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重庆·夜读丨缙云山:君问归期未有期(节选)②

时事   2024-09-10 23:03   重庆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李商隐的一首《夜雨寄北》传诵千年,诗里写的巴山夜雨是不是现在的北碚缙云山呢?这座山有着怎样的故事?

今天继续为大家分享作家吴景娅写的《缙云山:君问归期未有期》节选。




缙云山:君问归期未有期(节选)
作者 吴景娅

山不在高,有仙则灵。

缙云山是具有1500多年历史的佛教圣地,与四川峨眉山、青城山并称“蜀中三大宗教名山”。

缙云寺,始建于南朝刘宋景平元年(423),距今近1600年,是国内唯一的迦叶古佛道场。

作为北碚人,会走路时便要学爬山。爬山的入门级别,就是能爬到缙云寺。小学二年级,爬到缙云寺山门,便可宣布自己成人了,脱下一双磨脚的塑料凉鞋,打着赤脚嗵嗵嗵再往上一路跑,匆匆跑过山门前的那两座石牌坊。人到中年才去仔细打量,它们一座上面的题字是“缙云胜景”,为明永乐五年(1407)成祖敕谕;一座上面题字是“迦叶道场”,为明万历年间神宗朱翊钧赐谕。想起当年,爱好书法的父亲,每次走到这里会停下来,仰头,细眯着眼去琢磨这两个牌坊上的8个大字,然后欣欣然赞叹:壮实!壮实!

缙云寺掩映在绿树之中。新华社记者 刘潺 摄

我也是从父亲那里第一次知道抗战时期住在缙云山上的太虚大师。释太虚(1890 — 1947),法名唯心,字太虚,号昧庵,浙江桐乡人。他与虚云大师、印光大师、弘一大师并称民国四大高僧。

父亲说,最佩服太虚大师的便是:看透了人生,却仍是积极参与人生。这样类似禅语的话,我也是人到中年后才懂得。

太虚大师不故弄玄虚,他的“即人成佛”“人圆佛即成”至今皆是普照善男信女的光芒。

1937年,“七七事变”,中国人已从卢沟桥的炮火中看到了日本人要蚕食中国的野心和暴行。第一时间里,太虚大师便在庐山发出了《电告全日本佛教徒众》,谴责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行为。同时发出了《告全国佛徒》的通电,号召全国佛教徒练习防护工作,奋勇护国。同年9月,太虚大师抵达重庆北碚,登缙云山亲自主持他创建于此的汉藏教理院的事务。

听北碚人讲,大师登上缙云山的那天,傍晚缙云寺的鼓声是一击一回音,从狮子峰传到聚云峰、猿啸峰、莲花峰、香炉峰……久久地在九峰间荡漾。

北碚缙云山。首席记者 龙帆 摄/视觉重庆

1932 年秋,汉藏教理院正式开学,太虚大师任院长。汉藏教理院课程十分丰富,以藏文、佛学为主,兼授历史、地理、文学、艺术、法律、农业、伦理、卫生等学科。

后来随着国民政府迁都重庆,汉藏教理院更抵达辉煌,达官贵人,文人名士纷至沓来。那时,缙云山伸入云端天梯般的青石板路上,往往是滑竿长长的一串,宛如游龙。

汉藏教理院不仅该时门庭若市,此后更是影响深远,作用之巨,有佛教史家言:汉藏教理院“学风不亚于昔日唐玄奘留学印度之那烂陀寺”。汉藏教理院还设立编译处,翻译出版汉藏丛书,运销西康、青海各地。

那时,正是中国深陷战火之岁月。但太虚大师却领导众僧潜下心来,光耀中华佛教文化,倾力于民族的沟通。而他也并非一味藏于深山老林办学,眼睛里总是闪烁着悲悯的光芒,痛惜那些被战争涂炭的生灵。他四处筹款募捐,支援前线;鼓励青年僧人或从军或参加医疗救护队、运输队、宣传部……1938年11月,他领导僧众设避难所于重庆江北塔坪寺,收容了大量入川难民;重庆遭受大轰炸时,又组织建立起了佛教徒僧侣救护队,参加救护工作……

抗战胜利,太虚大师被国民政府授予“抗战胜利勋章”,他当之无愧。

从1937年秋到1945年秋,8年的时间,太虚大师在缙云的晓风暮云中踏遍青山,播撒良善。他离开此山回上海的那天,缙云寺的晨钟又是声声如雷大震,从狮子峰传到聚云峰、猿啸峰、莲花峰、香炉峰……在空山转了一圈又回到了狮子峰……为什么又是狮子峰?因为在缙云诸峰中,这是太虚大师去得最多的地方。

北碚缙云山。首席记者 龙帆 摄/视觉重庆

我在西南大学读大三的那年,和同学五六人,大热天趁夜登上狮子峰,想看翌日的日出。到底是年轻,东方的太阳跃出群山时,竟甜梦酣酣。梦中的狮子石是活鲜鲜的一头公狮,壮硕雄健,却安静、驯良地趴在崖边,眼神温柔、专注地盯着山下的动静,偶尔才起身抖动着身上的鬃毛。而青石筑起的太虚台上,好多人在那里席地而坐,或着袈裟,或衣长衫,他们面前瓶有菊花,盏有清茶,碗有斋饭……初秋之风刚上松枝,和煦之极;丽阳当空不暴不烈,暖人之至。他们拈阄吟诗,不亦说乎。一位脸型方正,天庭饱满,鼻直嘴阔戴着圆框眼镜的僧人,回过头,看着躺在青石上的我,慈爱地呼道:快起来,小施主,地下冰凉……

若干年后看资料,才大悟自己竟在梦中神遇了太虚大师和他的重阳诗会。只是不知神遇的是1940年、1943年的哪一次?

当年,太虚大师举办的两次重阳诗会都轰动了山城,可歌可泣。那是因为这里到处都是离乡背井的人,一过节就会心潮起伏、浮想联翩。而同样避难巴山的太虚大师,自然最了解体贴众生的愁绪。何以解忧?唯有登高与诗歌。登高能让人望得很远,望见乡土,望见天地的邪不压正;而诗歌可让他们与所想念的人挨得很近,像律诗中的平仄与对仗……

这可能是侵略者永远想象不到或无法理解的画面——他们在烧杀抢掠,却有中国人端坐于山峦之巅,沐浴清风,吟诗唱和……什么叫高贵?那便是临危不惧、不慌张!临危仍不放弃对诗歌、鲜花、竹与茶……所有美好事物的膜拜、歌咏与信任!这样高贵的人,以及拥有高贵文化与德行的民族,怎么可能被征服?

(未完,待续……)

北碚缙云山。首席记者 龙帆 摄/视觉重庆

本文选自《重庆传:大江东去唱渝州》
出品:刘长发
监制:张红梅 周秋含
策划:单士兵 张一叶
统筹:吴国红 康延芳 马京川
栏目主持:朱丹红
本期朗读、音频制作:朱丹红
鸣谢:重庆出版社

责编:周静

审核:李辉

将重庆日报设为星标

权威信息 第一时间掌握

有惊无喜,还是输了!关于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决定草案的议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

本期视频推荐
更多精彩视频
关注重庆日报抖音号、视频号



重庆日报
反映时代声音、回应群众关切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