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11月18日-20日,“大爱和平,文明互鉴”第九届世界妈祖文化论坛暨第二十六届中国·莆田湄洲妈祖文化旅游节在湄洲岛隆重举办。
图源:蔡昊
在福建,聆听一段与海为邻的故事。湄洲岛人的热爱,让海岸线与文明相拥;“妈祖信俗”,在浪涛的滋养中绽放。
地处东南沿海的福建,海岸线蜿蜒曲折,有句话叫“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因此,在福建沿海,男人出海打鱼,女人则在家操持家务,承担起家庭重任。家庭主妇挑起全家的重担,同时也磨炼出勤劳、贤惠、善良的传统美德。
图源:湄洲镇人民政府
而这些特点在湄洲岛更是体现得淋漓尽致。这里的生活远比想象中的更为宁静和惬意,踏进这片土地,邂逅湄洲岛,也去读一读人们口中传颂的妈祖传说。
素有“东方麦加”“南国蓬莱”之称的湄洲岛,藏着世界上第一座妈祖庙,是全球近万座妈祖庙的起源,也是无数妈祖敬仰者的朝圣之地。
整座寺庙楼亭交错,殿阁纵横,你可以走走雕梁画栋的百柱廊庑,也可以逛逛飞檐翘角的天后殿,还可以看看三层八角的朝天阁……
图源:林春盛
山在海上,庙在山间,让这里可以俯瞰整座湄洲岛。近处是亭台楼阁,远处是烟波浩渺,缭绕的香火与粼粼波光交织,更添了几分仙气。
每年农历三月二十三妈祖诞辰日和九月初九妈祖升天日,八方而来的敬仰者汇聚于此,寻根谒祖,祈祷平安。如今,“大爱和平,文明互鉴”第九届世界妈祖文化论坛暨第二十六届中国·莆田湄洲妈祖文化旅游节亦在湄洲岛隆重举办。
图源:蔡昊
岛上散落着不少精致的闽派民居,一栋栋红瓦白墙的房屋鳞次栉比,一座座高高翘起的屋脊层层叠叠,一砖一瓦间,仿佛都在诉说故事。
图源:东南网莆田站
来到湄洲岛,你可以早起在海边散步,傍晚在最美海岛看夕阳,去岸边听潮水声。
在湄洲岛的每天都很惬意,钻进海崖洞间,发现一抹湛蓝的天和清透的海,找到那片与世隔绝的秘境。
图源:小红书@张宇超
无人打扰的岛居生活,古厝林立,自带古早气息。
一栋栋老屋依海而立,一艘艘渔船披着晚霞归来,还有梳着帆式发髻的渔女在门前补着网,岛上是少有的闲适时光。
图源:@湄洲岛 羿茉
“灵妃一女子,瓣香起湄洲。”湄洲岛是妈祖文化的发祥地,湄洲妈祖祖庙是全球上万座妈祖宫庙的祖庭,每年都有众多妈祖敬仰者飞舟跨海而来,进香祷祝、寻根谒祖。
图源:王东明
妈祖文化,肇始于对一位真实历史人物的纪念。据宋代文献记载,妈祖原名林默,宋建隆元年(960年)在莆田出世。成人后,识天文、懂医理、善舟楫,扶危助困、济世救人,常在海上拯溺救难,深受乡民爱戴,人称“神女”“龙女”。宋雍熙四年(987年),林默因救助海难而遇难。乡人感其恩德,在湄洲屿上修建庙宇祭祀,尊称其为“妈祖”。
从宋高宗首次赐封妈祖“灵惠夫人”起,历朝皇帝共褒封妈祖36次,封号由“夫人”“妃”“天妃”“天后”直至“天上圣母”,冠绝古今。
明代航海家郑和敬奉妈祖为航海保护神。明宣德六年(1431年),他在第七次下西洋前命人重修长乐南山天妃行宫,撰写《天妃之神灵应记》碑文,详尽记述其六下西洋历程和妈祖护佑事迹。明成祖朱棣应郑和奏请褒封妈祖“护国庇民妙灵昭应弘仁普济天妃”,并亲自撰写御制弘仁普济天妃宫碑文。如今,这两块碑已成为妈祖文化的重要文物遗存。
妈祖文化是湄洲岛文化旅游的灵魂。每年,湄洲妈祖祖庙都会助力举办世界妈祖文化论坛、湄洲妈祖文化旅游节、妈祖文化活动周等大型活动,并配套推出《祥瑞湄洲》户外实景秀演出、平安塔灯光秀、烟花秀等活动;整合非遗资源,结合家风家训、学生研学、爱国主义教育等内容,打造湄洲岛非遗文化研学基地,不断丰富妈祖文化旅游载体,让湄洲岛的“诗和远方”更加出彩。
守正创新,湄洲岛的变化远不止于此。去年以来,世界妈祖文化中心、鹅尾醉美时光艺术部落、《印象妈祖》、《缘起湄洲》、《首见妈祖》演艺项目等在湄洲岛落地,新风景不断出圈;平安塔灯光秀、鹅尾梦幻森林灯光秀、祥瑞湄洲实景演出等夜间旅游业态层出不穷,激活夜经济;围绕妈祖文化大IP,开发特色文创产品和数字化资源,既传承弘扬妈祖文化,又打造文旅消费新场景。
千百年来,胸怀“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的中华民族,在向海外传播中华文化的同时,也讲述和衷共济、和合共生的“中国式浪漫”,与各国携手共筑“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世界文明百花园。
一方海域滋养无数湄洲岛人,中国传统女性在情感表述上总是内敛含蓄的。走在村子里,偶尔就会遇见梳着帆船头,穿着大海衫和红黑裤子的渔女,或在屋前晒着鱼干,或在檐下补着渔网,或三三两两地围聚闲聊……
图源:东南网莆田站
湄洲女的服饰梳妆各具特色,因而闻名遐迩,逐渐形成了福建“三大渔家女”的说法。其最显著的特征表现在发型和服装上。
湄洲女的传统服饰和头饰,作为福建省独特的文化符号,其历史悠久,可追溯至宋代。这一传统服饰不仅体现了湄洲岛的地方特色,也映射了妈祖文化对其的深远影响。
湄洲女传统服饰的色彩以蓝色为主调,这种色彩来源于大海,代表着湄洲女性对海洋的深厚情感。红黑裤子的搭配,更是将色彩运用到了极致。红色与黑色的碰撞,既体现了女性的热情与活力,又寓意着吉祥与思念。这种色彩搭配不仅展现了湄洲女性的个性与魅力,也寄托了她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以上3图源:林春盛
今人用“帆船头,大海衫,红黑裤子寄平安”歌谣,对湄洲女服饰做了精确的概括。头顶圆盘髻象征船舵,红头绳象征缆绳,穿髻的银钗象征船锚,后脑的扁髻象征船帆,两侧波浪形长发卡象征船桨。“帆船头”寓意着一帆风顺。
湄洲女头饰服饰入选第七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湄洲女的独特服饰形态,给人的审美感受是强烈、新鲜和优美,与大海、礁石、渔船、红砖厝等视觉意象组合,组成动人的人文景观。特别是湄洲岛富有传奇色彩的妈祖神秘故事,构成了浓郁的、富有文化意味的地域风情。
妈祖作为中国海洋文化的代表,湄洲女的形象也因妈祖更显得熠熠生辉。
宋元以来,伴随海上贸易兴起,福建先民“漂洋过海,过番谋生”,带动“妈祖信俗”从福建传播到全球各地,形成了“凡有华人华侨所到之处,凡有江河湖海流经之域,皆有妈祖精神传播”的世界性文化现象。
以上2图源:福建日报
2016年,妈祖文化被写入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妈祖文化包含着海洋精神”的论述在全国被广泛应用;连续9届成功举办的世界妈祖文化论坛每届发出的“湄洲倡议”,始终聚焦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这一宏伟议题;湄洲妈祖祖庙也入选中国“海上丝绸之路·中国史迹”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首批文物点……妈祖文化的影响力越来越广泛。
2016年首届世界妈祖文化论坛。图源:湄洲妈祖祖庙
从2017年起,湄洲妈祖祖庙先后组织妈祖金身巡安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等东南亚国家和地区,吸引了近千万人次参与。
2017年湄洲妈祖金身巡安台湾。图源:高亚成
美国旧金山设有美国妈祖文化基金会,每年在农历三月廿三前后举行巡游活动;澳大利亚妈祖文化交流协会,在妈祖节庆期间开展一系列活动,加强与澳大利亚当地各方的联系;妈祖文化民间活动在日本更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日本每年正月元宵期间,例行举办妈祖巡游活动,展示华人的传统文化……
2021年,中国·湄洲妈祖文化旅游节。图源:湄洲妈祖祖庙
“宋代坤灵播,湄洲圣迹彰。至今沧海上,无处不馨香。”如今,全世界有3亿多妈祖敬仰者,近万座妈祖庙宇,分布在50个国家和地区,构成 “有海水处有华人,华人到处有妈祖”这一文化现象。
图源:同心福建
图源:林春盛
近年来,“妈祖下南洋·重走海丝路”“天下妈祖回娘家”“湄洲妈祖巡天下”等活动持续开展,妈祖祭典、非遗展示、文艺表演、联谊座谈等深深吸引海外各国民众,成为“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的重要媒介。
图源:卢德山
文化共通、民心共鸣、发展共享。随着时间推移,海内外华人还将“妈祖信俗”所崇尚的善与爱的力量,扩展至“和平、和睦、和谐”的境界。妈祖文化不仅使华人内部更加团结友爱,也促进海外侨胞更好地与住在国人民融合在一起,为当地的经济建设与社会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图源:福建日报
向海而歌,把千年华夏的情思送去远方。画海为家,于时代浪潮敦睦乡土与家国。海纳百川,交汇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火种。
来湄洲岛,梳一次妈祖发髻,保一生平安顺遂;读“立德、行善、大爱”的妈祖文化精神,助推妈祖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来源/清新福建 文旅之声,有删改
总编/李美显;副总编/李琳;本期编辑/邱思颖
欢迎投稿至邮箱:mzdxcb@163.com
湄洲岛国家旅游度假区管委会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