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于
《解放日报》
日前,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工作重要论述理论研讨会在上海举行。本次研讨会由中宣部、中共上海市委、上海市人民政府联合举办,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中共上海市杨浦区委承办。研讨会设置主旨研讨和七个平行研讨。平行研讨之一“高质量发展与建设人民城市”由复旦大学协办,今摘登该平行研讨部分专家发言。
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强化城市四大功能
张宏韬
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
《“十四五”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提出,要“坚持走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文化传承的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产业发展与城市建设相辅相成,是推动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动力。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产业体系日益完备,为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进入新发展阶段,推进产业现代化,夯实现代化产业体系的物质技术基础,已成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高经济实力和科技实力的关键。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产业建设需要统筹好以下几个关系:
一是统筹好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关系。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用好“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着眼高质量发展协同发力。一方面,要优化产业发展生态,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培养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依托科技推动产业升级。另一方面,要坚持企业主导地位,激发企业活力,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推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
二是统筹好传统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壮大的关系。发展新质生产力要聚焦“创新”二字做好文章,让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我们应做好优化新质生产力布局的顶层设计,构建统筹转型的协调机制,使各区域各展所长、优势互补、形成合力。要加快培育新兴产业,借助技术突破、模式创新催生新产业新业态。同时,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提升传统产业在全球产业分工中的地位和竞争力。
三是统筹好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的关系。我们要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促进高水平安全,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要把产业安全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构建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产业链供应链,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可持续发展构筑安全“防火墙”。同时,要增强忧患意识,科学预研预判产业发展趋势,警惕“黑天鹅”、防范“灰犀牛”,积极应对,稳妥处理,避免发生重大风险或危机。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和对上海工作重要指示要求,近年来,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市经信委正会同各有关部门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以新型工业化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战场,全面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化高端产业引领功能,扎实推进“(2+2)+(3+6)+(4+5)”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新型工业化取得长足进步。
一是产业发展动能不断增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加速,上海“双千兆”网络发展保持全国领先,重点区域网络功能节点不断优化,算力资源调度与公共服务能力持续提升。截至去年底,上海累计布设物联终端超3.7亿个,5G基站9.2万个,发布全国首个基于交换中心的算力调度交易平台,累计归拢通算、超算、智算资源超8000P。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实施生产性服务业赋能产业升级计划,支持制造企业向供应链管理、智能运维等服务延伸,已有45家企业入选工信部服务型制造示范名单。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稳步推进,实施两轮“工赋上海”三年行动,工业互联网核心产业规模达到1500亿元,累计建成3家国家级标杆性智能工厂、19家国家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新赛道和未来产业加快布局,落实“四个新赛道”“五大未来产业”行动方案,建设张江、临港、大零号湾等未来产业先导区。聚焦数字经济,杨浦区已集聚超7000家数字经济企业,包括美团、哔哩哔哩、小红书、抖音等,逐步形成以数字经济为核心的创新型现代化产业体系。
二是产业协同开放不断深化。临港自贸区战略增长极逐步形成,智能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加速发展,集成电路、人工智能、民用航空产业不断壮大,五年内规上工业产值增长400%。“一城一名园”显示度加快提升,嘉定新城围绕建设世界级汽车产业中心,以汽车软件园、汽车芯谷等为核心,已形成较为完备的产业链布局;青浦新城做深做实电子信息、商业航天和空间信息特色产业,华为研发中心建成启用,长三角数字干线深入推进;松江新城深化G60科创走廊品牌园区打造,加快G60星链特色产业园区建设,高端装备产业主导地位日益显著;奉贤新城打响“东方美谷”品牌,食品、药品、化妆品三大美丽健康产业集聚成势,规上产值达到121亿元;南汇新城以“数联智造”为抓手,围绕汽车、轻工、机工三大行业,积极打造AI创新港、汽车电子等特色园区。“南北转型”不断深入,锚定绿色低碳转型和数字化转型,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能级。宝山区新材料、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业已形成较大规模,生物医药产业快速增长;金山区加速化工产业转型升级,智能装备、新材料产业实现较快增长。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再上新台阶,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G60科创走廊、沿沪宁产业创新带等合作不断深化;产业链补链提质、创新链协同增效、生态链优化赋能等计划推动未来产业链式布局,产业集群竞争力不断提升。
三是产业创新要素不断汇聚。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稳步推进,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实施人才高峰工程和重点产业人才引育专项等政策,集聚“高精尖缺”人才,全市人才总规模已超过675万人。产业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完善重大外资项目服务机制,吸引外资流向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在自贸试验区及临港新片区推动保税维修、绿色再制造等业态发展,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世界一流企业加快培育,市属国企深化改革,民营企业发展壮大,外资企业增资扩产。上海已累计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超1万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近700家。企业服务水平逐步提升,重点企业“服务包”制度不断完善,“政会银企”四方合作、企业圆桌会等交流沟通机制日益健全,惠企政策精准直达,切实增强企业获得感。
▼上下滑动查看全部
人民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
张学良
上海财经大学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院长、教授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推进消费税征收环节后移并稳步下划地方”的改革方向,强调“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完善扩大消费长效机制,减少限制性措施”。在此背景下,上海迎来了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新契机。激发内需潜力、释放消费新动能将成为推动经济增长、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关键路径。
当前,城市发展动力机制正经历深刻转型,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城市高质量发展亟须更具创新性和可持续的动力来源和增长框架。“多彩空间价值”理论以“红色”安全韧性与约束为底线,提出以传统要素深化“橙色”增长、创新要素驱动“金色”增长、绿水青山造就“绿色”增长、文化文明承载“青色”增长、高品质公共服务勾勒“蓝色”增长和区域协同共筑“紫色”增长的增长范式,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构建了新的理论框架。
消费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在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过程中逐渐成为驱动城市发展的核心力量。从需求侧看,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和消费结构的变化,消费需求更加多样化和个性化,其带来的乘数效应将成为推动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消费型基础设施投资是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又一新动力。与传统基础设施的建设不同,消费型基础设施涵盖了如文化、教育、健康、绿色空间等领域的公共服务设施,这些设施的建设和改善不仅能够提高城市的公共服务水平,还能推动内需进一步释放。消费型服务贸易的蓬勃发展是城市高质量发展动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服务贸易的拓展,包括跨境金融、国际医疗、国际教育园区和跨境电商等新兴领域,进一步丰富了消费选择,提升了消费便利性,全面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在保障民生和公共服务的前提下,上海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应聚焦城市品质的全面提升,尤其要关注绿水青山、文化文明、高品质公共服务。
首先,聚焦绿水青山造就“绿色”增长,培育绿色消费新业态。上海市要积极推动绿色金融、可持续能源、绿色制造、生态农业等领域的创新突破,将自然资源的保护和经济利益相结合,实现绿色增值。探索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制度,建立科学的生态价值评估模型,制定明确的生态产品价值量化标准,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提供制度保障。
其次,挖掘文化文明承载“青色”增长,做好文化内涵挖掘和文化活化的文章。加强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推动传统工艺、传统建筑、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的复兴与创新。加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促进现代科技与传统文化的深度融合。通过数字化赋能、场景化展示、文化产业融合发展、市场化运作等手段,依托大数据、AI等科技实现文创产品的价值提升,推动文化产品实现品牌化、市场化、网络化和国际化。未来,要聚焦文化传承战略、文化创新战略、人才聚焦战略、影响提升战略,打造具有时代感和市场竞争力的“文创+科技”产品。
再次,注重高品质公共服务勾勒“蓝色”增长。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探索长三角国际教育园区建设,积极引入外资医院和外资养老服务,推动社区养老、居家养老、医养结合等多样化模式发展。积极探索放宽服务业市场准入,在引入高层次管理人才赋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同时,关注生活性服务业的人才准入,通过简化工作许可和居留手续等举措,探索教育、医疗、养老等领域优化外籍服务人才的准入政策,为高品质公共服务提供更多选择。
▼上下滑动查看全部
以人民城市理念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
伍 江
同济大学原常务副校长、教授
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中,人民城市理念是其核心思想。“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在城市建设中,一定要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合理安排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努力扩大公共空间,让老百姓有休闲、健身、娱乐的地方,让城市成为老百姓宜业宜居的乐园。人民城市理念是我国现代化城市治理体系的核心内容,为我国城市建设与发展指明了方向。
一、“人民城市”是城市的根本价值取向
城市承载着人类社会的集体记忆,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主要沉积空间,是人类文明重要的物质载体。人类文明靠每一代人的不断创造、传承和升华,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文明的创造者和传承者。城市的一切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沉淀着人类文明的点点滴滴,唯有保护好并传承下去,人类文明才能不断发展。
“人民城市”是城市的根本价值取向。从核心上说,就是要不断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城市公共服务能力和空间品质,不断提高宜居水平;从基础上说,就是不断提升城市经济能级,激发城市生产力和创造力;从本质上说,就是不断挖掘与保护城市历史文化遗产,延续城市文脉,推动文化创新与繁荣;从底线上说,就是持续保障城市公平正义,化解和消除城市冲突,创造社会和谐与文明进步,持续坚持绿色低碳发展,加强城市的安全韧性与可持续性。
二、持续完善和优化城市公共服务空间
持续完善和优化城市功能,提高城市服务能力和空间品质,特别是城市的公共服务功能和公共空间品质,不断满足创造最适合于人生活和工作的城市空间,体现城市的人民性,也是城市的根本价值所在。
城市是人类为自己创造的生存空间,城市的空间尺度自然应该符合人的尺度。“巨大不等于伟大”,人类对于“伟大”精神的追求不应该简单理解成巨大的尺度。尤其在城市公共服务空间设计上,更不应该一味追求平面构图、盲目求大。今天的科技发展和城市的空间需求使我们的一部分建筑越造越高、越造越大,但人的尺度并没有随之变大。因此,越是超尺度建筑,越需要创造近人的尺度感,让人们在巨大的城市空间中仍能感受到自我的存在与个体的价值。
三、人民城市应构建六“生”共同体
人民城市不仅是一个理论命题,更是一个实践命题。在我看来,人民城市价值体系主要包括六“生”共同体,这也是我们的实践着力点。
一是“安全韧性”的生存共同体。生命安全与生活安全是城市幸福指数的首要指标,是城市美好的基本底线。应优化提升规划建设标准,健全城市防灾设施体系,提高城市抗击各类灾害的能力;加强城市应对各类环境变化特别是气候变化的适应性规划和建设;建立健全城市紧急状态应对机制,完善各类紧急状态预案及其相关设施等。
二是“安居乐业”的生活共同体。城市因为有人,才有活力和意义,而有人必有“人情味儿”。要珍惜城市的“市井味”与“烟火气”,市民的生活便利与生存空间比城市过度的“整洁统一”更重要。城市治理切忌犯“洁癖”,城市面貌的整洁美丽固然重要,但“城市美化”不能过头,更不能以损害市民的日常生活便利为代价。
三是“持续增长”的生产共同体。经济发展是城市发展的核心与关键。城市更新的主要任务之一便是通过持续更新不断满足经济发展的空间需求,不断提高城市的经济能级。稳步的经济增长需要持续的科技创新,需要不断发展新质生产力来推动。城市更新就是要通过挖掘盘活城市既有低效空间资源,通过空间优化和基础设施提升来满足新的经济活动的需要,特别是新质生产力所带来的新的生产空间的需要。
四是“多元包容”的生机共同体。城市的规划建设与治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把抽象的人、转向一个个具体的人,从“人”转向“人人”。城市发展必须最大限度地满足所有人的需求,为每一位市民创造美好的生活,让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到幸福,保证每一个人机会均等,尤其是保证弱势群体的诉求,最终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
五是“传承不息”的生命共同体。现代化不仅是物质生活的现代化,也是精神生活的现代化。精神生活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拥有保护传承历史文化的自觉。城市的历史文化从来就不是城市发展的包袱,而是激发城市活力的源泉,是城市创新价值的根本。城市的历史保护不仅是为了记住昨天,也是为了创造更美好的今天,更是为了给后代留下完整的明天。
六是“迭代进化”的生态共同体。生态绿色是当下城市发展的重心,绝不能为了一代人的利益而损坏后代人的发展空间。在加强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建设的同时,更要尊重和保护好既有的绿化和植被,既要注重出于美化目的的植物配置,更要注重植物的生态综合效应与碳汇效应。加强城市水系的保护与治理,特别是要尊重城市既有水系的流通性,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适当恢复城市历史水系,同时加强土地的保水性与透水性,提升城市滨水空间的公共效应和生态效应。加强城市生态空间的系统性和网络性,既要在城市周边加强郊野森林和生态绿地建设,也要适当增加城市中心地区的小型街头绿地和口袋公园。
▼上下滑动查看全部
发展新质生产力 培育竞争新优势
周 文
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副院长、教授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全局和长远,着眼高质量发展这个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上海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上海应该成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引领者和示范地。
一、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上海高质量发展的内在必然要求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有利于提升上海国际经济中心地位。上海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和深度链接全球的国际大都市,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才能在世界经济发展方式、分工格局和治理结构重塑中占据优势地位。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有助于上海积极抢占发展制高点。上海肩负着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更好代表国家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的重要使命,有责任聚力推动前沿新兴领域创新突破,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努力取得更多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成果,源源不断形成新质生产力,赢得未来发展主动权。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有助于上海培育竞争新优势。上海要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重要抓手,创新生产要素配置方式,加快从过去主要依靠要素投入驱动经济增长,转向更多依靠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有助于上海蓄积发展新动能。推动形成新质生产力,当务之急是千方百计激活创新主体,更充分地发挥企业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中的主体作用。上海目前仍处在新旧产业接续期和新旧动能转换期,对旧动能的依赖还比较大,新动能的推动力还不够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是上海推动新旧动能转换、提升经济发展质效的治本之策。
二、上海是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前沿主阵地
发展新质生产力,创新是动力,产业是载体,资金是支撑,人才是关键。要在更高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大力推动“五个中心”联动发展、耦合共生、相互赋能,更好促进科技创新、实体经济、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
推动上海国际科创中心功能全面升级。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自觉和主动加强科技创新,特别是将原创性、颠覆性创新摆到更加重要位置,推动上海国际科创中心功能全面升级。
健全和完善上海科技创新体制。要完善党对科技工作统一领导的体制,健全新型举国体制,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优化配置创新资源,优化上海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技领军企业定位和布局,形成上海国家实验室体系布局,统筹推进上海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加强上海科技基础能力建设,强化上海科技战略引领,提升上海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前瞻性布局和建设好上海现代化产业体系。上海要紧紧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加快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升级改造,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发展数字经济和现代服务业,加快构建具有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特征和符合完整性、先进性、安全性要求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着力打造上海高水平人才高地。人才是生产力最活跃、最关键的因素。上海要按照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内在要求,制定全面实施具有国际吸引力和竞争力的人才政策,深入推进人才和教育、科技资源融合集成,为上海科技创新、产业创新提供更加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上下滑动查看全部
书写人民城市建设新篇章
唐亚林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大都市治理研究中心主任
在“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理念指导下,上海既创造了超大城市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高质量发展模式,又创造了人民群众积极参与超大城市规划、建设与治理的新模式与新经验。
广聚民需 广听民意 广纳民智
推进决策科学化与民主化进程
社会主义现代化人民城市建设的一大特质,就是充分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倾听人民的呼声,汲取人民的聪明才智,通过科学的制度、有效的程序与落地的机制,将人民的意志和利益转化为人民城市建设的宏伟蓝图、实施方案与推进举措。
2021年6月23日,上海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通过了《上海市人民建议征集若干规定》,在市区两级专门成立人民意见征集办公室,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城市建设和发展中的主体作用,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与评价权,广泛地汇聚民众的实际需求,广泛地倾听民众的意见,广泛地汲取民众的智慧与建议,为各级党委和政府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奠定民意与民心、制度与程序、参与和绩效等基础。
自上海市人民建议征集办公室成立以来,全上海成立了1100个人民建议征集点,形成了“1+16+215+6400+X”的征集网络,通过“指尖上”“家门口”“政务网”等方式,累计收到群众建议35万件,并形成了梳理研判、转办摘报、调研论证、协调督办、沟通反馈、落实转化、表彰奖励的办理“七步法”,成为上海全力打造全过程人民民主最佳实践地的重要制度设计。
此外,上海还建成36个人大基层立法联系点、5700个人大代表“家站点”、1280多个政协委员“站室点”,推动立法民主、协商民主向基层延伸,推动国家民主与社会民主的有机结合,推动全过程人民民主在上海各层面、各领域、各方面生根开花结果。
党建引领 技术赋能 广泛协商
丰富人民城市各层级民主形式
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推进人民城市建设,目标在构建人人参与、人人负责、人人奉献、人人共享的城市治理共同体,重点在拓展实践场域,核心在解决问题,突破口在基层民主,关键在保障人民当家作主,根本在坚持党的领导。
超大城市的发展特点,一方面在于流动性大、复杂性强和不确定性多,另一方面在于多年累积下来的矛盾和问题多,建构经济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体系难,形成安定稳定和谐的发展格局不易。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与国际局势以及人民多元的需求体系,需要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通过技术赋能方式,广泛搭建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的公共协商服务平台等载体,将人大代表充分履职的人大民主、政协委员广泛参政的协商民主、社会各界人士和人民群众广泛协商的基层民主三大民主形式有机衔接和贯通起来,将全过程人民民主融入人民城市建设的全领域与全过程,形成广泛共识和发展合力,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制度程序、参与实践与发展绩效有机地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的历史进程。
近年来,上海在推进人大民主、协商民主与基层民主的有机衔接与贯通、真正落地与解决实际问题等方面,围绕社区营造、公共空间、民众生活、公共服务、党群服务站等重点议题,构建党建引领的多元共治体系与技术赋能的实践场景体系,推动诸如垃圾分类、“两旧一村”改造(成片与零星二级旧里、不成套旧住房与“城中村”)、加装电梯、潮汐停车、养老服务、口袋公园、家门口服务等急难愁盼问题,广泛推进以听证会、协商会、评议会为主要形式的决策议事协商平台和制度建设,形成了“议题收集—议题确定—议题分配—议题调查—准备协商—正式协商—投票表决—结果公示—结果评议”的全过程人民民主闭环工作机制,创建了以党建引领超大城市基层社会治理、以技术赋能搭建广大民众民主参与平台、以民智汇聚与共识协商推进超大城市基层民主发展的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上海经验”和“上海模式”,书写了城市治理共同体建设的新篇章。
▼上下滑动查看全部
往期推荐
编辑 | 嘉言宣轶
审核 | 风清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