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全员博士化!

教育   2024-11-11 18:33   浙江  

近日,某江苏211高校发布专职辅导员(博士专项)招聘公告,公开招聘具有博士学位的研究生专职辅导员5人

图 |某江苏211拟招聘博士专职辅导员5人
无独有偶,另一所西部双一流”在10月发布公告,拟面向社会考核招聘事业编制博士辅导员15名;

图 |某西部“双一流”拟招聘博士辅导员15人
此前6月,某省属师范大学公示专职辅导员拟录用名单,6人均为名校博士,其中包括4位985高校的毕业生,也曾引发网络热议。

图 |某省属师范大学辅导员拟录用名单
种种信号表明,辅导员博士化,正在成为高校中的一种普遍现象。
博士生,涌入辅导员岗位
近年来,高校辅导员正成为热门岗位。随着竞争愈发激烈,越来越多的高校在招聘辅导员时在“硕士”门槛上更进一步,开始只面向博士生招聘。
这其中,不仅有西北工业大学、武汉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985高校,也有西安工业大学、安徽师范大学等非“双一流”高校。
一些高校则要求博士生应聘者达到一定比例,或开辟博士辅导员的专项招聘计划。
浙江大学2024年计划招聘专职辅导员15名左右,其中博士毕业研究生比例不低于50%;郑州大学、西安邮电大学、青岛大学、昆明理工大学、河北师范大学等高校,都曾发布博士专职辅导员的招聘启事。
在未注明仅限博士的辅导员招聘中,涌入竞争的博士生也在不断增多。
以北京某高校为例,该校的2024年招聘公告中曾明确辅导员学位要求为“硕士及以上”,但也同时标注“具有博士学位者优先”。
经过选拔,这所高校最终拟聘用的5名辅导员不仅全员博士生,更几乎都毕业于清华、北航、北理等名校

图 |北京非“双一流”高校辅导员拟聘用人员:全员博士生
身兼数职,也要“非升即走”?
每天与年轻人打交道、工作环境相对单纯、每年享受寒暑假、体面又轻松,是许多人对辅导员工作的第一印象。
然而,在高校辅导员的“上岸潮”中,社交媒体上有关辅导员工作辛苦的吐槽,也与日剧增。一位曾在省会高校工作的辅导员,如此评价自己的日常:“像来到了大学里的街道办,给学生又当爹,又当妈”。
根据2017年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高等学校应当按总体上师生比不低于1:200的比例设置专职辅导员岗位,按照专兼结合、以专为主的原则,足额配备到位。然而,大多数院校都无法达到这个标准

图 | 辅导员比例应不低于1:200
超出负荷的工作量,让加班成为辅导员的家常便饭。在面对学生时,他们往往要“7×24小时×365天”待机,随时回应学生的需求——大到生病受伤、考试挂科,小到室友之间有矛盾、宿舍水龙头坏了,都需要他们操心。
而兼具教师和行政双重身份的辅导员,本身的职责就已经相当繁多和细碎:开学为摸清学生特点、建立个人档案忙到半夜,毕业季为就业率达标心悬一线;每月一次的大班会,大大小小的学生活动,从策划、备案、组织、宣传到经费报销,都要一手负责;
党建、团务、就业指导、心理健康教育、安全教育、奖助学金评定、暑寒假带社会实践,也都在辅导员长长的To Do List里;考虑到个人晋升,他们还需要参加各种辅导员技能大赛,参加课题申报……每一项任务想完成得像样些,都要耗费大量的精力。
除了工作琐碎且忙碌,辅导员还面临着聘期制改革的挑战。
早在2021年,某西部985专职辅导员的招聘启事里就已写道:“采取事业编制聘用,签订聘用合同,首聘期3年,聘期届满经考核通过后签订长聘合同。”

图 | 某西部985专职辅导员,首聘期3年
某C9专职辅导员招聘公告也明确:首聘期签订一年的聘用合同,首聘期期满考核优秀者由学校统筹安排具体用人单位,并签订新一期聘用合同;考核未达到优秀者不再续聘。
一所坐标北京的211高校则对辅导员采取“3年+3年”的合约聘期制进行管理,共计6年,其中首聘期含3个月试用期,长聘采取无固定期限的合约聘期制。

图 | 某北京211高校辅导员聘用方式
随着越来越多的高校采用预聘制,有网友表示:这不就是辅导员的“非升即走”?
曲线救国,还是痛并快乐着?
尽管辛苦,辅导员岗位依然是许多博士生竞争的“香饽饽”。究其原因,或许与研究生过剩、学历贬值有关。
扩招政策下,我国的博士生数量逐年攀升。公开数据显示,我国的毕业博士生从2003年的1.88万人,扩大到2023年的8.71万人,翻了两番。2023年的招收和在学的博士生规模,同样是2003年的三四倍
在研究生供过于求的买方市场中,许多高校对应聘者“精挑细选”,辅导员的求职门槛也随之水涨船高。
另一方面,辅导员工作相对稳定,岗位待遇上也有一定的吸引力。除了基础的精神文明奖、课时费、思政津贴等补贴,一些博士辅导员还可以享受地方人才政策。安徽师范大学的专职辅导员,在满足条件的情况下可获得40万元的安家费,以及3或5万元的科研支持经费
福州大学2023年的博士辅导员招聘信息也明确提到,给予入职者安家补贴25万元,工作满两年以上经考核合格,可根据个人意愿,并经相关考核程序,选择转任相关学科教学科研岗、教辅岗,或从事党政管理工作
不过,辅导员岗位的具体待遇也和高校的地域、层次、职称等挂钩,差异颇多。一位浙江某省属本科工作时长5年、讲师职称的辅导员曾晒出自己的待遇:税前年薪约20万,实际到手14.5万,公积金账户5万;另一位在山东省属本科工作一年的辅导员则透露,自己的月工资5k+月公积金2k(双边)+年终绩效2w,总包11w+。
在薪酬待遇之外,不少博士生选择当高校辅导员,则是为了“曲线救国”,希望通过转岗教学或职称评定完成晋升
近年来,以天津大学、四川大学等为代表的不少高校都在积极拓宽辅导员的成长路径,打破辅导员晋升的“天花板”。山东大学、河北工业大学、西北大学、湖北工业大学、甘肃农业大学等高校已有多位辅导员通过了教授、副教授的职称评定申报。
与此同时,全国多地也在不断推进辅导员入编——2023年,江西省发文提出,公办高校专职辅导员必须在编制内配备,努力吸引优质人才扩充辅导员队伍;陕西省教育厅2023年工作要点则明确:为满编超编高校争取更多周转池计划,督导落实高校专职辅导员和思政课教师配备入编……

图 | 江西省,推动辅导员入编
尽管辅导员最终并非编制的“拥有者”,但作为编制的“使用者”,其待遇也会更加友好。而抛开种种政策,辅导员工作的好与坏,归根结底,仍是万千硕博士的个人选择。

图 | 辅导员工作的获得感

在繁忙劳累的工作之余,目睹学生成长蜕变的惊喜,来自学生的祝福和真诚感恩,或许都会让辅导员们在某些时刻甘之如在桃李满天下的获得感面前,工作中遇到的麻烦、生过的气,最终也都将烟消云散。

青塔
青塔-大学从未如此有料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