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布丁·发布 | 3年内2个100亿级中医药产业集群 重庆这样打造→

时事   2025-01-24 22:50   重庆  


2025年1月,重庆市政府办公厅印发了《重庆市推动中医药产业融合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下称《行动计划》),明确了到2027年,全市中药材种植、中药加工产值超过430亿元的目标。


1月24日,重庆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市卫生健康委等部门就《行动计划》进行解读。


新闻发布会现场 石涛 
发布人:

赵   勇  市卫生健康委党委委员、副主任,市中医药管理局局长
田   盈  市科技局副局长
林   耕  市经济信息委总工程师
骆凤玲  市农业农村委总农艺师
王   力  市药监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主持人:

何   涯  市委宣传部新闻发布处处长


政策解读

赵勇介绍相关情况


市卫生健康委党委委员、副主任,市中医药管理局局长赵勇介绍,《行动计划》主要包括发展目标、保障措施、主要特点等三个方面:

百亿级目标


在发展目标上,《行动计划》提出到2027年,培育营收规模达100亿元的领军企业1家、50亿元企业2家,打造
2个
百亿级、
4个
50亿级产业集群;培育10亿元中成药大品种
5个
、上亿元大品种
40

;省部级及以上中医药科研平台达
45个
,研发中药创新药
1—2个
;新增国医大师、全国名中医、全国(青年)岐黄学者
6名
以上。

到2027年,全市中药材种植、中药加工产值超过430亿元,着力打造立足西部、辐射全国、面向世界、具有重庆辨识度的现代中医药产业集聚区和全球知名中医药文旅康养目的地。

多措施保障


建立扁平式运行调度机制
,明确由市卫生健康委(市中医药管理局)牵头研究重大事项、重大政策,要求各区县政府严格落实中医药产业发展主体责任,推动行动计划落地见效。


提出统筹多渠道资金支持中医药产业发展
,鼓励市级产业投资基金市场化参与中医药产业股权投资,鼓励银行金融机构丰富信贷产品供给,开展中药企业仓单质押贷款、中药产业复合式供应链融资,加大保险力度和中药材种植养殖补贴力度等。


提出加强“渝产中药”宣传
,着力打造“渝见岐黄”中医药文化宣传品牌,大力营造全市上下发展中医药产业的良好社会氛围。

“三大”鲜明特点


打通了全产业链条。
《行动计划》是一个推动全产业链统筹发展的综合性政策文件,针对中医药产业链条长、环节多、政策合力和工作合力有待加强等问题,给出了符合重庆实际的解决方案,强化中药材从“田头”到“口头”的全生命周期、全产业链政策供给,推动实现产业链上下游互联互通互补。

打造重庆辨识度品牌。
《行动计划》提出支持打造“大巴山药谷”“武陵药都”等重庆道地优势药材产业集群;建设“渝十味”百万亩级战略储备基地,推动“渝十味”全产业链发展;发布重庆市中成药大品种目录并支持优势大品种二次开发,打造“渝产中药”品牌等举措。

优化全方位全链条服务。《行动计划》围绕优化审评审批、提升质量标准、强化流通储备、支撑临床应用等方面,提出构建“研审联动”创新服务体系,包含实施“一品一策”帮扶、建设中药全流程质量追溯体系、建设产地交易中心和数字化交易平台、支持临床应用等系列措施,助推中医药产业发展


问答精选

1标准1规范填补行业空白


王力回答记者提问


市药监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力:

在制定和落实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方面,目前发布的《重庆市中药材标准》《重庆市中药饮片炮制规范》共收载中药材138个和中药饮片301个,填补了重庆市地方中药材标准空白,发挥了重庆市地方炮制特色,进一步丰富了我市临床用药品种,促进了中药产业发展。


下一步,该局将持续优化完善我市药品标准制定体系,充分考虑地区习用历史和临床效果,增补/修订我市中药材、中药饮片标准,进一步加强对全市实施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集中培训,加快各区县中药材基地高质量建设,大力促进我市中医药传承创新。


重庆中药材种植业产值超百亿元


骆凤玲回答记者提问


市农业农村委总农艺师骆凤玲:

2024年,全市中药材产量107.5万,同比增长2.3%;种植业产值124.0亿元,同比增长7.2%;黄连、青蒿、山银花、独活、木香等多个品种产量位居全国前列,持续带动百万药农人均增收超万元。


接下来,市农业农村委将在优化中药材产业布局方面、提升中药材产地初加工能力方面、培育壮大龙头企业方面和强化科技支撑方面持续发力,按照“优化布局、提升加工、培育龙头、强化支撑”的发展思路,持续推动中药材种植业高质量发展。


AI赋能重庆正建立人工智能中药筛选系统


田盈回答记者提问


市科技局副局长田盈:

市科技局将通过强化AI+赋能中医药发展。支持开展人工智能驱动优质中药材种质资源筛选、现代中药创制、中医临床诊疗、中医康养等,推动中医药生产更精智、用药更精准、疗效更精确。比如,我市正在建立人工智能中药筛选系统,构建中药—靶点—疾病互作知识图谱,建立中药神经网络药效预测模型,助力开展中药成分解析,优化和改良中药配方。


另外,市科技局还将通过一体化推进强化关键技术攻关打造高水平创新链条、加快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培育高质量创新主体赋能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打造一批具有辨识度的爆款产品


林耕回答记者提问


市经济信息委总工程师林耕:

接下来,将快创新品种挖掘,聚焦临床用药需求,支持创新中药研发成果转化,推动已上市中成药改良和经典名方传承,引导企业挖掘停产和销售量较小的上市中成药的临床价值,加大对具有临床优势品种的推广力度。


同时围绕“中医药+”产业,鼓励企业以“渝十味”等渝产道地中药材为原料加快保健食品、功能食品、特医食品的研发及应用,开发一批“药食同源”产品,打造一批具有重庆辨识度的“爆款”产品。

3年内重庆力争实现1-2个医疗机构中药制剂

转化为中药新药


赵勇回答记者提问


市卫生健康委党委委员、副主任,市中医药管理局局长赵勇:

医疗机构中药制剂作为临床用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院有专科、科有专病、病有专药”的重要支撑,也是中药新药的“孵化器”。


市卫生健康委将通过强化政策制度供给、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搭建“产学研医”合作平台和强化示范引领,力争实现全年新增备案数量达到10个以上、产值增加20%以上。


加快培育组建一支由临床医生、药学人员、科研人员、企业人员等多学科、多领域交叉的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研发团队打造重点品种,深度挖掘活血贴膏、济生乌梅片等10个首批优势医疗机构中药制剂发展潜力。


同时,鼓励医疗机构在做好知识产权保护基础上,就协定处方及人用经验收集等与企业开展早期合作,提高中药制剂向新药转化的成功率,到2027年,力争实现1-2个医疗机构中药制剂转化为中药新药。


何涯主持新闻发布会

大家都在看



小布丁·图解 | 2025年重庆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如何“焕”新?解读来了


免票!买一送一!门票抵扣!重庆春节宠粉大礼包来啦


小布丁·解读 | 重庆男性可接种HPV疫苗!为什么打、去哪打?看这里→




来源:重庆发布

编辑:姜念月、李娇娇

声明:除原创内容及特别说明之外,推送稿件文字及图片均来自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认为内容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版权所有:重庆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重庆发布
权威发布、最新资讯、便民服务、形象展示的平台\x0d\x0a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