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口气读完这本书:《服美役》。
几个小时的阅读过程中,我大脑在飞速运转——扫描自己对美的态度,检查自己有无焦虑、困惑和负罪感,检讨自己有没有被美之牢笼所控制……
我相信所有阅读此书的人,阅读体验和我无二致。
《服美役》全名《服美役:美是如何奴役和消费女性的》,作者是意大利的哲学家毛拉·甘奇塔诺,她同时也是专栏作家、播客作者,入选意大利“不可阻挡的女性”之一。
这本书市场营销做得好,属女性主义图书类,今年刚上市便火起来。读者有写字楼白领、大学生,还有高中女生,她们阅读后便向同事或同学推荐,以这种“一传十、十传百”的方式让这本书连续加印三次。
以美为主题的书,素来受女性读者欢迎。只不过,其它书都以推荐或打造美为主题,诸如美妆美容、时装时尚、美体瘦身等等。
《服美役》这本书却是给女性猛泼一桶冰水,直接击破心中对美的幻影。书名《服美役》乍一听很拗口,立刻让人想到这是借鉴“服苦役”这个词组。
这本书认为数字时代的今天,在资本操控以及社会“男性凝视”视角下,女性被美的神话而迷惑,被禁锢于美之牢笼中,而失去了自己。
《服美役》描述了美国、意大利女性普遍关注身体,追求完美,普遍存在外貌焦虑、体重恐惧等。
中国女性对此都也不陌生。日常谈话中,我们的高频词除了“钱”“房子”“考公”“体制内”,就是没完没了的“减肥”“节食”“身材”“瘦身”“化妆”“美容” “衣服”等。焦虑、恐惧一样都不少。
一坐到饭桌,看到心仪菜品,眼睛发亮,垂涎三尺,但是要不要吃上一口?这个问题与思考生与死同等重要,脑子里一场恶战,理智被欲望打败,才吃下几口,负罪感立刻升起,随后逼迫自己加跑3000米。
这还没有完,很多人还要就这一口饭进行无限推论:多吃一口饭——就是不自律——不自律就是道德品质修行不够——就不能获得社会公认的成功——就是loser。
于是,陷于没完没了的自我否定中。
社会上还有人听信了广告中的“没有丑女人,只有懒女人”,将美、丑这种外在差异与个人内在道德修养挂钩,任意对女性进行道德否定。这种来自他人的外在评价,继而成为刺激和影响着女性对美进一步追求。
《服美役》称,美是宗教,我们都是信徒。一切从“罪”开始,身体这里那里存在问题,所以要化妆美颜,要节食,要医美整形,要健身运动,永远在数罪。平日,吃一口甜食就有负罪感,有了负罪感就想要忏悔。
于是,女性成为美的奴隶。
《服美役》用很多笔墨提及女性被物化,被当作客体。书中举例,广告中美女如云,她们成为销售的工具。“这些广告建立在男性凝视的基础之上,因为它是男性发明的,代表着这个性别对现实的描述。”“这种(对女性的)聚焦如此普遍,女性成为在公共空间中成为一个被观看的对象。”
社会或者说男性视角下的社会对女性的定位,女性逐渐被接受这种角色安排,并习惯了被社会注视。在出门前,女性为化妆、搭配服装饰品等做充分准备,数字显示,美国女性平均每天要花55分钟化妆做准备,一年下来就是两个星期。
女性在公共空间时,注意的不是环境以及个人对环境的感受,而是敏感捕捉着、感受着他人对自己的关注和评价。女性出门前的化妆、装扮不是自我护理的工具,而是一种和功能文化层面的义务。
《服美役》一桶一桶地浇冰水,只为唤醒读者。书中谈到医美和整形时,分析了背后需求逻辑:人认为美是正常,而丑是病,有病就要治疗,就要找医生进行外形修正(手术)。
全球范围内85%至90%的整形手术是在女性身上完成的。意大利最新数字表明,新冠肺炎疫情后,医美或整形手术连年激增,这与疫情期间及疫情后视频通话变得频繁有关,人们需要在数字世界里频频展示自己的脸,所以也比过去更在意自己。
的确如此,我们今天对医美和整形很熟悉,它已经不再是演员明星的专属,已经被很多普通人接受,用金钱对“先天条件”进行修改,顾客点名要“孙俪的眼睛”“章子怡的鼻子”。
虽然医美失败的例子比比皆是,但是依然不能阻却女孩子的热情。大街上行走着模板相同的脸,医美机构赚得盆满钵满,而上天通过爹妈赐给自己的自然美和独特性反而成为稀缺。
如何冲破这个美的牢笼?
对于这个问题,书中并没有给出一个清晰的解决方案,先列举了不同专家的不同建议,例如,远离社交账号、取消订阅让我们不快的新闻推送,进行心理建设相信自己的样子很美,学会将自己的身体作为物理资源去培养自己的功能状态,培养对自己的同情心、解放自己。
作者的建议是自我照护,把注意力投入到情感、才华、计划中,尝试恢复被美的神话削弱的感知力,女性朋友联手建立友谊,对抗来自社会的客体化,夺回对“美”的解释权,重新赋予其意义。
对于书中这个问题,我认为,每个人都面对数个不同材质的牢笼,美之牢笼,道德牢笼,法律牢笼,健康牢笼……“人生而自由,却无处不在枷锁中”,这很正常。只是,不同的牢笼,对一个人的束缚程度不同,个人摆脱其束缚的后果也不同。
美之牢笼,是社会和自己共同锻造的。社会是由人组成的,社会标准就是大多数人的想法,想法经过汇集并提炼就形成了标准,而人的想法容易被控制、被影响、被干预,或受资本,或受法律法令,或受权威人士影响等等,标准也会因时因势而变。
美之牢笼,相比法律牢笼、道德牢笼,要宽松、粗疏得多,而且它还有一个自由门,你可以选择不进去,不接受束缚,即,没有人强迫你必须美。
你出门前耗费55分钟化妆打扮,干嘛要这样?人生很短,岁月岂能浪费!
还有,你干嘛要医美整形,把自己整得面目全非?每个人都是唯一,干嘛要变成别人!
接纳自己,取悦自己,为自己而活。生活不易,处处取悦别人,那又何必?!更不应、不需、不必迁就他人的审美。
说到底,牢笼只潜藏在自己心里。如果内心强大、勇于做自己、坚持自我、随心所欲,不随波逐流、不人云亦云,就能避开美之牢笼,不被奴役和消费。
【作者刘玲律师,北京市京都律师事务所,清华大学法律硕士,从事律师、检察官、律师近三十年。现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刑事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律协刑事诉讼法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市看守所律师特约监督员。清华大学法律硕士研究生联合导师,清华大学法学院中国司法研究中心(最高检检察案例研究基地)研究人员。中国刑法学研究会会员,中国伦理学会法律伦理专业委员会理事。2019年出版个人专著《分光镜下的法治》、2021年出版合著《刑辩三人谈》。
邮箱:liulinglawyer@126.com】
权利声明:本公号享有全部原创文章的著作权,如转发请联系小编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