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名片
张梅,教授、博导,曾任传播学院副院长,现任福建师范大学社科处处长。首届福建省高校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哲学社会科学中青年理论人才、福建省高层次人才、福建师范大学宝琛计划高端人才。
初识:思维碰撞,教学相长
2002年,张梅于南京大学中文系硕士毕业,恰逢福建师范大学来南京招聘便投了简历,“那时候很想当大学老师,对福州也很有好感”,而后的一天晚上,宿舍墙上的公共电话突然响起,接起来却是一个陌生而又低沉浑厚的男声,后来才知道,电话那头是当时文学院传播学系的系主任谭华孚老师,电话是为了进行一次“远程面试”——“谭老师仔细问了我个人的学习情况、求学经历,然后很认真地问我能否上一些新闻传播的课,我向他表态,我可以备课,听从学校的安排。”后来张梅得知,之所以电话“面试”而没有再让她千里迢迢去福州面试(那时面试也不是必须项),是还算标准的普通话让谭老师放心“上课应该没问题”。“我来了以后知道这事,就觉得这里非常人性化。”
张梅刚入职时,除了讲授《新闻传播史》,还担任过颜纯钧老师的经典课程《电影的读解》助教。通常每周的一个固定晚上,她会在十几平米的文学院六楼系办公室播放从颜老师家里刚拿到的经典DVD影碟,再由颜老师第二天上影片分析、组织同学讨论。作为一个刚跨学科而来的年轻助教,她也无比认真、无比好奇地跟着同学们上每一节课。此前张梅的学科背景关注纯粹的文字文本,偏重宏观的思潮分析和结构分析,并未接触过电影本体分析,而作为助教,颜老师对每一部电影多达十几页的影像语言分析、无比精深的文本细读功力,给当时的她带来深深的震撼。
还令张梅印象深刻的,是谭华孚、毛丹武等老师组织的每周读书会——“我那时候是年轻的跨学科老师,从空白成长起来。”张梅回忆道,“在交流中,以一本书为线索,让大家跨学科或者是以不同的人生经历来探讨,你会看到不同思维火花的碰撞。学而优则‘食’,结束后我们还会吃一顿大排档,让大家感觉到学术就是生活,生活中也可以随处探讨学术。”
从仓山到旗山,十多年间,“读书会”变得更加“仪式化”,但其内核始终没变。老一辈教师带领青年教师、青年教师带领年轻学子,在思维碰撞中营造出自由宽容的学术氛围,通过“传、帮、带”的形式续写着传播学院贯穿始终的“教学相长”的独特故事。
破茧:直面挑战,构想未来
“从2004年到2014年,传播学院的前十年,其实走起来很辛苦,办公场所、师资力量都不够。”在张梅的回忆中,学院面临的第一个大挑战是申报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这意味着传院这一当时东南一隅“小小的学院”要在省内、省外都有足够的影响力,才能让全国的同行专家认可。彼时学院领导经常开会,一直讨论如何将这项工作做好,颜纯钧院长、李锋书记、谭华孚副院长、袁勇麟副院长、刘泓老师和张应辉老师等分别拜访学术界的资深名家、介绍推广师大新闻传播学科……所有人都各尽所能,终于成功获批新闻传播学科硕士授权点,十多年来,已有一届又一届硕士生毕业。
与困难挑战并行的,还有“愉快的记忆”——每年学院会组织开展“务虚会”:在工作节奏稍缓的暑假,所有老师会集中在福州、厦门等环境优美的地方进行一两天的“务虚”研讨会。开会时,老师们踊跃发言,就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方面进行充分交流,过程中还会擦出“激烈的火花”;休息时间大家则聚在一起放松——一起去看海、看山,在海边唱歌、捡贝壳,在林中观鸟、漫步……谈及此,张梅笑着分享道,“有人把这个会戏称为‘神仙会’,我觉得很贴切。大家可以在日常工作外,谈一些关于学院学科的‘构想’,这种‘构想’也许看起来很难实现,但是因为有这个方向,也许就有动力去做了。”
总角之年,传播学院在挑战中破茧而出,先后获批电影学、广播电视艺术学、传播学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戏剧与影视学、艺术学理论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除教学科研外,2013年,传播学院有幸成为福建省唯二的部校共建新闻传播学院,与福建媒体界始终保持着良好的关系。无论是教学科研或是社会服务、公共参与,学院在起步的十年中稳扎稳打,在平稳发展中不断壮大。
热忱:“双向奔赴”,生生不息
2014年起,张梅作为院长助理协助学院领导班子工作,而后成为院务委员,2019年开始担任分管教学的副院长,在饶虹书记、谭华孚院长、刘舒平书记、谢宗贵院长以及郑文灿书记等历届学院领导的支持下,她虽然身份在不断转变中,但始终未变的是对教学科研的热忱。“当时,国家战略、省内政策也都为教学提供了非常大的制度支持。”她回忆道。
不过,因岗位调整,彼时学院教学管理团队人员很少。捉襟见肘的团队要支撑起包括闽台合作的六个专业,其间压力可想而知,但让张梅高兴的是,学院的老师对教学有着极大的热情,除了满满的日常教学外,老师们从事教改实践、申报教学项目,还会参与教师教学竞赛、带领学生组团比赛。“除了老教师外,还有一批中青年教师,比如卢佳音老师、施蕾老师等等,她们都有很多教学改革的意识与热情。”
上有政策支持,下有教师呼应,这为学院冲刺国家级、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以及课程建设提供了有利条件。“传播学院此前没有国家级的教学改革项目,学院领导也非常重视,在书记、院长的‘鞭策’下,我们的项目经历了从学校到省,再到国家的三关,最后有幸申报成功。”传播学院的教学建设在讲好中国故事、培养全媒体人才的大背景下,以自身的专业特色与教师教学创新成果为基础,取得了不俗的成就——2021年,学院获批2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2022年获批1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另外还有1门国家级一流课程、11门省级一流课程,以及国家级、省级教师教学竞赛奖多项。这正是项目带动本科教学改革、本科教改又反哺项目落地的不断循环过程,形成良好的“双向奔赴”。
沃土:无问东西、不分地域
推动学院发展的不仅仅有领导老师,还有每一代莘莘学子。专业设立伊始的余乐、张晓敏、林煜等学生如今已是行业翘楚,近年来一批批传院学子“青出于蓝而胜于蓝”——“21级陈一占同学的团队,拿到了北京国际电影节短视频单元‘文化多样性’板块最佳作品,当时我们其实就是让孩子们自己报名、自己去闯,走到哪一步其实都是作品说话。”张梅感慨,“他们完全靠自己的作品打动了评委和观众,还有幸被登在《福建日报》的第二版要闻版。”学生用自己的努力和作品证明学院老师的教育成果,植根于传播学院土地的幼苗正在被更多人看见。
2022年,张梅被调去校社科处,“在校社科处从事科研管理方面的工作后,有机会从整个文科学院的角度重新衡量传播学院的科研,有时感觉也很骄傲。我们虽然是个不大的学院,但国家社科的成绩相当亮眼,三报一刊的发文率常常在学校名列前茅、甚至能排到第一。”行政工作的调动并没有使她与传播学院产生距离,在学术关系上她一直是传播学院的老师,传播学院则永远是她“成长的土壤”。
“我从一个来自非新闻传播学科毕业的青年教师,一步一步在很多老师的带领下成长,传播学院就是一片沃土,不问东西、不分地域。”张梅坦言,“我没有在师大念过书,没有‘学缘’;我也不是福建人,没有‘地缘’。但从2002年来到这里,我就有强烈的感觉,五湖四海、兼容并蓄,传播学院没有拿我们当外人,这里变得像我自己的家一样。”
“我想跟和我一样,没有‘学缘’和‘地缘’的年轻老师分享,福建福州是一座海纳百川、兼容并包的城市,这座城市山海交融,既有山的淳朴,也有海的开阔,我来到这里,深深感受着这块土地的美好。而在百年传承的师大,既有清朝帝师陈宝琛这样的儒学大家所带来的中国传统文化秩序的一部分,也有‘福建协和大学’‘华南女子文理学院’内含的交流开放的一部分,更有新中国建立后在党的领导下,在国家战略之下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主流。所有的这些汇聚到一起,师大便是这样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学校,也是一个有着开拓精神的学校。”张梅分享道,“只要我们能够在此安心地将努力投入到这一片土地上,无论是教学还是科研,都会有很好的成长,结识更多的好朋友、遇到更多的好学生,一起走向更好的辉煌。”
|传播学院20周年院庆工作组出品|
策划:郑文灿 谢宗贵
采访:卢佳音
撰稿:陈缪妙
拍摄:魏卓成 刘国华
剪辑:魏卓成
视觉:缪诗洁 林政赫
编辑:聂蕊
指导老师:卢佳音 施蕾 魏倩怡
初审:陈缪妙 魏卓成 刘国华 缪诗洁 林政赫 罗语宸
复审:林欣莹 钟莹 傅心悦
终审:卢佳音(师) 施蕾(师)魏倩怡(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