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外人员“清退”开始了,辅警、城管协管、护士、教师或将面临失业风险
文摘
2024-11-08 17:24
广东
29岁的林江涛,在云南玉溪的一个政府单位已经干了四年,眼下正撞上了单位竞争上岗的关卡,他得和另外35个编外同事一起,通过笔试面试来定去留。“我心里有数,这可能是我最后的机会了。”他暗自琢磨。再看看陈敏,十年编外护士生涯结束后,她转身进了家小餐馆和烧烤摊,收入跟以前差不多,但她特意绕开医院附近,生怕碰到以前的同事。虽说清退编外人员是为了让编制资源更高效,但也得想想咋帮这些人再就业啊。专家们就建议,设个过渡期,或者建个返岗预约制度啥的,好让这事儿对社会的影响小点儿。这些年,政府一直在优化行政体系,全国各地的编外人员,像辅警、城管、老师、护士这些,都面临着被清退。这背后的想法很简单,就是精简资源,提高效率。可对林江涛、陈敏他们来说,多年的辛苦就这么没了回报。这股清退的风潮,从湖北房县开始,一路吹到了安徽桐城、湖北利川,甚至中国人民银行都在精简编制。哈尔滨的事业单位改革,江苏、山东、江西的大规模清退,都是这股风潮的一部分。为啥会有这股风潮呢?说白了,一是经济压力大,地方财政紧张;二是编外人员待遇不公,影响了工作和资源的分配。被清退的人,有辅警、城管,有老师、护士,还有行政辅助人员,虽然干的活儿不一样,但结果都一样——走人。这对他们来说,不光是丢了工作和收入,更是对职业生涯和家庭生活的重大打击。当然,清退也有好处,能优化结构,提高效率,提供更好的服务。可咱也不能不顾及清退带来的社会问题。得慢慢来,得合理,得公平合法。政府和社会得一起努力,保障被清退人员的权益,给他们补偿,给他们转岗的机会。同时,清退后的单位也得自己调整,别再出现人员冗余、机构臃肿的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