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教授彭凯平曾说:“习惯不是问题,反驳也不是问题,两者加在一起就是大问题。”
习惯性反驳,在家庭中经常出现,影响了亲人之间的关系,在职场中也很常见,破坏了同事之间的相互合作。
作为管理者,也容易面临一个问题,如果你总是反驳下属,久而久之,员工不会发表他们的意见,听不到真知灼见,拿到的都是错误信息。
智者,不反驳他人,清醒自省,不争而赢。 因为他知道,言语上的胜利是无用的,理解真相比满足虚荣心重要得多。
反驳:伤害人际关系
习惯性反驳,最容易破坏人际关系。
在生活中,常常能看到一种人,他可能是你的父母、伴侣或同事。无论你说什么,他都喜欢反驳你。
一位博主分享了他的故事。有一次,他拿了奖金,显得非常开心,身边的同事却说:“这个奖金,很多人都拿过,挺普通的。”
博主说:“我最近的努力很有效果。”同事说:“你的意思是,别人没你努力呗。”
博主很无奈,解释道:“有进步是好事,值得庆祝一下。”同事继续反驳道:“一点进步而已,你心态太浮躁了。”
网友评价,这样的人,不会再和他说话了,也不用再做朋友了。
刘德华说:“以前有不少从业的前辈教导过我,如果想要成功的话,就要做到一句话‘字字反思,不要句句反驳’。”
反驳,是人的本性。绝大多数人并不会像博主同事那样,有着很强的杠精特质。但是在沟通中,无关对错,难免会坚持自己的意见,不愿意做退让。
但是,就是这种轻微程度的反驳,累积下来,也在无声无息地撕裂人际关系。
能真正做到不反驳的人,他们更懂得关系的微妙之处,反省自己,克服人性的弱点。
关系:需要平等
不习惯性反驳,背后的底层思维是什么?
在关系中,争对错、争高低是下乘,平等和情感是第一位的。不反驳,是破除个人的输赢观,不做二元对立,学会包容和统一。
百度的李彦宏,曾在一次论坛上分享他的思考。
李彦宏说:
“人的创造力最高峰,是在三十岁左右,甚至是三十岁以前。所以我们一定要去找那些年轻人,让他们来干事儿。
我在这个公司里头管理的风格呢,就是说我的下属如果跟我的意见不一致。听他的,按照他的想法去做。如果做错了,我回来告诉他说,我当时告诉你我的意见跟你不一致对吧?你再按我的意见再做一遍。”
一个人成熟的标志,就是脑海中能够同时存在两种看似对立的观点,并能恰当处理。
其实,太多习惯性反驳的人,本身是一种不成熟心理,他们认为这个世界非黑即白,一旦认为自己是对的,绝不肯退让,退让就意味着认输,成为失败者。
实际上,比起对立,接纳和包容更能解决问题,减少争端和损耗。由二元对立走向合一,让人际关系变和谐,更容易成就事业。
智者:反求诸己,双赢思维
不反驳的人,能克服人性弱点,是智者。
智者,都有什么特点?
1. 不反驳,却反省
人习惯双眼都看向外界,却忘记了自省。所以我们要用一只眼睛看世界,留一只眼睛向内审视自己。
智者,有向内审视的能力。
在和人打交道的过程中,时时刻刻反求诸己,思考一言一行,是否可以做得更好,久而久之,洞察自己,也洞悉了他人。
2. 顺人性做事,逆人性做人
逆着人性弱点,去做人;顺着人性优点,去做事。
人性的弱点,总认为我是对的,我应该站在高处。人性的优点,以自我为中心,具备很强的动力,很强的主动性。
所以,在做人上要保持谦逊,放低姿态,在做事上要发挥主观能动性,两者并不矛盾,缺一不可。
3. 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道德经》有言: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真正善良的人,不老去争辩。
总是为自己找借口,不是善良聪明的人。喜欢争辩的人,赢了也得不到任何好处,反倒是体现了内心的空虚匮乏。
真正聪明的人,有双赢思维,让别人赢一次,让自己也赢一次。既以与人,己愈多。给出的多,得到的更多。
习惯性反驳的人,喜欢制造冲突,心难平静,一生都难以过好。有智慧的人,都懂得反求诸己,清醒地处理关系,看待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