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可染画语录节选 一
我们中国画过去最大的毛病就是缺乏中景。
不能失望得太快,太快是错误的经验。
画树就怕一朵花。
临黄老的画要临层次、浓淡、笔法和整体感。
湿笔能控制时间的快慢就能显得苍劲,干笔也能出润的效果。
我点点子方向不变,疏密浓淡求变。
李可染《巫峡帆影》61.9cm×48.7cm
归根结底是基本功和认识。
艺术是长途赛跑,黄老八十五岁才开始画黑画,齐老到六十才形成风格,七十才好。
对困难认为容易或不容易都不对,最好的办法是按部遂行。
基本功所走是闷人的漫长的路,很多人走不到底,走走就会来个突变,很多人吃不住(我要吃得住),你们可以分几步来进行,如线条、层次、构图;最近的路是笨路。
艺术要追根究底,不能迎头赶上。(即溯源)
聪明的人就是注意力集中的人。
(节选自贾又福《在中央美术学院学习时的学画笔记 1961年~1964年》)
李可染《万县山水城》 52.5cm×39.5cm
李可染画语录节选 二
“对附中山水课的一点意见(摘自书给李行简信)”:
1.多看一些古代和现代好作品(要有选择的,不是任何画都是好的)。
2.临摹应包括古代和现代的作品,临古代作品,是较深入地认识传统,并学习传统技法,临摹现代作品更便于反映生活。
3.临摹别人的作品(间接经验)运用到写生和创作(直接经验)中来应是个创造性的工作,它必须经过消化作用,有很多人希望搬用,无怪会感到古代作品用不上了。至于深入重点,涉及全面及把山水分为树、石、点景、构图,有分有合的方法,过去我讲的很多这里不多讲了。
我们附中学生应多在树、石、点景,基本形象上下功夫,是必要的。
(节选自贾又福《在中央美术学院学习时的学画笔记 1961年~1964年》)1963年
李可染《荷塘消夏图》88cm×52cm 1985年
李可染画语录节选 三
画速写是万不得已时,真正研究对象,还是慢一点好。
创作应该一定比写生好,因为创作时加入了更多地理想,写生稿生动,回来画就不好的结论是不全面的。写生稿有它好的地方,即照对象画,多多少少会与对象吻合。
整理原来的稿子,有条件的,首先一个是胸中范围广。房子的中竖线一定要垂直。
“乱”是失去了事物之间的共性,而不能统一。一张画画的多种事物,但画成后就成了一个东西,笔触也有规律。黄老的画看着很乱,但他有内涵规律,他掌握统一的规律。
黄鹤山樵点子疏密变,浓淡变,但方向不变,有这一种规律就统一起来。
黄老的点子是二点三点、二点三点,很有节奏规律。
灰颜色是重的,但这个中间调子中,一定有最黑之处与最亮之处,很黑的山中有一点亮处,就醒过来了。
画山水大、多,气魄要大,不能局促,不能简单。总的要复杂。以复杂求复杂,以简单求复杂都可以。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使画面协调。
要花很大时间来统一调子,心中要有计划的分出一、二、三、四。
先看什么地方应该是作者规定好的,先让你看房子,再看山,再树。先看到的地方是最高音、最突出的地方。
李可染《浓荫浴牛图》69cm×45cm
既根据客观需要,又要根据内容需要,不能听天由命。远山不小,远山更大,气魄更大,把边线大的感觉表现出来。
画远山绝不能简单化,要有强烈的感觉,画一寸心中要有几十里的感觉印象。
盖房子不是乱盖的,绝不会东西无关,一定有规律。画的墨要丰富,颜色要单纯。
画的八成干就往上加,加上去是湿润的,等完全干后再加就死。掌握这个火候是不容易的。一个画不能几处都正,要有偏有正。
公式化就感觉小。因为它用一种简单的方式对付复杂的事物。
一张画不能亮、暗、亮、暗,这就花。
概念化是真实性的东西少。
越远山越含蓄,画时小心至极。
我的画没有公式化的感觉。前人的方法备而不用,笔法取决于对象。
黑中要有光,不能感觉乌。
公式化很容易把画画得小。
一切都是中国的,但不能有公式化,公式化是中国传统的糟粕……
(节选自《贾又福学画手札 大学时期》)1963年7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