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绩炸裂!单季收入冲刺百亿元

创业   2024-11-29 13:44   北京  


本报记者 陈燕南 北京报道

近日,小米集团发出了创历史新高的成绩单。2024年三季度财报显示,小米集团总收入为925亿元,同比增长30.5%;经调整净利润为63亿元,同比增长4.4%。

其中,小米汽车作为今年“出圈”的明星汽车品牌,其财务情况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数据显示,今年第三季度,小米智能电动汽车收入为95亿元,其他相关业务收入为2亿元。

小米集团总裁卢伟冰表示,明年汽车业务可能是小米所有业务中增长最快的。

对于如何看待小米汽车未来的发展,有多位业内人士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车企最重要的平台化和规模化能力暂时无法评估,小米汽车还需时间的检验。

“小米凭借其在消费电子领域的成功经验和庞大的用户基础以及成熟的智能生态系统,有望重塑消费者对于汽车产品价值的认知。但是小米汽车要成为颠覆者,不仅仅取决于流量的获取,更在于其在电动汽车核心技术的研发、供应链管理、规模化生产和客户服务等方面的综合能力,以及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创新并建立独特的核心竞争力。”中国数实融合50人论坛智库专家洪勇向记者表示。

亏损收窄

小米SU7系列自2024年3月28日正式发布后,在过去半年多贡献了近百亿元的营收,占公司总收入的10.27%。毛利率更是达到了17.1%。

东吴证券指出,小米汽车毛利率持续超预期,主要原因系核心零部件价格降低及销量增加摊薄单位制造成本。同时,东吴证券还预测,小米汽车毛利率仍有进一步上行空间。

2024年三季度,小米SU7的平均销售价格(ASP)也有所上升,从第二季度的每辆22.86万元增至23.87万元,增幅4.4%。小米汽车解释称,这是由于三季度消费者对价格更高的SU7 PRO和SU7 MAX车型更加偏好所致。

由于销量的增加,相比第二季度,今年第三季度小米汽车各项经营数据有了显著进步,经调整净亏损15亿元,第二季度智能电动汽车收入62亿元,净亏损18亿元。

谈及亏损原因,卢伟冰在电话会上表示,小米汽车仍然处于早期阶段,规模还不够大。“自建工厂、自研核心技术,前期重投入,成本有分摊,所以前期有亏损,整个电动汽车行业规律也是这样。”他说道。

值得关注的是,第三季度,小米SU7交付39790辆,也就是说,卖一辆车小米要亏大约3.7万元,相较于二季度的6万元减少2.3万元。

亏损收窄的原因离不开小米汽车的规模量产,边际效应进一步得到降低。

据了解,从2024年4月3日SU7系列启动交付至今,小米已提前完成累计生产10万辆新车的目标。截至2024年9月30日,小米汽车已交付67157辆新车。

几个月前,小米汽车的目标为10万辆,此后公司曾将冲刺目标提升到12万辆。目前小米汽车再度提升,向全年交付13万辆的新目标进行冲刺。

卢伟冰在解释说,小米汽车处于早期阶段,规模尚未扩大到可以完全吸收成本的程度。他强调,随着交付量的增加,预计亏损将逐步减少,并展现出规模效应。

为了进一步加快交付目标,在渠道方面,小米汽车销售服务网络加快扩增。截至2024年9月30日,已在中国大陆地区38个城市开业127家汽车销售门店,有望推动汽车更快交付。

加快产能“爬坡”

不过虽然小米汽车的销量节节攀升,但是产能问题一直是造车新企的难题之一。如今,也成为小米汽车幸福的“烦恼”。

记者11月27日在小米汽车App上看到,小米汽车SU7锁定订单后预计24—27周交付,SU7 Pro锁定订单后预计21—25周交付,SU7 Max锁定订单后则预计19—22周交付。这意味着大概需要5个月至7个月才能进行交付。

在业内人士看来,产能问题带来的影响就是极有可能在瞬息万变的新能源市场中跟不上节奏。订单拖欠的时间过长,但新车型、新技术研发却不能停,意味着在新技术新车型诞生后,还会有相当一部分用户无法提到老款车型,后续可能意味着这些用户将要退定,或者小米需要为客户免费升级新车,免费更新配置。

不过,目前小米汽车正在加快产能。据了解,在小米汽车一期工厂的建设规划中,其年产能为15万辆,即月产能为1.25万辆,而今年最后两个月,小米将冲刺2.4万辆的月交付成绩,产线利用率接近200%。

目前有消息透露,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并筹备未来的新车计划,小米在提升现有产能的同时,正加速建设第二座工厂——小米汽车工厂二期。

按照计划,为了加快施工进度,该工厂已开启早晚双班施工模式。预计今年年底,该工厂将完成封顶,明年6月竣工,最快7月、最迟8月正式投产。届时,小米汽车的年产能将达到30万辆。

(编辑:张硕 审核:童海华 校对:张国刚)

推荐阅读

点击大图 | 太突然!腾讯官宣:这项服务即将停止


点击大图 | 黄晓明,突发!贾玲,喜讯!


点个“在看”再走☞

中国经营报
《中国经营报》由《中国经营报》社有限公司出版,与中国企业同步成长,对话商业领袖,传播商业理想,服务商业人群,掌控中国商界绝对话语权。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