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21年上海初三一模记叙文阅读闵行区《“可怜”的意思》
5.(20分)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可怜”的意思(节选)
李娟①
①在城里的市场里,我把所有东西打成两个大包,一手拎一个去找回塔门尔图②的车。去喀吾图③方向的班车发车没个准点,人一满就出发了。因此我只好四处打听偷偷运营的黑车。找到车后,当那个司机得知我要去的地方时,非常吃惊,说:“你一个汉族人,到那里干什么?”
②我后座的一个女人更是惊讶得不得了,不停地问:“你不怕吗,不怕吗?”
③我心想,那有什么可怕的啊。就一个劲儿地笑,不理她。
④但这一路上她老是不停地问这个问题:“不怕吗?真不怕吗?你胆子真大啊!”
⑤直到我要下车,她才叹息着说:“听说那个地方狼很多的……”
⑥狼多那句话倒没把我吓住,吓住我的是﹣﹣我下错车了!不是这个地方!
⑦司机和车上的旅客谁也不知道那是个什么地方。我傻眼了。车都快到喀吾图了还没认出路来,司机气得直骂我笨,最后他在路上拦下一辆迎面开来的车,嘱托那个司机捎上我,把来路再走一遍,说不定能认出来路。
⑧荒野起伏连绵,一棵树也没有,无论走到哪里,无论从哪一个角度看都觉得极相似,我真的迷路了。为了不麻烦司机,最终还是中途下了车。豁出去了,大白天的会有什么危险呢?在戈璧滩上走的话说不定会遇到一个骑马的牧人,而在公路上来回逡巡,到天黑也未必找得到路。
⑨于是我拎着两个沉重的大包走进了茫茫荒野。还没走一会,手指头就被勒得生疼。于是我把这两包东西藏在路过的两块石头中间,在太阳下空手前进,我都已经做好了走到天黑的打算,结果走了才一个多钟头居然就迎面遇到了最最亲爱的卡西帕!
⑩在四顾无人的荒野里,突然,穿红T恤的卡西帕从天而降,那情景简直让人喜极欲泣。
⑪卡西帕一边向我跑过来,一边大喊:“可怜的李娟!”可怜的?我闻言愣了一下。等反应过来时,惊觉好多事情无需言语也能去到最恰当的地方,寻到最恰当的结局。如随木筏顺流直下,如种子安静地成为大树,虽缓慢,却有力。
⑫我问卡西帕:“你现在知道‘可怜’是什么意思了?”
⑬卡西帕总是很辛苦,睡得晚,起得早,干的全是力气活。每当看到她回到家累得话都说不出来时,我总会忍不住叹息道:“可怜的卡西帕!”用的是汉语。
⑭于是她每次都会问我:“‘可怜的’是什么意思?”
⑮我一时无法解释。哈语水平实在有限,找不出“可怜”在哈语中所对应的单词。她又去问斯马胡力:“你知道‘可怜的’是什么吗?”斯马胡力是全家人里唯一“略懂”汉语的,他能用汉语说“你好”“再见”。斯马胡力很自信地猜测:“就是说你‘很好’的意思。”
⑯我连忙否定:“不!不是‘很好’的意思!”
⑰我百般无奈,只好继续抱着她悲惨万分地表演一番。总之,实在没法说清。
⑱我天天左一个“可怜的”右一个“可怜的”说个不停,对着失去母亲的小羊说,对着冒雨找羊回来的斯马胡力说,对着因牙疼而整个腮帮子都肿起来的扎克拜妈妈说……大约我的神情和语气不时地触动着什么,慢慢地,这个词逼真地走进了卡西帕的意识。
⑲因此当她看到我孤零零地、疲惫无助地走在荒野中时,立刻就喊出声来:“可怜的李娟!”她不仅学会了一个汉语词汇,更准确熟练地表达了那种特定的情感。真是不得不感动啊……
⑳对了,怎么就那么巧遇到了卡西帕呢?原因很丢人﹣﹣我人还没到家,“有一个汉族姑娘迷了路”的消息就传遍这片荒野了……
㉑最开始是那个司机和一车的旅客逢人就说,然后迅速被一个在喀吾图买马蹄铁的牧羊人传回了荒野之中,紧接着与他打过照面的几个骑马人立刻拐道赶往塔门尔图,不约而同到我家毡房告知了情况,于是卡西帕和斯马胡力便出门分头去找我……哈萨克人的“土电话”真厉害啊。
㉒哈萨克人的习性就是一见面就把各自的最新见闻巨细靡遗地互相分享,互通有无。因此,当两个哈族人站在街头没完没了地打招呼的时候,可不要笑他们啰嗦啊。在远古最最寂静偏远的闭塞时期,这种习性为维持信息渠道的便捷通畅出过多大的力啊!
㉓是,传得太快太广了也不全然是件好事。等阿娜尔罕来的时候,也对我说:“听说有一个汉族姑娘在喀吾图路上下错了车迷了路,是不是你?”
㉔县城的人都知道了!
【注】①李娟:1979年7月21日出生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籍贯四川乐至,汉族人,中国当代作家。长年累月地生活在新疆哈萨克地区。②塔门尔图:在新疆北部,是牧民口传的地名,不是行政地名,又寂静偏远,故不容易描述和到达。③喀吾图:新疆北部的地名,是行政地名,班车可以到达,文中“我”意图搭乘去喀吾图的车,途中下车寻路去塔门尔图。
(1)第⑧段中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并改正。
错别字:
改正:
(2)联系全文,概括故事情节。
购物返程→ → →感悟“巧遇”
(3)请分析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①穿红T恤的卡西帕从天而降。
②只好抱着她悲惨万分地表演一番。
(4)下列选项中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第②至⑦段中写到的女人和司机,与文中其他哈萨克人一样,有着淳朴的习性。
B.第⑧段的环境描写,交代“我”迷路的原因,同时也表现“我”内心隐约的不安。
C.第⑪段生动地表现了当卡西帕喊出“可怜的李娟”时,“我”倍觉心灵相通和感动。
D.第⑬至⑱段为插叙,交代卡西帕等人生活十分艰辛,但却并不理解“可怜”的意思。
(5)联系全文,简要分析文章结尾的妙处。
参考答案 :
【分析】文章写的是“我”购物返程,在荒野戈壁迷了路,恰好遇见了救星卡西帕,表现了哈萨克人的朴素、热情和善良的品质。
【解答】(1)本题考查字形。戈璧滩﹣﹣戈壁滩。戈壁滩:指地面几乎被粗沙、砾石所覆盖,植物稀少的荒漠地带。
(2)本题考查故事情节的梳理与概括。注意抓住文章中关键词句,仿照已给出的示例,用四字短语进行概括。文章①﹣⑤段写“我”购物返程;⑥﹣⑧段结合“荒野起伏连绵,一棵树也没有,无论走到哪里,无论从哪一个角度看都觉得极相似,我真的迷路了”等可知,写“我”在荒野中迷路了,可概括为:荒野迷路;⑨﹣⑲段结合“在四顾无人的荒野里,突然,穿红T恤的卡西帕从天而降。那情景简直让人喜极欲泣”可知,写“我”遇到了救星,卡西帕,可概括为:幸遇救星;最后写“我”对巧遇的感悟。
(3)本题考查重点词的赏析。
①“从天而降”比喻出人意料地突然来临或出现。结合上文“荒野起伏连绵,一棵树也没有,无论走到哪里,无论从哪一个角度看都觉得极相似,我真的迷路了”可知,当时“我”在荒野中迷路了,“我都已经做好了走到天黑的打算”,而这时卡西帕的突然出现,让“我”感到很意外很惊喜。故用“从天而降”,用夸张手法突出了身处困境中的“我”看到卡西帕时的惊喜之情。
②结合上文可知,对于卡西帕的提问,“我一时无法解释,找不出‘可怜’在哈语中所对应的单词”,斯马胡力也把“可怜”理解为“很好”,“我百般无奈”,于是运用“我”的肢体语言极力想让卡西帕领会“可怜”就是“悲惨”的意思,故“悲惨万分”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我”表演得很辛苦。
(4)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
ABC.正确。
D.有误,第⑬至⑱段为插叙,交代卡西帕等人生活十分艰辛,但他们并不认为自己的生活是“可怜”的,他们的生活充实而快乐,是“很好的”;所以“但却并不理解‘可怜’的意思”,“可怜”表述有误。
故选:D。
(5)本题考查文章结尾的妙处。结尾“县城的人都知道了!”一句中的叹号,既是惊喜,更是一种感动和赞美。结合上文“我人还没到家,‘有一个汉族姑娘迷了路’的消息就传遍这片荒野了……”“传得太快太广了也不全然是件好事。等阿娜尔罕来的时候,也对我说:‘听说有一个汉族姑娘在喀吾图路上下错了车迷了路,是不是你?’”可知,结尾写出了哈萨克人“土电话”的厉害;结合“最开始是那个司机和一车的旅客逢人就说,然后迅速被一个在喀吾图买马蹄铁的牧羊人传回了荒野之中,紧接着与他打过照面的几个骑马人立刻拐道赶往塔门尔图,不约而同到我家毡房告知了情况,于是卡西帕和斯马胡力便出门分头去找我”可知,当“我”迷路时,整个哈萨克人都行动起来了,突出了哈萨克人的朴素、热情和善良;结尾“县城的人都知道了!”富有调侃意味,既幽默风趣,又引人深思,言尽而意无穷。
答案:
(1)璧 壁
(2)荒野迷路幸遇救星
(3)①“从天而降”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突出了身处困境中的“我”看到卡西帕时的惊喜之情。
②“悲惨万分”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我”表演得很辛苦,极力想让卡西帕领会“可怜”就是“悲惨”的意思。
(4)D
(5)结尾写出了哈萨克人“土电话”的厉害;突出了哈萨克人的朴素、热情和善良;以调侃的口吻表现出轻松的语言风格;短句结尾戛然而止留有余味。(写出任意三点)
【点评】赏析词语的答题方法:
第一步:解释词义或指出词语所用的修辞、描写方法等。
第二步,揭示内容表现力。即结合语境分析指定词语和描述对象之间的关系,重点分析动作行为和状态性质等产生的原因。
第三步,揭示表达效果。分析该词是否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趣味性、生动性和形象性等,或指出其与中心、下下文的关系,揭示的作者或人物的特殊情感等。
二、2021年上海初三一模记叙文阅读青浦区 《今天日怪》
5.(21分)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今天日怪①
申弓
今天日怪。
我这个小店,从早上到晌午,还没有开张。按说我这个地盘也还不错,踞住一条小街,守着一个公园,每天不说是车水马龙,行人也基本上是chuān流不息。可从早上开门到现在,已守了三个小时,就是还没有一个顾客,严格说是还没有开张。都说卖炭翁盼天寒下雪,卖瓜婆等盛夏酷暑,我这卖水也需热天,但冬日再加上冷雨,哎。丽日蓝天了好一段时间,双休日眼看生意要好起来,偏偏今天下了雨,日怪。
今天真是日怪。正愁着一瓶水也没有卖出去,时交晌午,生意便来了。第一个进门的,是个小青年,确切说,是个小女生,进门即向我打了招呼:“老板好!”
“你好,请问需要点什么?”
“不要什么,我是来还钱的。”说着递给我一元钱,“昨晚有位阿叔来买水,欠了一元钱是吗?”
“啊,是的。”我想起来了,昨晚一个中年男人来买了一瓶水,一下子喝了半瓶多,问多少钱。我说两元。他掏遍了口袋,先是掏出了一张百元大票,我找不开,让他给零钱。再掏,掏出了一张一元的,便不好意思地说:“不好意思,你先拿着这一百元吧。”
我便说:“不要。几时方便再拿来就是了。”
他说了声谢谢便走了。想不到还真讲信用,这就有人来还了。
我说今天日怪,就是日怪。不一会儿,又来了一名男生,进门便递过一元钱,说:“老板,我的老师昨晚欠你一元钱是吗?”
我说:“是的,不过已经还了。”
“还了?什么时候?”
“刚刚。”
“不可能,老师今天出差了。”
“真的。”我说。
男生刚走,一会儿又来了几个青年,都说要还钱。你说是不是日怪?
这事儿一直延续到晚上。
我数了数,来还钱的不下20人。时下,只有手握实权的官爷,才会享有这种权利。我不由心生疑窦,这到底是个什么人?惹得一群青年男女争着为他埋单!
出于好奇,最后我逮住一个女生打听这件事。
女生说:“他是一位作家,也是我们的老师。今天上午给我们上写作课,讲到当今的人情淡薄时,无意中说出了这个例子。在中山公园门口的小店里,老板居然赊给了他一元钱。说这是‘寒天里的一缕阳光’。而且,下午他便要出差去讲学。我们想到了这件事,便顺道过来帮他交了,免得让你惦记。”
咳,不就是一元钱吗?值得我惦记?还“寒天里的阳光”!
就一元钱的账,其实他们不来我也许记不起来了。不想作家毕竟是作家,能将这区区一元钱说得好让人感动。想我一个小贩,承受了如此高雅的评价,还是“寒天里的一缕阳光”呢!这也是有生以来从没有过的。如此师生,让我久久不能忘怀。
今天真是日怪。
(选自《小小说月刊》有删改)
【注】①日怪:方言。奇怪。跟平常的不一样。
(1)根据拼音,正确书写汉字。
chuān 流不息
(2)“日怪”一词在文中反复出现,请完成下列与“日怪”一词相关的题目。
①文章开头,“偏偏今天下了雨,日怪”是老板在感慨 。
②文章结尾,“今天真是日怪”的作用是: 。
(3)分析文中画线句的含义。
(4)下列对文章主题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A.呼唤每一个人都要有感恩之心。
B.赞美令人久久难忘的师生之情。
C.颂扬了人际交往中可贵的真诚与信任。
D.委婉地揭示当今社会人情淡薄的现状。
(5)小说中的“我”对此事“久久不能忘怀”,假设“我”要向这位老师发一段信息,会写些什么呢?联系文章,合理想象,为“我”写一段80字左右的短信。
参考答案以及解析:
【分析】本文叙述了一件让“我”感到非常奇怪的事:“我”赊给一位老师一瓶水,却有二十多们学生来为他还钱。让“我”从中感受到人与人之间并不缺少真情和信任。
【解答】(1)本题考查汉字的正确书写。答题时要求学生平时在学习中注意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同音字、形近字。“chuān流不息”形容行人、车马等像水流一样连续不断,“川”的意思是“河流”,所以正确的字形是“川”。
(2)本题考查理解重点字词。答题时既要弄清词的本义,也要结合语言环境弄清语境义。
①结合上文的“丽日蓝天了好一段时间”可知,老板感慨的是天气的变化,双休日本来是生意好的时候,可偏偏下起了雨,水不好卖了。
②结合“就一元钱的账,其实他们不来我也许记不起来了”“想我一个小贩,承受了如此高雅的评价,还是‘寒天里的一缕阳光’呢!这也是有生以来从没有过的”可知,仅仅一元钱的赊账竟会让人这么感动,作家还给予“我”如此高的评价,这让“我”非常意外,结构上照应了标题。
(3)本题考查分析句子的含义。回答时要从全文的主旨和情感基调入手,品味语句所包含、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寒天里的一缕阳光”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在作家看来,老板赊给他一元钱的举动犹如冬天里的阳光一样,带给人无尽的温暖,说明这个人情淡薄的社会还有真情与信任,这让作家非常欣慰、感动,也体现了他对老板的敬佩与赞赏之情。
(4)本题考查把握文章的主旨。答题时要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来理解。
A.不准确,作家和学生都有一颗“感恩之心”,但这并不是文章的写作目的;
B.不准确,“师生之情”体现在学生主动帮老师还一元钱的行动上,这是在作家的感召下自发的行为,不是文章的主旨;
C.准确,“我”赊账与学生帮老师还钱这两个中心事件都体现了“人际交往中可贵的真诚与信任”,此项是文章的主旨;
D.不准确,这个故事表现了社会的温暖与真情,并非“揭示当今社会人情淡薄的现状”。
故选:C。
(5)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答时首先进行自我介绍,然后用简洁的语言说清作家的学生纷纷来还钱的行为,接着表达对作家给予自己的高度评价表示感动,并希望人与人之间永远充满真情和信任。
答案:
(1)川
(2)①之前一直是晴好天气,双休日眼看人多时却下雨了,卖水生意将会受到影响
②强调了“我”对作家给予的评价和人与人之间的真诚、信任感到意外并深受感动,与前文以及标题形成呼应
(3)在冬天里,老板赊给他一元钱,这个微小的举动消除了他的尴尬,写出在当今人情淡薄的社会里,老板对他人的真诚、信任犹如阳光,给人温暖与希望,体现出作家对老板的赞赏之情。
(4)C
(5)示例:老师,您好!我是中山公园门口一个小店的老板,今天您的许多学生到小店里来还您买水赈欠的一元钱,并说了您给“我”的评价,让我很感动;您和学生的这种行为,也同样给予我以温暖。我真诚地地希望人与人之间永远充满真情和信任。
【点评】一句话的理解是多方面的,有时既要理解句子的内容,又要分析句子的表达方式,或比喻,夸张,拟人,排比等,还要注重句子所表达的情感。所以要通过多读,反复读,才能把握好句子的内容。
三、2021年上海初三一模记叙文阅读嘉定区《花间补完未完书》
5.(20分)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花间补读未完书
肖复兴
①田增科老师到澳洲去了。这是他第三次去。我隐隐地感到,这一次,他大概不会回来了。他的几个孩子都在国外干得不错,国内已经没有他的亲人了。他们执意要接老两口出去,尽尽孝心。
②我忽然觉得一下子非常落寞。在偌大的北京,田老师是我唯一的亲戚。我和他交往了四十多年了,过了我的人生的一半,也过了田老师的人生的大半。岁月,让人的感情发生着变化,就像葡萄在时间的催化下变成酒一样,浓郁芬芳醉人。
③我在汇文中学上初三,田老师教我语文。那时,我十五岁,田老师刚大学毕业,我们开始了这长达三十七年的交往。这中间,是他帮助我修改了我的一篇作文,并亲自推荐参加了北京市少年作文比赛,获得了一等奖。那是我的第一篇变成铅字的文章,如果没有这样的一篇文章,我会那样迷恋上文学吗?我今天的道路会不会发生变化?我有时这样想,便十分感谢田老师。我永远难忘他将我的那篇作文塞进信封,投递进学校门前的绿色信筒里的情景____我也永远难忘当我的这篇文章被印进书中,他将那喷发着油墨清香的书递给我手中时比我还要激动的情景_____那是一个细雨飘洒的黄昏。
④这中间,还横躺着一个“文化大革命”。说来我当时也许真是十分的可笑,我自以为自己才是革命的,而认为田老师当时有些保守,因为我们两人当时参加的并不是一个战队。有一段时间,我和田老师疏远了。可是,在我即将出发到北大荒插队时,田老师却出现在我的前面。在那些天远路长、心折魂断的日子里,田老师常有信来,一直劝我无论什么样艰苦的条件下千万不要放下笔和书。在那文化凋零的季节,他千方百计为我买了一套《水浒》和一套《三国演义》,在我从北大荒回家探亲,假期结束要回北大荒的前夕,赶到我家把书送来那一晚,偏巧我去和同学们话别没有在家,徒留下桌上一杯已经放凉的茶和漫天的繁星闪烁。
⑤这中间,我和田老师先后结婚生子,先后为老人送终。在那段一根扁担挑着老少两头的艰辛日子里,我待业在家没有工作,他鼓励我别灰心,并送我他的《人间词话》、《红楼梦》等书,还送我一个笔记本,劝我再苦再难,读书是必要的,要相信乾坤有限、时序有心,要相信艺不压身,学问终有用时。
⑥这中间,我发表的第一篇文章,是他看后觉得不错,亲自骑上自行车跑到报社替我送到编辑的手中,并郑重地推荐给人家的。那篇文章,他至今保留如初,并保留着我中学的作文本。
⑦这中间,他出版的第一本书,特意约我来写序言,我说:“这本书中的这些篇章并不是为文而文,而是一位老教师在和年轻的你坦率真挚地谈心。悠悠读来,我仿佛又回到校园,重温坐在教室里听田老师讲课时那一片温馨,它曾伴我度过少年而渐渐长大”。
⑧这中间,我和田老师一样,做上了中学和大学的老师。我刚刚给学生上课的时候,田老师都曾经骑着自行车到学校专门听我讲课。我教书的学生在郊区,比较远,但他还是早早就到了。听他的学生要给更为年轻的学生讲课了,他的心情有些激动。田老师走进校园,我看到许多学生趴在教室的窗前好奇地看。那一次,他回家迷了路,兜了好半天的圈子才回到家。
⑨还有一次,他到我教书的中央戏剧学院来听我讲课,我讲朱自清的《背影》,下课后,他告诉我读错了一个字,另外,除了应该结合朱自清先生的自身经历,还要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会对文章的内涵理解得更深刻些。我送他一直到学院门口,看着他骑上车在冬天的风中远去,一直到看不见他的背影为止,我才发现自己手中拿着的正是朱自清的《背影》。
⑩四十多年的岁月就这样如水长逝。可以说,我和田老师这四十多年的交往,是读书写书和教书的交往,清淡如水,却也清澈如水,由书滋润着情感,又由情感滋润着书,便也格外湿润而清新。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够保持这么多年的友情的。我和田老师的感情这样平淡又长久地保持着,彼此都感到那情感中因有岁月的沉淀而那样沉甸甸。在春节老北京人讲究亲戚之间互相看望的礼节里,我唯一要看望的就是田老师一个人。
⑪一晃,春节将要来临。田老师却到澳洲去了,而且不会再回来了。春节,我将无处可去。
⑫我想起前年的春节,田老师特意给我寄来一封信,信中夹有一张他在女儿家中门前照的照片,照片后面有田老师抄的一句清诗:“竹里坐消无事福,花间补读未完书”。一下子,遥远的澳洲变得近在咫尺,田老师又像坐在我的身边了,而且,那时总想这个春节田老师不在,下一个春节他是要回来的。毕竟还想着那么多要读的未完的书。
⑬可是,这一次,田老师不会再回来了。他早早寄给我一张贺卡,贺卡上印着积雪覆盖的原野。接到贺卡那天,北京正纷纷扬扬飘飞着冬天以来最大的雪花。
(1)第②段画线句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其表达效果是
(2)在第③段两处“横线”内填上恰当的标点:
(3)文章写了“我”与田老师读书、写书和教书交往中的事件。阅读第④﹣⑨段,请用简洁的语言依次概括。(不超过30字)
①
②在年轻时,“我”第一篇文章发表由田老师力荐,“我”给田老师第一本书写序言。
③
(4)下列对标题“花间补读未完书”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田老师一生经历坎坷,告诫我多读书能战胜生活中的困难。
B.田老师鼓励我在有限的生命里,把没有读过的书都读一遍。
C.我对田老师的付出感激不尽,用自己的勤勉读书回报老师。
D.我与田老师因书结缘,我们一路坚持读书,情谊深厚而芬芳。
(5)文章第①⑪⑬段反复写田老师“不会再回来了”其作用在于
参考答案以及解析 :
【分析】文章写了“我”与田老师读书、写书和教书交往中的事件。“我”与田老师因书结缘,我们一路坚持读书,情谊深厚而芬芳。表达了“我”从开始的推测到遗憾失落,再到“我”对田老师的牵挂与想念的情感过程。
【解答】(1)本题考查赏析句子。第②段画线句把岁月让人感情发生变化的过程比作葡萄在时间的催化下成了酒,葡萄在时间的催化下,变成了醇香的酒,人的感情在时间的催化下日渐深厚。所以这个比喻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我”与田老师之间的感情越来越深厚。联系人物感情可知,这个比喻表现了“我”对与田老师这份亦师亦友感情的珍惜。
(2)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用法。第一处:前后两句都为“我永远难忘的情景”,格式相同。且语义相关,都表达了自己对当时情景的难忘之意和对田老师的感激之情,所以应用分号。第二处:前一句语义表述完整。后一句是对当时场景的补充介绍。语义联系并不紧密,所以应用句号。
(3)本题考查概括事件。第④段记叙的是“我”在那段特殊的岁月里,到北大荒插队,田老师送“我”书,并鼓励“我无论什么样艰苦的条件下千万不要放下笔和书”。可概括为:在艰难的日子里,田老师送“我”名著,并鼓励“我”再苦也要读书。第⑧段和第⑨段记叙的是“我”做了中学和大学的老师,田老师专门来听“我”讲课,并给“我”提出中肯的建议。可概括为:在“我”做中学和大学老师时,他听“我”课并给我提出建议。
(4)本题考查对题目的理解。“花间补读未完书”的意思是在花丛中间读未读完的书。联系文本内容可知,田老师是“我”中学时的语文老师,我们因为读书和写作而结缘,他热切地关心着“我”的学习与写作,帮助“我”发表了第一篇作品。在艰难的岁月里,他又用赠书的方式来鼓励“我”。“我和田老师这四十多年的交往,是读书写书和教书的交往,清淡如水,却也清澈如水,由书滋润着情感,又由情感滋润着书,便也格外湿.润而清新”,两人之间的交往因为“读书”而日益亲近,也因为“读书”而日渐深厚。花间读书,芬芳满眼亦满心。本文的标题既照应了文章内容,两人因读书而结缘,又点明了文章主旨,两人的感情历久弥新,深厚而芬芳。
故选:D。
(5)本题考查对重点语句的理解。第⑪段与第⑬段都提到了田老师不会再回来了,这是反复的手法。反复起到强调的作用,强调田老师这次是真得不会再回来了。从内容上来分析,第⑪段中的“而且”,第⑬段中的“可是”传达了“我”对于田老师不再回来的遗憾与失落,因为多年以来我们感情深厚,“我”把他看作是唯一的亲戚。从结构上看,此处肯定的表达与第①段中“我”只是隐隐地感觉到田老师大概是不会回来了形成了前后呼应,表达了“我”由开始的推测到失落遗憾,再到牵挂担心的情感变化过程,使文章脉络清晰,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答案:
(1)比喻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和田老师的感情日益深厚,表达了“我“对这份情感的珍惜。
(2);。
(3)①在艰难的日子里,田老师送“我”名著,并鼓励“我”再苦也要读书。③在“我”做中学和大学老师时,他听“我”课并给我提出建议。
(4)D
(5)运用反复,强调了田老师不会回来了。第①段中“隐隐地”“大概”,这是“我”的推测,第①③段中“而且”“可是”写出了他不再回来后“我”的失落与遗憾。“我”和田老师的情感不断地深入,表达了“我”从开始的推测到遗憾失落,再到“我”对田老师的牵挂与想念的情感过程。前后呼应,增强了文章感染力。
【点评】赏析修辞方法的表达作用时,答题格式如下:确认修辞手法+修辞本身的作用+结合句子语境,最后揭示修辞对句子表情达意的作用。
四、2021年上海初三一模记叙文宝山区《摆渡人》
5.(21分)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摆渡人
①三月里,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三山坳采枞树菇。我们起了个大早赶到大同水库的渡口,请求摆渡人把我们送到三山坳的入口。
②诺大的大同水库,只有一条孤零零的渡船,渡船上只有孤零零的一个摆渡人。摆渡老人的胡子、头发全白了,他看起来和他的渡船一样老,悠闲地坐在船舷上抽着旱烟,长竹篙还没被打湿,看来今天他还没有做成一笔生意。
③听我们说要去三山坳,摆渡老人头也不抬地伸开五个手指,那意思是管我们要五块钱渡费。
④爸爸一咬牙,说:“行吧。”爸爸又说:“下午三点,还得麻烦你去三山坳把我们接回来。”
⑤摆渡老人又伸开五个手指。
⑥爸爸又咬咬牙,说:“行。”
⑦摆渡人说:“钱( )现在就给,不给钱就不撑船。”
⑧爸爸气得牙痒痒,没想到大清早就碰到这么个“势利眼”,但也只好心不甘情不愿付了钱。
⑨我像麋鹿一样兴冲冲地跳上渡船,船很快就开了。骨瘦如柴、麻杆一样的摆渡老人,撑起船来却是虎虎生威。他将长长的竹篙插入水库,再用力一撑,我们的船便像大鱼一样向北岸游去。
⑩三山坳的枞树菇是天底下最好吃的枞树菇。我相信,只要你喝过一碗枞树菇汤,你就会一整天盼着喝第二碗。我们就是在这样的盼望中决定去采枞树菇的。
⑪船终于靠岸了,我们迫不及待地跳下了船。“老人家,别忘了下午三点来接我们。”临下船时,爸爸仍不忘提醒摆渡老人。
⑫老人的船开走了,我们也急不可耐地钻进了树林采蘑菇。
⑬时间就在我们不知不觉的采集中到了下午三点。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树林赶到河边,却不见渡船等在那里。
⑭摆渡老人当真把我们给忘了!一个小时、两个小时……我们站在岸边一直等了三个小时,连船影儿也没看到。
⑮“早知道他是个势利的人,肯定不会来接我们了!”爸爸虎着脸说。“这种人啊,一点儿诚信也不讲,当初就不该先把钱交给他!”
⑯就在这时,我看到大同水库的水面上亮起了一星微火,一只船掌着渔灯向我们开来!船越来越近,终于靠岸了。我们借着渔灯看清了摆渡人的面庞﹣﹣摆渡的不是先前的老人,而是一个十四五岁的少年。
⑰“不好意思,现在才来接你们。”摆渡少年说。“怎么搞的,现在才来!”爸爸气呼呼地说。
⑱“实在对不起,我爷爷在大竹埦挖野竹笋时不小心摔断了腿,来不了了。我们本来要把他送到镇上的卫生院去,但他说他早上答应了几位渡客,嘱咐我今天无论多晚也先要把你们渡回去,他自己还躺在大竹埦的泥地里……”少年说着流下了眼泪。
⑲我看见爸爸坐在船舱里慢慢地低下了头,他一定是在为错怪摆渡老人而羞愧吧﹣﹣我们总是自以为是地错怪一个好人。
⑳现在,十几年过去了。大同水库早已经干涸,河上早就没有了渡船,但我依然会想起那两位摆渡人,以及黑夜里的那盏渔灯。
(1)第⑦段中的括号处,应填入
A.的
B.地
C.得
(2)根据小说内容,完成下列表格。
爸爸“没想到”的表现 | 导致爸爸“没想到”的具体事件 | |
第一次 | ① | 大清早,爸爸碰到一个“势利眼”﹣﹣摆渡老人要求先行支付渡费,且价格不菲。 |
第二次 | 爸爸气呼呼地说 | ③ |
第三次 | ② | ④ |
(3)对第⑨段画线句在全文中的作用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写摆渡老人身体外形的瘦弱,为了反衬其身体素质的强健,所以撑起船来虎虎生威。
B.写瘦弱老人撑船却虎虎生威,为了表现老人工作十分卖力,所以才有后文摔断了腿。
C.写摆渡老人身体瘦弱撑船却虎虎生威,为了表现老人收到十元摆渡费后的兴奋心理。
D.写瘦弱老人撑船却虎虎生威,表现他工作态度认真,为后文派孙子接客人作了铺垫。
(4)文中多次提到“渔灯”。表面上,“渔灯”指的是 ;实际上,作者借此暗喻了 。
(5)在自己不小心摔断了腿之后,爷爷会对孙子说些什么?请联系文章内容进行推测。(不超过80字)
参考答案以及解析:
【分析】这篇文章写的是“我”和爸爸去水库对岸采鸡枞菇,摆渡的老人负责运送“我们”,结果到了下午摆渡老人迟迟不来,在“我们”心生疑虑之际,老人的孙子来了,原来老人受伤了,所以派别人来渡“我们”。文章赞美了老人信守承诺的美好品质。
【解答】(1)本题要考查字词的用法。原句“钱现在就给,不给钱就不撑船”,可知摆渡人的态度是比较坚决的,“得”有“需要、必须”的意思,三个词中最为合适。
故选:C
(2)本题考查对文章主要内容的概括。根据题干提示,文中爸爸一共有三次“没想到”。第一次是因为“摆渡老人要求先行支付渡费,且价格不菲”,从第⑧段可以知道爸爸当时的表现是“气得牙痒痒”;第二次“没想到”是因为到了约定时间,摆渡老人却一直都没有来,结果只来了一位少年,因此爸爸才会“气呼呼”地对少年说话;第三次“没想到”是因为摆渡老人不顾自己受伤需要治疗也要兑现对渡客的承诺,派他未成年的孙子来接渡客,因此爸爸的表现为第⑳段中“慢慢地低下了头”。
(3)本题考查语句作用的理解。
A.有误,老人上了年纪,外形瘦弱,这是对老人外貌状况的描写,“反衬其身体素质的强健”的说法不正确;
B.有误,“后文摔断了腿”是因为老人挖野竹笋,跟工作卖力没关系;
C.老人撑船却虎虎生威表现了“收到十元摆渡费后的兴奋心理”的说法不当;
D.正确
故选:D。
(4)本题考查对词语含义的理解。根据文章内容可知,“渔灯”表面上是指夜晚渡船用的照明工具;结合这篇文章的主旨来看,摆渡老人承诺要帮“我们”,哪怕是自己摔断了腿,也不忘让孙子来履行承诺,老人用他温暖而诚信的心灵感动了我们,因此“渔灯”也暗喻了摆渡人温暖而诚信的心灵。
(5)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延伸理解。这是开放性题型,回答的时候要根据人物的形象特点来揣摩其心理和语气,意思答对即可。例:孩子啊,你爷爷我答应过别人一件事情,那就是要帮他们渡河。眼看已经到达约定的时间了,而我却偏偏这时候摔断了腿,没办法去实现我的承诺,这让我良心过不去啊!你要替爷爷出去一趟,帮爷爷把这个承诺给实现了,不能让人家觉得咱们言不守信。
答案:
(1)C
(2)
①气得牙痒痒
②坐在船舱里慢慢低下了头
③到了约定时间,摆渡老人没有来,只来了一位少年
④摆渡老人兑现对渡客的承诺(不顾自己受伤需要治疗),派他未成年的孙子来接渡客
(3)D
(4)夜晚渡船用的照明工具 摆渡人温暖而诚信的心灵
(5)示例:孙子啊,早上我收了几位渡客的钱,答应下午要去接他们的。现在天黑了,你赶紧去,帮我把他们渡回去吧!先别管我,快去吧!
【点评】概括文章内容要注意以下三点:一是概括的内容要具体。有的同学常用“经过““结果“之类的词代替内容,太空洞,这不行,应该写出经过是什么,结果怎样。二是概括的要点要全面。一篇文章的内容往往有几个要点,要抓全,不能丢要点。三是语言要简明,不罗嗦。就是要把文章的“水分“去掉,使内容表达得简单明了。
五、2021年上海初三一模记叙文阅读崇明区 《加个微信吧》
5.(20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加个微信吧
蓝月
她是我的微信好友,每当我更新微信朋友圈,她总会给我点赞。
对此我心怀感激,也心生愉悦。
心生愉悦还有一点重要的原因:她是一位美丽温婉又不失大方的女子。
那天中午,我拿着餐盘找了一张空桌子坐了下来,几乎同时,她也坐了下来。我们相视一笑,互说了一句“你好”。
她中等身材,肤色白皙,一头齐耳短发,优雅中又稍带几分俏皮。
不可否认,男生对漂亮有气质的女生总是会产生浓厚的兴趣。
我一边吃饭,一边没话找话和她闲聊起来。当他听到我是一位文学爱好者的时候,眼睛亮了起来,她说,我很喜欢看文学作品,但自己写不好,能不能加一个微信?
好啊!我差点欢呼雀跃,但我还是保持了作为文艺男的良好的修养。
我来加你吧?我拿出了自己的手机。
不不不,我加你。她也拿出手机,打开了微信扫一扫。
“嘀﹣﹣”
静等花开,好诗意的名字,她愉快地说。
你的也不错,出水芙蓉,和你的气质很吻合,我赞美道。
从那一刻起,“出水芙蓉”进入我的手机,成了我的微信好友,当然,我也进入了她的手机,成了她的微信好友,这感觉,很美妙。
下午的时候,我瞄了一下手机,很多条未读消息,打开一看,全是她点的赞。我不由得心花怒放,仿佛置身于春天的花园。
接下来我发朋友圈的积极性更高了,而她总会第一时间为我点赞,看着她的头像我就忍不住开心,忍不住点开她的朋友圈,看她的动态,看她甜美的笑容,想象她银铃般的笑声。当然,还有为她点赞。
可惜后来的日子,在饭点一直没有再遇上她。
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烦躁而凌乱。一遍遍点开她的微信对话框,琢磨着要不要发一个微信,问下她中午一般什么时候吃饭。
但我还是放弃了,怕给她带来我是轻浮男的错觉。
我翻回她的朋友圈,看到了她身处异地的相片。我不禁笑了,原来她外出了呀!
少安毋躁,有缘自会相见,我对自己说。
日子在我的期盼和等待中一天天过去,心反而越来越淡然起来。
她一直在我的朋友圈,让我感到最好的朋友时刻和我相伴,现实中见不见面有什么要紧呢?有句话叫距离产生美。
没事逛她的朋友圈成了我的习惯,静静地欣赏她,为她点赞。
三个月后的一个中午,我终于再一次和她不期而遇,我们相视一笑,互说了一句“你好”。
然而,我从她的眼神中并没有看到重逢的惊喜,她的眼神一如第一次见面。
难道她已经把我忘了?今天早上她还为我点了赞的呀。
我试探着问,你还记得有一位叫“静待花开”的微信好友吗?爱好写作的。
她抬起头,眼神迷茫地想了一会儿,说,好像有这么一位微信好友,怎么,你也是他朋友?
我打着哈哈说,是啊,我经常和他一起,从他的手机上我看到了你,看见你经常给他点赞。
是吗?她调皮地一笑,说,点赞是一种礼貌,应该的。既然你们也是朋友,要不咱们也加个微信吧。
我……好吧,可是,你不会嫌微信朋友太多吗?我问。
呵呵,怎么会?朋友多,关注就会多!她发出银铃般的笑声。
她的笑容和她朋友圈晒出的相片一样美,但我今天一点都愉悦不起来,我掏了掏口袋,一脸无奈地说,不好意思,今天我没带手机,这样吧,我让“静等花开”把你的微信名片推送给我。
好的,那再见了。她微微一笑,站起身优雅地离开了。
我看着她的背影发了一会呆,拿出手机,看着她的微信头像,忽然感觉很虚幻。
(1)第④段“我”和她这种没有约定的偶遇,用后文的一个成语来概括就是 。
(2)依次概括“她”的三件事。
① 。
②外出期间,她仍一直在“我”的微信朋友圈。
③ 。
(3)成为她的微信好友后,“我”对她的情感变化是 、欣赏、 。
(4)从人物描写方法的角度,说说第②段的作用。
(5)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不必对微信好友付出真心真情。
B.微信好友间只有虚伪的礼貌。
C.沉溺于微信交友只能自食其果。
D.虚拟的微友世界也需要真诚。
参考答案以及解析 :
【分析】小说写的是一次偶遇,“我们”成了微信好友,三个月后再次相遇,对方好像不认识“我”。本文通过“我”的热情投入,却由感激到欣赏到失望,呼吁微友之间的真诚以待,揭示了主题:虚拟的微友世界也需要真诚。
【解答】(1)本题考查词语选择。“我”和她“几乎同时”坐下来,又对她“产生浓厚的兴趣”,加了微信好友,这是一场符合“我”期待值的相遇,但没有事先约定,即“不期而遇”,期,约定。这个词在第25段“三个月后的一个中午,我终于再一次和她不期而遇”中出现。
(2)本题考查情节梳理与概括能力。要通读全文,根据题目要求确定相关语段,再结合重要语句进行概括,注意主语为“她”。第4到17段,由“我”和她“几乎同时”坐下来用餐,“她说,我很喜欢看文学作品,但自己写不好,能不能加一个微信”“全是她点的赞”“而她总会第一时间为我点赞”可归纳为:用餐偶遇,她主动加“我”为微信好友,及时为“我”点赞;第18到24段,由“看到了她身处异地的相片”“没事逛她的朋友圈成了我的习惯”可归纳为:外出期间,她仍一直在“我”的微信朋友圈;第25到36段,由“她的眼神中并没有看到重逢的惊喜”“好像有这么一位微信好友,怎么,你也是他朋友”可归纳出:重逢时,她早已忘了“我”是她的微信好友。
(3)本题考查情感变化过程的梳理。要仔细阅读文章,理清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在情节的发展中情感的变化,可以用文中词语概括,如果不明显,可以自己概括。成为她的微信好友后,“我”对她的情感变化可依时间分为三阶段:刚交为好友的“每当我更新微信朋友圈,她总会给我点赞”“对此我心怀感激,也心生愉悦”的“感激”;到她外出期间,“我”“静静地欣赏她”的“欣赏”;到三个月后再次相遇发现她忘了“我”这个微信好友,“看着她的背影发了一会呆,拿出手机,看着她的微信头像,忽然感觉很虚幻”的“失望”。
(4)本题考查描写方法的判断与作用。写人物在特定环境下的心理活动,是心理描写,要根据上下文情节来判断它的作用。“我”的朋友圈里“全是她点的赞”“而她总会第一时间为我点赞”“让我感到最好的朋友时刻和我相伴”,表现了她外出期间仍在微信朋友圈与“我”相伴,“我”的心情十分愉悦,把她当作最好的朋友。与后文“看着她的背影发了一会呆,拿出手机,看着她的微信头像,忽然感觉很虚幻”的失望心情相呼应,从而揭示了主题:微信交友也应该真诚。
(5)本题考查主题理解。要通读全文,梳理情节,感知作者的表达意图。本文中的她说“我很喜欢看文学作品,但自己写不好,能不能加一个微信”,又主动加微信,“我”的朋友圈里“全是她点的赞”“而她总会第一时间为我点赞”,看似真诚,但她出差在外,没有告知,三个月后,认不出“我”,对“我”的微信名也是“好像有这么一位微信好友”,可见她的热情是虚伪的热情,并没有付出真心。本文通过“我”的热情投入,却由感激到欣赏到失望,呼吁微友之间的真诚以待,揭示了主题:虚拟的微友世界也需要真诚。
故选:D。
答案:
(1)不期而遇
(2)①用餐偶遇,她主动加“我”为微信好友(及时为“我”点赞)。②重逢时,她早已忘了“我”是她的微信好友。
(3)①感激②失望
(4)这是心理描写,表现了她外出期间仍在微信朋友圈与“我”相伴,带给“我”愉悦,与后文她完全不知道“我”是她的微信好友而让“我”失望相呼应,揭示了微信交友也应该真诚。
(5)D
【点评】考查文本内容的分析概括,解答此类题,首先要认真阅读文章内容,然后根据题干要求,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