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6日,西青区委党建工作领导小组会议暨2024年“书记项目”成果汇报会召开,中北镇中北斜村党总支、西姜井村党总支、翡翠嘉和社区党支部、新津国际社区党支部分别获评村、社区十佳“书记项目”典型案例,《微中北》将分两期进行展示,一起来感受这些“书记项目”的好模式、好思路。
筑巢引凤促发展 构建营商新格局
中北斜村现有村民524户,常住人口1800余人,党总支建制,是非常典型的以厂房租赁收入为主的传统村庄。作为位于城郊结合处的平改新农村,在2024年中北斜村书记项目聚焦写精写细“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大文章,强保障,建机制,优效能,不断构筑“善治、智治、共治”的乡村振兴新模式。
党建引领,筑牢根基,下好经济发展“一盘活棋”
俗话说得好,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为了匹配如此大的经济体量,村党总支充分发挥党建引领的制度优势。一是以服务保发展,打造招商引流“强磁场”。由我牵头、村两委明确分工,成立“红色店小二”助企服务队,实施“服务送上门、业务送上门、政策送上门”工作模式,探索完善企业清退、村企资源共享等服务机制。同时将园区商户纳入网格管理,对排查出的硬件设施问题及时进行改造完善,确保留住企业、稳住收入。二是以联合促发展,打造资产盘活“联合体”。面对闲置资产利用难等问题,村党总支不断想实招、求实效。今年区委组织部推行“红色领航 乡村运营”行动,我村迅速响应,与地域相邻、产业类似的兄弟村共同组成中北镇“闲置资产盘活”联合体党委,通过定期召开联席会、集中组织考察观摩、对接沙龙等活动进行宣传推介,促进闲置资源增收增产,今年我村成功引入亚朵酒店,共完成新租、续租商户6家,巩固并新增收入近550万元。三是以共富稳发展,打造村民就业“幸福坊”。在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的同时,村党总支坚持以就业促民生,通过面向村民招聘自办物业公司的模式管理小区,打造村民增收的“共富工坊”,解决60余名村民就业,实现强企富村、村民共赢的良好格局。
科技赋能,细治入微,走出管理服务“一条新路”
我村围绕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共同体,以打造基层党建引领城乡治理样板为目标,有效运用“红色指挥中枢”,助力精细治理和精准服务。一是做强“红色”主阵地,定制服务“专属空间”。我村党群服务中心面积近3800㎡,除不到200㎡的办公空间,其余均设置为儿童活动室、文体活动室、书法室、舞蹈室等功能空间,每天有百余人次来到党群服务中心休闲娱乐。在良好的硬件基础上,为将更便利的空间让给居民,我村进一步压缩办公面积,于年初启动“小办公大服务”党群服务中心亲民化改造,将一楼接待大厅打造为集康养检查、休闲娱乐、会客服务于一体的多功能服务空间,改造后的红色阵地人气比以前更旺了。二是搭建“智慧”大平台,形成服务“信息中枢”。依托区网格信息平台和“云智眼”试点平台,整合村民党员基础信息、视频监控等资源,打造集智慧党建、便民积分、乡村振兴、智慧治理于一体的“信息化、数字化、精准化”治理平台。同时开发“美丽中北斜村”手机小程序,让管理的“大屏”和村民的“小屏”相连,实现村情实时了解、问题实时上传、评价实时反馈。三是建设“平安”治理网,打通服务“神经末梢”。整合守望领域智慧门禁系统、高空坠物检测系统、小区全领域监控系统、地库卷帘门升降系统、显示屏及操控系统资源,对于流动人口做到“入住即管理,退租即清除”,打造24小时便民安全管理系统。通过数字化的手段做到人过留影、车过留牌、卡过留痕。同时通过直观的三维地图,展示人、房、车等网格基础信息,实现村居信息实时掌握,为基层精细化治理提供依据。
以民为本,多元共治,激活基层治理“一池春水”
为充分激发村民参与自治活力,将基层治理做实做细,村党总支始终坚持用服务换满意,用活动聚人心。一是以“细”为要,激发自治“内生力”。去年中北镇党委先试先行实施党建赋能“微格精治”治理模式,我村第一时间贯彻落实,按照30-50户的标准划分20个微网格治理单元。今年,按照区委组织部党建引领“一网四联·细治入微”工程要求,我村进一步夯实“村党组织—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组织架构。结合我村积分制管理模式,广泛吸纳党员、村民、商户和报道党员充实到微网格员队伍,通过积分奖励、实物兑换等正向激励措施,激发其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以小圈自治推动大圈共治。二是以“亲”为本,志愿服务“聚人心”。结合“青”叩家门主题实践活动和“四百四微”主题实践活动,成立了以党员志愿者为骨干的扶弱帮困、环境保护、治安维护等多支志愿服务队,常态化开展“相约星期二”志愿服务活动。此外,由村党组织牵头对接优质商业资源,开设科技、书法、绘画等多样化“三员同梦”周末科普课堂,以满足村内学生儿童的课程需求。三是以“严”为纲,规范管理“换满意”。村党总支坚持“以制度管人、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的工作准则,修订完成了中北斜村制度汇编、组织架构汇编、村民自治章程、村级权力清单以及村规民约等59项规章制度和7项应急工作预案。从村风、制度两方面共同发力,打造文明和谐的中北斜家园,2023年,我村村规民约荣获天津市优秀村规民约等荣誉称号。
下一步,中北斜村将积极探索如何用数字数字赋能乡村振兴,将辖区企业、商铺纳入到智慧社区管理中来,打造“自治、智治、共治”的和美乡村!
西姜井村位于西青区中北镇东部,北邻南运河及老津杨公路,东至五金城,南望候台风景区,西接外环线。地铁8号线福姜路站设置在村域内。我村现有村民485户1238人。2010年建成新景商业广场4万余平米商业,2023年村集体经营性收入1656万元,村集体收入全部依托商业租赁。新景广场早期以餐饮业态为主,由于近些年商业变化,部分商户经营不善,导致出现大面积闲置商铺。如何巩固集体经济、盘活闲置资产、引入何种新业态,成了村党总支面对的首要问题。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区委、镇党委关于推进乡村振兴的决策部署和工作要求,西姜井村党总支坚持党建引领,把准“都市型”三农工作,瞄准盘活闲置资产方向,立项“三引三带,打牢乡村振兴硬基础”书记项目,探索实施“三引三带”工作法,以新业态新方向焕发村集体经济新面貌。
思想引领,建强“一个堡垒”,带活致富热情
一是走出去、找差距。为开阔眼界、打开思路,村党总支书记组织两委班子成员、党员和群众代表到先进模范村集体、典型示范园区、楼宇进行走访考察5次。通过看典型、学先进,认识到产业发展为乡村带来的变化,了解到先进的商业楼宇管理模式,坚定了发展决心。
二是请进来、学起来。村党总支积极邀请投资客商、致富能人进村宣传致富政策、讲述创业故事,现场教学,传授致富经,累计6人次。与此同时,村党总支组织两委成员、后勤人员组成产业发展服务队,集中开展集体经济培训8次,从经济发展、政策解读、服务能力等多方面加强能力培养,提振干事信心。
三是集民意、明方向。自“书记项目”立项之初,村党总支坚持全面及时向村民群众汇报工作进展,收集党员群众意见建议共25条,其中,涉及民生19条,经济发展6条。在党员建言献策、村民集思广益的良好氛围中,村两委班子立足村集体经济发展实际情况,结合村民意见建议,最终确定推动商业业态从“单一餐饮”向文旅、教育等行业转型,引入新业态,盘活闲置资产。
组织引路,擦亮“一张名片”,带优创富质态
村党总支坚持贯彻落实区委组织部“红色领航 乡村运营”行动理念,以“项目化”运营思维,激活乡村发展内在活力。
一是聘请专业团队。结合新景商业广场区位特点与计划发展方向,依托西青区“揭榜招贤”专项行动,引进源汐酒店物业管理公司,以企业团队的专业素养和专业规划,整体制定新景商业广场4900平米闲置面积的招商引资规划。目前成功引进中高端酒店品牌——喆啡酒店,设计房间73间,预计年客流量6万人次。丰富了村内的商业业态,更新了商业新细胞。
二是完善工作模式。自项目立项以来,村党总支从经营实力、信誉度、行业前景等多个方面,重新梳理制定商户筛选标准,对有意向入驻的商户进行实地考察和综合评估。建立健全商户监督管理机制。定期对商户的经营行为、环境卫生、安全生产等方面进行检查和评估。对违规经营的商户,依法依规进行处理,及时清退,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和村庄形象。
三是做好服务保障。村党总支建立专门的商户服务团队,积极落实好“一网四联·细致入微”工程。定期走访商户,了解他们的经营状况和需求,及时提供帮助和支持。积极协调相关部门,为新入驻商户解决在装修、用水、用电、消防等方面遇到的问题,确保商户能够正常运营,以细治入微的服务保障擦亮新景商业广场商业品牌,铺好未来发展之路。
成果引导,打造“三个乡村”,带出幸福格局
村党总支始终以提升村民生活品质为出发点,以满足村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为落脚点,不断通过“书记项目”创建成效,增进村民获得感、幸福感。
一是打造富裕乡村。通过“书记项目”开展,村党总支对新景商业广场的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成功引入了源汐酒店物业管理公司等5家优质大型企业,共计增收200余万元,涵盖了酒店管理、餐饮服务、文化娱乐、体育设施、儿童教育、汽车美容等多个领域。新景商业原租户勿忘我公司,上半年引进肯德基西式快餐企业,包括餐厅门店以及快车购餐通道,现已经正常营业中。为法耀高中新增学生宿舍,蔓棠舍项目共计可容纳300余人,目前已完成新生入住。
二是打造文化乡村。持续推动商户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打造以乡村舒适旅游为特色的基础设施保障体系,注重完善新景文化产业园的建设,预计经营游泳馆、乒乓球室、台球馆、舞蹈培训、少儿体适能等文体项目,吸引更多的游客来中北镇观光消费,体验西姜井村的体育运动、住宿及美食文化。
三是打造幸福乡村。经济发展的同时,我村始终秉持着“发展成果由村民共享”的理念,积极将发展成效用于提升村民福利待遇,本年度我村不仅为建设自行车充电车棚,粉刷外墙,还为村民发放助农产品,并在节日期间,开展一系列暖心慰问活动。慰问村里老党员、老干部,不忘他们为村集体发展奉献青春和力量,同时也为困难党员送去温暖。让他们时刻感受党组织的温暖与关爱,进一步增强了我村的村民凝聚力与向心力,为幸福乡村的建设奠定了更为坚实的情感基石。
来源:中北镇党建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