攒劲女人写新篇
2019年5月,李耀梅在自家小屋里手工扎制扫帚。
2019年5月,在吴忠市红寺堡区蹲点采访期间,大河乡龙源村村民李耀梅首次进入记者的视野。一间不大的农家小屋里堆满了各式各样的扫帚,一个单薄瘦弱的身影正坐在中间扎扫帚。见到记者一行,她立马放下手中的活,笑盈盈地站起来与众人打招呼,黝黑的脸庞上布满了皱纹,深邃的眼神中透着光。握手时,她的手苍劲有力,松开的一瞬间,记者的指尖仿佛划过了一张干枯的老树皮,触摸到一段岁月的沧桑。
从这双布满老茧与伤痕的手开始,记者用镜头讲述了李耀梅的故事——《小扫帚编织大梦想》。随后5年时间里,记者持续报道李耀梅的故事——《又见李耀梅》《梅花三弄人间在 寒梅笑梅又耀梅》等一系列报道让李耀梅成为家喻户晓的“攒劲女人”。这期间,她也凭借努力,把小作坊干成了扶贫车间,不仅自己日子越过越红火,还带动周边村民通过扎扫帚走向了致富路。李耀梅也因此被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授予“全国脱贫攻坚奖奋进奖”。
2024年5月,李耀梅在扶贫车间里和工人一起用自己研制的机械化设备扎扫帚,并开启网络直播拓展销路。
2024年5月,由李耀梅事迹编排的现代秦腔剧《攒劲女人》在宁夏人民剧院首演。记者再次回访李耀梅,看到的还是熟悉的面庞与笑容,只是生产的环境大不一样了。期间,记者在这片全国最大的易地搬迁生态移民集中安置区又进行了深度挖掘,先后采访报道了田埂上笔耕不辍的农民诗人丁燕、机械化种植的新农人李志巧、“一肩挑”书记梁巧红等一批像李耀梅一样自强不息、勤劳致富的农村妇女典型,用她们的事迹勾画出移民村里的“攒劲女人”群像。
新时代,在宁夏大地上像李耀梅一样的攒劲女人们,正在用奋斗的双手谱写精彩的人生段落,共同描绘乡村振兴的动人篇章。(宁夏日报记者 李涛 文/图)
我看见黄河滋养着这片土地
2022年3月18日,伴随着机械轰鸣,投资7.1亿的中部干旱带海原西安供水水源工程正式启动。记者紧跟工程师的脚步,深入工程腹地,目睹了输水管道如何在崇山峻岭中蜿蜒伸展,又如何在高达97米、深逾630米的山体内穿梭贯通。与此同时,11座蓄水池错落有致地排列,将2000万立方米的黄河水储存并输送到海原县关桥乡、西安镇及海城镇,滋养着12万亩的高效节水灌溉农田。这片土地曾因地下水资源的过度开采而不堪重负,生态环境遭受重创,居民的生产生活也饱受困扰。
工程全线通水后,黄河水的引入为群众带来了发展的底气和信心。于是,他们开始放手规划高效设施农业,并全面推进高效节水灌溉。这一转变不仅显著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率,更推动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采访中,记者深切感受到了科技创新的无穷魅力。数字化、智能化的广泛应用,使得工程的管理和运行更加高效、便捷。特别是数字孪生泵站平台的建设,为工程的远程监控和精准调度提供了坚实支撑,充分展现了现代科技在水利事业中的巨大潜力。
海原西安供水水源工程,无疑是宁夏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的一个生动典范。它不仅见证了宁夏水利事业的蓬勃发展,更谱写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篇章,为这片干渴的土地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和希望。
在宁夏大地上,记者有幸见证了一座座水利工程如细腻的针线,穿越岁月的尘埃,一针一线地缝补着大地的渴望与期盼,也目睹了黄河水带着千年的深情与执着,在裂痕中缓缓渗透,悄然滋养着这片土地,抚平每一道裂纹,化作绿意的脉络,让大地重获新生。(宁夏日报记者 裴云云)
月牙湖乡 越来越好
如今的月牙湖乡生机勃勃,一座座设施温棚依次铺开,一间间民居整齐排列。
2012年春,记者初到银川市兴庆区月牙湖乡,这片昔日的荒漠上,一个崭新的生态移民安置村呈现眼前。月牙湖乡先后从宁夏南部山区迁入移民6979户、31800人。从此,这里成了他们的新家园,一个个幸福故事不断上演。
十多年来,记者持续关注月牙湖乡,将镜头对准移民群众,记录他们扎根这片土地努力改变生活的点滴。这里的干部群众找准产业发展方向,引领移民增收致富。开垦荒地3万余亩,引进50余家企业发展奶牛、蜜瓜、香菇、肉牛、肉羊、花卉等产业,逐步形成拥有万亩奶牛养殖园区、肉牛养殖园区、肉羊养殖园区、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清洁能源基地的“四园一基地”产业布局,移民群众广泛参与到各个产业生产当中,日子越过越好。(宁夏日报记者 马楠 文/图)
枸杞映红好日子
2023年9月,记者第一次来到石嘴山市惠农区庙台乡东永固村。干净整洁的村道两旁是大片的枸杞种植基地,“天下枸杞第一村”的标语引人注目……
村党支部书记张健原在外地工作,2016年,他辞去工作,选择回村种枸杞。很快,他成为村里的致富带头人。2020年,张健当选村党支部书记。4年间,他带着村民整治人居环境、发展特色产业、新建旅游设施,将一个发展模式单一、空心化严重的村子打造成了一个村美民富、产业兴旺的“明星村”。
近两年来,记者每次去东永固村,村里都有变化。通小火车、新建研学步道、研学培训楼投入运营、南美白对虾项目投产……张健带着村民一步一个脚印,立足枸杞种植优势,学习浙江省湖州市鲁家村先进经验,走出了一条“枸杞产业+乡村旅游”的新路子。
2023年,东永固村经营性收入突破1027万元。东永固村先后荣获“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等荣誉。
村子越来越好,14名本村大学生毕业后选择回村发展。他们做新媒体运营、策划文化活动,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活力。
最近,张健又开始谋划生态餐厅、设施农业、四合院等民生项目。(宁夏日报记者 张敏)
杨岭村焕发新生
杨岭村新貌。
时光荏苒,当记者再次走进泾源县大湾乡杨岭村,这个被群山环抱的小村庄已蜕变为一幅乡村振兴的生动画卷。
“党的好政策,是杨岭村巨变的源泉。”村党支部书记马占富说。曾几何时,杨岭村以传统养殖为副业,生活依赖于天气,物资匮乏。然而,村民们对幸福生活的追求从未停歇,他们修梯田、打井窖、退耕还林、发展产业,一代代人的努力让这片土地焕发新生。
“过去养牛羊只是副业,村里没有产业。”马占富回忆道。2016年是转折点,杨岭村在无息贷款、补贴等政策的扶持下,养殖业蓬勃发展,村民生活由贫困走向富裕。
“产业发展带来了希望,也激活了村民的思想。”杨岭村依托产业转型和美丽乡村建设,鼓励村民投身旅游产业,旅游、肉牛、肉羊、中蜂、劳务等多元化产业成为村民增收的新渠道。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6年的6160元跃升至1.5万元。
从土坯房、泥泞路到青砖黛瓦、平坦道路,村民的生活变得富足和美。医疗保险、普惠性幼儿园、便民服务网点、乡村公共交通全面覆盖。新建的标准化卫生室、文化活动中心、文化广场和运动场,解决了外在形象问题;通过“三线”入地改造、污水处理工程等,彻底解决了内在问题。
杨岭村的面貌焕然一新,硬化道路户户通,安全住房户户有,老有所养、幼有所学、致富有路,村民生活实现了从量到质的飞跃。田间地头,村民们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农民,而是变成了种植能手、养殖专家。科技的春风带来了新品种、新技术,让土地上庄稼金黄,牛羊成群,生机勃勃。(宁夏日报记者 剡文鑫 文/图)
海原县:山不再高 沟不再深 路不再远
海原新时代快车道。(图片由海原县委宣传部提供)
2014年4月,记者被派驻海原县担任驻地记者。4年间,走遍了这里的所有乡镇。
今年7月,记者再次采访,一路上,海原县许多地方成了陌生的“老朋友”。
从银川市出发,一路向南,最后沿着同海高速公路径直驶入海原县城,全程高速。忆往昔,从银川驱车到同心县城后,就再无高速公路,要走一段“低速公路”,不断在山里打转转,行驶50多公里才能到达海原县城。
如今,走进海原县城,一条宽马路,两旁草木葳蕤,与湛蓝天空相映衬,让人心情豁然开朗。一直到海原县政府,都是一路大道,再不是昔日的逼仄小街。昔日的政府西街,目测比之前至少宽了1倍。
曾经的海原县城被群山束缚,地势高低不平,加上道路弯窄,十分“憋屈”。如今,伴随着路网框架的拉开,为海原县城的改造升级“松了绑”,才成就了当下“两轴”“五区域”的“大县城”。
在半日的下乡采访中,记者登月亮山、翻南华山,一路风驰电掣,半日回到县城——这得益于海原县乡间公路的四通八达,让这里山不再高、沟不再深、路不再远。
这些年来,海原走在打造“四个示范县”的大路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县、乡村全面振兴示范县、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高端肉牛产业示范县,让这里蝶变新生。
早年间,记者奔波在海原县的山川沟峁中,最常见的是令人乏味的黄土色——彼时,在旱地上,乡亲们广种薄收。
今年,海原县再建12万亩扬黄灌区,惠及3乡镇21村,乡亲们种起了甜瓜、荷兰豆等经济作物。
百变之中,也有不变。海原县委政府的两栋办公楼依然破旧。作为20世纪80年代的产物,两楼只有三四层高,已有40多年历史。如今,周边商场、小区不断落成,高大时髦,更显两楼“不合时宜”——这背后,是海原县委政府不变的初心与使命。(宁夏日报记者 杜晓星)
★
来源:宁夏日报
编辑|陈静 责任编辑|薛莹 审核|马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