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出土竹简,司马迁让赵高和李斯背锅两千年,是谁选了胡亥?

美食   2024-11-07 17:00   黑龙江  

【因为公众号改版,新规定下文章推送会被刷掉,大家的公众号首页就看不到我们的推送了,为了不错过彼此,动手给我们账号加个星标
点击上方公众号卡片→点击右上角...符号→选择第一个“设为星标”。

在司马迁所著的《史记》当中,无论是秦始皇本纪还是李斯列传,对于秦二世胡亥的上位,都归罪到赵高与李斯二人的头上,说是二人合谋矫诏,继而逼死公子扶苏,以实现操持国柄,揽政敛财之目的。人们通常将这场事件称为“沙丘之谋”!



然而,时隔两千多年后出土的《赵正书》,却对此段史实做了颠覆性的“打脸”。


那么,《赵正书》中到底说了什么?为什么会与被奉为“正史”的《史记》存在如此巨大的差异呢?



01

自知天命,托孤李斯


《赵正书》于1973年在江苏盱眙出土。经考古学家详细勘探,《赵正书》极有可能是西汉时期所写,而与《赵正书》同时出土的大量西汉时期的木牍、封泥、印章等,则进一步佐证了这份文献的真实性。

《赵正书》的开篇便直接上演了秦始皇托孤李斯的紧张形势。已年过五十的秦始皇自知不久于人世,于是,在生命的最后时光里,他打算靠出游来改变天命,谁曾想,在行至柏人这个地方时,他却突然病倒了。


秦始皇差人将李斯叫到身边,上演了“托孤”大戏。秦始皇信奉天命的说法,在《史记》中也可以得到印证,除了豢养方士,寻求仙丹外,秦始皇自己可能也是一个卜卦的高手,他已经算到自己五十岁会死亡,于是,再卜一卦,“卦得游徙吉”,所以才出游。


接下来,《赵正书》给出了秦始皇不立公子扶苏的原因,他对李斯倾诉:扶苏太过孤独、软弱。如若他继位,大臣们必定陷入党争,这些都是秦始皇所不希望看到的。他说:“牛与马相斗,最后受伤最大的往往是它们身上的蚊虫,大臣们若争权夺利,最终受苦的将会是天下百姓。


在这里,人们印象中的暴君形象被完全颠覆,秦始皇不仅有深邃的政治考量,还是一位关心百姓疾苦,想让国家稳定发展的好皇帝。

李斯听到这话后,自然诚惶诚恐,在说完一番恭维话后,李斯抛出了重点,大致的意思是:陛下您灭六国,定天下,修长城,建陵庙,几乎将能得罪的人都得罪光了,而这些事情,都是微臣我按照您的旨意去实施的。


我听说为富不仁的人也有主动扶弱济贫的时候,胆小怯弱的人也有自我牺牲的精神,如今陛下若不再信任微臣,那就将我乱刀砍死,以谢天下吧。


很明显,李斯十分害怕失去秦始皇的信任,从而将来的朝堂地位被撼动,不能再为秦朝尽忠。然而,秦始皇马上就打消了他的疑虑,进而点出了此次谈话的重点:我如果不信任你,哪敢将你带到身边,现在你们还是商议下谁来当大秦帝国的继承人吧。


这个时候,李斯与另一个大臣冯去疾便磕头奏道:“如今陛下车驾距离咸阳还很遥远,咸阳城的大臣怕是赶不过来聆听您的诏命了,为防止某些大臣串谋,请陛下当机立断,立胡亥为太子!”


面对此番建议,秦始皇斩钉截铁地点头,“可以!”



这再次说明,秦始皇对立胡亥为皇位继承人是表示认可的,那么,李斯、冯去疾口中的“某些大臣”究竟指的是谁呢?


02

重用赵高,排除异己


其实此人不是别人,正是为大秦立下赫赫战功的大将蒙恬。此外,蒙恬的弟弟蒙毅,亦是公子扶苏的坚定拥护者。


而《赵正书》明确记载,在胡亥将赵高扶持上来后,所要干的第一件事便是要干掉扶苏与蒙恬,这两颗阻碍胡亥一党政治前途的钉子不拔掉,将让胡亥一伙坐卧不宁,寝食难安。


原因其实也非常简单,但并不像《史记》说的那么单纯,胡亥是担心扶苏的威望高过自己!真正让胡亥感到恐慌的是,扶苏手中有实实在在的兵权。


此外,赵高还像胡亥进谗言:若想帝位稳固牢靠,必须将宗室以及有威望的大臣一并除去,于是,胡亥便在赵高的蛊惑下,“除了殺大臣蒙毅等人外,还将公子十二人戮死咸阳市,十公主矺死于杜。”


面对胡亥与赵高的滥杀无辜,拥有兵权的蒙恬竟毫不反抗,仔细说来,是有其深层次原因的。


秦始皇刚死不久,余威尚在,而胡亥又是秦始皇钦定的继承人,故此,面对胡亥的屠刀,蒙恬虽不甘心引颈受戮,但心生反叛,借他十个胆子也不敢。


蒙恬在临死前说过这样的话,如果乘机造反,到头来终将失败,与其那时候我的家族因我蒙羞,不如现在身死倒更加痛快。


贾谊在《过秦论》中对秦始皇死后的“余威”有过精准的描述:“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大家似乎都在观望,观察这个被秦始皇指定的接班人到底会将大秦帝国这艘航船引向何方?


结果,却是令人大大失望。



03

落日余晖,人心尽失


胡亥与赵高这对“黄金搭档”终究令天下人大失所望,面对声势愈演愈烈的农民起义军,赵高这厮居然愚蠢地选择了掩耳盗铃,自欺欺人。


他用美色与美酒将胡亥关进了一个无形的“笼子”,让他不仅头脑短路,眼睛与耳朵也消失不见,这样一个“残疾人”来主政风雨飘摇中的大秦帝国,其结果会是何种悲惨,不言而喻。


当大将章邯率军阻挡项羽所率领的攻秦大军失败时,他就完全不必像蒙恬那般老实巴交了,因为此时,大秦帝国的统治基础已然崩塌,灭亡已是时间问题了。


其实,对于控制军权,胡亥头脑里早已有了清醒的认识,剪除蒙恬所统率的北方军队,就很能说明这个问题。


然而,在顺利将北方军权弄到手的同时,胡亥却疏忽了对南方军队的控制,或者他压根就没有想到,皆为“乌合之众”的农民起义军会这么快攻入咸阳?更没有想到忠心耿耿的章邯会对他反戈一击。


对于秦二世继位之后诸多疯狂且变态的行为,诸多观点都认为这与“沙丘之谋”,但通过《赵正书》的出土,我们似乎可以换个角度来看,这主要与胡亥的心理年龄有关,毫无治国经验的胡亥在赵高的撺掇下,心理上产生了极大阴影于是,为了尽快找到那个心理上的平衡点,他不惜以杀戮来迅速让驱除内心的恐惧、自卑及胆怯。


可怜千古一帝秦始皇,千算万算,还是棋差一招,最终让自己信任的胡亥,亲手断送了自己打下来的江山。



结语


“劝君莫骂秦始皇,焚书事业要商量。”伟人说得没错,其实,受《史记》影响,许多有关秦朝的真实历史都被千年尘土所掩盖。


而《史记》作者司马迁,身为效忠大汉王朝的臣子,由他撰写的秦朝历史,真实度到底有多少,本身就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更何况,随着《赵正书》这样历史真迹的不断出土,秦始皇与秦朝的另一面,也会逐渐被揭开面纱。


【免责声明】文字、图片等素材来源网络,如侵立删

纵观世界历史
每天为你推荐一些历史故事、世界历史人物趣事、野史秘闻、正史解读的历史知识文章。致力于为您还原最真实的历史世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