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嘉映:价值的理由 |水姐一天一书实验室652

文摘   2024-11-10 17:46   上海  

1、这是一本深入探讨哲学探究事物道理与人生意义的著作。这本书的内容分为三辑,第一辑为2010年夏应徐晓之邀为《财新·新世纪》所写的十二篇专栏文章,包括名篇《救黑熊重要吗?》《哲人不王》等,此次有所修订;第二辑是围绕当时研究题目所写的一些文章,部分后曾并入《何为良好生活》;第三辑演讲、序与访谈。

2、在这本书中,作者深度探讨了苏格拉底的核心任务认识自己,他认为哲学的根本目标并非仅仅追求对事物的了解和解释,而是要通过这些了解和解释,来达成对人自身的认识。这种认识不仅仅局限于自我知识的获得,也涉及对人生目标和价值的理解,以及怎样生活才是良好的生活的探索。
同时,这本书也探讨了事物的价值与意义,作者认为,事物的价值与意义是我们在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们相互影响、相互依存。我们必须同时理解和处理事实与价值之间的关系,才能更好地理解世界,应对各种挑战,实现我们的目标。 

3、此外,这本书也深度探讨了快乐与活动的关系,作者认为,人们从事的活动,决定了我们获得的快乐是否高尚,以及这种快乐在何种层级上。而快乐,既不是行为的手段,也不是生活的最终目的,而只是我们追求优秀行为过程中的副产品。

4、书名:价值的理由
作者:陈嘉映
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03-01
ISBN:9787532172610
品牌方:上海文艺出版社有限公司

5、别害怕“哲学”。《世说》载阮光禄云:“吾有车而使人不敢借,何以车为?”遂焚之。哲学亦如车,乃手边用器,这个“用”就是讲道理。一个时代,一种制度,或见“不讲理”,但生而为人,却永远离不开“讲道理”。套用《世说》的话,为人而不讲理,何以人为?嘉映爱“讲理”,乍看有点儿“绕”,但读进去便知全是日常道理,只是日常看不见它,哲学来帮忙,便有了《价值的理由》。嘉映思得深,讲得巧,短章中能见出他几十年的殚思竭虑。真希望读者不同意他,和他“讲道理”,讲来道去,就涵养出智慧与自由的心灵。那儿才是我们该待的地方。

6、哲学思辨上穷碧落下黄泉,却始终维系于苏格拉底为哲学提出的核心任务:认识你自己。

7、我跟我周边的人与事融合为难解难分的命运

8、你们结婚十年,对方的优点、缺点、相貌、性情,一切都不再是你站在对面权衡评价的东西,它们成为你自己的一部分,你欢喜、埋怨、珍惜。生活深处,世界不是分成你和你要选择的东西,你跟你周边的人与事融合为难解难分的命运。如果只关心选择,不妨说,随着生命的深入,一个人的选择余地越来越小,然而,生命不是一道关于选择数目的数学题。

9、如果一个社会里,人人都按照一套固定的价值排序来生活,人人都争做影子次序里最重要的事情,在尚有孩子失学之前就无人去救助黑熊,那会是一个多么让人丧气的社会。

10、实情倒是,那些没有剧院的社会,往往更多的人没有自己的居所。

11、我觉得自己做的事情有意义,也希望别人认可它有意义,但我并不觉得我做的事情最有意义,更不会声称唯有我做的事情才有意义。

12、实际上,一辈子嘻嘻哈哈喝酒,一辈子研究红楼梦而从来不质问自己的人,从来不与自己的生命对质的人,你去质问他又有多大意义?

13、他们用各种方式号召、感召人们参与他们的事业,但他们并不质问谁谴责谁。不像从前的传教士那样,用“不皈依就下地狱”来吓唬咱们。为了感召更多的人参与扶贫事业,他提供关于贫困人口各种情况的惊人数据,拍摄贫困地区悲惨图景的照片,宣传扶贫人士的无私努力,讲述贫富巨大差距的危害,但他不谴责。当然,他谴责花天酒地为富不仁。

14、本性、自然、率性,这些词听来悦耳,却也是藏污纳垢之地。

15、真性情人不是朝三暮四之人,率性不是颠三倒四。唯为事能执之一贯,才算有性格。

16、亚里士多德说,一棵橡树的生长并不是茫无方向的,而是橡树本性的实现。人的生长也一样。我们并非靠一成不变保持本性,而是靠生长达乎本性。这个道理有点儿绕。为了教化朴素的头脑,古贤人往往取简易之法,把本然说成时间上最先摆在那里的东西―人之初性本善,最本真的人格是伏羲上人,最完美的政治是三代。其实,无论三代政治制度是否完美,我们都无法照搬,因为历史生活已经变化了。

17、性有品,分成三六九等。与其勉强去做那些自己的天性够不到的事情,不如依你所成之性,解决面对的问题。实际上,成年以后,我们进一步的成长几乎只能以做事的方式实现。

18、那么政治哲学何为?在于探究政治的目的或意义。政治的目的或意义是什么呢?用西哲亚里士多德的话说:保障人的良好生活。什么生活才是良好的生活?对不同的人群来说,是否有不同的良好生活?何种政治有助于维护和丰富人生的意义?何种政治制度最能保障良好生活?这些问题当然没有显而易见的答案,也因此,才有形形色色、不断发展的政治哲学。

19、良好的社会生活是由各种各样的其他活动一起来创造和维护的。这些活动,为方便计,不妨笼统称为文教。

20、哲人绝非独自抱个理想不管它可为不可为,哲人的政治理想总是有现实意义的理想,它也许在现实政治中行不通,却可以让现实在更广更深的意蕴中呈现出来。具有现实意义与成功并不是一回事。

21、生物学家理查德·道金斯写了一本著名的科普书,题目叫作《自私的基因》(The Selfish Gene)。大意是说,从长时段的自然选择的角度看,只有那些善于保护自己和复制自己的基因留存下来,也就是说,只有那些“自私的”基因留存下来,“成功的基因一个最突出的特性就是它的无情的自私”。生物个体作为基因的载体,体现的只能是基因的特性,“凡是经过自然选择进化而产生的任何东西都会是自私的”,我们人类既然也是长时段自然选择的结果,理所当然,“我们的本性生来就是自私的”。道金斯并非别出心裁,他的观点是社会生物学的一般观点。

22、我们最容易想到,利他实际上对自己更有利―利他只是表面现象,隐藏在这些表面现象之下的深层动机实际上是自私,就像表面上看起来是太阳环绕地球旋转,实际上是地球在环绕太阳旋转。

23、把博弈论跟基因学说联合起来,倒是能从利己推出某一类纯粹的利他行为。

24、“自利”比“自私”少一点儿道德评价的意味,不过,把这个词用在科学论述中,我们仍然需要有意识地把它与“自私自利”那层意思区别开来。

25、一排一排的观念连到一起,ideas(观念)就连成ideology(意识形态),就成为意识形态。我们现代人,抽象观念特别多,一个主要的缘故,是我们有意识形态。

26、所谓“自己的思想”,当然很少有自己想出来的,还不是听来、读来的那些。统治阶级一向关心民众,既然民众希望有思想,他们就会想办法提供思想,制造意识形态就成为他们的一项主要任务。

27、习俗破碎了,甚至意识形态也破碎了,不再有什么观念能够“指导”行动,这时候,我们就只能跟着感觉走,虽然不敢肯定这些感觉真实无欺。我们到了个陌生地方,既没有经验,手里又没有地图,于是,我们跟着感觉走。不真实的观念泛滥成灾,整个观念体系、意识形态一片虚伪,认真的人就会警惕观念、反对观念。

28、我们倾向于把平平常常、琐琐碎碎的动机与欲望“上升”为观念。

29、批判松解了虚假观念的束缚,为真情实感的观念的生长开辟空间;而要生长出有血有肉的观念,所需的不是读书人的指导,而是每个人自己和每个民族自己的经验与实践。

30、所谓“全部事实”,说的是全部相关事实。

31、有时候,我们抱怨日常叙事不够客观,有时候,我们反过来抱怨事实话语太客观了,干巴巴冷冰冰的。的确,事实话语是干巴巴冷冰冰的。从一种植物中提炼出某种药剂,那种植物原是有滋有味的,这种药却什么好滋味都没了,只剩下赤裸裸的苦味。我们本来生活在一个意义和价值的世界里面,但有时就像需要药物一样需要干巴巴的事实。

32、我们不要把目光总盯在说服他人达成共识上面。对说理来说,提升理解是首位的,是否达成一致看法倒在其次。

33、书写改变了人对过去和未来的态度。发明录音设备之前,话语也能流传,但流传开来多半会走样。我们都玩过传话游戏,十个人坐成一圈,传一圈回到你这里,往往面目全非。文字却可以从这里传到那里、从此时传到后代而不变样。帝王攻城略地,把自己的功业用文字刻在石碑上,让后世景仰。口说时代,好东西要求人们当时就认;有了文字,我们就不怕举世皆愚不认真货色了。今人不认又何妨?藏之名山、付诸后人可矣。

33、写作和言说要求不同的艺术。交谈像溪流,沿地势蜿蜒而行;写作更像建筑,谋篇布局,一篇文章之内就可以有复杂的结构、精巧的照应。话一出口,驷马难追,写作呢,不妨坐对青山慢慢修改。引用前贤,记不清,可以到古书里找出来。从读者方面看也是一样,复杂的句式,绕来绕去的理路,一遍没读懂,可以翻来覆去读上几遍。冷僻的用语,你可以找字典查一查。

34、一向刻苦用功,一直被放浪于形骸之外、游走于昊天之际的朋友笑话,我呢,反过来一直希望他们超脱少一点儿,干活儿多一点儿。我们到头来谁也不曾改变了谁的价值观,但半世交往,互相影响,各自丰富了自己的心性。

35、统摄万事万物的道理是最高的原理,研究这些最高原理的学问,叫作形而上学。在形而上学里,万理归一。亚里士多德哲学是个无所不包的大体系,他的《形而上学》研究世界的根本原理,《物理学》研究自然界的根本原理,《伦理学》和《政治学》研究人和社会的根本原理。亚里士多德的大体系,虽有沉浮,但在此后的一千多年,大致作为标准的真理体系被接受下来。

36、北京是个移民城市,最新一代的移民住在机关大院里,部委大院、军队大院、高校大院。没谁有自己的住宅,都住宿舍,单身的住集体宿舍,拖家带口的住家属宿舍,大床小床桌子椅子借自单位,暗角贴着单位的标记纸条。

37、受苦不总该受到诅咒。事后,是苦难而不是康乐,成为引人入胜的故事。因为苦难给予生活以深度。但那是修成正果者的苦难,苦难因为它的成就而获得意义。却有一种受苦是自找的。我们这代人曾发展出苦行主义的小小萌芽―中国乐感文化的异数。我们为《牛虻》、为车尔尼雪夫斯基笔下的拉赫美托夫所吸引,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睡在碎石上,洗冰水浴,一天跋涉六十公里,冒着倾盆大雨登山。图什么?我说,苦行为精神的力量作证。尼采说,人生充满苦难,更苦的是这些苦难没有意义,苦行者以自己的意志求苦难,从而赋予生活以意义。

38、据亚里士多德,第一个把快乐和善好等同起来的哲学家是尤多克索斯(Eudoxos)。这一类哲学家被称作“快乐主义者”。

39、最出名的快乐主义者是伊壁鸠鲁,他说:“我们说快乐是主要的善,并不指肉体享受的快乐,使生活愉快的乃是清醒的静观。” 这难免让人怀疑,哲学家所说的快乐和我们平常所说的快乐能不能同时都叫作“快乐”。

40、庄子那般的高人,本来是“哀乐不能入”的,乃至于说:“悲乐者,德之邪也”。不过,我们也读到,超然于悲乐之外,融身于未始有极的万化,毕竟是乐,且其乐不可胜计。这种乐,谓之天乐、至乐。至乐不同于为轩冕而乐的得志小人之乐,自不待言,不过还是乐,不是苦。

41、快乐还有种类的区别,美食和美色,哪样给人带来更大的快乐?逗小女儿玩的快乐与“引刀成一快”的快乐,更想象不出怎么来比较。

42、比较一下买春和情人间的欢爱。买春的人跟谁做无所谓,只要能带来快乐就行,自不妨说,求快乐就是他的目的,卖春女只是他达到目的的手段。情人间的欢爱却不能用手段/目的来分析,这一份快乐和这一个情人融为一体,两情相悦,自然而然缱绻难分,缱绻之际涌来多少快乐,我们不得而知。但那快乐自然涌来,不是他们所要求的目的,拥在怀里的情人,更不是达到目的的手段。贤者说,这才是真快乐。智者说,不花钱的性是最好的性。

43、我倒觉得,心灵的快乐似乎更为复杂,更多和苦难、忧伤、悲悯连在一起。

44、细计较起来,让人英雄的不是苦难,而是对苦难的担当,是战胜苦难,是虽经了苦难仍腰杆挺直,甚至乐在其中。仅仅被苦难压着,和大快乐毫无关系的苦难,让人怜悯而非让人崇敬。

45、志意的修炼恰在于始终保持天真之乐。那些苦仿佛是个过滤器,始终滤出清洁的快乐。淳朴天真之乐既是一种回忆,也是一种现实,维系我们心灵的绵延。我们如何保持童心?假装自己还没长大?天真不是某种现成不变的东西,它在丰富阅历中展现新的形态。丰富不同于芜杂,这恰在于丰富者,无论包含了多少反题,仍保持着创造时刻的一片纯真。

46、感应认知不曾从人心中根除。实际上,作为认知原型,它永远不可能从人心中永远根除。且不说星相学、到庙里烧香求签之类。感应认知以各种更加隐秘也更加重要的方式,参与我们现代人的思考和理解。

47、让哲学家最为头痛的,是称为原理的东西究竟够不够源始,原理背后,还有没有进一步的道理。

48、别的不说,佛陀并不是个人格神,他没有开天辟地之功,也不是处女生的;佛陀是个凡人,是凡人中的彻底觉悟者,就此而言,我们不知道他更近于上帝、基督还是更近于孔子。说佛教是无神论,虽不中肯,却不算错。

49、与信仰、精神生活相对的,财富、权力、色情,这些是最世俗的东西。这些东西从来就在那儿,只不过,今天信仰和精神的衰落,这些世俗的东西“赤裸裸”地发挥力量。而在过去,信仰和精神传统会起到缓冲作用。

50、道统的源头是三代的治道。传说中三代好得不得了,统治都是合乎道的,因此就是治统和道统的合一。后来乱掉了,治统和道统分开了,权力和道统分开了,皇帝是权力的源泉,而三代的完美统治方式是通过道统、通过士传承下来。

51、信神,信佛,不如信命。就是这么个人,运道多乖。最后六七年,王炜经历的磨难比我们都多得多。我没有什么能力帮助他,但在他这些难过的日子里,我经常在他旁边。世事规章我了无所知,只会逻辑分析,他主要不是来听我拿主意,是要找个知心朋友说说这些深深的苦恼。我们这一代人,心里分了很多层,最深的喜悦和苦恼,从来不直接出口。所以非要有知心朋友不可,彼此之间,谈的是事务,谈的是世间万象,人心深浅,都在其中了。在这些事涉大利大害的商议中,我最能体察王炜本心不一般的宽厚。

52、服从自己还是服从真实?

53、文字倾向于往“去身心智”发展,如鲍赞巴克所言,“在西方,所有的理性思想运动倾向于将肉身与精神相分离。曾经需要生产出一种词语,一种思想的材料,不再适应于身体、感觉和感知

自尼采以后,“具身心智”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鲍赞巴克说:“当我们设计建筑时,我们用身体思考”。索莱尔斯呼应说:“当我们写作时,我们也一样用身体思考。”我有一本文集,题为“从感觉开始”,也许接近鲍赞巴克的想法:“从古至今,人类智力的全部进步史呈现为不断走向愈加的抽象化,并在普遍性中消解特殊与个别的进程。在我的工作中,每当我重新回到感性体验的真实,我就会进步。因为,需要学习面向感觉采取行动,并把握感觉”。

54、《生活》:关于隐居,我们都会想到隐逸山林,远离尘世,但是我最近听说的一件事也许是隐居的另类:有一个法国人曾经因抢劫银行被判入狱五年,他在狱中读哲学,主要是德里达的著作,之后成为德里达的学生,这个人现在在蓬皮杜艺术中心担任文化部主任。我想,他在监狱中的五年,也算是他隐居的五年吧。

55、陈嘉映:嗯,我在想……不知道算不算,哪一点上他不太像隐居呢?我们说隐居一般都是自愿的事儿,把他在监狱里说成隐居稍微有点儿怪,虽然它跟隐居有相像的地方。

56、《生活》:“把我抛到哪儿我就过到哪儿”,让我想到您在《救黑熊重要吗?》一文中说过的一句话:“与命运为侣一道浮沉就好些吗?我觉得比总站在外面好些,虽然命运本身不是什么甜美的东西”。在那篇文章里,您还说:“生活深处,世界不是分成你和你要选择的东西。你跟你周边的人与事融合为难解难分的命运。”

57、《生活》:还可以吧……那么,您认为有德之人是“能够生活在自己所信仰的生活里面的人”,这样的人是幸福的。而您也认为一个人还活着的时候,真是谈不上什么幸福。活着和有德好像不那么能够兼容呢。活在自己所信仰的生活里面,几乎就是精神上的隐居者了吧?

58、陈嘉映:信仰这个词儿可能用得重了,但是在这里也没有别的好词儿。有时候人问我:你有信仰吗?我就犹豫。我说有信仰,他可能会以为我信伊斯兰教什么的。你要说我这个人就没有信仰,我也不觉得特别恰当。

59、精神上的隐居者?精神生活并不只是一个人深藏在内心里的生活,但也不可能完全暴露在世面上。精神生活的确总有它隐居的一面。不一定像安东尼那样隐遁到埃及荒漠里去静修,但精神生活总有安东尼那一面。

60、很多哲学家都是隐居者,或者曾经离群索居,比如海德格尔。据说,他在托特瑙山隐居地只用了三个月时间,就完成了《存在与时间》。

61、苏格拉底说:一无所需的人最像神。隐居的人虽然并不是一无所需,但是他们似乎仅仅有思考的生活和智力活动就足够了,是这样吗?还是沉浸于思想的人确实进入了一种近似于一无所需的境地?

62、《生活》:是指您在内蒙古插队的时候吗?
陈嘉映:包括插队的时候。特别是插队插到最后,所有人都走了,青年点只剩下我一个人。别的同学,当兵的,考工农兵学员的,招工的,或者回北京的,一个个都走了。我当然很喜欢这些朋友,但是最后只剩我一个人的时候的确非常美好。我那时和当地各级头面人物关系处得非常好,所以衣食无忧,他们会给你送当时最好的米啊面啊酒啊。我当时教书,教初中孩子数理化,教书也不累,大多数时间做自己的事,读书。夜里就一个人走出村去,在山上躺着看星星,看月亮,看云。

63、一排一排的观念连到一起,ideas(观念)就连成ideology(意识形态),就成为意识形态。

64、人的自我感觉、自我认识多半是自我欺骗。有人说,我们通过反思是来自我欺骗,而不是通过反思来自我认识。
读书人的天职在于明理,批判虚假观念,以求我们拥有有血有肉的亦即合理的观念。


喜马拉雅里去看看这个吧!


水姐
作协会员/秦朔朋友圈主编/清华等校友/中年好友苏东坡ip系列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