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策》241《张仪为秦连横说赵王》

文化   2024-11-29 21:06   河南  

《战国策》241《张仪为秦连横说赵王》

刘向
张仪为秦连横,说赵王曰:“弊邑秦王使臣敢献书于大王御史。大王收率天下以摈(bìn)秦,秦兵不敢出函谷关十五年矣。大王之威,行于天下山东。弊邑恐惧慑伏,缮(shàn)甲厉兵,饰(chì)车骑,习驰射,力田积粟,守四封之内,愁居慑处,不敢动摇,唯大王有意督过之也。今秦以大王之力,西举巴蜀,并汉中,东收两周而西迁九鼎,守白马之津。秦虽辟远,然而心忿悁(yuān)含怒之日久矣。今寡君有敝甲钝兵,军于渑池,愿渡河逾漳,据番(pó)吾,迎战邯郸之下。愿以甲子之日合战,以正殷纣之事。敬使臣先以闻于左右。

“凡大王之所信以为从者,恃苏秦之计。荧惑诸侯,以是为非,以非为是。欲反覆齐国而不能,自令车裂于齐之市。夫天下之不可一亦明矣。今楚与秦为昆弟之国,而韩、魏称为东蕃之臣,齐献鱼盐之地,此断赵之右臂也。夫断右臂而求与人斗,失其党而孤居,求欲无危,岂可得哉?今秦发三将军,一军塞午道,告齐使兴师渡清河,军于邯郸之东;一军军于成皋,驱韩、魏而军于河外;一军军于渑池。约曰:四国为一以攻赵,破赵而四分其地。是故不敢匿意隐情,先以闻于左右。臣切为大王计,莫如与秦遇于渑池,面相见而身相结也。臣请案兵无攻,愿大王之定计。”

赵王曰:“先王之时,奉阳君相,专权擅势,蔽晦先王,独断官事。寡人宫居,属于师傅,不能与国谋。先王弃群臣,寡人年少,奉祠祭之日浅,私心固窃疑焉。以为一从不事秦,非国之长利也。乃且愿变心易虑,剖地谢前过以事秦。方将约车趋行,而适闻使者之明诏。”于是乃以车三百乘入朝渑池,割河间以事秦。

【译文】

张仪为秦国实行连横的谋略,游说赵王说:“敝国的秦王派我这个使臣前来,斗胆为大王进献计策。大王联合天下各国对抗秦国,秦军不敢出函谷关已经有十五年了。大王的威名传遍崤山以东,而秦国感到恐惧,缮甲厉兵,整顿车马,修习武事,积蓄粮食,守在国土之内,日夜被大王震慑,不敢有丝毫动摇,唯恐大王兴师问罪。现在秦国托大王之力,向西一举攻下巴蜀两地,吞并汉中,向东吞并两周,迁走九鼎,占据白马之津。秦国虽然处于偏僻遥远的地方,但秦人对赵国心怀愤怒已经很久了。现在我们国君有一支残破的军队集结在渑池,希望渡过黄河、越过漳水,占据番吾,前往邯郸城下与赵军相会,希望在甲子日与赵国一战,重现武王伐纣之事,特意派我来通知您的左右大臣。

大王之所以信任合纵抗秦的计划,都是依仗苏秦的计谋。苏秦迷惑诸侯,把对的说成错的,把错的说成对的,他想要对付齐国却没能成功,导致自己在市集上被五马分尸。现在楚国和秦国已经结为兄弟之国,韩国和魏国向秦国俯首称臣,齐国也献上了盛产鱼盐的土地,这就像是断掉了赵国的右臂。断掉右臂而与人争斗,失去盟友而孤立无援,还想不遭遇危险,这怎么可能呢?现在秦国已经发动了三路大军,其中一路大军扼守午道,并通知齐国派军渡过清河驻扎在邯郸东边;一路大军驻扎在成皋,驱使韩国和魏国的军队驻扎在河外;还有一路大军驻扎在渑池。约定好四国合力攻打赵国,攻破赵国以后将赵国的土地分为四份。所以我不敢隐瞒实情,先把这些告诉给大王的左右大臣。我私下为大王考虑,不如和秦王在渑池相会,与秦王面对面,亲自立下盟约。我请求秦王让军队停下来不要进攻,希望大王仔细考虑这件事。”

赵王说:“先王在位时,奉阳君担任国相,独揽大权,蒙骗先王,自己把持朝政。我深居住在宫中,跟随老师学习,没有参与国家大事的谋划。先王弃群臣而去的时候,我还年轻,继承君位的时间不长,心中原本就对合纵的计划有所怀疑,认为各国合为一体不臣服秦国,对赵国来说并没有长远的好处。我现在愿意改变想法,割让土地弥补之前的过失,依附秦国。我正准备安排车马出发,正好听到了您的高明建议。”于是赵王带着三百辆车子前往渑池朝见秦王,并割让河间的土地来侍奉秦国。

注释

[1]连横:战国时张仪游说六国共同事奉秦国称连横;苏秦说六国联合抗秦叫合纵。

[2]弊邑:谦辞。称自己的国家。亦谦称自己所任职或居住的府县。

君王讨敝邑之罪,又矜而赦之。——《礼记·檀弓下》

寡君闻君亲举玉趾,将辱于敝邑。——《左传·僖公二十六年》

大王之威行于山东,敝邑恐惧。——《资治通鉴·周赧王四年》

鼎来敝邑,甫次近郊,传闻使旌,适在州部,将亲盛德,尤激欢悰。——宋·王安石·《与张护戎启》

[3]收:联合。率:率领。

[4]摈(bìn):排斥;弃绝。

六国从亲以摈秦,秦必不敢出兵于函谷关以害山东矣。——《战国策·赵策二》

恃才倨傲,为乡党所摈。——《后汉书·文苑传下·赵壹》

王闻是语,即大瞋恚,即便使人种种加害,摈令出国。——《百喻经·人效王眼瞬喻》

跏趺得一饱,万事皆可摈。——宋·朱弁·《北人以松皮为菜》诗

妾不以女身自居,每脱范围,自虑为道学所摈,夫人何辱誉至此!——《女仙外史》第九回

[5]慑伏:亦作“懾服”。因畏惧而屈服。

赵楚慑服不敢攻秦者,白起之势也。——《战国策·秦策三》

孙氏惧,乃出贼。由是豪强慑伏。——《三国志·魏志·王修传》

若伺隙溃我郡城,恐吴彭二人莫能慑服。——《警世通言·旌阳宫铁树镇妖》

牛摘耳顿骂:“何弃吾儿!”妇慑伏不敢少动。——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牛成章》

[6]缮(shàn)甲,意思是整治武器装备。缮(shàn):制造;整治 。缮,补也。——《说文》

[7]厉兵:磨砺兵器,使锋利。厉,同“砺”。

[8]饰(chì):整治;整顿。

圣人在前,贞廉在侧,竞称于义,上下皆饰。——管子·四称》

其后京兆尹将饰官署,余往过焉。委群材,会众工。或执斧斤,或执刀锯,皆环立向之。——唐·柳宗元·《梓人传》

大抵能饰厨传,即为称职,官满之日,往往擢为监司。——宋·司马光·《论因差遣例除监司札子》

[9]力田:努力耕田。亦泛指勤于农事。

今力田疾作,不得暖衣余食。——《战国策·秦策五》

春正月,举民孝悌力田者复其身。——《汉书·惠帝纪》

不知力田苦,却笑耕耘辈。——唐·司马扎·《卖花者》

今诚兴水利,教民力田,则西北可复为财赋之薮矣。——清·戴名世·《赞理河务佥事陈君墓表》

[10]四封:四境之内;四方。

今四封之民,皆君之臣也……四封之货,皆君之有也。——《晏子春秋·谏下二二》

由是百里掩骼,四封归仁。——唐·李白·《虞城县令李公吉思颂碑》

[11]慑:威慑;使屈服。

威动天地,声慑海内。——淮南子·泛论》

下鞲惊燕雀,当道慑狐狸。——唐·白居易·《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

见烛光下,髯客高坐,目慑公子。——清·毛祥麟·《对山余墨·某公子》

[12]督过:督察责罚。

守四封之内,愁居慑处,不敢动摇,唯大王有意督过之也。——《战国策·赵策二》

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脱身独去,已至军矣。——《史记·项羽本纪》

明日璋置酒款臣,固叩之:军门督过我也?璋受侮邻雠,将逮勘耶?——明·冯梦龙·《智囊补·兵智·赵臣》

[13]忿悁(yuān):怨怒;愤恨。悁(yuān):愤怒。

弃忿悁之节,定累世之功。——《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

忿悁之间,改节易图,君臣分争,上下接兵。——《后汉书·窦融传》

以万乘之尊,不得自专,而受挫于其臣,内怀忿悁,固已久矣。——清·唐甄·《潜书·任相》

[14]寡君:臣下对别国谦称本国国君。

[15]敝甲:破旧的战甲。亦以谦称自己的军队。

[16]钝兵:粗劣破败的兵器。借指疲弱的军队。

[17]番(pó)吾:古地名,番或作播、鄱,位于河北省平山县附近,商始祖发祥地。

[18]荧惑:炫惑,迷惑。

[19]反覆:倾覆;倾动。

[20]車裂:俗称五马分尸。古代酷刑的一种。原为车裂尸体,将被杀之人的头和四肢分别拴在五辆车上,以五马驾车,同时分驰,撕裂肢体。亦有车裂活人者。

欲反覆齐国而不能。——《战国策·赵策二》

草木涂地,山渊反覆。——《文选·班固〈西都赋〉》

[21]东蕃:即“东藩”,东方的藩属之国

[22]匿意:隐藏真情。

是故佞人危人,人危而不怨;害人,人败而不仇,隐情匿意为之功也。

汉·王充·《论衡·答佞》

[23]切:同“窃”。犹私下。表示个人意见的谦词。

切以赵氏之冤,搏膺入梦;良夫之枉,披发叫天。——后蜀·何光远·《鉴诫录·鬼传书》

切以谓可畏惮而有望其助我者,莫如此君。——宋·王安石·《与崔伯易书》

切尝以为激者辞溢,夸者辞淫;事谬则语难,理诬则气索,人之情也。——宋·秦观·《会稽唱和诗序》

臣切料成都之兵,尚有数万。——《三国演义》第一一八回

[24]案兵:止兵;屯兵不动。

偃然案兵无动,以观夫暴国之相卒也。——《荀子·王制》

东周与西周战,韩救西周。或为东周说韩王曰:“西周故天子之国,多名器重宝。王案兵毋出,可以德东周,而西周之宝必可以尽矣。”——《史记·周本纪》

其日质案兵不敢救,故三营一时覆没。——《宋书·臧质传》

[25]擅势:独揽权势。

[26]蔽晦:犹蒙蔽。

[27]奉祠祭:指办理国家大事。


《战国策》01《秦兴师临周而求九鼎》

《战国策》02《秦攻宜阳》
《战国策》03《东周与西周战》
《战国策》04《东周与西周争》
《战国策》05《东周欲为稻》
《战国策》06《昭鱼在阳翟》
《战国策》07《秦假道于周以伐韩》
《战国策》08《楚攻雍氏》
《战国策》09《周最谓吕礼》
《战国策》10《周相吕仓见客于周君》
《战国策》11《周文君免士工师藉》
《战国策》12《温人之周》
《战国策》13《或为周最谓金投》
《战国策》14《周最谓金投》
《战国策》15《右行秦谓大梁造》
《战国策》16《谓薛公曰》
《战国策》17《齐听祝弗》
《战国策》18《苏厉为周最谓苏秦》
《战国策》19《谓周最曰仇赫之相宋》
《战国策》20《为周最谓魏王》
《战国策》21《谓周最曰魏王以国与先生》
《战国策》22《赵取周之祭地》
《战国策》23《杜赫欲重景翠于周》
《战国策》24《周共太子死》
《战国策》25《三国隘秦》
《战国策》26《昌他亡西周》| 反间计的典型案例
《战国策》27《昭翦与东周恶》
《战国策》28《严氏为贼》
《战国策》29《薛公以齐为韩魏攻楚》
《战国策》30《秦攻魏将犀武军于伊阙》

古诗词文欣赏
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