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11月27日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我省把推动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作为重大政治任务、重要民生工程和重点生态工作,坚持高位推动、综合施策,多措并举加大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力度。
我省切实加强地下水超采区、禁采区和限采区分类管理,建立地下水超采区水位变化通报、会商、约谈机制,督促指导地方政府制定有效措施重点管控,保障地下水双控要求落地落实。从今年全省第三季度地下水超采区水位变化通报来看,庆阳市庆城县水位由下降1.85米转为上升2.62米,实现“红”转“绿”;平凉市崆峒区由下降1.26米转为上升0.37米,实现“红”转“蓝”;定西市安定区由下降1.10米转为上升0.76米,实现“红”转“绿”,重点区域水位下降趋势得到有效控制。
全省立足水资源短缺实际,一方面加快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高效节水改造、种植结构调整、自备井关闭等“节流”措施,逐步压减地下水取水量;另一方面加快推进水源置换工程建设、引入外调水等“开源”措施,稳步推进地表水置换地下水。“十四五”以来,定西、天水等地通过引洮工程置换地下水,圆满完成超采治理任务,关闭地下水取水井579眼。从新一轮地下水超采区划定成果来看,我省黄河流域超采区治理成效比较明显,超采区面积较2016年减少了1059平方公里,超采区数量减少了13个,严重超采区实现清零。
我省持续优化地下水监测站网布局,黄河流域现有国家级自动地下水监测站109个,覆盖黄河流域主要地下水开发利用区的监测站网体系已基本形成。全省黄河流域306个地方站监测数据已全部接入水利部监测系统,进一步打通纵向数据共享渠道。(甘肃日报记者张燕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