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小时候的萝卜丝饼的味道,真是太喜欢了!”“开店是我的兴趣爱好,属于业余做做!”“我的店在(政府打造)开街前就好多年了,客人们很喜欢!”“在这走走,能让我感觉放松,到处都是生活气息,烟火气!”
议事苑观察员日前跟随“网眼看无锡”之网络媒体看雪浪活动一行,来到无锡的南泉老街,感受这座数百年历史的太湖入口处的老街镇如何再度焕发神采,以一种“网红”打卡地的姿态,为老街坊们带来“泼天富贵”。
太湖边上的“网红”老街
位于无锡市滨湖区雪浪街道境内的南方泉地区,是无锡最南端。一条600多米长的南泉老街,从今年初开始“爆火”,人山人海的景象,在居民顾天红看来,如同一场突然而至的“泼天的富贵”。
“今年3月份那会儿,突然就火了,一个月挣了10万,目前一个月一万差不多,比上班强,(好处)都是老街改造带来的!”做了三十多年水产生意的她,如今一边炸着萝卜丝饼,一边照看着一个刀鱼馄饨摊:一杆古风旗帜飘曳在棚子角上。棚子下则摆着几张桌椅,临着老街中央蜿蜒曲折的小河,秋风沙沙,暖阳当空,客人们很开心,顾天红更开心:生活了几十年的老街,经过政府牵头的改造升级,一下子变漂亮了,成了传说中的“网红”打卡地,还能不出家门就把钱挣了,而且挣得更多。
特别是随着地铁S1线开通,无锡、江阴到南方泉有了更便捷的交通选择,随之而来的是更多的游客,这里俨然就是一处新的网红地,自然随之而来的还有更多的“生意”。
升级改造的“商机”
南方泉地区特别是这条南泉老街,之所以如此地多商家,还与当地的历史传承有关。
当地史载,老街可追溯到宋明时期。由于所处位置是无锡南部的太湖入口处,水运时代,往来太湖的船只上岸,都要从这里经过,历史上,这里就成了无锡南部地区的商贸中心,可以说自古以来“商业基因”很深厚。经过岁月的沉淀,这个不大的街区还形成了东街、西街、南街、北街,核心是“开化方泉”古井和许仁桥,前者也是“南方泉”之名的由来。
今年4月,当地政府对老街启动升级改造,几乎就在一瞬间,这里的商业因子重新激活,熙来攘往的盛况在短视频平台刷屏。馄饨、梅花糕,以及做了多少年的“筒肠”、松花饭团、猪脚圈和东坡肉,还有价廉物美味醇的豆腐花,等等,承载了很多当地人记忆,也满足了很多游客对江南、对乡村的想象。
“老爷爷的桂花糕2.5元一个,最多一天卖800个,可开心了!”路边,在一个摊位前,熟悉情况的街坊们给游客介绍起了一位70多岁老人的“生意经”。而在不远处,一位92岁的老奶奶悠然自得地坐在装满自家产桔子的箩筐前,偶尔和邻居们扯扯闲话,也能动作麻利地和游客招呼起生意。“就在家门口,做点小生意,挣钱点,挺好!”走访中,很多既是老街坊也是商户的南泉人说,自从老街启动改造升级,他们这些土著嗅到了商机,纷纷腾出自家的房子开店,生意都不错,大家忙得不亦乐乎。
当然,做生意的更多的还是年轻人,比如三十出头的李浩。他大学学的是机械专业,毕业后在一个家具工厂做专职设计,后在常州与人合伙开了咖啡店,如今,财务自由的他在老家用姑姑家的老房子,开了一间叫“急不来”的咖啡馆。在店里,不少年轻的游客一边等咖啡,一边闲聊老街生活,他的动作也是不紧不慢、气定神闲,不过咖啡拉花做得相当好,“因为是自己家亲戚的房子嘛,基本上房租之类的,成本不会很大,做这个小店,就纯粹自己喜欢!”
老街生意人的淡定从容,源自于他们对南泉历史的铭记,对当下生活的热爱,以及发自内心的对传承的认同和渴望。如果需要找一个象征,那么老街街头的一个“农民画室”就可以。
画室的主人叫王新良,土生土长的南泉人,一辈子种地,文化不高,但是迷上了画画,还喜欢手绘油纸伞,将南泉的风光与文化都融入在了伞面上。同时,作为民间艺术家,他还担负着当地幼儿园校本课程的艺术创作指导老师,在他的笔触之下,南方泉的历史和当下都洋溢着精彩。
真正的“人家烟火”
老街市何以“爆火”?
据介绍,南泉老街景观提升工程以“修旧如旧”为原则,采用“微改造、精提升”的保护性更新方式,更好地展现老街历史风貌。同时,在商业业态布局上优化调整,在保留老生活、老场景、老体验、老民俗,还原南泉老街市井生活体验的基础上,加速导入咖啡店、书店等新业态,让“旧”与“新”并存共荣,文化元素与烟火气息交织融合,构筑老街韵味悠长而富有生活气息的独特风貌。
更重要的,这里保持着最真实的江南市井生活风貌,能够让都市人感受南泉当地浓浓的生活气息,体验向往的自在与安逸。
议事苑观察员了解到,与众多的古街、古镇不大一样,这里的商家基本用的是自家的老房子开店,做生意的也基本是本地人,生活与生意融为一体,在无数个角落,游客们总能冷不丁地发现一幕幕难得的轻松的“人间烟火”氛围。
火起来的南泉老街如今每天都像个市集,只是少了很多古镇古街的那种常见的严肃、规整和商业气息,多了随意、恬淡和自得,本乡本地人,兼顾着日子和挣钱,不那么急功近利,多了些“生活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