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96亿!增值率184.50%,四川大佬拿下减肥药原料药龙头

健康   2024-10-23 18:14   重庆  

10月21日晚间,四川双马公告,拟使用自有及自筹资金以总计15.96亿元的交易价格向星银医药及星银集团购买其所持有的深圳健元92.1745%的股权。截止评估基准日2024年6月30日,此次交易对价增值率为184.50%。


10月22日,四川双马开盘涨停,23日盘中多次涨停。截至23日收市,四川双马总市值达140.5亿人民币。


其中,四川双马拟以1,360,380,865.98元人民币购买星银医药所持有的深圳健元78.5458%的股权;以236,043,463.92元人民币购买星银集团所持有的深圳健元13.6287%的股权。交易完成后,四川双马公司将持有深圳健元92.1745%的股权,星银集团持有深圳健元3.0000%的股权,自然人姚志勇持有深圳健元4.8255%的股权。本次交易实施完毕后,深圳健元成为公司合并报表范围内的控股子公司。


(交易完成后的健元医药股权架构图)


公告指出,本次交易完成后,四川双马将把握生物医药行业的增长机遇,将生物医药业务纳入业务板块,优化资产配置,增强资产的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综合提升公司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建材大佬不只做水泥,IDG资本或为跨领域并购操盘手




四川双马全称“四川和谐双马股份有限公司”,原称“四川双马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前身为1956年成立的江油水泥厂,是我国一五期间156个重点建设项目之一。四川双马主营业务包括水泥产品以及建筑骨料的生产与销售。1999年8月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


2016年起,四川双马迎来资产及业务的转型升级。这一年,IDG资本相关合伙人通过出资实体收购50.93%股份,“入主”四川双马,开始拓展IDG资本长期的战略布局及产业影响力。2018年,四川双马控股股东“北京和谐恒源科技有限公司”(“和谐恒源”)与Gold Booster Limited签署《一致行动协议》。协议签署后,和谐恒源控制四川双马69.07%的股权,背后实控人为IDG资本相关合伙人。


因此,2016年开始,四川双马逐步探索私募股权投资领域业务。据其官网信息,四川双马旗下的西藏锦合创业投资管理公司目前在管基金规模超220亿元,包括注册于河南省(郑州市)的“和谐锦豫产业基金”、义乌市的“和谐锦弘基金”,以及宜宾市的“和谐绿色产业基金”。三只基金的投资方向包括互联网、跨境电商物流、新能源、智能制造、半导体等。


结合四川双马近三年业绩报告,呈营业总收入复合增长率为负增长,但整体下降幅度不大。2021年营业总收入为12.24亿元,2022年为 12.20 亿元,2023 年为12.19亿元。不过,不同业务板块的收入在2023年变化较大。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管理业务方面在2023年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从而带动了整体净利润的增长——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9.1亿元至10.3亿元,净利润同比增长10.24%至24.78%,预计基本每股收益为1.2至1.35元。


从数据来看,2022年度水泥行业收入7.28亿元,占营业收入的59.72%;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收入2.73亿元,占营业收入的22.39%;骨料收入2.18亿元,占营业收入的17.88%。到了2023年,水泥收入5.76亿元,同比下降20.97%,占营业收入的47.21%;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收入4.66亿元,同比增长70.52%,占营业收入的38.19%;骨料收入1.78亿元,同比下降18.37%,占营业收入的14.60%。


具体来看,四川双马旗下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业务进展颇多,持续收获各类新的基金LP,包括广州产投新能源专项母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江西省国有资本运营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深圳市世纪凯华投资基金有限公司、富泰华工业(深圳)有限公司、中宏人寿等,“和谐绿色产业基金”注册规模飙升至93亿元。


此外,今年1月,四川双马控股股东一致行动人、持股5%以上的股东天津赛克环企业管理中心(有限合伙)与中信金融资产、中融人寿分别签署了有关四川双马的股份转让协议,将其通过天津赛克环间接持有的四川双马股份变更为其直接持有。中信金融资产股份转让价款共计人民币约8.89亿元;中融人寿股份转让价款共计 7.62亿元。转让完成后,中信金融资产与中融人寿两家金融机构成为四川双马显名股东。


一方面私募基金业绩呈现持续增长态势,另一方面,多家LP的加持也反映出对四川双马新能源、绿色产业投资方向的长期看好。而IDG资本与四川双马在产业转型方向的野心不止于此,将目光投向了科研成果转化与创新孵化。


今年4月,四川双马拟以自有资金在上海市徐汇区出资设立全资子公司“上海和谐新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注册资本5亿元(具体以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核准登记为准)。该子公司将围绕科技创新的产业方向,重点在生物医药、人工智能、工业科技等科技创新领域进行投资,以体系化、平台化创业孵化模式,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发现并培育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具有引领带动作用的高新技术企业……同时持续提升公司的盈利能力,并为公司未来业务转型布局产业方向。


深度入局具有高技术壁垒、科研创新聚集的产业本身,或许也是四川双马此次大手笔收购健元医药的答案。


国产多肽类原料药领军企业,司美格鲁肽、替尔泊肽已完成美国FDA DMF备案




多肽类药物涵盖的适应症包括糖尿病、肿瘤、骨质疏松、慢性镇痛、内分泌失常、多发性硬化症、抗感染、肠应激综合征等各个疾病领域。如胰岛素、生长激素、索马鲁肽、格拉替雷、缩宫素,到当下最为火热的减肥药司美格鲁肽、替尔帕肽、利拉鲁肽都是多肽赛道的重磅单品。


深圳市健元医药(深圳健元)成立于2009年,是一家多肽产品的自主研发、生产、销售与定制研发生产相结合的生物医药企业。主营业务包括多肽原料药研发生产业务、多肽定制研发生产(CDMO)业务,以及美容肽研发生产业务,产品广泛应用于医药以及化妆品等领域。


公告指出,深圳健元为国内具有多肽原料药规模优势的企业,目前建有研发中心、新药开发研究平台及湖北健翔、深圳健翔两大生产基地,化学合成多肽总产能现已达数吨级规模,位居行业前列。受益于GLP-1靶点多肽类药物在全球市场的快速增长,整体营业收入近年大幅增长,主要收入分布于美国、欧洲、中国等。


目前深圳健元收入以多肽类原料药业务为主。多肽类原料药产品主要包括司美格鲁肽、替尔泊肽、利拉鲁肽、地加瑞克和缩宫素等20多个品种,其中司美格鲁肽、替尔泊肽等5个品种已完成美国FDA DMF(Drug Master Files)备案。CDMO业务包括项目制的受托研发、受托生产以及定制肽的销售,CDMO业务的主要客户为创新药企业和科研机构等,其中部分药企自产品研发阶段即开始与深圳健元进行合作,并建立了稳固的合作关系,预计未来药品上市之后深圳健元将成为主要供应商。美容肽业务为用于化妆品原料的生产制造,主要产品包括铜肽、乙酰基六肽、芋螺肽、美容肽复配等一系列产品,用于抗衰老和抗皱,主要供应全球头部化妆品企业。


深圳健元在多肽领域深耕多年,建有复杂多肽及类肽化学合成及修饰平台、多肽片段设计与合成技术平台、多分离手段纯化平台、药物缓控释制剂研发技术平台等完善研发体系。研发中心主要承担以合成肽药物为主的创新药和仿制药的全过程研究,包括项目立项、评价筛选、工艺研究设计与开发、质量研究、临床前药学评价和临床申报等。核心研发团队拥有超过20年的多肽药物开发经验,具备深厚的专业背景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远期来看,国内多肽药物、原料药需求或将随着原研药专利到期、国产仿制药入局、多肽偶联药物等创新药大单品迎来新的高潮。司美格鲁肽国内专利2026年到期,大量国内仿制药企业已经布局,生产订单需求将进一步被激发,供需关系的不平衡仍将持续。沙利文数据显示,按销售收入计,全球多肽类药物市场规模预计将在2032年增长至2,612亿美元,中国多肽类药物市场规模将达到2,512亿元人民币。


全球市场来看,诺和诺德与礼来的双雄之争已经蔓延全球。多肽类CDMO主要在欧美自建工厂或展开合作,同时加速布局全球产能,并逐步加大对中国工厂产能投入。去年至今,诺和诺德已投资超50医院加码中国工厂扩建项目;10月礼来投资15亿元升级苏州工厂产能,扩大替尔泊肽生产规模。


退一步而言,考虑到未知的系统性风险与供应链安全问题,国内多肽原料药供应及CDMO尚未完全打开全球市场,但成本和产业链优势依然客观存在。后期随着原研药获批减肥适应症,以及国产仿制药获批,国内多肽原料药的成本优势也会显现,国内外产能市场都将进一步打开。


广阔的市场就在前方,但要想在高技术壁垒的多肽生产、CDMO占据一席之地并不容易。国内有能力实现多肽产能构建、应对繁多终端产品的,主要是由多肽原料药扩展至多肽CDMO的企业(如深圳健元),以及本就实力雄厚的小分子CDMO企业、极少部分专注于多肽CDMO的公司。


对于多肽药物相关药企而言,多肽生产前期投入高、时间长,很少有药企能脱离CDMO进行开发。与小分子药物相比,多肽药物的结构更加复杂,组合多肽合成方法复杂,考虑因素众多,且在合成过程中杂质生成复杂多样、纯化难度大。


在整个工艺流程中,多肽杂质控制是非常大的难点。不同于小分子药物的纯度可以达到98.5%以上,甚至99%,多肽能做到93%~94%的纯度已经很好,杂质种类繁多,质量标准制定非常复杂。通常,在小分子创新药企业中,如果从事工艺开发和分析的人员比例是1:1,多肽分析由于挑战很大,这个比例要扩大到1:2,甚至1:3。


此外,多肽生产工艺放大、规模化生产存在较高的壁垒;多肽药物合成过程中,需要使用的保护剂种类繁多,而保护剂的选择和使用,已经成为环保组织关注的重点,如果仍采用传统溶剂,也会受到很大挑战,需要尝试用新型保护剂替代。


高壁垒的背面是高回报和更稳定的产业链上下游关系。多肽药物临床前研究阶段就需要CDMO企业提供样品合成,后期新药上市更依赖CDMO企业在工艺研发、质量控制等方面的产业化经验,因此多肽药企客户对服务的依赖性往往更强。而多肽复杂的生产流程和较大的质控难度,使得通常需要在同一家企业内完成从初始物料到原料药的生产过程,难以从中间交接,一体化需求程度高。


根据沙利文,2023年中国多肽类CDMO市场规模38亿元人民币,并预计到2032年进一步增至人民币307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25.9%。届时,中国多肽类CDMO的全球市场份额约为22%,而这一数字在2020年仅有5%左右。


* 参考资料:

动脉网《中国多肽CDMO,越来越能打了?》

机构投资者评论《刚刚,IDG资本入主的四川双马要设立科技发展公司》

财联云《四川双马-财务分析及长期投资价值》

晨哨并购《四川双马15.96亿跨界收购多肽原料药龙头深圳健元:背后竟是IDG资本?》

*封面来源:pexels


专题推荐

类器官与器官芯片 | CXO | iPSC CGT
核药 | 上游工具 | 多肽 | 外泌体 | NASH
蛋白降解剂 | 合成生物学 | AI+新药
VB思享会 | IPO-财报解读 | 新医药对话






动脉新医药
关注生物医药、创新药、创新治疗领域的新技术、创业和投资,以及技术发展背后的产业变迁和商业价值实现。(www.vbdata.cn)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