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关注该公众号
DOI:10.3877/cma.j.issn.2095-7157.2024.03.008
作者单位:100088北京,火箭军特色医学中心消化内科
通信作者:田甜,Email:sweettsweet@163.com
【摘要】目的 十二指肠Brunner腺错构瘤(Brunner′s gland hamartoma, BGH)是较为罕见的疾病,术前误诊率高。本文报告1例 BGH 伴反复消化道出血的诊治过程,并结合既往文献对本病特点进行总结,以期为临床工作提供借鉴。方法 回顾性分析火箭军特色医学中心消化内科收治的1例BGH患者的临床资料和近10年文献报道个案共81例,并进行总结。结果 本例患者因反复黑便发现十二指肠肿物,于我中心行内镜切除十二指肠4.5 cm×3 cm×1.8 cm肿物,病理诊断为错构瘤性息肉;文献报道病例主要表现为腹痛、黑便、恶心呕吐、贫血,89.19%肿物大小超过2 cm,选择外科手术、内镜切除和保守治疗分别占53.09%、41.98%、3.70%。结论 BGH容易误诊,在十二指肠黏膜下肿物或消化道出血鉴别诊断中应加以考虑。
【关键词】 十二指肠黏膜下肿物;错构瘤;消化道出血
十二指肠Brunner腺错构瘤(Brunner′s gland hamartoma, BGH),又称为十二指肠错构瘤或十二指肠腺瘤,是一种罕见的十二指肠良性肿瘤,其在十二指肠良性肿瘤中发病率约为 5.0%~10.0%,占所有胃肠道肿瘤的不到1%[1-2]。常规胃十二指肠镜BGH检出率约为0.01%~0.07%[3]。BGH临床表现无特异性,病因和发病机制亦尚未完全明确,多数是外科或内镜术后确诊。现报道火箭军特色医学中心消化内科于2024年5月3日收治的1例以消化道出血为主要表现的Brunner腺错构瘤患者,并结合文献进行综合分析,以期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资料与方法
一、本例患者资料
患者男、59岁,因间断黑便2月余,每次量少,可自行转黄,当地医院胃镜检查提示“十二指肠球部隆起性病变”,于2024年4月29日就诊我院消化内科,既往右足骨折内固定术病史,否认其他病史。查体无特殊阳性体征;化验血红蛋白97 g/L,其他生化未见异常,肿瘤标志物中糖基抗原724为40.10 U/ml。上腹部CT提示十二指肠球部及降部见不规则软组织团块影,较大层面大小约2.1 cm×2.3 cm,其内见条状低密度影,增强后病变呈明显强化(图1)。2024年5月3日收入院。
二、文献报道病例及临床特征
使用数据库“PubMed”、“万方数据库”、“知网”,对关键词“Brunner腺错构瘤”、“十二指肠错构瘤”、“十二指肠腺瘤”进行检索,选取2014~2024年中英文文献72篇(中文8篇、英文64篇)81例BGH患者。患者平均年龄53岁,男女比例约为1.38∶1;临床表现主要以腹痛、黑便、恶心呕吐、贫血为主要表现,乏力、梗阻、消瘦较少见;共38例明确报道血红蛋白水平,中位血红蛋白为73.50 g/L(表1)。
结 果
一、本例患者资料
胃镜见十二指肠球部顶部至球降移行部见直径约2 cm长柱形肿物,表面可见凹陷。EUS检查见肿物位于黏膜下层,内部回声中低混杂呈蜂窝样,外部边界清晰,截面大小约2.5 cm×1.5 cm,固有肌层完整(图1)。考虑十二指肠肿物虽然较大,但固有肌层完整,2024年5月15日行内镜下切除手术过程:在肿物基底部注射后抬举良好,用尼龙圈套扎肿物底部,用圈套器圈套切除肿物,创面用6枚金属夹夹闭,切除肿物回收送病理;术后病理诊断提示:(十二指肠)错构瘤性息肉,肿瘤大小4.5 cm×3 cm×1.8 cm(图1D为术后标本,图2为病理图像)。术后禁食3 d并予以抑酸补液治疗,患者恢复良好并于2024年5月22日出院。术后2个月复查胃镜示创面愈合良好。
二、 BGH患者临床特点
文献报道81例患者内镜下表现主要位于十二指肠球部57例(70.37%)、十二指肠降部23例(28.40%)、十二指肠水平部1例(1.23%);形态以带蒂居多62例(76.54%)、广泛病变13例(16.05%)及无蒂6例(7.41%)表现略少见。74例明确报道内镜下/术后标本大小,平均大小约为4.70 cm,≥2 cm患者占89.19%;治疗上,53.09%因术前考虑肿瘤或内镜下治疗困难选择手术治疗、41.98%选择内镜治疗、3.70%选择保守治疗;以上术后病理均证实BGH,无论手术还是内镜,治疗效果均成功,其中1例因消化道大出血、失血性休克死亡,临床治愈率为97.54%。
讨 论
十二指肠黏膜下肿物的鉴别包括:脂肪瘤、平滑肌瘤、间质瘤、淋巴管瘤、异位胰腺、神经节性副神经瘤等,BGH也要考虑在内。1688年瑞士解剖学家约翰·康拉德·布鲁纳描述了Brunner腺,其主要位于近端十二指肠的深层黏膜或黏膜下层,并分泌一种含有粘蛋白的碱性液体,可以保护黏膜免受进入十二指肠的酸性胃内容物的影响[4]。BGH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目前最能得到公认的假说是认为BGH本质是十二指肠的胚胎发育不良[5],其他相关的因素包括胃酸过多、幽门螺杆菌感染、黏膜损伤、尿毒症和慢性胰腺炎、胰腺外分泌不足[6]。
BGH在不同年龄组均有报道,并以50岁居多[6-7],且男女发病无明显差异。临床表现为腹痛、恶心呕吐、黑便、梗阻和贫血[8],亦有少部分患者以乏力(12.35%)、体重减轻(8.64%)就诊,黄疸[9]、胰腺炎[10]和慢性腹泻[11]则临床上较少见。当病变累及十二指肠壶腹时,易被认为是壶腹肿瘤或胰腺肿瘤[9]。
Brunner腺增生性病变一般分为3种类型[7]:1型:局限于黏膜的弥漫性结节性增生,无蒂突起分布于十二指肠的大部分区域;2型(最常见):局限于十二指肠球部为局限性结节性增生,通常大小<1 cm;3型:腺瘤样增生,即BGH,内镜下大多数表现为孤立的带蒂息肉,少数为无蒂息肉。大多数病变位于十二指肠球部,随着与幽门环距离的增加,其发生率逐渐降低[12-13]。BGH大小在0.7~12 cm之间,平均4 cm[7],本文总结文献报道的患者BGH平均大小为4.7 cm。
文献报道基本术后才能得到最终明确诊断,但术前我们仍可通过内镜联合EUS可进行直接可视化和精确定位,并判断起源、范围和血管分布,并将BGH作为鉴别诊断之一。Matsushita等[14]提出BGH的典型EUS特征是位于十二指肠壁的第二层和第三层,边缘不规则,低回声,外观不均匀和病变内的囊性区域。CT也可作为辅助诊断,其表现为瘤体内实性部分呈轻至中度持续延迟强化,周边脂性成分则无强化,表面被覆线样强化黏膜组织[15-16]。最后BGH的诊断还是需要病理学支撑,通常表现为边界清晰的实体块,表面光滑,被正常十二指肠黏膜覆盖,切面呈粉红色或茶色,小叶被纤维间隔分隔,内部有囊性变[17]。当已确诊BGH病变时,目前临床上推荐有症状患者进行内镜下治疗,以避免不必要的扩大性手术[18-19]:当形态为带蒂,可通过圈套器进行治疗;当形态为广泛病变或无蒂,则需要进行黏膜切除术或剥离术。但目前现实情况是,BGH表现为一种黏膜下肿物[20],活检难以确诊,肿物体积通常又较大,导致约一半以上的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因此,应该加强对BGH的认识。另外,近年来也有报道BGH合并局灶性高级别异性增生[21-22],提示BGH仍有潜在恶变的可能。
综上所述,BGH是一种罕见的十二指肠良性肿瘤,其临床表现主要以腹痛、黑便、恶心呕吐、贫血为主要表现,临床实践中非常容易出现漏诊和误诊,应加强认识以为患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
利益冲突 所有作者声明无利益冲突
作者贡献声明 李立亚:文章撰写;张纪娟、马晓冰、李萌:病历提供、数据整理;张丹:影像资料整理;李长政、田甜:研究指导、论文审阅
参考文献(略)
李立亚,张丹,张纪娟,等.十二指肠Brunner腺错构瘤(布氏腺瘤)致反复消化道出血1例并文献复习[J/CD].中华胃肠内镜电子杂志,2024,11(3): 182-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