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林文倩、王原媛
单位:山东阳光融和医院
患者:女,4岁,于2024-8-14入院。
现病史:间断发热7天,体温最高至38.7℃,偶有轻咳,无咳痰,皮疹1天。2024-8-12来我院就诊,给予“阿昔洛韦、阿奇霉素”口服,体温渐好转,低热为主,其肺炎支原体抗体(胶体金法)结果如下:
入院当天行肺炎支原体核酸及耐药突变位点检测,结果如下:
间隔两天,肺炎支原体抗体和核酸检测结果不相符,导致了患者家属对检验结果准确性的质疑。
患者:男,14岁,于2024-8-6入院。
现病史:发热、咳嗽2.5天,体温最高至39.5℃,阵发性非痉挛性咳嗽,可咳出黄色黏痰,无憋喘及呼吸困难,无声嘶。该患者2024-7-21至2024-7-29因肺炎支原体感染入院治疗,2024-7-21肺炎支原体抗体(胶体金法)结果如下:
2024-8-7肺炎支原体抗体两项(化学发光法),结果如下:
2024-8-8行肺炎支原体DNA定性(荧光PCR法)检测,结果如下:
可以看出,患者两次入院的肺炎支原体IgM、IgG抗体忽阴忽阳,于是患者家属去咨询医生:“刚出院两周为何抗体一会儿阴一会儿阳,而且核酸检测为什么是阳性?难道是之前的感染还没好?还是又感染了肺炎支原体?是不是你们做错了?”
患者:男,6岁,于2024-10-4入院。
现病史:发热、咳嗽4天,体温最高可至38.5℃,伴阵发性非痉挛性连声咳,喉中有痰,不易咳出。院外给予“头孢、阿奇霉素”口服,效果不佳,患儿体温反复,咳嗽进行性加重。
2024-10-1门诊行肺炎支原体DNA检测(恒温扩增-实时荧光法),结果如下:
2024-10-3门诊行肺炎支原体抗体两项(化学发光法),结果如下:
2024-10-3门诊行小儿胸部正位数字化摄影(DR)检查,结果如下:
2024-10-4入院当天行肺炎支原体核酸及耐药突变位点检测,结果如下:
患儿发病4天内的核酸检测均为阴性,而抗体却为阳性,于是临床及家属针对该检验结果对我科室进行了咨询。
回到案例,结合检测方法进行分析
案例1:该患者发病7天后入院,体内支原体载量降低,此时抗体开始产生,故导致抗体与核酸的检测结果不相符,患者入院后继续服用阿奇霉素治疗,病情稳定,未再出现体温升高。无咳嗽,无咳痰,当前治疗有效,肺炎支原体感染诊断明确。
案例2:患者第一次入院时因感染肺炎支原体体内已产生抗体IgM,三周后第二次入院时肺炎支原体IgM抗体降低,而肺炎支原体IgG抗体产生,此时核酸阳性可能是前次肺炎支原体感染后的携带状态,因体内肺炎支原体DNA未被完全清除从而被检出;也可能是感染了另一种分型的肺炎支原体,当儿童的免疫力降低或治疗不彻底时,可以重复感染。MP所引起的反复性呼吸道感染会影响儿童健康,加上病情反复发作,即便是有效治疗,数月后咽部也会带菌,若是感染症状反复出现,往往是上一次的支原体感染没有痊愈,导致局部病灶没有完全清除[7]。该患儿因前次肺炎支原体感染已用2疗程阿奇霉素抗感染,症状未减轻,不除外阿奇霉素耐药,给予多西环素抗感染,经治疗后病情明显好转,治疗有效。
案例3:10月5日患者对自己孩子结果有异议,来窗口投诉,过程如下:患者10月1日做肺炎支原体核酸快速检测,结果为阴性;10月3日做IgM/IgG抗体两项,检测为阳性,提示肺炎支原体感染病程已两周左右(根据表1),当患儿有症状来就诊时已过了核酸检测最佳时机(即MP感染早期),此时患儿咽拭子支原体载量低于我科室核酸检测试剂的最低检出限(因厂家不同而异,优思达快速核酸检测最低检出限为1000copies/ml[3]),导致核酸检测为阴性。入院后继续使用阿奇霉素治疗,体温正常,咳嗽无加重,病情稳定,治疗有效。
常见结果模式解读
结果模式 | IgM | IgG | 核酸检测(DNA) | 临床意义 |
1 | 阴性 | 阴性 | 阴性 | 感染可能性小,可根据临床症状择期复检抗体或重新采集咽拭子 |
2 | 弱阳性 | 阴性 | 阴性 | 近期感染可能性大,病程多超过一周,支原体载量降低,抗体开始产生 |
3 | 阴性 | 阳性 | 阴性 | 既往感染 |
4 | 阳性 | 阳性 | 阴性 | 病程多超过两周,支原体载量降低 |
5 | 阴性 | 阴性 | 阳性 | ①MP早期感染②少部分患者体内残存的MP-DNA难以清除 |
6 | 弱阳性 | 阴性 | 阳性 | MP早期感染,病程多在一周内,支原体载量较高 |
随着MP对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的上升,导致患者发热与住院时间延长、肺内外并发症发生率增高等不良后果,对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治疗带来了巨大挑战,因此为了能更好的指导临床用药,对于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可追加肺炎支原体耐药突变位点的检测。
肺炎支原体感染后具有一定的潜伏期,对于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早期诊断至关重要,检验结果只是诊断环节中的一部分,当核酸与抗体结果不相符或者对肺炎支原体感染指向性不明确的时候,需要及时沟通临床医生并结合其它相关检查给予患者相应的治疗方案,在选择抗菌药物时一定要谨慎,避免诱导新的耐药株产生。每个检测方法学都有其优势和局限性,同时标本采集时机、合格与否都会直接影响检测结果,只有每个环节都有效把控,才能得到一份正确的检验报告。
参考文献
[1]儿童肺炎支原体呼吸道感染实验室诊断中国专家共识[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9,42(7):507-513
[2]林野,龚政,陆红云,花盛浩,邵雪君,丰涛,徐俊.江苏省苏州市某医院儿童肺炎支原体分型及临床特征[J].中国热带医学,2021,21(11):1098-1102
[3]田地,认识支原体和肺炎支原体,中国医学论坛报,2024.03.17
[4]杭州优思达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肺炎支原体(MP)核酸检测试剂盒(恒温扩增-实时荧光法)说明书。2023年12月25日
[5]陶占领,孙红启,杨俊梅,张哲莹.核酸检测与血清学检测在肺炎支原体感染诊断中的应用[J].河南医学研究,2023,32(24):4433-4436
[6]《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诊疗指南》(2023年版)
[7]陶林辉,应丽娅,叶金花,等.肺炎支原体引起小儿呼吸道感染的临床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9):2133-2137
说明:本文为原创投稿,不代表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微信号观点。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原创作者姓名和单位。
编辑:刘煦
审阅:王明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