结构化
对于康复教师来说,在机构的教学是根据康复的进程,有目的地开展不同形式的教学。在机构中这种有计划性、目标性的结构化的教学对教师来说相对比较容易,但对于家长开展家庭康复练习来说难度较大。
因此,在开展家庭康复的过程中,康复教师要将康复目标去结构化,便于家长理解和开展家庭康复。例如:“识别一项关键词”我们可以调整为在生活中“听懂一个词语”。
练习内容能理解易执行
能理解的意思是指,我们给家长的家庭康复练习内容要通俗易懂,减少专业名词的使用。建议使用任务单的形式,康复教师将家庭康复练习的内容列成任务清单,并且对每一项任务列出简单的参考步骤,让家长能够一目了然,知道如何去做。
结合家庭环境(场景、人)
为家长提供的方案要考虑到与家庭环境的结合。在家庭环境当中,一定要便于实施,如果有相关教辅具的话,也要很容易实现。例如:锻炼孩子手眼脑协调能力时,不是每个家庭都有打地鼠的玩具,我们可以改用夹花生的方式。
另外一方面,在家庭中可利用的角色会更多,像爸爸、妈妈、哥哥、姐姐都可以参与到活动中来,这样能大大增进亲子关系,锻炼孩子的社会性。
注重互动过程中孩子的参与
家庭康复练习的重点在于,不管做什么活动,都以孩子愿意参与为前提,避免家长自说自话,无效练习和互动。
在家庭康复练习中,关于练习的方法,康复老师也要多想一步,为家长列出简单的家庭康复活动步骤。
在这里为大家分享一个参考案例:
我们设想一个孩子的听觉水平处在听觉记忆一项,能听懂生活中常说的物品、能理解一些日常用语。
我们可以用一个家庭活动《我帮妈妈大扫除》在原有基础上发展新的目标,下面是简单的活动思路:
活动名称:《我帮妈妈大扫除》
活动目标:
能够辨识更多生活中的词汇,如纸巾、扫把、毛巾等生活物品名称。
完成听觉记忆1-2项练习(生活物品类)。
参与人员: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哥哥
活动过程:
在大人的引导和帮助下参与家里打扫卫生的过程。
在打扫卫生环节,引导孩子帮忙拿东西。例如:“××,帮妈妈拿毛巾,好吗?”“××,妈妈要一张纸巾。”
家长等待孩子做出回应,将毛巾/纸巾给你。
注意事项:
在打扫卫生开始前,家长应使用【重复】技巧,输入目标词汇,例如:××,这是毛巾;这条毛巾脏脏的;妈妈去把毛巾洗干净;妈妈用毛巾擦桌子。
家长在同孩子互动时,注意语言输入的完整性,多引导孩子进行对话交流。例如,在妈妈提出“××,帮妈妈拿毛巾,好吗?”请求时,妈妈引导孩子回答“好”或者做出“点头”的回应。
家长需经常创造机会,请孩子帮忙,做大人的小帮手,锻炼孩子听指令的能力。
家长在给出指令后,需要给予孩子足够的反应时间。在确定孩子没有听清楚时,可再重复一遍。
家长在确认孩子能较好听辨一项指令时,可增加至听辨2项练习。例如;“××,帮妈妈拿毛巾和扫把。”
大家看了这个过程是不是很清晰呢?特别是【活动过程】部分的内容,简单明了,家长一看就能够操作。如果每个练习,都能给到这样简单明确的步骤,家长操作起来就变得容易了。
对于这种生活化的、参与性强的活动,大多数孩子都会感兴趣。有趣味,愿意参与,家庭康复就成功了一半。
除了为家长提供具体的练习方法,老师还要注意练习的作业要有对应的反馈。
应该说,从家庭康复练习内容到练习方法再到效果反馈是一个完整的闭环。
这里的反馈包括,家长要记录练习内容的效果,康复老师要针对效果进行对应的反馈,指出做得好的地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以帮助家长螺旋式提升康复能力。
(点击图片,免费申领一对一线上康复训练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