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文学家们的自杀,给我们共同写就了一部怎样的文学作品?

文摘   2024-12-04 22:19   日本  
"翩然"。
这个在中国文化中承载着无数诗意的词语,在2024年的冬天有了新的意义。
2024年12月4日,琼瑶在她最后的绝笔文字中告诉我们,"翩然"代表着"自主、自在、自由的飞翔"。
这位以爱情故事打动几代人的作家,用一个充满美感的告别,让死亡不再是阴郁的终点,而成为生命最后的诗篇。
当我们说一个人"翩然"而去,往往意味着那是一种轻盈优雅的离开。
但在文学家的世界里,这"翩然"之后往往藏着比泪水更深的东西——对生命的顿悟,对存在的觉醒,对终极意义的探寻。
01
琼瑶说:"我是'火花',我已尽力燃烧过。"
这句话仿佛是对所有选择优雅告别的文学家们的总结。
他们在生命的尽头,都保持着对美的不懈追求。
川端康成选择在樱花盛开的季节离去,用煤气完成他的"死亡美学"。
这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将日本传统美学中的"物哀"贯穿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他的死像是一首完美的俳句,简洁而意蕴深远。
茨威格夫妇的双人终曲则写就了另一种美。
在巴西的佩特罗波利斯,这对夫妻携手饮下安眠药,仿佛在演绎最后一场维也纳圆舞曲。
他们的遗书写道:"愿他们在黎明到来时看到曙光。而我,过于不耐烦,先行一步。"
死亡在此刻成为了对文明的最后致意。
如果说优雅是一种内敛的美,那么某些文学家却选择了更为激烈的美学表达。
三岛由纪夫的切腹自尽,将死亡仪式化、艺术化。
他的生命最后一刻,俨然是一场精心策划的歌舞伎表演,用鲜血写就了对理想主义的绝笔。
海子选择在春分日卧轨,将诗意贯穿到生命的终点。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成为他留给世界的最后意象,死亡在他笔下,成为了一首永不完结的诗。
太宰治则用一次又一次的殉情尝试,将死亡浪漫化。
他最终与山崎富栄双双投水,仿佛要把自己的生命编织成一个永恒的爱情故事。
在他们的选择中,死亡不再是终点,而是爱情的最高形式。
这些文学家们用各自的方式演绎着死亡的美学,他们的选择超越了简单的生命终结,成为了艺术的延展。
正如琼瑶选择"翩然",他们都在寻找一种生命告别的最美姿态。
而这种追求,本身就是一种文学创作,用生命的最后一滴墨。
02
如果说琼瑶的告别是一种从容,那么有些文学家的离去则是对时代的深沉控诉。
老舍选择在北京的太平湖结束生命,没有留下一字遗书。
这种沉默本身就是最有力的诅咒。
湖水吞没了这位"人民艺术家"的躯体,却永远无法消解他用生命写就的那个时代的伤痛。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死亡成为了最后的尊严庇护所。
傅雷夫妇的双双自缢,则为这种抗争增添了另一种维度。
他们选择在自己的书房,这个承载着无数文化理想的空间里共同告别。
这不仅是个人的选择,更是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用死亡完成对一种文化的殉道。
王国维也是如此,他在颐和园投湖,选择了这个象征着古典文明的场域。
他的死代表着旧文化在新时代浪潮中的挣扎。
当他沉入昆明湖的那一刻,某种意义上也预示着一个文化时代的落幕。
还有一些文学家,他们的死亡更像是与个人命运的抗争。
海明威用他心爱的猎枪结束生命,这位描写人类韧性的作家,最终用死亡来捍卫生命的不可被打败。
当疾病和衰老威胁到他笔下那种阳刚之美时,死亡反而成为了最后的胜利。
芥川龙之介在他的《某自杀者的遗书》中写道:"所谓的勇气,只不过是放弃了思考的结果。"
他的死亡是对持续性精神困境的终极回应,是理性主义者面对非理性世界时的最后选择。
三毛的生命轨迹则书写了另一种与命运的抗争。
在失去挚爱的荷西后,她的文字依然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但内心的创伤却在不断扩大。
她的离去,像是一个关于爱情的寓言,诉说着当理想主义者不得不面对现实的残酷时,死亡可能成为最后的解脱。
这些抗争者的死亡,与琼瑶的"翩然"有着显著不同。
他们在生命的最后时刻,都在与某种更大的力量对抗——或是时代的洪流,或是个人的命运。
他们的死成为了一种宣言,一种控诉,一种不甘的呐喊。
在这些选择中,我们看到的是人性在极限处境下的尊严坚守。
03
"翩然",暗合了整个东方文化对死亡的独特理解。
在东方的死亡美学中,离去往往与某种更高的精神追求相连。
三岛由纪夫的切腹,体现了东方文化中"死亡即艺术"的观念。
王国维、老舍的投水,川端康成的煤气自尽,都选择了一种相对"清净"的方式。
这与东方文化中追求"清""雅"的审美传统密切相关。
他们的死亡仿佛是一幅水墨画,重在意境而非形式。
即便是死亡,也要保持一种诗意的克制。
东方文学家的自杀,还往往带有强烈的社会性和责任感。
傅雷夫妇的共赴黄泉,太宰治的殉情,都暗含着对人伦关系的考量。
死亡不是纯粹个人的事务,而是与家族、社会、文化传统紧密相连。
相比之下,西方文学家的死亡选择更强调个人意志的彰显。
海明威的猎枪自尽,体现了西方个人主义传统中对自主权的坚持。
死亡成为个人尊严最后的捍卫者。
茨威格夫妇虽然是被迫离开故土,但其遗书中的措辞——"我,过于不耐烦,先行一步"——仍然体现了强烈的个人主义色彩。
这是对个人选择权的最后坚持,是存在主义精神的极致体现。
有趣的是,当代的琼瑶在她的选择中,似乎实现了东西方死亡观的某种融合。
她既保持了东方的诗意美感,又强调了个人的自主选择权。
这种融合预示着现代人对死亡认知的新可能。
但无论东西方,文学家们的死亡选择都超越了简单的生命终结,成为了某种个性表达。
正如琼瑶在遗书中说:"死亡是每个人必经之路,也是最后一件'大事'"。
这个"大事",要由她自己“作主”。
04
回望这些文学家们的生命终章,我们惊讶地发现:
他们其实是在合力写就一部关于人性的巨著。
总体上来说,人的天然本性是惧怕死亡的,每个生命都本能地追求存续,这是写在基因中的铁律。
否则这个世界上的人全都会选择自杀,那就不存在人类了。
那为什么还是有人不怕死呢?
尤其是这些作家们,他们绝大部分都不是因为饥饿、贫穷才自杀。
他们是因为什么才自杀呢?
这是因为,人性中还存在着一种更高层次的追求,一种足以超越生命本能的崇高感。
这种崇高感才是真正区分人与其他生命的本质特征。
这种崇高感,可以是基于生命形式、尊严、不被侮辱、价值表达、精神自由等等,也可以是琼瑶式的“自主”。
当对这种崇高感的追求超越了对死亡的恐惧,那么他们就会、或者说才会选择后者以成全前者。
从这个角度看,如果说他们共同写就了一部作品,那这就是这部作品的主题。
琼瑶说:"我是'火花',我已尽力燃烧过。"
一个人的生命能这样,夫复何求?
琼瑶的告别,还在于她鼓励后来者不仅要活,还要好好地活:
“活出强大的‘自我’,不要辜负来世间一趟!”
因为,不“尽力燃烧”,何来崇高?
不得崇高,何来属于你的人生作品?
如果你被触碰到,请点个“在看”,让更多人看见!
关注“”,探微人性↓↓↓

半生东渡
半生东渡,心智重启,掰看人性,揉碎自我。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