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育工坊|“杞”心聚力,“柳”下记忆

文摘   2024-11-11 14:45   上海  

秋意渐浓,寒冬将至

在季节变换之际

劳育工坊与师生们相约于田野

进行了一次解压的实践活动


校园一角,200多平米的土地成为师生们挥洒汗水、收获喜悦的劳动场地。

(尚未翻土的空地)


由张礼骏老师开设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记译与传播》课程面向全校开放,来自15个院系的77名师生报名参与了为期两天的“栽杞柳”系列活动之翻地


本次活动邀请到杞柳编制技艺传承人刘凤臣老师前来指导,他向大家介绍了杞柳的特性和编织特点,以及翻土、清理、松土、平整等翻地步骤。

刘老师向同学介绍杞柳编织


劳动过程中,同学们一点一点耙出之前种植枯萎的芝麻根,然后铲起泥土深翻,再用耙子打松土块,把地整平。有同学翻出长长的蚯蚓会惊喜地跟同学分享。看看身后翻好的土地都骄傲地也会挺起身子,也纷纷拍照记录下自己第一次翻地的经历。同学之间相互配合、互相借鉴,劳作慢慢变得得心应手。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感悟与收获

劳动结束后,大家都有自己的感悟和收获:


许泽瑜(西方语系)

这是一次课堂之外的流汗的学习,我们虽然疲惫但收获了劳动的满足。


蒋明悦(国际教育学院)

翻地这个活动很解压,一开始就不想停下来,而且看着自己翻完的地真的很有成就感。


陈佳勇(英语学院)

非常幸运能够参与这次劳育工坊实践活动。在老师、非遗传承师傅的指导下,我不仅从知识的角度了解了为什么在种植前需要翻土、刨根,也实打实的过了一把种地瘾。


欧阳逸帆(国际金融贸易学院)

那天中午太阳很大,我手持着耙子用力地翻土,几个同学配合着我捡掉翻出的树根,虽然我已经满头大汗,但是内心充盈着与同学们默契合作的愉悦与成就感给了我很大的动力。


陈苗(国际教育学院)

看到老师操作很简单,自己做起来却完全不一样,这次活动后我又增加了新的技能点。


金韵怡(西方语系)

大家一起劳作有一种学农的感觉,非常有意义也是非常有意思的一次活动,期待杞柳种下的那一天!


胡诗铃(德语系)

学会了怎么正确翻地,和朋友一起配合工作,翻地变得既有趣又有收获!



课程也将继续在学生工作部(处)、教务处、后勤工作管理处、国有资产管理处与校团委等部门的支持下,开展后续杞柳收割、扦插及养护等活动,欢迎师生一道参与!




来源|《非物质文化遗产记译与传播中心》课程

排版|李祎玮 吕佳音

文案|杨奕菲

审核|徐丽云  张礼骏  周师思 

生活在上外
用于后勤信息交流,服务信息发布以及与师生沟通交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