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土的深情回望||方奥旗

文摘   2024-11-06 06:34   河南  


豫苑文风第6368篇原创文章









故土的深情回望


 ——品读晨之风乡土散文集《回望那片故土》




       作者:方奥旗


我们的一生到底在追寻着什么,我们的路途到底要走过多远的远方?终其一生,我们在追寻着什么?我们从何而来,我们又要何处而去?我想,这是需要我们认真回答的问题,这是需要我们认真思考的问题。

从生命的伊始,我们在寻找,在回望,年少的岁月里,我们的目光总是朝着那似乎无尽的远方,我们也总会觉得有着无尽的远方,渐趋成熟之后,回首发现,我们穷尽一生追求的东西,也许就在我们生命的最初起点,在我们生命的开端,在我们曾经出走的那个小村,在我们曾经拼命想逃离的那个地方,在故乡,在故土,在那片无垠且广袤的豫东大野……

人无法脱离自身的母体,就算暂时的离开,终究还是要回归到故土的怀抱,去找寻自己曾经的来时路,在精神上,这是一种皈依,在心灵上,这是一种回归,我们的一生,在追寻和回望中完成着自我的生命轮回,也在这个无尽循环的过程中完成自我的生命价值,亦或走完自己的人生道路。齐泽克在《视差之见》中曾云:“回到故乡总能温暖我们的心房。”可见故乡对于一个有温度的人的重要性。

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变化的日新月异,不断蚕食与压榨着人们的生存空间,这种生存空间,不仅仅是物质上的与我们肉眼可见的生存空间的压榨,更多的是一种对于人们心灵空间的剥蚀与剥夺,费孝通先生在其《乡土中国》中提出——“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社会,乡土性是中国社会的基本属性。”诚如是也,作为一个典型的东方农业大国,自古以来,我们中国人就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典型农业生产生活,我们的社会是乡土的,我们的人也是从乡土中走出来的人,带有乡土性的人,亦可以说,我们每个人的身上,都浸润着泥土的芬芳和故乡小河里的鱼草气息,无论今天的城市化进程如何推进,今天的变化多么地日新月异,我们,归根到底,都是从我们最初的那片土地中走出来的,乡土社会,是我们永远的根。

现代社会的快速流动使“在他乡”成为生存常态人们习惯于离乡背井,奔赴一个又一个崭新又陌生的生存空间,情感世界中那些熟悉的地理与心理,顺理成章地被纳入“地球村”的范畴。故乡故土有序世界的不断突围,不仅意味着具体的实践空间的拓展,更意味着情感价值的深化与积淀。乡愁、乡情、乡音、乡味等等对乡土的深沉眷恋,使走出乡土的个体在社会互动、身份认同、价值取向等发生裂变的同时,也展现出寻根的坚韧性,因而不仅具有人文审美的价值,更具有哲学、伦理学、社会学、生态学等多方面的理论价值。

人类共通的一种情感是对于往事的回忆,对于逝去光阴的回望,这是人们所具有的一种普遍的情感需要和情感追寻,在具有敏锐观察力和浓厚乡土情结的作家晨之风笔下,也同样并不例外。

豫东大野的歌声滋润我们的成长,乡笛悠悠,吹不散故土的情思,乡歌清清,唱不尽往事的回味。踏着豫东的黄泥地,作家晨之风从故乡的小村上了路,他用饱蘸深情的笔触,满含温情的双手,书写着自己曾经成长的那方故土,那方小村,那浩浩的乡野,那无垠的豫东大地,那地美水美人更美的陈州故土。

   我们在找寻,我们终其一生都在找寻,陈州的地美水美人儿更美,小村,小村人,小村男人,小村女人,小村男孩,小村女孩,乡野的四季,故土的风物,老家的情缘,至纯的亲情,童年的趣事在我们的脑海里都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童年的记忆似一首歌,不断地唱响在我们的脑海中,久久地挥之不去。

乡野的短歌与牧笛,清冽的河水,芦笋地,苇塘,捉泥鳅,捕蝉,摸蛤蜊,麦场那些活,犁地耙地那些事……那古老如秦砖汉瓦的陈州地,演绎着一幅幅生动的乡野画卷,书写着一部部乡野的无字史书,童年的流金岁月,村东的清清小河是我们儿时的乐园,小河东的青青沃野陪伴我们走过了童年,陈州大野的款款深情哺育了我们,那古老如秦砖汉瓦的陈州大地,那陈州大地上朴实如枯藤老树的小村,那流淌着诗情画意的小村里亲如家人的小村人,无不在晨之风年轮上刻上深深的印痕,无论最终走向何方,那骨子里,流淌的血液不会改变,骨子里,那份对于小村的眷恋与怀念不会变,骨子里,那份吃苦耐劳的坚强品格,顽强拼搏的不屈斗志不会变,携着一颗心来,不带半颗草去……

文中图片来自作者,致谢!










作者简介

方奥旗,男,2003年生,河南周口人,毕业于周口师范学院文学院,河南省语文教育专业委员会委员,河南省文学院二零二三届、二零二四届研修班成员结业,河南省青少年作家协会会员理事、周口市作家协会会员、有作品散见于《中国青年作家报》 《美文》《参花》《天池小小说》《百花园》《小小说选刊》《小小说月刊》《传奇故事·经典美文》《今古传奇•少年文学》《文学与人生》《高中生学习》《河南文学》《河南诗歌》《周口日报》《周口晚报》《大河报》《周口人文》《文旅周口》《陈州文学》《龙湖报》《台湾好报》《平原晚报》《平城》《鹅凰文苑》《鄂州周刊》《微型诗选刊》《湖北民族大学报》《周口师范学院报》等,荣获首届“豫见文学,老家河南”主题征文大赛一等奖,最佳人气奖,第二届光芒少年文学奖金奖等国家级,省市县级文学奖项多次。历任周口师范学院党委宣传部校报总编辑、周口师范学院通讯社文字部副部长、周口师范学院陈楚风文学社社长等,文章曾入选《2023年河南文学作品选•小小说卷》《新时代周口文学精品大系•散文卷》《新时代周口文学精品大系•小说卷》及高校文学院写作课堂。现为周口市淮阳区淮宁中学语文教师。



信箱:13938509519@139.com

—— 欢迎关注——


豫苑文风
原创首发,朗诵、小说、散文、赏析、摄影、诗歌(三首至十首)等,内附照片和简介(100字内),直接发在邮件内,(强调不要用附件上传,字体楷体16)。豫苑文风一个与您共同追逐梦想的纯文学平台。 投稿信箱 13938509519@139.com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