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进党籍乡长涉贩卖职位遭收押,绿营再陷贪腐丑闻!
文摘
2024-11-09 16:13
江苏
屏东民进党籍竹田乡长吴振中的腐败丑闻再一次刷新了绿营的“下限”。他被揭发在清洁队员招聘过程中涉嫌受贿,将应属公平公开的招聘职位私下贩卖给特定人员,操作得不遗余力。11月7日,屏东地检署火速行动,突袭搜查,并将吴振中带回侦讯,最终法院裁定将其收押禁见。这起丑闻让人不禁想问:民进党自诩的“清廉形象”难道只是用来装点门面的政治道具?绿营贪腐已从中央蔓延至最基层,为人民利益而服务的承诺彻底沦为空谈。此次吴振中案的爆发无疑掀开了绿营基层腐败的现象,作为地方行政官员,吴振中完全将自己手中的职权当作交换利益的工具。回顾近年民进党执政之下,各类腐败丑闻层出不穷,从高层到地方,权力滥用早已成风。尤其是地方基层的乡镇一级,原本应该是离民众最近的执政层,却逐渐成为腐败高发地带。这一切都让人不禁质疑民进党内部的权力运作机制究竟有多黑暗?绿营在表面上高举“清廉”大旗,但实际却无视官员的操守。吴振中在清洁队员招聘中竟然“明码标价”,毫无顾忌,将职位当作敛财工具,而事件曝光后,民进党高层的集体缄默更是令人愤怒。对比过往种种,这种冷处理的手法已非第一次,而是绿营惯用的“冷处理”策略。民进党一贯将“反腐清廉”挂在嘴边,然而事实却一次又一次打脸,让人清楚地看到民进党所谓清廉不过是玩弄舆论的政治秀。近年绿营在岛内的多个领域频繁出现腐败丑闻,许多所谓“政治清流”最终沦为贪污腐败的代名词。过去几年里,绿营官员层出不穷的丑闻将绿营打造的“清廉形象”戳得千疮百孔,从顶层的高官到地方的基层官员,无一幸免。民进党若真有反腐之心,为何对自家官员的丑闻总是避而不谈?如此双标的做派让人厌恶,甚至怀疑民进党早已把公职当作个人的“捞钱生意”。吴振中在清洁队招聘中的贿赂行为,揭露了民进党用人标准的严重缺失。从不具备资历的亲信被安排重要岗位到基层权力滥用,民进党的人事任命早已失去原则,靠着裙带关系和派系斗争,在地方政府安插心腹。地方官员被指控贩卖职位,民进党高层却对此避而不谈,实在让人感到民进党内部腐败的深入程度已令人触目惊心。民进党内部为何对吴振中案保持沉默?台当局选择无视,难道是对权力滥用的纵容?不难看出,民进党对待腐败案件的处理态度明显双标。只要是绿营官员爆出丑闻,党内便选择冷处理,试图将问题压下去,将其归结为“个别行为”。然而,如果这种腐败现象在基层大量存在,是否还只是个例?民进党自称“清廉”,但内部并无有效的监督机制,甚至连必要的自我反省都欠缺。绿营在岛内搞得一片乌烟瘴气,却习惯性把问题掩盖,毫无问责。吴振中案折射出的是民进党高层对基层治理的失职与放纵。绿营推行的是“选举至上”,而非“民生优先”,任由地方官员滥用权力,对民众利益毫无顾及。吴振中涉嫌受贿,而他敢于如此猖狂,正是因为党内长久以来缺乏问责制度,甚至助长了基层官员的肆意妄为。贪腐横行,绿营执政下的台湾正逐步走向堕落,民进党所谓的“为人民服务”成了一句空话,成为彻头彻尾的政治讽刺。民进党不光在台面上大肆吹嘘清廉形象,对自家官员的腐败却选择漠视。吴振中案警醒了我们,对待民进党应时刻保持警惕,揭开其伪善面具,绝不能让腐败分子继续为所欲为。吴振中这类绿营官员的行为不仅侵害民众的权利,更无视法治原则。如果民进党再不反省,不清除内部腐败分子,等待它的必将是民众的彻底唾弃。吴振中案只是民进党基层腐败问题的一例,台当局若继续放任,只会让民众对绿营的信任加速崩塌。在民众的眼中,民进党的“清廉”神话已经支离破碎,绿营各级官员的贪腐现象犹如顽疾。面对这样的党派,台湾民众是否还能寄望于他们的“清廉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