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楼
面前是数百年的故黄河
背后是五千年的古彭城
从历史深处走来的黄楼
串古联今、演进迭变
跟大徐一起看一看吧
(点击观看)
“惟黄楼之瑰玮兮,冠雉堞之左方。
挟光晷以横出兮,千云气而上征。”
这是北宋文学家秦观
为纪念苏轼在徐州抗洪成功
撰写的《黄楼赋》
这个地方现在就在
徐州市鼓楼区黄楼街道辖区
黄楼-孙井贤
徐州,自古就是重要的交通枢纽、兵家必争、商贾繁荣之地。以黄楼为起点,“五省通衢”“文庙”“鼓楼”“镇河铁牛”“张良墓道碑”等皆处于老城区“主动脉”之上,与彭城广场的“城下城遗址博物馆”共同构成了徐州这座古老城市的历史文化格局。
上图:五省通衢-王琨 下图:镇河铁牛-王琨
对苏轼的怀念——黄楼
黄楼街道于1955年12月成立,因辖区内有古迹苏轼黄楼,1958年更名黄楼街道。
历史上,徐州先后经历过5次黄河水患,4次被洪水吞没,只有苏轼徙知徐州期间抗洪取得完胜,并建黄楼以纪念,黄土刷墙故名曰“黄楼”,包含有“土实胜水”的意义,所以林语堂把苏轼知徐时期称为“黄楼时期”,以彰显他的民本功业。
今天的黄楼重建于1988年,位于故黄河畔、庆云桥东侧的黄楼公园内。琉璃覆顶,歇山抱厦,飞檐凌空,屋檐下“黄楼”二字为苏轼亲手所书,楼中放置着苏辙作、苏轼书的《黄楼赋碑》,正门书写着两副对联——“湖山共唱黄楼赋,天地同怀苏子功”和“江山信美黄楼千载雄三楚,人物风流赤县万民忆二苏”,表达了数代彭城人对苏轼的怀念。
泗汴交汇的文化传承——文庙
徐州是泗水汴水交汇之地,黄河经汴入泗,又夺淮入海,傍城流过,三面绕城。古徐州城,冈岭四合,形如仰釜,独缺西北,黄河汤汤,蜿蜒而来。东行至黄楼,拐而南流穿城而过。
今天,故黄河碧水清波绕系城区腰间,沿河两岸,绿色园林、现代建筑、依稀可辨的古牌坊、苍凉厚重的古商道,星罗棋布,古风古韵,悠久历史和现代文明交相辉映。
故黄河-王琨
从黄楼向南,从“黉学巷”行至文庙,这里是祭拜孔子的地方,全名文宣王庙,也称府学宫,亦称黉学、孔子庙学。徐州文庙历尽沧桑,始建于宋代,元代毁于战火。清代268年间,徐州文庙经历风雨和水患,重修8次之多。康熙二十一年(公元1682年),将文庙从东大察院迁回徐州州衙(今彭城路壹号)东侧,就是今天文庙的位置。
2024年4月份修缮后的文庙
原文庙格式无缺,其选址“地址之恢,黉学之状,视旧宫有侈焉”。建筑群共分三路五进庭院,贯穿在南北中轴线上,占地近2万平方米。由南向北依次为影壁、棂星门、大成门、大成殿、明伦堂、尊经阁。大成门前为泮池,左右为配殿,东南角为奎星楼。
文庙老照片(1991年陈太平拍摄)
江北第一楼——鼓楼
鼓鸣千载,楼听文声。
2024年,穿过漫漫历史长河,鼓楼在彭城广场文庙街区再现。千年鼓楼与现代都市和谐共存,既有传统与时尚的碰撞,又有历史与潮流的共鸣。重新开放的文庙将现代与传统、文化与商业、繁华与宁静有机结合,形成文商旅融合一体化发展格局。
文庙街区大门是一座面南背北的仿古门楼,这便是消失于徐州半个多世纪的“江北第一楼”——鼓楼。
在明清徐州府城图上可以清楚地看到鼓楼的确切位置,若追溯至楚汉时期,这里是楚霸王项羽的西楚故宫,西汉楚国、东汉彭城国“并都于此”,唐宋以后则是徐州府衙重地。
《水经注》中提到:“彭城,大城之内有金城,东北小城。”“金城”指主帅居住之地,又称“牙城”。古时官员上朝时必须在门外排列成行,所以“牙城”又叫“牙门”,即后世通称的“衙门”。作为衙署正门,鼓楼并不是完整的高大建筑,而是特殊的过街楼形制。在漫长的时代变迁中,鼓楼以不同的名字陪伴着徐州城的兴亡,有时叫“钟鼓楼”,有时叫“谯楼”。谯楼是指城门上的瞭望楼,“世之筑城,必建谯楼。此乃汉之遗风。谯楼内每悬巨钟,昏晓撞击,使臣民闻之而生儆惕之心。”
一眼望千年——城下城遗址博物馆
自大禹治水划分九州始,徐州由于紧邻古黄河,历史上水患频发,古城屡遭掩埋,新城于旧城之上原址重建,周而复始出现了由地表层往深处层层叠加的古城遗址,成就了“城下城、府下府、街下街、井下井”的古城奇观。
彭城广场地面之下,埋藏着被黄河水吞噬的两座上下叠加的明代古城。据文献记载,彭城广场及周边区域为战国、秦汉彭城县治、郡治的中心区域。自三国时期,曹操迁徐州刺史部到彭城,并改名徐州后,历经唐宋明清,这里始终是徐州城核心区域。
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们在城建中陆续发现大量地下遗存。新千年初,金地商都工地发现从明清、宋元、唐、南北朝及两汉的文化堆积。2020年,彭城广场、文庙街区施工中,发现极为珍贵的古城遗迹,以朝代层层重叠,规模宏大,内容丰富,价值不可估量。遗址上揭露4处夯土台基,明确为两汉、魏晋时期高台建筑基址遗存,同时发现西周—春秋时期墓葬群、西汉—魏晋时期建筑基址、宋—明时期河道等多处遗存。地下城遗址考古填补了徐州城市考古的空白,对于研究汉代以前徐州区域变迁和分布范围具有重要意义。
“徐州城下城遗址博物馆”西起中山北路,东至彭城路,设于地下一层,总展陈面积3735㎡,将地铁换乘空间、文物展陈、人行慢行交通系统、商业空间有机结合,地下空间南侧、西侧两条地下通道分别展现徐州史上太平街、统一街的风貌。通过独具匠心的展陈设计,将徐州这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走过的时光年轮,层层揭开。明代的道路、院落、灶台、瓦砾,唐宋时期的盘、碗、盏,汉代的水井,一一展现,往来行人“一眼望千年”。
红色地标——吴亚鲁革命活动旧址
吴亚鲁革命活动旧址-孙井贤
1923年,吴亚鲁被党组织委派到徐州开展工作。1924年4月,他发动思想进步的学生组成“徐州青年互助社”,并积极开展建团工作,发展了第一批社会主义青年团员6人。
在徐州短短两年时间,吴亚鲁带领一大批进步青年成长为党的骨干,被称为“徐州地区和豫东、皖北邻县的革命运动的重要的引路人、播种者”。1939年6月,在国民党反动派制造的“平江惨案”中,吴亚鲁为掩护战友英勇牺牲,年仅41岁。
这栋保存完好的古式平房,是吴亚鲁当年的活动旧址,也是当时徐州党组织的活动中心,它是徐州近代革命史的发源地、徐州党团组织的诞生地。现在,“吴亚鲁革命活动旧址”已成为开放式的红色教育基地,感染着前来参观的党员和群众,成为徐州市的“红色地标”。
全国示范智慧商圈——中心商圈
寸土寸金的黄楼街道,秉承着千年文脉赋予的坚韧品质加速迭代。这里历史与现代交织、时尚与温情并存,街区消费与产业发展相辅相成,交相辉映。黄楼街道现有千万元以上商务楼宇11栋,总面积近100万平方米,中心商圈年客流量超6000万人次,交易额超百亿元,成为江苏第二大城市核心商圈,先后获评全国示范智慧商圈,江苏省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集聚示范区、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放心消费和旅游休闲示范街区、最美公共文化空间、高品位步行街。
中心商圈夜景-王琨
从历史深处走来的黄楼,串古联今、演进迭变,依托金鹰国际、苏宁广场、金地商都、彭城壹号、文庙街区等城市综合体和特色街区,加速文旅商融合,壮大楼宇经济,“新地标”正焕发着老城活力。
时尚商圈-王琨
来源 | 方志江苏
编辑 | 杨洁 魏晓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