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光:中秋的记忆

文摘   时事   2023-09-13 21:52   山东  

因为有你,这个社会无比温暖!


农历八月十五是一年一度的中秋节。


最早对中秋节的记忆是和家人一起吃月饼。只记得月饼的味道很甜,里面有蛋黄、核桃仁和青红丝等馅料。母亲给我们兄妹讲一些关于月亮的神话故事,父亲则会告诉我们关于中秋节的来历和传统。

遗憾的是月饼太少,一个月饼用刀切开,每人只能分到一小块。记忆中,一直到高中毕业,我没有一次吃到一整个月饼。

说真话,小时候就认为只有过年才是过节,对中秋节这个节日基本上没有概念。只是后来,对中秋的记忆和感情越来越复杂了。


少年的中秋节,是在盐场秋晒的忙碌中度过的。盐场一年有春秋两个晒季,春季是三到五月,秋季是九到十月。这个季节,雨季已过,气温仍高,天高气爽,是晒盐的最佳季节。而学校正好放秋假,盐工的孩子们便一起到离家很远的新建场区打工。睡地铺,吃大伙房,和大人一起干活。

盐场的活很重,干一天很累,吃了饭倒头便睡。中秋节是哪一天?根本不知道!没有月饼,没有好饭,没有歌声,没有诗和远方。心里只有一个念头: 多干活,多挣点钱,给贫困的家庭帮点忙,让父亲母亲减轻一点生活的负担。


后来,知青下乡,成了农民,靠自己种地养活自己,就熟悉了一年四季二十四节气,知道了“七月十五定旱涝,八月十五定收成”,知道了农民的艰辛。

家乡的雨季集中在七八两个月,最集中的降雨在“七下八上”,就是七月下旬八月上旬。到了农历七月十五,如果没有大旱大涝,这一年的“天灾”基本上过去,农民紧绷的一颗心可以放下了,这就是“七月十五定旱涝”的由来。

所谓“八月十五定收成”,就是到了中秋时节,各种农作物陆续成熟,进入收获季节,全年的收成和年景基本定型。


玉米、水稻和谷子成熟,开始收获,接着耕翻整地,秋分一过,立马开耧,播种小麦。地瓜是八月十五开沟,要切晒瓜干,在相当长的年代里,地瓜干是家乡人民赖以生存的主粮。大豆和花生集中收获,晒干入库,准备榨油。棉花也进入了收获旺季,成千上万的妇女在地里拾棉花,这项工作要一直持续到小雪。“七月核桃八月梨”,各种果品也陆续成熟、采摘、上市。

每到这时,我们都要起早贪黑地干活。白天掰棒子,晚上收玉米秸;白天刨地瓜,晚上晒瓜干;一人一辆小推车往地里运肥;还要耕地、播种、刨花生、摘苹果,尽管很累,但心里很甜,因为我们看到了用自己的双手换来的丰收的果实,我们终于可以自食其力。

总之,中秋时节,是收获的季节,是一年中时间最长、最忙碌的季节。因此,过中秋节,对农人们来说,是奢侈的事情。他们顾不上阖家团圆,顾不上走亲访友,顾不上举杯庆祝,有的只是忙碌加忙碌!


后来,年龄大了,离开农村走进城市,身份由农民变成工人。再后来,进了党政机关,走上领导岗位。这时候过中秋节,自然又是另一番滋味。 

收获的季节并不一定丰收。记忆中,改革开放前,因为自然灾害和其它原因造成欠收的年份很多。许多地方农民辛辛苦苦忙一年,却仍然吃不饱饭。1977年,我在当时的益都县蹲点驻村。适逢中秋佳节,有个生产队每户分了一元钱过节。村民打趣地说:“八月十五月正圆,队里分了一块钱,打了斤油,买了斤盐,买张窗户纸还差一分钱。”当时当地农民的住房是木制老式窗户,窗棂子上抹上浆糊,用白纸糊起来,既能保证室内采光,又能挡风御寒,当时一张窗户纸只有4分钱。经济水平决定人的思绪观念,说实话,那时候对中秋节的感情,的确是很淡很淡。


尽管“七月十五定旱涝”,但特殊情况时有发生。2003年9月上旬,“七月十五”早过了,菏泽市却一连下了15天雨,全市农村倒塌了12万间房子,几十万人无家可归,那是几十年不遇的天灾。到了9月下旬,河南开封又连降大雨,十几亿方洪水迅疾涌入东明县黄河滩区,一百多个村庄、十几万人被波涛汹涌的大水围困,惊动了方方面面。那一年的中秋节,我是和抢险的解放军战士、民工在黄河大堤上一起过的。望着一轮明月,看着涛涛洪水,面对几十万灾民,想着如何让失去家园的群众安全越冬,如何搞好灾后重建,如何脱贫解困奔小康,夜不能寐,酸甜苦辣尽在心头。

对中秋佳节的感情,是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提高逐渐建立起来的。


改革开放以后,农村还是那些地,还是那些人,粮食产量却是打着滚儿地往上长,几乎年年成了丰收年。在城市,通过企业改革,招商引资,转变政府职能,职工收入迅速增加,城市面貌日新月异。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这中秋节的气氛也就越来越浓了。从城市到农村,都把中秋节当成正儿八经的节日来过了。机关和企业要放假,高速公路还免收通行费。不仅家家户户吃饭喝酒,还提着烟酒走亲访友,吃月饼反而成了小事。生活好了,心情好了,有关中秋节的文化活动也是越来越丰盛。


上世纪九十年代,我曾在诸城市工作,那是大文豪苏轼曾经执政的地方。1074年秋,苏轼由杭州通判调任密州知州。当时的密州辖诸城、安丘、莒县、高密、胶西五县,州府治所在诸城。作为博通经史、才华横溢的旷世奇才,苏轼知密州两年多,不仅政绩卓著,文学创作也是成就斐然。1076年中秋之夜,苏轼在超然台上,面对皓月当空,欢饮达旦,怀念七年未见的弟弟苏辙,挥笔写下了千古名篇《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这首词被誉为最美中秋词,成为千古绝唱。


国家的命运总是与一家一户的命运紧紧连在一起。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对中秋节的理解也更加深刻。我觉得,中秋节,说到底是一个家庭的节日,是一个团圆的时刻。无论我们身在何处,都应该尽可能地回家与家人团聚。中秋节也是一个感恩的节日,我们应该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真诚地向他们表达我们的感激之情。我觉得,只有全天下千千万万的家庭团圆了、团结了,和睦了、和谐了,幸运了、幸福了,我们的国才能富强,才能民主,才能文明,才能和谐。

衷心期盼这一天早日到来!

(2023年9月12日于泉城)


更多推荐→

人性与兽性 良心与初心 盼春 车的变迁 咸菜人生 柿子黄了 街角的理发摊 故乡的麦浪 又是一年 来到了伊犁 伊犁的杏花 美丽的那拉提 梦中的可可托海 八谈活着 七谈活着 六谈活着 五谈活着 四谈活着 三谈活着 再谈活着 也谈“活着” 感恩所有的相遇 我与副总理的君子协定 政研室酒事儿 一场没有硝烟的战役

百花洲知事
看云起云落,观世事变迁,开心就好!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