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有水湿的系列处理方法
文摘
2024-11-23 22:12
重庆
356、伤寒厥而心下悸,宜先治水,当服茯苓甘草汤,却治其厥。不尔,水渍入胃,必作利也。茯苓(二两) 甘草(一两,炙) 生姜(三两,切) 桂枝(二两,去皮)病人受寒,厥是手脚发凉,心下悸是心下胃的区域感到悸动。心下悸一般是里有停饮,有水饮,水饮是成形的水。我有一个很明显的体会,夏天天气热,吃饭前先吃几块西瓜,吃多了感到心下不舒服。但是如果吃饭以后再吃西瓜,就不难受。这个心下不舒服和心下悸有点类似,是有水饮。西瓜吃下去也是水,停留在胃,就感觉心下不舒服。心下有水饮的淤堵,牵制了津液,造成津液不足,不能到达四肢末梢,手脚就凉。表里:手脚凉是表,伤寒也是表,心下悸,心下是里。主要的原因是因为心下有水饮牵制津液,导致了手脚凉。病人有水饮而不感觉渴,是因为胃寒,需要温中,利水。胃不寒,有水饮,一般会口渴,条文里面说,饮不解渴是有水饮。表和里都有。虚实:手脚凉,津液虚,心下有水饮是实,虚实夹杂状态。寒热:手脚凉,心下悸动,心下寒。舌体应该是淡的,不是温病或者白虎汤证的舌红。寒热是寒。抓大局:这时人体是怎样一种状态呢?心下水饮,是寒的,不口渴,心下有寒饮的淤堵。心下有水饮,导致脾胃的运化不力,津液不足,不能到达四肢末梢。去了心下的水饮,增加大循环的能量,整个就改变了。开方:茯苓甘草汤,以桂枝甘草汤打底,有桂枝、炙甘草,炙甘草建中补津液,桂枝打通人体大循环,茯苓淡渗利水,没有用白术。如果用白术会怎样?也不会有问题。为什么张仲景在这里只用茯苓?因为这个水是液态的,心下悸,用茯苓淡渗利水。如果舌头胖大有齿痕,要不要加白术?加白术。如果是单纯的停饮,用茯苓淡渗利水就行。如果还有胃弱不想吃饭,恶心,可以加半夏吗?可以,根据人体的情况。胃有寒饮,虽然有水饮,但是也不渴,加生姜三两(一两15克),我自己在用的时候,桂枝汤一般就是用三两生姜。厚朴生姜汤我用了半斤生姜,味道很辣,服药后感觉挺好。像生姜泻心汤或者甘草泻心汤,炙甘草是甜的,黄连是苦的,姜是辣的,这个泻心汤喝起来又甜又苦又辣。病人心下悸,手脚凉,用了茯苓甘草汤,不口渴。如果胃弱恶心,不想吃饭,可以再加半夏,加姜草枣也可以。心下悸,手脚凉,桂枝加茯苓白术汤行不行?当然可以。一般心下满的水饮,去芍药。因为心下胀满,把水淡渗向下,从小便排出去就行。在真武汤里,加了芍药,不是敛降津液,而是取芍药向下的势能来帮助身体向下利水。如果病人心下有水饮,头晕恶心呕吐,中焦有水饮,用苓桂术甘汤。这个苓桂甘姜汤用生姜,苓桂甘枣汤证因为是小腹区域的水饮,用了半斤的茯苓,剂量很大。茯苓甘草汤里茯苓只用了二两,苓桂术甘汤里面茯苓四两,桂枝三两,白术二两。苓桂术甘汤证是脉沉紧,头晕,身体阵阵摇,如果是阴证就是真武汤证了。如果身体真的有点晃,头晕眩,茯苓的量也大了,白术也加了二两,茯苓只用了二两,剂量不大。这里只是有一点水饮,觉得心下悸动。把每个方证了解了,临证的时候就可以灵活应用。如果口水多,水湿重,可以用理中汤,干姜、人参、白术、炙甘草。理中汤证和茯苓甘草汤证相比寒更重一些,茯苓甘草汤证可能有气上冲。茯苓甘草汤和五苓散比较,五苓散证口渴,胃不寒,而茯苓甘草汤证胃寒。从阴证到阳证,从寒到热的利水饮方剂排列:附子汤,真武汤,理中汤,茯苓甘草汤,苓桂术甘汤,五苓散。不尔,水渍入胃,必作利也。如果不把心下的水饮去掉,水进入肠道就会腹泻。如果是热性的下利,大便臭,急迫有力;寒性的下利虽然腹泻,但是大便不臭。问诊会问大便臭不臭,放屁臭不臭,如果大便臭,放屁臭,说明肠道里面有热。热性的下利,便脓血的,像白头翁汤证。玄珠中医诊所上班时间:星期一到星期四,周六周日两天,看病请预约!
国学功夫
推广科普伤寒古中医,了解养生治病的中医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