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头下被放大的欧洲黄蜂头部丨commons.wikimedia
撰文 | 河边的卡西莫多
审校 | 刘六七
30分钟前
在一个温暖美好的秋天午后,你跟随着家人,来到了一片安静的树林之中。天幕帐篷已经搭好,野炊垫也已经铺好,你拿出来早已经准备好的食物和饮料,开始了美好的时光。
只是此刻的你并不知道,在距离你不远处的树梢上,其实有着一个篮球大小密布很多“水管”般的马蜂窝。一只工蜂抖动了一下翅膀,开始了日常的“巡查”。
马蜂窝(左)与蜜蜂窝的区别。蜜蜂是用蜂蜡做的蜂巢,而马蜂的蜂巢质感上更像是粗糙的瓦楞纸丨commons.wikimedia
马蜂虽然和蜜蜂同属于膜翅目的动物,但蜜蜂给我们的感觉是“辛勤”的园丁,而马蜂却像是凶猛的“杀手”。马蜂的幼虫是不折不扣的肉食者,它们会以蜜蜂、蝴蝶等昆虫为食;而对于成虫来说,它们的食物变得更加神奇,除了花蜜之外,它们更多地以幼虫分泌的唾液物作为食物。因为成虫的体内丧失了消化蛋白质的能力,幼虫反而要“反哺”成虫。
在中文语境下,有的时候马蜂、胡蜂和黄蜂容易混淆。一般来说,广义的胡蜂俗称黄蜂,是胡蜂总科(Vespoidea)的总称,它的物种数量庞大超过了5000种,其中也包括了马蜂,狭义的胡蜂指的是胡蜂总科胡蜂亚科下的物种;马蜂则是马蜂亚科(Polistes)的统称,大约有200多个物种;另外《变形金刚》中的“大黄蜂”(Bumblebee)原型是熊蜂,其实是蜜蜂科熊蜂属的统称,大约有260种丨作者绘制
不过有一点马蜂和蜜蜂是一样的,它们都是嗅觉动物。马蜂对空气中的信息素极为敏感,它的体内大约有170个接收气味的受体,而只有10个感受味觉的受体。这不仅让它们的嗅觉远超人类,甚至可能超过了灵敏的警犬。
而此刻的那只马蜂,已经嗅到了几百米外,你刚刚打开的橘子汽水和面包上果酱的气味,它开始“闻风而动”。
5分钟前
马蜂经过仔细地搜寻,它终于飞到了你的周围。食物的香味引起了它的注意,衣着鲜艳的你当然也被它发现了。
在气候炎热的时候,工蜂们会将各种昆虫做成肉糜带回巢穴哺育幼虫。但是随着气温的下降,蜂巢中所有的群体状态都会下降。只有那些具有繁殖能力的雌蜂(有些物种中,这个角色只属于少数或唯一一只的蜂后)才能潜伏度过冬天。
马蜂蜂后在春季气温回暖时出现并开始建造新巢。到了夏季,黄蜂巢的工作量加大,每天可产卵多达300个,最多时超过5000只工蜂同时在喂养幼虫和建造巢穴结构丨the-exterminator.co.uk
这也就意味着,眼前这只工蜂的命运已经注定,它会随着冬天的到来在飞不动那一刻掉落在蜂巢的周围。但此时的它并不会感伤自己的命运,而是想尽办法把食物带回巢穴内。
相比起蜜蜂,马蜂的口器更为发达,上颚非常粗壮。这就让它可以去撕咬猎物,即使是昆虫几丁质的外壳也不值一提。
马蜂成虫的口器极为坚固,可以将其他昆虫的尸体咀嚼为肉泥丨@rjlittlefield photomacrography.net
不过马蜂最为恐怖的武器,还是它腹部那可怕的螫针。你或许听说过“蜜蜂只能蜇人一次”的说法。所有的蜂类螫针其实都带有倒刺,这是能确保扎入敌人体内的结构。只是与人类关系更亲密的西方蜜蜂(Apis mellifera)和东方蜜蜂(Apis cerana)由于倒刺分布多以及控制肌肉能力的退化,才变成一次性的攻击。
蜜蜂的螫针结构丨firstaidtraining.com.sg
对于马蜂来说,螫针并不会因为攻击而脱落,而且马蜂的螫针要比蜜蜂的更粗更锋利。马蜂的体内有两个毒腺,一个会分泌甲酸,这种腐蚀性的液体会让人的皮肤红肿起泡;另外一个会分泌碱性的神经毒素。虽然两种毒素的毒性都并不强,但是一旦混合就不一样了。还有一些马蜂,螫针毒液中含有大量的血清素。这些血清素至少有两种用途:让你更痛或者造成麻痹的效果。
虽然看似恐怖,但马蜂其实承担了不少的不白之冤。因为马蜂和蜜蜂一样,轻易并不会蜇人。很多关于“马蜂蜇人”事件的真凶其实是其他种类的胡蜂。但此时的你并不知道,你看似驱赶虫蝇的动作,却激怒了眼前这只马蜂。它已经飞到了你身上,并且伸出了它锋利的螫针……
刺破的瞬间
“啊!”
在一瞬间,你就会感受到剧烈的疼痛,顺着疼痛的位置你终于发现了那只正在螫你的马蜂。那种如烈火灼烧般的疼痛,就是甲酸开始在你体内产生反应了,有学者曾经把这种感觉形容为“一根热钉子钉进我的腿里”。很快你被螫伤的部位就开始红肿了,但在你感受疼痛之前,你首先要确保马蜂不再继续攻击你。
当马蜂袭击你的时候,切记要冷静,避免马蜂持续攻击你丨rentokil.com
你需要收起恐惧和愤怒,控制好你的情绪。不要去拍打面前的马蜂,更不要试图拍死它,而是尽量用手指轻轻把它弹掉。
马蜂的毒液中具有召集信息素,如果你继续惹怒面前这只已经进攻你的马蜂,它不仅会继续攻击你,而且还可能会招来更多的同伴一起攻击你。而即使你已经拍死了它,信息素也已经被释放到空气中。你需要忍着疼痛,尽量远离这只马蜂。
30分钟后
此时你已经确保了自己和家人的安全,马蜂没有再继续纠缠你了。但是疼痛并没有减缓,反而依旧继续,此时你被螫伤的胳膊已经“胖”了一圈。
值得庆幸的是,马蜂只是蜇伤了你的胳膊,而不是刺破你的血管或者眼睛,否则那是更为严重的问题。
被马蜂蛰后的胳膊丨hackensackmeridianhealth.org
一般情况下,人可以一次性承受几十次来自蜂类的蛰刺。但当你的皮肤被螫针刺破那一刻,已经有数十种成分复杂的毒液进入你的体内了。有些成分只是让你疼痛,但有些成分会导致溶血、横纹肌溶解或凝血功能障碍的症状。
此时你需要做的是及时清洗伤口。马蜂没有把螫针留在你的体内,所以你不需要去拔出螫针。很多人可能听说过一种说法:“马蜂的毒液呈碱性,所以用食醋清洗可以酸碱综合以减轻毒性。”但马蜂的螫针有5毫米左右,刺破皮肤后毒液已经注入到了皮下组织。而食醋只能清洗皮肤表面,对皮下组织的毒液并不会产生反应,所以食醋最大的功效也只是清洁表面的伤口。
不同虫子叮咬的情况丨healthline.nu
比起食醋,其实此时你更需要的是冰块。毒液中的组胺类物质有强烈的舒张血管作用,这正是你皮肤红肿并且出血的原因,皮肤下的神经也处于极度兴奋的状态。冷敷可以改变血管的通透性、防止水肿和渗出,并且也让神经的兴奋性逐渐降低。
热敷与冷敷的区别丨mamaclub.com
2天后
此时的你已经去过了医院诊治,你的伤口并不算严重。所以医生没有给你打肾上腺素或者其他需要静脉注射的药物,只是给你开了含有抗组胺剂的乳膏涂满伤口。此时你才能感受到,与马蜂直入骨髓般的瘙痒相比,蚊子的叮咬简直不值一提。
组胺类物质平时存在于肥大细胞内,亦存在于肺、肝及胃的粘膜组织内。当马蜂蛰针刺入皮肤后,会刺激皮肤中的痛觉感受器向脊柱传递信息,脊柱会接力通过脊髓丘脑束把信息传到大脑,并使皮肤产生水肿和瘙痒的症状丨britannica.com
由于蜂类的广泛分布,所以被蜇伤的事情非常常见。在美国,每年因蜜蜂螫伤死亡的人数要比因蛇类咬伤死亡的人数多3或4倍。其中,“杀人蜂”的名号最让人闻风丧胆,也是在美洲攻击人最多的蜂类动物。
杀人蜂并不是某一个特定的物种,它只不过是西方蜜蜂和众多本地蜜蜂杂交后的统称。1956年,非洲低地蜜蜂(Apis mellifera subsp. scutellata)被引入了巴西,以增加蜂蜜的产量。但在第二年,有26个蜂群脱离了人类的控制,它们与当地的蜜蜂杂交之后,就形成了攻击力和毒性更强的“杀人蜂”了。
一只杂交后的“杀人蜂”丨commons.wikimedia
而在我国,“杀人蜂”的称呼则属于大虎头蜂(Vespa mandarinia),它是体型最大的胡蜂,也是亚洲地区最危险的昆虫之一。不过也就是这种危险的动物,却是我国云南著名的植物地涌金莲(Musa lasiocarpa)主要的传粉者,也是云南菜肴里的常客。
正在屠戮蜜蜂的大虎头蜂丨semanticscholar.org
10天后
此时的你已经不会经常感受到伤口的存在,但是“火山口”形状的伤口以及偶尔的瘙痒,还是提醒着你曾经发生过的不幸。
看起来,马蜂对你的伤害已经渐渐变淡。但其实你的身体永远记住了进入身体中的蜂毒。马蜂把多种蛋白质和多肽类物质射入了你的体内,这些外界的物质对你的免疫系统来说就是过敏源。
以花粉过敏为例,过敏是如何产生的丨allergy.org
如果你是第一次被蜜蜂蛰咬,你并不会有明显的过敏反应,但是此时你的体内已经形成了相对应的特异抗体。它就像是一把门锁,告诫着免疫系统这种物质是外来的入侵者。
但假如不幸的你,在此生又一次被马蜂蜇伤,同样的物质再一次进入你的体内。蜂毒就像是一把钥匙,打开了尘封已久的大门。即使是非常微少的剂量,你的身体也会快速地做出反应:你的皮肤可能会再次发生严重的红肿或者荨麻疹,你还可能呕吐、腹痛或者腹泻,如果过敏的症状更加严重,甚至可能导致支气管痉挛、窒息或过敏性休克。
所以你本身就容易对花粉或者灰尘过敏,你一定不能小瞧了这一次蜇伤事件。虽然作为身体的过度免疫,目前并没有太多治愈过敏的方法。但是去医院及时进行皮肤或血液的过敏排查,还是可以让你在下次被叮咬前提前做好准备。
黄蜂毒液中含有多种抗菌肽物质(AMPs),这些抗菌肽不仅具有抗生素特性,还具有其他一系列生物活性,这些活性与它们与生物膜的不同程度相互作用有关丨doi.org/10.1016/j.phrs.2024.107069
虽然被昆虫袭击的滋味不好受,但蜂毒中众多让你痛不欲生的物质,恰恰也是治疗疾病的药物。其中富含的多种消炎、镇痛或者降低血压的成分,已经应用在了医药领域。还有科学家在尝试从中提取可以治疗癌症的有效成分。
被马蜂蜇伤,确实是一件非常倒霉的事。但希望这一次并没有真正发生的事件,可以让你在面对马蜂的威胁时,能更加从容地面对。
(感谢杨小峰老师对本文的贡献!)
当然,马蜂也贡献了“超级英雄”黄蜂女丨AntMan3001@flickr.com
参考文献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把科学带回家(ID:steamforkids)
如需二次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欢迎转发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