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黑龙江省委政法委、黑龙江省教育厅、黑龙江省应急厅联合印发了《学生应急安全知识手册》,对学生应掌握的应急安全知识进行了全面梳理和总结。《手册》讲述了安全常识、明确了安全要点、提出了注意事项、讲解了处置措施。为了让同学们既知危险也会避险,增强安全防范意识,提升自救互救能力,守护同学们安全健康成长。学生工作部特推出“学生应急知识课堂”专栏,让我们共同学习应急安全知识,人人讲安全,人人会应急。
今天推出第二十六集:震前准备,震后自救!
生活中许多危害是可以提前预测防范的,但目前的科技手段难以对地震进行准确预报预测的,因此,掌握地震时如何避险对于大家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一、什么是地震?
地震又称地动、地振动,是一种破坏性较大的自然灾害,它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地球上板块与板块之间相互挤压碰撞,造成板块边沿及板块内部产生错动和破裂,是引起地震的主要原因。地震有大有小,微小地震对人类几乎无影响,5级地震可能会造成轻微或一般破坏,6级地震可能会造成中等破坏,7级地震可能会造成严重破坏,8级地震可能会造成特大破坏。地震开始发生的地点称为震源,震源正上方的地面称为震中。破坏性地震的地面振动最强烈处称为极震区,极震区往往也就是震中所在的地区。
二、地震有哪些危害?
地震严重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常常造成严重人员伤亡,常常造成建筑物损毁、倒塌,引起火灾、水灾、有毒气体泄漏、细菌及放射性物质扩散,还可能造成海啸、滑坡、崩塌、地裂缝等次生灾害。
三、遇到地震怎么办?
地震的突然性是造成逃生困难的主要因素,同学们一定要掌握基本的避震和自救互救知识与技能。
1. 就近躲避。由于震时预警时间很短,地震波往往导致人无法自主行动,再加之门窗变形等,从室内跑到室外非常困难。因此,震时就近避险、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地带是应急避震较好的办法。
2. 室内避震。尽可能选择开间小、有支撑物的房间或空间避险,如卫生间、内承重墙墙角、震前准备的避震空间等,尽可能躲在结实、不易倾倒、能掩护身体的物体下或物体旁。如在影剧院、体育场馆、教室等场所,可迅速趴在座椅旁、舞台脚下,震后在工作人员组织下有序疏散。在楼房里千万不要滞留在床上,应躲避在桌或床等低矮坚固的家具下面;不能盲目跳楼,不能到阳台上去,不能到外墙边或窗边去,不能到楼梯去,不能乘电梯;如果震时在电梯里,应尽快离开,若门打不开要抱头蹲下,抓牢扶手。家住平房,有条件时尽快跑到室外避震,不要滞留在床(炕)上,不要躲在房梁下,不要躲在窗户边,不要破窗而逃(以免被玻璃扎伤或摔伤)。
3. 室外避震。要谨记躲在远离建筑物且开阔、安全的地方。要避开高大建筑物或构筑物,如楼房、过街桥、立交桥等;要避开危险物、高耸或悬挂物,如大型广告牌、变压器、电线杆、路灯、砖瓦木料堆放处等;要避开其他危险场所,如狭窄的街道、危旧房屋、危墙、女儿墙、高门脸、雨棚、危险品仓库等;要避开山脚、陡崖,以防滚石和山体滑坡;如遇山崩或泥石流,要向远离滚石或泥石流前进方向的两侧方向躲避;正在海边游玩时,应迅速远离海边,以防地震引起海啸。
4. 自我防护。趴下时面部朝下,不要压住口鼻,以利于呼吸。蹲下或坐下时尽量蜷曲身体,抓住身边牢固的物体,以防摔倒或因身体移位暴露在坚实物体外而受伤。低头时要用手护住头部和后颈,或用身边枕头、被褥等物品顶在头上以保护头、颈部。要闭眼,以防异物伤害眼睛。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以防吸入灰尘、毒气。
5. 安全撤离。空气中可能有易燃易爆气体充溢,不要点明火。要避开人流,不要乱挤乱拥,避免因跌倒、踩踏、碰撞导致受伤。
图文 | 《学生应急安全知识手册》
排版 | 郑雅萍 杨慧敏
审核 | 费思佳
责任编辑 | 彭湘棋 徐远航
审校 | 李函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