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显示,从城市分布来看,半导体相关企业集中沿海高能级城市,其中深圳是全国拥有半导体企业最多的城市,现存10.5万家,排名第一,广州现存5.1万家,其次是厦门现存3.1万家,排名前三。此后依次为上海、苏州、西安等城市。如果你想对半导体历史有所了解的话,石大小生建议购买这本书《半导体简史》,咱们同行写的,更有可读性。
1、产业公司
2、城市分布(部分是19年数据)
1、上海:半导体领域的全能选手
作为大陆最发达的城市,上海的半导体产业也是最强大的,不光是技术实力雄厚、企业众多,而且产业链超级齐全,,从设计到封装测试都有设计。整个上海的半导体产值也高,据相关数据统计,2017年上海集成电路产值突破千亿元,每年保持20%的增长率,上海的目标是在2020年将产值达到2000亿元。上海每年的电子展也是吸睛无数,在上海举办的慕尼黑电子展被称为全球电子产业的风向标,国际半导体博览会也吸引了众多业内人士参观……身手全能,覆盖面广是上海的半导体标签。上海能取得这样的成绩,有四方面的原因。一是得益于政策的支持,国家每年给予上海近百亿的产业资金支持;二是上海本身拥有完善的电子产业链,有效地支撑了上海的半导体产业,从消费电子到工业,再到汽车等,上海对半导体的需求是国内最大的;三是它自身的努力,上海为了将自己打造成集成电路产业的代表性城市,自建了很多产业园,包括浦东微电子产业区等,,招商引资方面,上海对技术型和领军型企业也是给予全方位支持,包括减税、服务、减租、活动支持等方面都是其它城市学习的典范,四是上海的人才优势明显,复旦、交大、上大、华师等都是全球知名的大学。正是上海在各方面的优势,近年来,它们的半导体产业取得了非常大的进步,出现了很多全球知名的技术型企业,如做通讯芯片的展讯,半导体制造的中芯国际、存储的复旦微电子等。主要产业园区:张江园区、漕河泾开发区、松江工业园区、紫竹开发区等。主要企业:展讯、中芯国际、华虹、复旦微电子、宏力半导体、英伟达、美光半导体、三星、日月光、华大、上海贝岭、韦尔半导体等。2、苏州:强大的材料和半导体制造产业
苏州能够快速崛起,强大的工厂是它的杀手锏,很多全球五百强企业都在苏州建设工厂,华硕、三星、飞利浦、西门子、超微半导体等电子企业纷纷落户苏州。苏州真正开始重视半导体产业是在2002年,那时的苏州意识到仅仅依靠劳动力密集的工厂模式很难保证自己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于是成立了苏州市集成电路行业协会成立,苏州开始重视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封装测试、设备、材料等方面的发展,经过十几年的努力,苏州已经形成了在半导体材料和设备方面的优势,成为国内一支实力强大的“新军”。随着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的发展,很多企业也开始抢占市场先机,纷纷在中国设厂。去年6月,全球知名的半导体材料厂商英诺赛科在苏州建厂,作为第三代半导体电力电子器件研发与生产的高科技企业,它们的发展速度很快,和苏州不谋而合。恩智浦、日月新半导体、东微半导体、京东方等知名企业将工厂设在苏州,体现了苏州产业的繁荣。主要产业园区:苏州汾湖高新区、苏州吴江区、苏州工业园区等。主要企业:英飞凌、AMD、飞兆、瑞萨、恩智浦、日月新、东微、京东方等。3、无锡:中小型企业巨多、封装技术领先的小巨头
被誉为“小上海”的无锡有着强大的工业体系和电子产业基础,无锡的半导体产业发展很早,早在80年代就已经开始发展,是中国集成电路的发源地之一。如今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诞生了很多相关的企业。虽然无锡在顶层设计上不及上海和北京等大都市,但封装技术绝对领先,很多企业的芯片都是在无锡进行封装的。无锡的半导体产业能够崛起与它开放的经济模式密不可分,无锡的民营经济占比很大,这让它们在芯片封装和制造上的优势明显,封装成本相对较低,如封测领域国内第一的长电科技就在无锡。无锡虽然没出现那些影响力巨大的半导体巨头,但是中小型企业数量在国内城市中领先。无锡还有一个特点是物联网产业发达,被誉为“物联网之城”,无锡的物联网小镇在全球也是领先的,无锡的世界物联网大会更是成为行业的一大盛事。物联网带给半导体的机遇是多方面的,包括设备、设计、封装、制造等,带动产业的繁华,这也是无锡封装厂多的原因。近年来,无锡的制造业名声在外,也吸引了众多国际巨头的加入,全志科技、韦尔半导体、艾为电子、SK海力士等将重要的工厂设在这里,也是看重这里的产业氛围和成功的经验。主要产业园:无锡国家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园、江阴区、无锡高新区等。主要企业:全志科技、韦尔半导体、艾为电子、SK海力士、华进半导体、罗姆等。4、杭州:发展势头迅猛的“后起之秀”
杭州的半导体产业起步虽晚,但是发展速度惊人,而且在顶层设计上遥遥领先,杭州的半导体产业是典型的金字塔尖产业。比如材料和芯片设计上,杭州有很多国内领先的企业,如分立器件领先的士兰微、电源IC设计能力强大的矽力杰、国内第一家集成电路测试设备上市公司长川科技、半导体器件单晶硅材料供应商海纳半导、国内著名的晶体硅生长设备供应商晶盛及国内唯一基于自主指令架构研发嵌入式CPU供应商中天微等。杭州能吸引如此众多的半导体知名企业入驻,这是由于政府在各方面对企业的支持,包括资金和技术等。杭州知名的微纳智造小镇主要以智能传感器和芯片设计为产业方向,这里就汇集了很多个国家级研发中心,技术氛围浓厚。正是处在这样的环境下,杭州的企业总数能想互竞争,想互赛跑,同时取得领先的成绩,全球第一款7nm芯片、全球第一个嵌入式CPU等均来自杭州的“选手”们。当然,杭州能取得这样的成绩有一家企业不得不提,那就是大家熟悉的阿里巴巴,阿里在芯片领域的布局非常大,投资包括AI芯片、FPGA芯片、CPU等,带动了很多企业的发展。主要产业园:微纳智造小镇、杭州湾电子信息产业园、尖山新区半导体基础材料产业园等。主要企业:阿里巴巴、士兰微、国芯科技、长川科技、广立微、晟元、华澜微、海纳半导、晶盛等。5、宁波:拥有众多知名的半导体材料企业
宁波作为一个新兴的半导体城市,能快速崛起源于它抓住了一个机遇,那就是半导体材料升级的大趋势。随着摩尔定律的放缓,市场对宽禁半导体材料的需求开始增加,生产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的企业不断出现,宁波的企业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宁波的集成电路产业发展非常快,也得到了地方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宁波提出了重点发展以新材料、高端装备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代表的三大战略性产业,推进“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建设。据相关数据统计,2017年宁波市集成电路及相关产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84.5亿元,与上一年相比增长13.9%。宁波并非是在半导体产业积累很久的城市,它们是属于不断进步的那种类型。如今在半导体材料方面有着绝对的优势,这吸引了很多企业加入,如金瑞泓科技、比亚迪半导体、芯健等知名半导体企业。宁波的金瑞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江丰电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多次入围全国半导体材料十强,成为宁波的示范性企业。俗话说,酒香不怕巷子深,宁波的名声在外,吸引了众多知名企业加入,如南大光电的高端光刻胶项目、安集微电子的集成电路项目、弘硕科技的封装锡球项目等,如今宁波的半导体材料除了自己消化掉,还远销国外。主要产业园:宁波微电子创新产业园、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宁波产业园、芯空间集成电路产业园等。主要企业:金瑞泓科技、比亚迪半导体、芯健、江丰电子、博禄德电子、微鹅电子、康达等。6、南京:百花齐放的芯片设计之都
南京也是近年来发展最快的半导体城市之一,尤其是在芯片设计这块,据说有两百多家芯片设计企业,有“芯片设计之都”的美誉。南京汇集了众多全球知名的半导体企业,如新思科技、台积电、ASML、展讯、紫光和中兴微等企业。据相关数据统计,南京的集成电路产业是它们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同时产业形成几百家企业,预计未来几年产值超过千亿。南京之所以招商如此顺利,很多企业看好它的人才优势。众所周知,芯片设计研发是高难度的工作,高科技人才是关键,南京有众多顶尖的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等。南京有着很好的电子产业链基础,装备、医疗、计算机等,它们需要这样的半导体技术。南京的半导体产业还有一大特点是它的园区众多,形成了百花齐放的局面,但都交通便利,而且想互距离很近,这就给芯片产业提供便利,毕竟一个芯片制造企业总不愿意自己的客户在千里之外设计吧!主要产业园:南京半导体科技工业园、南京江北新区、德科码半导体产业园等。主要企业:新思科技、台积电、ASML、展讯、紫光、中兴微、北方集成电路、瑞科特等。7、南通:半导体模组企业众多的城市
南通的半导体产业虽不是很完善,但它在模组这块有着先天的优势,第一,它离上海和苏州近,成本优势明显;第二,南通的土地资源丰富,产业园优惠政策众多,吸引众多知名企业加入进来。如越亚半导体在南通投资的模组项目,项目投入近50亿元,目前南通形成了半导体模组和封装的一整条产业链。南通的科技园区众多,相对于上海和苏州等城市,建厂成本无疑是更低。以苏通科技产业园区为例,目前已经形成封测和感知元器件的产业基础,与众多科研机构和学校建立很好的关系,预计未来几年的产值能达到百亿级。据相关数据统计,南通发展最快的是集成电路与大数据产业,目前通富微电、阿里巴巴、中兴等企业已经落户南通。主要产业园:南通电子信息产业园、南通科学工业园、苏通科技产业园等。主要企业:越亚半导体、捷晶半导体、清华同方、优睿半导体、英飞凌、创斯达、通富微电等。8、绍兴:区位优势明显的“芯片”小镇
绍兴的区位优势明显,位于杭州和上海之间,这对于发展集成电路产业而言还是很有利的。据绍兴相关人员介绍,绍兴将以绍兴集成电路先进产业制造基地为主攻方向,到2020年引进业务收入超50亿元电子信息企业十家,重聚焦专用集成电路及模组、智能传感器等细分领域。绍兴并非将自己对标北上广等一线城市,它的集成电路产业有点像“小家碧玉”,小“芯”是对自己的定位,也是对上海等大芯片城市的补充,毕竟不是所有的芯片都是“高大上”的,目前绍兴的半导体企业是中小型企业为主。据悉,绍兴集成电路小镇位于绍兴高新区,小镇突出生态发展,规划形成集成电路制造、设计、封装、测试、设备全产业链。据业内人士透露,绍兴将加大对芯片产业的投入,打造芯片集中的产业基地,规划到2022年集成电路产值达200亿元。主要产业园:集成电路小镇、绍兴滨海新区、绍兴越城片区、绍兴上虞片区等。主要企业:中芯绍兴、科电半导体、怡华电子、绍兴华凌电子、晶盛等。9、厦门:力争千亿规模的芯片产业之城
在半导体产业发展方面,厦门也是属于厚积薄发的那一个。在信息化全面发展的今天,中国产业缺“芯”形势日益严峻,各大城市纷纷布局,厦门自然不会错过这个巨大的机遇。目前厦门半导体产业链已经初步形成,厦门也发布了集成电路产业十年规划,力争到2025年集成电路产业规模超千亿。厦门半导体产业能取得不断的进步,与厦门的完善产业链密不可分。厦门和台湾离得近,随着政策的倾斜,未来的机遇巨大,厦门在材料与设备、晶圆制造、封装测试、应用等方面都在全面发力。主要产业园:厦门海沧信息技术产业园、厦门火炬园、厦门海沧集成电路产业园等主要企业:三安、通富微电子、士兰微、通富、恒劲科技、香港金柏等。10、泉州:潜力巨大的“中国芯谷”
中国芯片企业崛起一家成为国家战略的一部分,福建省作为我国半导体产业的重点区域,泉州也是重点发展和突破的城市,近年来,泉州出台了很多对半导体产业有利的政策,建设了很多相关的产业园区,也取得不错的成绩,它们对自己定位是打造“中国芯谷”。据相关数据预测,泉州力争在2025年将整个城市的半导体产业规模扩大到两千亿。泉州的光电产业和封装产业是非常发达的,这对于它们发展芯片产业非常有利。三安光电是中国最大的LED芯片封装企业,安溪湖头光电产业园将打造福建最大的光电产业园等,园区和企业都是它们的优势,相对于一线城市,泉州最重要的还是在于人力成本的优势。主要产业园:晋江集成电路产业园区、泉州半导体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安溪湖头光电产业园区等。主要企业:晶安光电、三安半导体科技、泉州华瀚明光电等。11、北京:拥有完整的集成电路产业链
作为中国最发达的城市之一,也是中国政策消息最灵通的城市,北京有发展半导体产业最得天独厚的先天条件。北京的芯片设计企业众多,同时北京也是很多全球半导体巨头中国区的总部所在地,英特尔、英伟达、三星等均在北京设置了非常豪华的办公大楼。据相关数据统计,近十年,北京的集成电路产业规模年均增长率近20%,形成了中关村为主体,辐射全球的完整产业链条,是中国半导体产业最活跃的城市。北京的半导体产业包括设计、制造、封测、材料与设备等,同时北京的人才资源丰富,北大、清华、中科大、中科院、北理工等知名电子相关的大学,它们每年为行业提供了众多人才。在产业园方面,北京的中关村集成电路设计园最为知名,很多国内的芯片设计企业都将总部设于此地,因为这里有广阔的客户群体,这个产业园基本上“人满为患”。北京意识到这一点,近年来,开辟了北京亦庄集成电路产业园,这里汇集了众多新兴的芯片企业,如AI芯片企业、物联网芯片企业和存储芯片企业等。随着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的发展,北京也开始大力发展相关产业。据悉,北京计划将顺义打造成第三代半导体创新型产业集聚区,形成芯片、器件及模块等为主的产业聚集地。主要产业园:中关村集成电路设计园、中关村电子城科技园、亦庄开发区、电子城IT产业园等。主要企业:紫光集团、大唐电信科技、智芯微电子、,中芯国际、北京华大、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威讯联合半导体、超威半导体、华芯半导体、北方华创、天水华天等。12、天津:创新力十足的“芯”兴之城
因为和北京挨着近,天津的半导体产业发展也很快,而且也是形成了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封装、测试等全产业链,全面发展是天津产业的特点。天津政府也积极支持产业发展,积极推动《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近年来引进了很多全球知名的半导体企业,如紫光、恩智浦、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嘉楠耘智等。据悉,2017年天津集成电路产业产值达到了280亿元,现在天津已初步形成了自己的产业布局。在很多的新兴芯片研究上,天津一马当先,如智能控制芯片、CMOS图像传感器芯片等。天津的半导体产业园也是发展很快,以天津最知名的滨海新区集成电路产业,据笔者了解,天津每年会为新区设立几亿的产业基金,帮助企业选址和对技术的扶持。这些年天津的企业表现很出色,如飞腾自主设计的首款64核通用处理器在性能上追平英特尔,华海清科的12英寸铜制程抛光机填补了国内空白……集成电路作为天津的支柱性企业,未来天津将围绕这个产业链,重点发展相关的核心技术,包括材料和芯片制造等,AI芯片等也是它们发展的重点,天津和北京将一起承担中国芯片设计创新的重任。主要产业园:天津电子信息技术产业园、天津光电子产业园、天津开发区、紫光云谷产业园、天津西青经济开发区等。主要企业:中环电子、飞腾、电装电子、飞思卡尔半导体、华海清科、罗姆半导体、环欧半导体材料、安普德、中电46所、恩智浦、国芯等。13、沈阳:电子装备技术发达的“芯”势力
不同于北京和天津的半导体产业,沈阳在电子重工和材料方面有自己的产业优势。如半导体装备制造产业,在集成电路装备控制技术上处于全球领先地位,还有沈阳的半导体材料产业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2004年,沈阳建立了我国第一个集成电路装备产业制造基地,随后,沈阳建设全国的集成电路装备专业孵化器,成立了国内首个IC专业精密零部件加工中心。沈阳的产业园和它的产业特点息息相关,如集成电路装备产业园是我国三大半导体装备产业基地之一,国家的很多设备研究项目设在沈阳,沈阳也为国家技术突破方面做出重要贡献,如全国第一台12英寸PECVD设备,第一块国产光刻设备殷钢主基板等。据了解,沈阳未来也开始重视半导体上游的技术研发,因为设备对这些技术的需求很大,沈阳半导体产业园是一个国家级半导体产业园示范区,未来将是沈阳发展产业的关键区域。在沈阳人们的热血中,她们希望在这个产业园上研究中国的芯片技术,让中国最牛的装备用上自己的核“芯”技术。主要产业园:沈阳半导体产业园、沈阳工业电子产业园、长白电子产业园、沈阳IC装备创新产业园等。主要企业:汉科半导体材料、芯源微电子设备、华创电子、东海电子、远大科技电工、沈阳北方重工等。14、青岛:走差异化的集成电路发展之路
青岛的半导体产业起步晚,如今也只是处于初级阶段,但是青岛有着非常好的家电行业基础,这些企业主要是采购其它地方的芯片。青岛政府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他们在近几年开始重视产业的发展。据悉,青岛的西海岸新区就是青岛很重要的一个集成电路产业区,它们的策略是采用制造项目共建共享模式,由集成电路设计公司、终端应用企业与集成电路制造厂商共同参与项目投资,并通过成立合资公司的形式将多方整合在一起。目前项目计划投资数百亿,主要是生产芯片,用于很多终端应用产品,满足青岛内需。青岛也在积极的发力,如青岛芯园半导体产业基地、半导体科技产业园等项目落地,将为青岛的半导体产业腾飞贡献自己的力量。青岛的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很快,他们在近期吸引了很多企业入驻,已经初步形成全产业链发展格局。比如,青岛的海尔和海信自己也研究芯片,然后自给自足,歌尔投资建设的歌尔科技产业基地,是公司在虚拟现实和智能硬件领域的创新研发基地,将建成歌尔集团全球研发中心。青岛市的策略是推动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立足发挥电子应用的优势,走差异化特色化的发展道路,以半导体激光器芯片、光通信模块、传感器、专用集成电路等为主要方向。主要产业园:青岛电子信息产业园、汉源电子产业园、青岛工业园、墨区鳌山湾等。主要企业:韦尔股份、豪威科技、海尔、海信、歌尔、安森克电子、奥得森、东软载波等。15、大连:快速崛起的集成电路孵化器
大连的半导体产业真正腾飞是在2016年以后,大连市发布了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项目,大连在几年内就形成了自己的产业集群,也发展出了自己的特色。作为大连未来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集成电路必然是它们政府工作突破的重点。据悉,大连将集成电路设计作为核心,同时扩展很多产业孵化基地,为中小企业提供软硬件开发、测试平台,助力企业降成本增效益,形成设计产业的客户群。如今的大连形成了集成电路设计、制造、设备及材料等一站式的产业链,很多具有发展潜力和技术的企业应运而生,如大连爱康普科技公司,它们自主研发的超高频射频识别芯片,具有存储容量大和使用寿命长等特点,很多技术在全球领先;路明集团在LED芯片和外延片及稀土发光材料领域拥有专利多项,产品成功应用于北京奥运会上;长城光电公司的LED照明驱动芯片技术领先,也创造了很多世界级记录。据悉,大连2017年实现集成电路产值150亿元,做得好就会吸引巨头的眼光,英特尔正在大连建设工厂,生产全球最前沿的非易失性存储器,有了大企业的加成,大连半导体产业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主要产业园:半导体设备材料与服务产业园区、大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半导体照明产业园等。主要企业:英特尔、路明集团、大连爱康普科技公司、长城光电、维德集成电路等。16、深圳:厚积薄发
2021年深圳市集成电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超过1100亿元,产业集聚已初具规模。以南山区为例,聚集了全市近50%的集成电路设计企业。从空间布局看,深圳集成电路设计环节主要依托南山高新区和深圳智谷,制造与封装测试环节主要依托龙岗宝龙科技城、坪山第三代半导体产业基地(核心区)和宝安燕罗电子信息产业集聚区,形成“设计+制造封测”的全产业链空间布局结构。2022年,《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培育发展未来产业的意见》提出,支持福田、南山、宝安、龙岗、龙华、坪山等区建设集成电路产业集聚区。从产业形态看,深圳集成电路产业重点聚焦设计环节,涉足一定的制造和封测。近年来,深圳不断加大集成电路企业招商力度,引进中芯国际、华润微、英飞凌等企业,产业链不断完善壮大。17、合肥:有一条“路”叫集成电路。
2013年,合肥市在全国率先出台了《合肥市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规划(2013—2020年)》,多年来,合肥围绕集成电路这一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集成电路与本地新型显示、装备制造、家电等主导产业深度融合,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发展驱动、存储、电源管理等特色芯片,打造了存储、显示驱动、智能家电、汽车电子等4个特色芯片产业板块,并分别在高新区(智能家电、汽车电子)、经开区(存储、装备)、新站高新区(显示驱动、材料)形成产业集聚。目前,合肥已经成为全国少数几个拥有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封装测试及设备材料全产业链的城市之一,集聚了晶合集成、通富微电等一批行业龙头企业,产业链条不断完善。企业蓬勃发展,合肥集成电路产业的名片也频频亮相高端制造:晶合晶圆产能供不应求,实现在液晶面板驱动芯片领域代工市占率全球第一;杰发科技、伏达半导体等龙头企业在车规级、手机快充芯片领域实现国产突破;芯碁微装成功登陆科创板,双台面激光直接成像设备打破国外垄断;至纯科技国内首个12英寸晶圆再生基地顺利量产……
全力造“芯”的合肥,已经成为国内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最快、成效最显著的城市之一。截至目前,全市拥有集成电路企业超300家,聚集从业人员超过2.5万人。2021年实现全产业链产值近400亿元,同比增长约30%。根据计划,依托龙头企业和重点项目,合肥将在做大做强存储、显示驱动、智能家电、汽车电子等特色芯片的基础上,聚焦装备材料、宽禁带半导体和高端通用芯片等重点领域开展布局,全面提升集成电路产业能级,力争到2025年,全市集成电路产业产值突破1000亿元。18、长沙:特色鲜明的半导体产业之都
2023中国IC设计Fabless100榜单发布,长沙企业国科微和景嘉微跻身处理器公司10强,分别排名第4位、第9位,在这个技术类别中,长沙仅次于有3家企业上榜的上海。长沙新一代半导体及集成电路产业链推进办公室统计,目前链上企业累计达149家,规上企业75家,除了上述2家企业,湖南三安、长沙安牧泉都是代表性企业,去年企业整体销售额预计超过200亿元,增速超过60%。虽然规模不大,但长沙新一代半导体及集成电路产业布局和结构相对完整。目前,长沙已经形成了湖南湘江新区、长沙经开区、浏阳经开区三大产业集聚区,是目前全国唯一能够实现CPU、GPU、DSP芯片三大件设计国产自主的城市。在产业结构方面,长沙在设计、制造、封测、装备、材料等环节均有布局,形成了相对完整的产业链。长沙安牧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于2019年落户长沙,是国内唯一聚焦高端芯片封装的企业。它的落户,填补了长沙乃至湖南集成电路产业链的空白。10月,长沙安牧泉投资的高端芯片先进封测扩产建设项目在麓谷智造示范园开建,经过几个月紧张有序的建设,即将于近期投产。安牧泉董事长朱文辉介绍,今后三年,安牧泉将增加投资10亿元,扩大生产规模,形成年产倒装封装2亿颗、系统级封装3亿颗、芯片测试1.2亿颗的能力,抢占高端芯片先进封装高地。在业内专家看来,新一代半导体及集成电路企业快速集聚长沙,得益于政策和平台的双重利好——省市产业政策在投资、产业发展、人才和科技创新等方面给出了重要的支撑,而平台建设为资源共享、上下游配套、协同创新、“产学研”联合攻关发挥了积极作用。据统计,在长高校支持了长沙90%以上的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发展。而长沙在机械装备、电动汽车、充电桩、5G 通信、智能电网、家用电器、消费电子、工业自动化、航天科工、轨道交通、数据中心等方面均可为新一代半导体提供广阔的应用市场。比如在充电桩方面,2022年长沙市建成集中式充电站约415座、分散式充电桩约20 万个。优势存在,挑战也不少。国内城市竞争激烈、全球性产能紧张、人才招聘困难等不利因素也影响着长沙这一产业的发展。面对挑战,发展是主旋律。记者了解到,长沙新一代半导体及集成电路产业链未来的重点工作,一是加快基础性产业的突破,二是推进产业链补链强链,三是推动新一代半导体材料、器件在本地的应用示范。为此,长沙也立了一个“小目标”:力争用5至10年的时间,建成覆盖材料、装备、芯片、器件、模块以及系列应用的完整产业链条,打造规模1000亿元的产业集群,形成1000余项原创性技术,集聚1000余名高端人才,将长沙打造成国内有鲜明特色的半导体产业之都。19、西安:古都复兴创芯无限
近年来,西安市委、市政府将电子信息产业作为全市先进制造业重点发展领域,先后出台多项支持鼓励集成电路产业和科技企业创新发展的政策措施。西安集成电路产业快速发展,产业链不断完善。据陕西省半导体行业协会统计,2019年陕西半导体产业销售总额为958.1亿元,同比增长39.51%,其中集成电路产业销售收入740.5亿元,同比增长37.41%。而从2012年至今,西安集成电路产业复合增长率超过30%,产业规模排名位居全国第五,产业规模稳居全国前列,仅次于江苏、上海、北京和广东。西安作为我国西部的“科研重镇”,在全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形式大好的情况下,其产业实力和人才优势更是不断凸显。据介绍,西安现有半导体企业、科研院所及相关机构200余家,其中设计企业百余家,晶圆制造企业8家,封装测试企业13家,测试与分析中心10个,支撑业企业70余家,相关科研机构20余家,学历教育机构12个,从业人员逾5万人。从整个产业链的发展情况来看,西安集成电路产业已经初步形成了制造业快速发展,设计业与封装测试业相互依存、协调发展的产业格局。三星、美光、华大、紫光国芯、奕斯伟等龙头企业带动设计、制造、封测及材料支撑业全产业链集群发展。IC设计业方面,西安高校和科研院所众多,为发展设计以及培养人才带来了优势,包括华为海思、中兴微电子、西安英特尔、西安微电子技术研究所、华芯半导体等近百家设计企业已颇具规模。在城市排名方面,2019年西安集成电路设计业规模排名第六,排在深圳、北京、上海、无锡和杭州之后。目前陕西最高的设计水平达到7nm,正在进行10nm工业平台的SoC芯片设计研发工作。制造业方面,2019年陕西集成电路制造增长85%,拥有8家晶圆制造企业,在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公布的“中国半导体制造十大企业”中,西安的三星(中国)半导体排名第一,西安微电子技术研究所排名第九。陕西晶圆制造最高水平为12英寸14nm级存储器晶圆制造技术。封测业方面,在2017年,国内规模前三、西部最大的高端集成电路封测企业华天科技在西安投资58亿元新建封测厂,美光以及台湾力成等重大项目的落户及扩产,带动了西安在封测方面能力和规模的提升。2019年陕西集成电路封装测试业规模为115.6亿元,封测企业共有13家,主要封装类型包括QFN、DFN、BGA、SiP等,产品包括先进传感器封装、功率器件和智能功率模块等。产业链配套方面,三星半导体闪存芯片项目带动了上百家配套企业入驻,包括美国空气化工、日本住友、华讯微电子等大批国内外企业。西安集成电路产业链的壮大还吸引了应用材料公司、西安捷盛、西安联创新能源等近百家知名配套企业入驻,完善了支撑配套和物流环境,产业集群化发展优势明显,为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保障环境。从区域协同来看,西安各区产业优势也已初步形成。在交流会现场相关负责人就各区优势展开推介交流。据了解,西安经开区目前已聚集了北汽电芯、隆基绿能、西部超导磁体、华天科技、华羿微电、国家新能源创新中心中国电子、中车永电捷通、中车永电电气、陕汽智德、龙腾半导体、龙威半导体、大河晶振、雷特激光、欧益光电,及日立、博世力士乐、西门子信号、空气化工等集成电路产业链的120多家企业。领域涉及设备材料、工业控制类、新能源汽车、通信装备等,已经成为陕西半导体集成电路产业工业IC和大功率IGBT封装测试基地。西安高新区坚持“创新引领、链式延伸、集群发展、特色突出”的基本思路,构建“芯(集成电路)-软(高端软件)-端(智能终端)-网(智能网络)”为一体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据介绍,截至目前,已形成以三星、美光、华为、中兴、中软国际等为核心的全产业链电子信息产业集群。20、武汉:一芯两带三区
近年来,武汉重点推进集成电路产业发展,以东湖高新(6.350, 0.20, 3.25%)区为核心进行集成电路产业空间布局。目前武汉集成电路产业主要聚集在东部地区,包含东湖高新区、江夏区、洪山区、青山区在内打造武汉产业之“芯”。其中东湖高新区、江夏区、洪山区依托武汉未来科技城(长江存储器产业基地)、光谷光电子信息产业园、光谷现代服务业园、光谷智能制造产业园等一系列产业园打造集成电路产业聚集区。从产业规模来看,2016-2020年武汉规模以上集成电路及电子器件、设备制造产业总产值及增加值波动变化。2020年,武汉规模以上集成电路及电子器件、设备制造产业总产值为1879.83亿元,增加值为371.38亿元。从集成电路设计领域的发展来看,近几年武汉市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增速位居全国前十。根据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集成电路设计分会数据,2020年武汉集成电路设计产业规模为91.1亿元,位居全国第八;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增速达到33.9%,位居全国第九。随着武汉市集成电路产业的迅速发展,集成电路企业数量也快速增长。企查猫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武汉共有集成电路相关企业4135家,企业数量占全国集成电路相关企业数量的1.2%。目前武汉市已经形成了完整的集成电路产业链布局,以武汉东湖高新区为代表的产业集聚区是武汉乃至全国集成电路产业聚集度较高、技术水平先进的区域,现已聚集了武汉新芯、长江存储、高德红外、海思光电子、鼎龙股份、华工激光等行业领先企业,构建包括设计、制造、封装、材料、设备等完备的集成电路产业链。21、甘肃:丝绸之路的疯测
甘肃的芯片产业发展史,恰似中国工业奋起直追的一个缩影。其实中国的芯片产业布局早已被顶层设计安排得明明白白,长三角主要负责生产制造,珠三角主要负责设计、应用,大西北主要负责封装测试。其中封装测试封是芯片制造产业链的最后一环,也是目前国内厂商最接近国际领先水平的环节。甘肃被委以重任,发展集成电路的时间很早。上个世纪60年代,四机部已经在甘肃秦安成立了永红器材厂(749厂)和天光集成电路厂(871厂),后者如今依旧存在,并且能够年产12亿只半导体分立器件,为中国的航天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而现在,甘肃省拥有省集成电路工程研究中心、兰州交通大学两大科研力量,华天科技、天光半导体、新天华洋、兰州长风、万里、奥普、百源等骨干企业,集成电路产业增速持续高于全球平均水平。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1年甘肃省集成电路产量为643亿块,超越了广东、上海、浙江、北京等经济发达地区,位列全国第二,而这一年,甘肃省GDP刚刚突破万亿大关,位列全国第29名。甘肃在十四五规划中提出要抢抓新一代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将半导体材料等新兴产业作为重点发展对象,同时打造优质供给基地以提升集成电路生产能力。对于相对强势的封装产业,积极推进“走出去”战略,鼓励龙头企业开拓中西亚、东南亚、中东欧市场,深入实施马来西亚集成电路封装等项目。以华天科技所在的天水市为例,政府和龙头企业计划投资100亿元来打造半导体产业园。该产业园将以封装测试为核心,以芯片制造、电子元器件、引线框架、专用设备模具为基础,预计产值可达178亿元。22、成都:中西部第一位
2021年中央印发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指出,成渝地区要聚焦集成电路,联手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2023年1月,四川省公示布局建设的16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领域,集成电路排名首位。经过多年沉淀奋发,成都集成电路产业已呈现“一核双园”的承载空间,即高新区为一核,天府新区和双流区为两园。2021年成都集成电路规模达1464亿元,约占全国14%,综合实力位居全国第五。已初步形成IC设计、晶圆制造、封装测试、装备材料全产业链协同联动的生态,已汇集英特尔、德州仪器、华为海思等上下游企业270余家,从业人员超3万人的生态圈。在细分领域上,成都拥有芯片设计的特色优势、特色工艺的先发优势和封装测试的规模优势。同时成都拥有电子科大、四川大学,以及中电科10所、29所、30所等一批高校和科研院所,为集成电路的攻坚创造了有利条件。从产业链各环节的代表性企业分布地图来看,目前成都市各辖区均有半导体材料环节的企业分布,而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及封测的代表企业主要分布在双流区、郫都区和武侯区。相对而言,武侯区和双流区的产业链布局更完善。23、重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突破
2016年,全球领先的印刷电路板制造商奥特斯重庆工厂投产,重庆成为中国第一个半导体封装载板生产基地。去年12月,华润微电子(重庆)有限公司在重庆西永微电园挂牌成立,未来将打造中国最大的功率半导体研发制造基地。“十一五”以来,重庆就颁布实施了多项行动方案促进集成电路的发展;“十四五”时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新发展格局加快构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加快推进,为重庆市集成电路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2014-2022年,重庆每年均制定了集成电路制造的支持政策,鼓励和支持集成电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2022年12月,重庆出台《重庆市材料工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其中明确提出了“十四五”期间的发展目标;2022年,重庆市共有15条相关政策公布。从产业链各环节的代表性企业分布地图来看,目前重庆市大部分辖区均有上游半导体设备、EDA等环节的企业分布,而集成电路制造代表企业主要分布在沙坪坝区、永川区和巴南区等。相对而言,沙坪坝区、永川区和巴南区的产业链布局更完善。2017年重庆市集成电路产值为180亿元,在五年间重庆市集成电路产值迅速增加,达到350亿元左右,年均复合增速为14%。根据企查猫查询数据显示,近年来集成电路历年新注册企业数量也快速增长。截至2023年1月10日,重庆集成电路产业相关的注册企业超7000家,其中2022年新注册企业数量创历史高峰,达1956家,表明重庆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热潮未减。根据2022年12月重庆市发改委出台的《重庆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十四五”期间,以整合元件制造(IDM)模式为主要路径,聚焦特色制造工艺、化合物半导体、封装测试等方向,坚持区域集聚,以应用为牵引,以骨干企业为依托,以重大项目为抓手,持续扩大功率半导体领域优势地位,推进硅基光电子技术产业化,加快发展化合物半导体材料及芯片、模拟和数模混合芯片、微机电系统(MEMS)等产品。除此之外,重庆市对2025年包括集成电路在内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出了相应的规划,具体发展目标如下:24、石家庄:材料的先行者
依托中电科13所、同光晶体、普兴电子等优势企业,扩大氮化镓(GaN)、砷化镓(GaAs)、碳化硅(SiC)晶圆加工能力,提升4英寸/6英寸/8英寸碳化硅、6/8英寸硅外延材料品质,加快6英寸以上大尺寸碳化硅单晶、氮化镓外延片及12英寸硅外延量产化进程。2021年4月,石家庄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发布了《关于新时期促进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的通知。《意见》指出,到2025年,石家庄市集成电路产业力争实现主营业务收入达到200亿元,培育集成电路上市企业3家以上,形成以集成电路专用材料、集成路设计、集成电路加工制造、集成电路封装测试为核心的较为完备的集成电路产业链。25、珠海:千亿规模
自 2013 年来,珠海就颁布实施了多项行动方案促进集成电路的发展 ;2013-2021 年,珠海每年均制定了鼓励集成电路发展的政策,支持集成电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2021 年 4 月,《珠海市 " 十四五 " 规划》提出聚焦集成电路产业,补齐缺失环节、薄弱环节,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竞争力 ;2022 年,截至 11 月下旬,珠海市共有 14 条相关政策公布。从产业链各环节的代表性企业分布地图来看,目前珠海市各辖区均有集成电路材料、设备、IC 设计、IC 制造环节的企业分布,而 IC 封测代表企业主要分布在斗门区和香洲区。相对而言,香洲区和斗门区的产业链布局更完善。2021 年珠海集成电路产业以设计业为主,设备制造业、材料制造业、生产制造和封测产业加速发展。其中,集成电路设计业主营收入 105.77 亿元,占比 84%; 集成电路制造业全年营收接近 1 亿元,在全产业的占比提升到 0.8%; 封测业全年营收 0.36 亿元,在全产业中占比为 0.3%; 集成电路设备、材料等其他行业收入规模超过 18.71 亿元,占全产业的比重 14.9%。2018-2021 年,珠海的集成电路产业收入逐年上升。2021 年,珠海市集成电路产业收入 125.83 亿元,同比增长 35.13%。根据 2020 年 10 月珠海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出台的《珠海市关于大力支持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意见》和《关于促进珠海市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到 2025 年,珠海集成电路产业集群规模达到 1000 亿元,支撑和带动千亿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发展,形成若干家年产值超过 10 亿元和 2-3 家年销售收入超过 30 亿元的芯片设计企业。最后,石大小生建了一个半导体行业交流群,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加入,先加小编(务必备注公司+姓名,否则不予通过,感谢理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