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工智能飞速发展的当下,算力成为新的“主角”。就像电力之于工业时代。
得算力者,得天下。算力之城的争夺战,已烽烟四起。哪些城市脱颖而出,我们拭目以待。
不论是北上广深一线城市,还是重庆、成都、杭州、合肥、长沙等二线城市,甚至部分三四线城市,都瞄准这一全新的赛道布局,推动城市能级和产业竞争力的大幅提升。
在这场争夺战中,央企掀起的新一轮算力扩建热潮,成为一个关键变量。国资委主任张玉卓表示,将适度超前建设一批智能算力中心,强化人工智能算力供给。
截至2024年10月,已有20多家央企投入巨资正式进军算力市场。与2023年相比,这一数字增长了一倍,加码的趋势相当明显。
央企是国家意志和战略的具体实施者,拥有顶级政策、资源的支持,优势无与伦比。
谁能抢抓央企算力扩建机遇,谁就有可能在算力竞赛中拔得头筹,左右未来城市发展格局。
重庆是国家算力枢纽节点之一。目前全市通用算力规模达到3000P、智算算力规模达到3000P、超算算力规模达到51P。同时,还积极与新疆、宁夏、贵州、甘肃等西部地区省份合作,谋划“疆算入渝”等多个重要工程,计划到2026年引入算力规模达到15000P。更重要的是,重庆人工智能的需求很大,应用场景丰富,带动了算力需求爆发式增长。重庆是传统制造业重镇,向智能化转型成为其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摆脱工业城市宿命的战略举措。赛力斯超级工厂一方面传统企业的生产流程等关键环节,进行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升级,打造智能检测、装配、搬运、焊接、喷涂等典型应用场景,实现“上云上平台”。典型的如赛力斯超级工厂,实现了关键工序100%自动化。一方面,传统产业向智能化迈进。如,电子信息制造业加大智能家居、智能可穿戴等新型智能终端产品培育。传统燃油汽车加快向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切换,带动汽车芯片、汽车软件,新材料、人工智能、新能源、信息通信等多个新兴和未来产业的发展。长安汽车等龙头车企,日前在广州车展上,更是高调宣布,不仅要造人形机器人,还要造飞行汽车等“新物种”,加速向智能低碳出行科技公司转型。事实上,根据重庆市出台的“机器人+”应用行动计划。到2027年,机器人将广泛应用在制造业、农业、智能建造、公共服务、特种应急,覆盖经济社会各领域。不仅如此,重庆推动的空天信息、生物制造、前沿新材料、低空经济等未来产业,以及探索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更是离不开人工智能。如果说,人工智能的尽头是算力,那么算力尽头则是电力。因为算力产业属于高能耗产业,电力消费增速高、占比大,特别是随着算力规模的不断增加,带动算力能耗持续上涨。由此可见,对于算力网络来说,电力是稳定的基础。只有具备了稳定的能源供给体系,智算中心、数据中心、网络设施等数字基础设施才能稳定运行。然而,重庆电力并没有任何优势可言,难以支撑算力产业未来发展需求。重庆是西部地区唯一的电力受端省份,每年约30%左右电量需靠市外购入,自己发电以火力为主,每年所需近3000万吨煤又全部从外地运输。2025年这数据将达到5000万吨。这样会导致两个现象发生:首先,重庆电力供应保障比较脆弱。2022年极端高温干旱天气之下,重庆遭遇了史上最大规模的电荒,让人历历在目。“疆电入渝”项目的实施,只能是缓解重庆用电紧张问题。
根据预测,2025年重庆市电力缺口将达到1000万千瓦。随着重庆算力规模持续增长,全市电力矛盾将日益突出。
最新规划显示,到2026年,重庆算力规模将达到14EFLOPS。意味着每年将消耗120多亿度电,相当于2023年外购电量的30%,为重庆电力系统带来不小的挑战。
其次,重庆用电成本偏高。由于缺少议价权,再加上受运力、运输成本和电煤单价高等因素影响,重庆大工业用户平均电价0.765元/千瓦时,排名全国第七,较四川、云南、贵州、陕西等西部省市平均高0.15—0.21元/千瓦时。
调研显示,0.6元/度成为算力基础设施运营的盈亏点,当电价超出时,运营方一般会采取关停设施来保障收支平衡。换言之,普惠低价的算力才是AI时代的核心竞争力。
当然,这给了重庆算电协同系统布局的机会,形成算力用电优先供应能力。电网给算场算网供电,算网为电网供算力,算场闲置的电力也可以反向给电网输送,同时优化电力与算力资源的时空调度。今年6月,重庆渝中携手新疆哈密,推动“疆算入渝”工程落地,就是算电协同的典型应用。除此之外,重庆本土算力产业破局,还需要抢抓央企扩建算力的机遇,支撑国家战略腹地建设。事实上,重庆也有这个基础条件。2023年3月,重庆市与国务院国资委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以来,央企密集入渝,与重庆加快、加深合作,既有能源类,也有军工、通信、科技、交通运输等。中国航天科技、国家电网、中国商飞、中国电子、中国物流、中国电信、国药集团等央企频频和重庆产生交集。其中,不少企业正在参与新一轮算力扩建热潮。近期央企动向来看,中国电信发布智算云能力体系,推进"算网一体"发展战略;中国移动的算网大脑已实现规模商用,并推出40个细分领域高性能行业大模型;中国联通升级元景大模型2.0,发布五大智算产品;中国宝武设立AI算力中心并推出钢铁行业大模型;中国石化正在呼和浩特建设76PFlops智算资源池,计划2025年扩容至100PFlops;南方电网发布大瓦特算力交易平台,计划到2025年打造50个"AI+电力"示范场景。这些央企在推进大模型研发的同时,都在持续扩大算力规模,为重庆引进央企算力项目提供了重要机遇。雨前顾问建议:
一是瞄准央企智算项目招大引强。围绕重庆智能网联汽车、智能装备、新型材料等主导产业,梳理央企(含子公司)智算项目清单,实施精准招引、靶向招引,联合央企谋划一批行业智算中心,进一步夯实城市算力底座,在重点领域打造“算力重庆”品牌,为构建“33618”现代化产业体系筑牢算力基础。二是全力构建“疆算入渝”生态。进一步拓展“疆算入渝”广度深度,以“资本+算力+人才+技术”四位一体方式,构建算力全产业链生态。瞄准低时延高通量算力传输、算力安全等前沿技术领域实施一批技术攻关项目,聚集一批前沿算力人才,形成一批跨域协同成果,力争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形成跨省域、跨平台算力协同示范样板。三是加快营造智算应用场景。立足生产、生活、生态和城市治理等领域,开展智算赋能千行百业行动。确保算力产业引进来、留得住、用得好。梳理发布各行业算力需求,发布算力供需两张清单,开展供需对接活动,率先在安全生产、生态环保以及民生领域实现“算力自主”“算力自由”。——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