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刊 | 《公共行政评论》2024年第2期

学术   2024-04-14 18:20   广东  


2024年第2期

目 录



专栏导语:推进中国应急管理自主知识体系建构

 张海波


多学科视野中城市极端高温灾害的复合治理:

研究进展与未来议题

彭彬彬 张海波

【摘要】近年来,城市极端高温灾害频发,不仅对人类社会产生深远影响,也对应急管理提出新的挑战。城市极端高温灾害的复杂成因和广泛影响使得传统的单一学科视角已无法揭示其形成机理和治理之道。基于工程-技术、组织-制度、政治-社会三个维度的回溯分析显示,改进城市规划减轻城市热岛效应,加强组织协同提高预警响应效率,推进全球治理倡导气候公平,这是推进城市极端高温灾害复合治理的三条关键路径和三个关键议题。下一步可在三个方向上开展研究:一是探索科技创新赋能复合治理的新模式;二是发展基于韧性城市的复合治理政策体系;三是面向全球治理拓展倡导气候公平的参与机制。

【关键词】极端天气 高温灾害 复合治理 应急管理

【引用格式】

彭彬彬、张海波(2024). 多学科视野中城市极端高温灾害的复合治理:研究进展与未来议.公共行政评论,17(2):4-25.

Peng,B.B.,& Zhang,H.B.(2024). Research Progress and Future Topics on Integrated Governance for Urban Extreme Heat Disasters: A Review of Multi­disciplinary Perspectives. Journa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17(2): 4-25. (in Chinese)


复合型灾害中

公众多重应对行为特征与影响因素研究

石 佳 郭紫楠 胡向南

【摘要】伴随着快速的工业化、城市化、全球化,现代灾害风险正日益呈现鲜明的复合型特征。复合型灾害充斥着不确定性、紧急性与威胁性,使灾害来临时的个体应对行为实施面临着信息冲击更为混乱、决策时间更短、风险程度更高等严峻挑战。灾害情境的变化给传统灾害风险与应急管理模式带来了冲击,也对公众的多重应对能力提出了新要求。研究从2022年9月四川省部分地区居民经受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地震自然灾害的复合型灾害场景出发,通过案例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的方法,对复合型灾害中公众多重应对行为的特征及影响因素展开探索。研究结果表明,科学的个体权衡和信息环境等因素显著影响公众的多重应对行为效能,公众在复合型灾害应对中能否做出有效的多重应对行为,是增强社会防范和应对处置灾害事故能力、提高自救、互救能力的关键。据此,应将风险情境变动特征纳入灾害宣教体系,加强灾变情境下信息整合与资源配备能力建设,同时积极制定复合型灾害应急预案并展开应急演练。研究为提高全社会抵御复合型灾害能力、筑牢防灾减灾救灾人民防线提供了有益启示。

【关键词】复合型灾害 多重应对行为 保护动机理论

【引用格式】

石佳、郭紫楠、胡向南(2024). 复合型灾害中公众多重应对行为特征与影响因素研究.公共行政评论,17(2):26-44.

Shi,J., Guo,Z.N.,& Hu,X.N.(2024). Characteristic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Individuals' Coping Behaviors in Compound Disasters. Journa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17(2): 26-44. (in Chinese)


危机情境、危机回应策略与政府回应有效性

——基于40个案例的定性比较分析

李红霞 郑石明 要蓉蓉

【摘要】危机频发逐渐成为社会常态,政府采取有效的危机回应策略对于提升其危机应对能力至关重要。然而,在过去的危机事件中,为何有的政府回应成功化解危机,而有的却“适得其反”?基于情境危机沟通理论(SCCT),论文以2015—2022年间40个政府通报引发次生舆情的危机事件为研究对象,应用定性比较分析方法,从危机情境(危机初始责任、强化要素、回应时机)和危机回应策略(指示性信息、否认、淡化、重建)7个条件因素出发,分析影响政府回应有效性的联动因素和作用路径,并通过案例回溯进行深度解读。研究发现:(1)危机情境、危机回应策略都不能单独作为政府回应失效的必要条件,单一要素并不构成限制政府危机治理能力的瓶颈;(2)二者联动导致政府回应失效的路径可概括为SCCT匹配系统不一致型、一致型两类,前者主要由危机回应策略与危机情境不匹配引致,后者则由回应程度、信息公开、措辞表达、情绪诉求、回应时机等其他方面不利因素引致;(3)基于案例回溯分析,不同策略引致政府回应效果“适得其反”的概率由大到小为:否认策略、淡化策略、重建策略、支持策略,相较于支持策略和重建策略,政府使用否认策略和淡化策略的失效风险相对更高。研究发现可丰富与补充SCCT和形象修复理论,并为政府危机应对、政府形象管理或危机公关等提供实践启示。

【关键词】危机情境 危机回应策略 次生舆情 政府回应 定性比较分析

【引用格式】

李红霞、郑石明、要蓉蓉(2024). 危机情境、危机回应策略与政府回应有效性——基于40个案例的定性比较分析.公共行政评论,17(2):45-63.

Li,H.X., Zheng,S.M.,&Yao,R.R. (2024). Crisis Situation, Crisis Response Strategies, and Government Response Effectiveness: Qualitative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40 Cases. Journa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17(2): 45-63. (in Chinese)


政府扶持与战略产业技术追赶:

全球商用飞机产业的追赶策略

陈 玮 耿 曙

【摘要】面对西方国家在高端技术领域的不断封锁,中国应该采取何种模式才能实现高新技术产业追赶?对此问题,学界围绕“市场主导”与“政府主导”争论不休。论文结合战略产业技术特征与后发追赶理论,探索追赶策略与技术创新的关系。研究发现:政府扶持模式所具备的行政长期指导与制度网络协调的特征,能够满足战略产业对长期技术积累和技术整合的要求;并且,追赶条件越落后,政府扶持模式对战略产业技术追赶的优势越明显。本文以全球商用飞机产业作为典型案例,通过分析空中客车公司与中国商飞公司的技术追赶历程,展现欧洲政府和中国政府如何通过间接(政策)与直接(国企)扶持手段帮助企业克服技术追赶困难。研究结论表明:发挥政府以及国有体制对战略产业技术追赶的优势,对中国赢得全球技术竞争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也为当下中国探索“新型举国体制”提供实践启示。

【关键词】政府扶持 战略产业 新型举国体制 空中客车 中国商飞

【引用格式】

陈玮、耿曙(2024). 政府扶持与战略产业技术追赶:全球商用飞机产业的追赶策略.公共行政评论,17(2):64-82.

Chen,W., & Keng,S.(2024). Government Intervention for Technological Catch­Up in Strategic Industries: Building a Commercial Aircraft Industry. Journa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17(2): 64-82. (in Chinese)


领导包联制:基层疑难事项的跨层级治理

——概念缘起、实践类型及制度逻辑

王印红 郝本良 张 一

【摘要】领导包联制作为领导下沉参与基层治理的制度通道,在基层疑难、重点事项的治理中广泛应用,是具有本土特色的中国之治。论文溯及领导包联制的缘起,归纳了其当前典型实践样态,探讨了其何以推动基层疑难事项治理的制度逻辑。研究发现,第一,领导包联制是对党的领导干部“蹲点调研”工作方法的创新性传承,其由党的工作制度逐步发展为一项社会治理制度,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治理成效。第二,领导包联制在实践中存在“中央领导联系点”“省级领导包县联市”和“市县领导包联事项”三种典型实践样态。第三,领导包联制通过对传统科层责任关系、组织关系、治理关系以及治理导向的重构,推动了基层疑难事项的跨层级治理。领导包联制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上级领导参与基层微观事项治理的制度通道。上级领导介入基层治理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基层在面对疑难治理事项时的压力,为观察和理解跨层级协作治理提供了新的视角。

【关键词】领导包联制 党政体制 中国之治 制度逻辑

【引用格式】

王印红、郝本良、张一(2024). 领导包联制:基层疑难事项的跨层级治理——概念缘起、实践类型及制度逻辑.公共行政评论,17(2):83-100.

Wang, Y.H., Hao, B.L., & Zhang, Y.(2024). Leadership Connection System:The Cross­level Governance of Difficult Grassroots Issues: Concept Origin, Practice Type, and Institutional Logic. Journa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17(2): 83-100. (in Chinese)


中央政策试验的差异化模式及其选择逻辑

——基于两项社会政策的案例研究

陈诚诚 赵 慧 李 越

【摘要】政策试验是中国社会政策建立及发展的重要机制。政策试验具有多种类型,但中央政府准备开展政策试验时,如何对此前地方自主试验的政策进行评估并考量以何种方式在全国范围内进行试点推广,已有研究对此讨论不足。论文依据政策试验及政策学习理论建立分析框架,通过对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长期护理保险这两项社会政策试点过程的回顾,从“创制紧迫性”和“政策工具确定性”两个维度,分析中央政府在开展试点过程中如何进行政策试验的模式选择。在“创制紧迫性”和“政策工具确定性”都较高的情况下,政策试验项目会采用政策目标和政策工具均比较明确的“由点至面验证型”的“金字塔模式”,而在上述两者都较低的情况下,政策试验项目会采用政策工具比较模糊的“多点试验探索型”的“木桶模式”。论文阐释了中央政府进行试点方案的选择机制,细化了社会政策试验策略选择中的评议标准,展示了政府在社会政策学习中的多元学习源及学习渠道。论文通过论证梳理了中国政策试验中纵向政府间的复杂互动关系,进一步深化了对于中央政府在政策试验中行动逻辑的理解。

【关键词】政策试验 长期护理保险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 社会保障

【引用格式】

陈诚诚、赵慧、李越(2024). 中央政策试验的差异化模式及其选择逻辑——基于两项社会政策的案例研究.公共行政评论,17(2):101-121.

Chen, C.C., Zhao, H., & Li, Y.(2024). The Differentiated Model and Choice Logic of Central Government Policy Experiments: A Study of Two Social Policies. Journa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17(2): 101-121. (in Chinese)


雇用抑或外包:高治理负荷下基层政府的策略选择

——基于福建橙镇“两巡”任务的分析

廖启湖 狄金华

【摘要】政府的雇用和外包本质上都是从组织外部吸纳治理资源,但是以往文献大多将两者孤立开来讨论,少有将它们纳入一个整体性的框架进行分析。论文借助橙镇“两巡”任务执行案例,构建了“行政权威依赖-行政风险”的分析框架,探讨了基层政府在雇用与外包之间的选择问题。研究发现:(1)完成任务的高行政权威依赖和执行过程的高行政风险,使橙镇必须采用雇用模式执行违建巡查;完成任务的低行政权威依赖和执行过程的低行政风险,为橙镇选择外包模式执行安全生产巡查留下了空间。(2)在向上负责制的背景下,为了保障升迁之途顺畅,官员既要确保任务能够有效完成,也要保证任务执行过程的各项风险能够得到控制。因此,只要完成任务需要高度依赖于行政权威或者执行过程潜在的行政风险较高,雇用模式都将成为首选;只有当完成任务对行政权威的依赖低并且执行过程潜在的行政风险低,外包模式才会成为可选项。

【关键词】治理负荷 雇用 编外用工 外包 购买服务

【引用格式】

廖启湖、狄金华(2024).雇用抑或外包:高治理负荷下基层政府的策略选择——基于福建橙镇“两巡”任务的分析.公共行政评论,17(2):122-139.

Liao,Q.H.,&Di,J.H.(2024). Employment or Outsourcing: The Executive Strategy Choice of Township Government When the Tasks Increase. Journa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17(2): 122-139. (in Chinese)


公共危机情境下“柔性治理”如何跨越“数字鸿沟”?

——基于三种政策工具的实证研究

傅承哲 黄伟俊 欧昊麟

【摘要】在近年来发生的公共危机治理过程中,数字治理技术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在社区推广层面面临着“数字鸿沟”的现实难题。作为基层社区的重要政策工具,“柔性治理”如何帮助社区民众跨越“数字鸿沟”?在行为公共管理视角下,论文选取健康码的社区推广过程为研究背景,采用双因素(2×3)被试间设计开展调查实验(N=436),以“数字治理民众支持度”为被解释变量,重点探究“数字鸿沟”情景下三种“柔性治理”政策工具的选择策略,并以社区老人、社工访谈为实验结论佐证。实证结果显示,“数字鸿沟”情景对数字治理民众支持度起显著消解作用;三种“柔性治理”政策工具的主效应对被解释变量的影响无显著差异,但“数字鸿沟”情景中的激励工具和助推工具更起显著提升作用。研究用实证分析打开了“柔性治理”政策工具作用机制的“黑箱”,一方面启示管理者应兼顾目标群体特征、政策工具特征和“数字鸿沟”情景,精准施策推动社区数字治理高质量发展;另一方面强调“工具-情景”匹配的政策评估范式,推动行为公共政策在应急管理中向纵深化发展。

【关键词】柔性治理 “数字鸿沟” 行为公共管理 调查实验 政策工具

【引用格式】

傅承哲、黄伟俊、欧昊麟(2024).公共危机情境下“柔性治理”如何跨越“数字鸿沟”?——基于三种政策工具的实证研究.公共行政评论,17(2):140-156.

Fu, C.Z., Huang, W.J., & Ou, H.L. (2024). How Can Flexible Governance Bridge the Digital Divide in Public Crisis Situation? An Empirical Study of Three Policy Tools. Journa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17(2): 140-156. (in Chinese)


家庭生育决策、儿童照料方式与女性就业

——基于微观家庭调查数据的分析

许玲丽 陈云菲

【摘要】提高女性就业与生育的正向兼容性对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论文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采用cmp方法探究儿童照料方式、女性生育与就业决策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发现,女性生育和就业存在双向抑制关系,且对农村户籍的青年女性抑制性更强。隔代照料有助于缓解生育和就业的正向兼容矛盾,而机构照料仅提高了女性就业率,在城市中机构照料伴随高昂成本反而抑制了生育数量。此外,女性正规就业与生育相互抑制,而非正规就业是缓解矛盾的有效途径,尤其是在农村,女性生育与非正规就业相互促进、兼容发展。从动态角度看,因生育中断就业对女性再就业的阻碍具有持续性。建议进一步完善和发展非正规就业市场,短期可鼓励支持家庭隔代照料,长期需发展完善普惠性市场照料,补充“去家庭化”的生育支持。

【关键词】劳动参与决策 生育决策 非正规就业 隔代照料 机构照料

【引用格式】

许玲丽、陈云菲(2024). 家庭生育决策、儿童照料方式与女性就业——基于微观家庭调查数据的分析.公共行政评论,17(2):157-175.

Xu, L.L.,& Chen, Y. F.(2024). Family Fertility Decisions, Child Care, and Women's Employment: Based on Micro­Household Survey Data. Journa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17(2): 157-175. (in Chinese)


工业用地市场化配置改革的制度变迁逻辑

——基于“主体互动-制度共演”框架的分析

邹 旭 马贤磊 石晓平

【摘要】工业用地配置是当前要素市场化改革的重要内容。历经40余年的长期改革,市场在其中发挥的作用仍需要进一步加强,如何理解工业用地市场化配置改革的内在逻辑。通过纳入多类行为主体和关联制度,论文构建了“主体互动-制度共演”的理论框架,围绕改革开放以来工业用地市场化配置的改革历程和逻辑展开制度分析。研究发现,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工业企业围绕工业用地配置制度充分互动,分别以制度供给、制度创新和制度需求的形式,在工业用地市场化配置的初步探索、发展调整和深化改革阶段主导了制度演变方向。土地产权、财政管理和政绩考核等关联制度安排也在工业用地配置制度演化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研究认为,未来工业用地配置会以市场主体向上传递制度需求的互动形式深化改革,故应建立制度需求的有效反馈机制,服务企业发展和产业转型,重点优化土地利用计划管理和用途管制制度,加快培育土地二级市场和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体系。

【关键词】工业用地 市场化配置 制度变迁 地方政府

【引用格式】

邹旭、马贤磊、石晓平(2024). 工业用地市场化配置改革的制度变迁逻辑——基于“主体互动-制度共演”框架的分析.公共行政评论,17(2):176-195.

Zou, X., Ma, X.L., & Shi, X.P. (2024). The Institutional Change Logic in the Market­Oriented Allocation Reform of Industrial Land: Based on the Framework of “Actor Interaction and Institution Co­Evolution”. Journa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17(2): 176-195. (in Chinese)


【文章来源】《公共行政评论》2024年第2期,原文阅读与下载请点击文末左下角“阅读原文”。

《公共行政评论》唯一投稿系统:https://ggxz.cbpt.cnki.net/ 

官网:http://jpa.sysu.edu.cn

编辑部邮箱:jpachina@163.com

编辑部电话:020-84113029


初审:徐婧怡

审核:林川

审核发布:朱亚鹏



中大公共行政评论JPA
《公共行政评论》(JPA)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中山大学主办,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山大学中国公共管理研究中心、广东省行政管理学会协办并公开发行的公共管理类专业学术期刊。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