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事留痕,处处追责,不干实事,压得国央企基层干部喘不过气

科技   2024-11-07 08:02   山东  
新来的朋友,可以点击上方“头像卡片关注,

这样就不会错过,更多精彩内容啦~

说实话,在央国企最怕的不是工作做不好,而是工作做了却证明不了。

且听我说,前两天遇到一位老同事,他打开手机相册给我看:"瞧瞧,这是我这周的'证据库' 。"天呐!从会议签到照片到工作群聊截图,从录音文件到邮件备份,那密密麻麻的"痕迹",简直像在经营一个"个人档案馆"。

不信?我给你算笔账:一个普通的会议要准备啥?会议通知截图签到表拍照会议现场定格会议纪要留存,缺一样都不行。这还不算开会时录音、做记录,散会后整理汇报材料呢!

说白了,在央国企,我们不是在工作,是在为自己建立"证据链"。

一、从"干实事"到"留痕忙",这场闹剧怎么开始的?

记得有个同事吐槽说:"现在像个考古学家,天天忙着给自己的工作'存档'。"可不是嘛!

先说说日常工作的"标配套餐":

  • 开会三件套:拍照、录音、截图
  • 工作四步法:请示、审批、存档、备份
  • 汇报五连击:周报、月报、季报、年报、总结报

这哪是在提高效率,分明是在PUA基层员工嘛!

二、为什么会变成"留痕至上"?

就像古代太平天国封王,封的人越多,责任就越分散。现在呢?留下的"痕迹"越多,背锅的概率就越小。

深层原因无非三点:

  1. "大树理论"的变异

从前说"大树底下好乘凉",现在变成了"大树底下要留影"。不是树荫不好,是怕别人说你没在树下待过。

  1. "甩锅恐慌症"的蔓延

从前问"谁干的",现在问"谁能证明自己干的"。不是不相信你做了,是怕到时候证明不了。

  1. "考核异化"的困境

从前比成果,现在比证据。不比谁干得好,只比谁留痕多。

三、"留痕文化"带来了什么?

  1. 效率被打折:一项工作花20%时间完成,80%时间在整理"证据"。这不是工作,这是在演《CSI现场调查》!

  2. 创新被扼杀:谁还敢创新?万一失败了,留下的"痕迹"可都是呈堂证供啊!

  3. 人才被消耗:基层员工像"打工人版仓鼠",整天在工作和留痕的跑轮上转个不停,累得半死,还不敢停

写在最后:这场闹剧该怎么收场?

对领导来说:与其事事留痕,不如建立合理的容错机制。把精力放在提升效率上,而不是提升"留痕技能"上。

对基层来说:在合规的前提下,要学会精准留痕。不是所有的事都要留下痕迹,重点是抓住关键节点。

对体制来说:是时候重新定义什么是真正的工作效率了。与其考核谁留的痕迹多,不如看看谁解决的问题多。

说到底,央国企需要的是真干事的人,而不是真会"留痕"的人。

评论区告诉我:你今天留了多少"痕迹"?欢迎各位央国企打工人来吐槽你的"留痕"日常~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END---
 戳这里 ,更多新鲜好文等你解锁!

                            
                             点点 “在看” ,给我充充电吧~


三水代码说
欢迎关注“三水代码说”!我们专注于分享最新的编程技术干货、实用技巧和实战经验,涵盖Java、Python、C++等热门编程语言,帮助你在编程道路上不断成长和进步。共同探索编程的无限可能!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