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华杉学儒家思想-04如何用一句话解锁儒家思想?

创业   2024-10-15 22:37   广东  
主播 | Betty.罗春艳;►文章整理 |陈新伟

 一、因病立方  知行合一

    王阳明曾对弟子们说,圣贤教人就如医生用药,都是因病立方,根据具体的病情来开药方,并根据病情的变化来增减用药,关键在于治好他的病并没有固定的方子。如果你把方子记录下来,固定下来去救治别的人,那就不是救人而是杀人了。

    王阳明是借用中医的理念来讲他的哲学观念,他讲了4个字:因病立方,根据具体病情来开药方,他还讲过另外4个字:因病发药,是一个意思,就是他给每个人说的话都不一样,根据对方的情况缺什么补什么,这只是他一个人在此时此刻的药。

     所以儒家思想有一把锁,这把锁的名字叫因病发药,记住这个因病发药的特点是理解儒家思想的前提。然后你打开这把锁的钥匙就是:知行合一,你必须放在自己的事实上,跟自己的情况对得上,而且要去做这才真正对你有意义。

    孔子、孟子、王阳明的每句话都是在当时那个具体场景,只针对那个具体的人说的,原则上只适用于那一个人,打个比方:一个人就是一把锁,给他说的那句因病发药的话就是打开他思想疙瘩的一把钥匙,他知行合一了,问题就解决了。

    儒家思想里的一把锁和一把钥匙的特征,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一个比较大的不同,这就区别像中医与西医的区别,中医是完全个性化的,是对这个人的整体进行辩证施治,跟每个人的药方都不一样。西方哲学就像西医一样,用康德的话来说:我追求一切概念都有清晰的定义,一切推理都不允许有大胆的跳跃,而力求用合规律的原则、严格的证明,勾画出研究领域的整个范围,部门划分和全无遗漏的内容,并对未知部分立下清晰的界标。

    康德在阐述他的批评哲学说:我要建立批评理论的大厦,这个大厦好的标准是什么呢?第1、所有有关批判哲学的内容都在大厦里面了;第2、这大厦以外的东西没有一件和批判哲学有关。这叫完全穷尽。

     再加上前面说了有部门的划分也就是哲学所的部门划分、界线清晰,没有重叠,这叫相互独立。完全穷尽和相互独立是西方哲学,也是西方的质量标准、科学标准。

     而儒家思想代表了中国哲学就完全不同,可以说一切概念都没有清晰的定义,甚至根本没有定义。在中国的哲学语境里,有的话看上去成为了通用的、普世的,就像中医形成了一些经典名方,但作为学习者,你必须随时警醒,辨别,很多思想、民方大概率也已经被歪曲。

      怎么解锁儒家思想的精髓呢?其实就是王阳明最核心的4个字:知行合一。一定要切记体察,结合自己的行动和实践,才能慢慢的去领悟,这就是知行合一

上一讲我们讲孝就是也可以说是孔子最重要的思想了,但是他从来没给孝一个明确的定义,每个人问一下,每个人的回答都不一样。

    他说孝就是不要父母操心,不需要你为父母做任何事,这就是因病发药,因为问他的人是孟武伯,是个年轻人,他的病就是不让父母省心,孔子就给他发了这个药。

    孔子说:孝就是“生,养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这也是因病发药,因为问他的人是孟武伯他爹,鲁国大夫孟懿子,他的病,以及鲁国上层统治者的病,就是葬礼祭礼都经常僭越,有时用鲁国国君之礼,有时甚至用周天子之礼。这样违背祖先的制度就是不孝,就是乱政,鲁国之乱也由此而起。

    孔子说这是不孝,实际上和孝的关系不那么直接,但是,病人去问医生这个病的时候,医生如果觉得他得的是另一个病,也可能以治这个病的名义给他那个病的药,这也是因病发药。你不能把方子记下来也跟着吃。

    不仅孔子自己每次对“孝”的解读不一样,不同时期的儒家代表对同一概念的理解也不一样。

    王阳明跟学生们说:“孝敬父母指什么,同学们知道吗?”大家都异口同声说:“知道。”王阳明说:“你们不知道,你们只是知道有‘孝’这个说法,不是真知道。孝敬父母这件事,只有你去做了才知道,你做出了某个行为,父母会给你反馈,你就知道了。你做了多少,就知道多少。所以,每个人知道‘孝’都不一样,这就是知行合一。”

    虽然儒家思想里很多概念没有明确定义,但它有一条是相通的,那就是直接诉诸于行为。对不同的人说不同的话,因为每个人的病不一样,要因病发药对他们的行为进行矫正。如果用现代西方的理论来套儒家思想,可以说是行为主义的,不管他什么思想理念,关键是落实行动,因为有这个行为主义的基因,所以最终得到了王阳明知行合一的学说。

     因病发药是锁,知行合一是钥匙,也可以说,因为因病发药,所以必须知行合一。儒家思想到王阳明发展出“知行合一”的理念,可以说是一种必然,儒家思想本身就是知行合一的哲学。 

    对于这种西方哲学和科学的区别,也有专家说,西方哲学因此催生了科学,而中国因为没有那样的哲学,所以没有产生现代科学。但是,西方哲学催生了科学,也逐渐让位于科学。哲学提出的问题,一个个的都被科学回答了,哲学的领域被科学逐渐蚕食。

到了二十世纪,维特根斯坦把哲学的终极问题转向了语言。什么意思呢,我们讨论问题,思想辨析,逻辑推理,用的都是语言,但是,语言靠得住吗?维特根斯坦说:哲学是基于语言的思辨,而语言有它的边界。绝对的价值和人生的意义都在语言边界之外。语言边界之内的,全部属于科学。语言边界之外的,属于艺术、宗教和生活,其间没有哲学的位置。于是,维特根斯坦说它终结了哲学。

      搞到最后,维特斯根坦把整个西方哲学搞没了。

     维特根斯坦把整个西方哲学搞没了,是不是回到了王阳明说的“说出来的都是错的”?而知行合一,就是不管他怎么说,直接诉诸于行动,才能知道答案。


课堂小结:

1. 孔子、孟子、王阳明的每句话都是在当时那个具体场景,只针对那个具体的人

说的,原则上只适用于那一个人。打个比方,一个人就是一把锁,给他说的那句

因病发药的话,就是打开他思想疙瘩的一把钥匙,他知行合一了,问题就解决了。

2. 儒家思想里的很多概念没有明确的定义,但它们有一条是相通的,那就是直接

诉诸于行为,对不同的人说不同的话,因为每个人的病不一样,要因病发药,对

他们的行为进行矫正。

2024年企业目标:围绕客户定制人力资源渠道,力出一孔。

——.主播介绍.——

主播:Betty-春艳,着旗袍奔跑在【人力资源行业】的创业路上的罗姑娘。理性做事,感性做人!做事用心,做人用情!静若清池,动如涟漪。个人微信:zihuliluochunyan

如果您的企业或您身边的企业有人力资源需求,请记得推荐哦


Betty春艳
本公众号是爱折腾的罗姑娘的自媒体,内容涵盖吃喝玩乐,单身男女联谊,穿衣打扮,每日读报,有声读物:小说,诗。同时为企业人力资源免费发布招聘信息,求职者发布求职意向,以及对人力资源机构进行资源整合平台的搭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