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兵:在沙漠中书写绿色人生篇章(基层林草科技推广员)
文摘
2024-11-19 10:01
北京
要说起生长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的一片片胡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林业工作管理站站长王小兵再熟悉不过了。
“生一千年不死,死一千年不倒,倒一千年不朽”的胡杨深深震撼着他:从事林业工作,就要有“胡杨精神”。在沙漠边缘护绿、增绿、管绿、用绿、活绿,王小兵怀着“造林为民大地常青”的初心,用行动在大漠中书写自己的绿色人生。
2020年,为在焉耆垦区和库尔勒垦区示范推广高标准造林技术,作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特派员的王小兵,提前一年就开始准备工作。由于全部使用了地面覆膜等技术,当年干旱盐碱区造林成活率超过92%,更新造林管护3年后树高8米左右,防护效果明显。
在推广高标准造林技术中,王小兵采用农排水方式种植梭梭、红柳,发展生态示范林,引种示范种植密胡杨、竹柳等树种,推广种植密胡杨3.6万株。此外,他还积极探索推广8种防护林营造混交林模式和天牛抗性树种,将优选树种应用在焉耆垦区的城镇绿化和防护林中,提高防护林的生态安全。
近年来,王小兵通过指导团场更新造林、补植补造、加强灌水和主要病虫害防治工作,有效修复退化防护林9.55万亩。
为综合防控天牛,王小兵通过探索天牛抗性树种和混交林营造模式,共示范推广5种营林新模式,提高了当地林业生态安全。他到223团和37团开展科技特派员服务活动,每年至少20天在基层,推广稳产增产增效和抗灾减灾技术,累计培训技术骨干500余人次、职工6.2万人次,发挥了技术引领和先导示范作用。
香梨是第二师的特色产业,王小兵一直寻找让香梨种植管理再上新台阶的好办法。
2015—2017年,王小兵制定完善香梨主干结果模式及技术方案,通过全面推广浅宽沟滴管种植模式、单芽嫁接等关键技术,累计建设香梨示范园3400余亩,当地累计推广7.2万亩。
技术升级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王小兵负责的香梨新模式示范园(第4年)亩产突破3.4吨,商品果率超过90%,亩产值1.2万元以上,脱萼率98%以上,果品综合品质显著改善。他还推广果树树盘铺设地布技术2000亩,引进迷向丝防治梨小食心虫累计示范推广5.1万亩,防效达94.3%以上;引进扩繁3种优良果树,推广玉露香梨1.17万亩,推广七月鲜红枣560亩。
做好示范推广工作,才能更好地为当地林业产业发展助力。
王小兵示通过示范种植甘草、梭梭(嫁接肉苁蓉)、罗布麻等沙生中药材,引导职工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实现防护林和退耕还林可持续发展与林业职工持续增收。他在34团、36团、37团和38团累计推广种植梭梭嫁接肉苁蓉1.63万亩,嫁接翌年亩产200公斤以上,亩产值3000元以上。据统计,2023年,王小兵推广林下种植发展林药、林草、林菜共7.5万亩,总产值6659万元。
2010年,王小兵在“万名红枣职工大培训”工作中,嫁接当年平均亩产鲜枣542公斤,5年间第二师发展红枣23.2万亩,职工走上富裕路。此外,他还为基层提供香梨和红枣栽培理论和修剪技术服务,师市推广香梨主干结果模式4.69万亩,新模式累计增效1.56亿元,并辐射库尔勒、阿克苏和喀什等地区累计推广20余万亩。
为提高林果产业发展水平,创造更好经济效益,王小兵大力推广引进果园弥雾机、枝干粉碎机、施肥机、采摘平台等多种新机械,果园全程机械化水平大幅提升。
在实施气爆式施肥机科研课题时,实现了同步土壤深松和施肥作业,在降低施肥劳动强度的同时提高施肥效率,每亩节本增效150元。“一种改良式E字形果树开角器”专利被广泛应用于库尔勒、阿克苏等地红枣、香梨和苹果生产中,累计推广13万亩,节本增效达1560万元。
从2018年至今,通过不断引进和完善直升机防治林草病虫害作业技术,作业效率和防效明显提高。王小兵总结出作业防治各项技术参数并累计推广作业52.9万亩次,虫口减退率和保叶率均在85%以上。
2003年以来,王小兵积极开展天牛性诱剂防治、药剂筛选、打孔注药、抗性树种引种筛选等试验示范,总结出“沙枣+青杨”混交营林措施开展天牛防控;创造性试验推广树干吊瓶注药防治天牛,避免药剂对林木组织损害、难以到达林木顶端和吸收率不高的问题,大幅度降低对环境的影响,有效提高防治效果,2023年推广吊袋防治天牛1760亩。
近年来,王小兵主持参与了库尔勒香梨气调储藏技术项目、库尔勒香梨密植高效省力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杨圆蚧生物特性研究与综合防治技术示范等23个项目,共获得科学技术进步奖10项。
只有荒凉的沙漠,没有荒凉的人生。凭着对工作的执着追求和不断努力创新,王小兵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将自己的专业知识转化为推动当地林草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有效方法和措施,用行动在沙漠中书写绿色人生篇章。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编辑:李圣薇
初审:李燕
审核:苑铁军
010 8423 8472
010 8423 9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