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法律人,都可以是《野孩子》逆天改命的力量
职场
2024-09-15 12:35
安徽
2019年《今日说法》播出一期盗窃案件的节目,嫌疑人叫马亮,童年的时候就被父母遗弃,被迫在外面过的流浪的生活,慢慢的学着偷窃,成年后依然盗窃其中不乏贵重物品。在流浪的过程中遇到另一个被父母遗弃流浪的小孩,也许是看到曾经自己的影子,他没有顾忌自己已经十分窘迫的生活,转头去拥抱了那个过去的自己。一个流浪的人收留了另外一个流浪的人,互称哥弟相依为命。马亮会给弟弟买牛奶,希望弟弟长得高一些,这样在外面就不会被欺负;会给弟弟买衣服,不再像自己看上去那么破败。虽然自己盗窃,但从不让弟弟跟自己一起偷,叮嘱弟弟今后长大了也永远不要跟自己学,因为在内心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他想把过去的那个自己举过头顶,也许马亮拼命想拯救的不是弟弟的未来,而是过去不曾被爱的自己。《野孩子》就是根据上述真实案例改编,只是剧情会有很多扩张和演绎。例如被轩轩(被收留的小孩)生病说胡话时,说自己不能死否则妈妈回来就等不到了;例如轩轩实在嘴馋想吃香蕉,只偷了一个还被人发现,老板不忍挥手让其离开;例如两个人找了一间可以住的破房子,就可以开心上很久,像是住进了心中从未拥有的温暖城堡;例如轩轩在和马亮一起卖废品时看到别的小孩的玩具,眼睛里全是羡慕又小心翼翼....。每一段剧情都很虐心。马亮之所以会被很多人怜悯,是因为人们看的到他心存留的善意。需要说明的是,电影只是演绎,自然需要有剧情和情绪的渲染,现实中的案件并不像网络中一些自媒体带节奏所说的马亮只是盗窃食物,实际其中不乏贵重物品,自然也应该受到处罚,不然丢失物品的被害人的权益又如何伸张。这就是看故事和看案件的区别,故事角度只有一面,但案件角度需要多面。从刑期四年六个月推算,其查实的盗窃金额应该在十万至三十万左右,因为上面的情节,承办人在量刑时也一定考虑了予以从轻。现实中的轩轩也很快得到了救助,回归到学校。 电影其实提出了一个法律行业常见的问题,那些从泥泞中走来的嫌疑人,需要如何被全面认识对待和帮助,如何实现回归。很多年前,也办过一个盗窃案。嫌疑人盗窃前科记录很长,从未成年偷一直到成年然后又是偷了很多年。那一天跟他谈了很长时间,他说小时候爸爸去世,妈妈一走就杳无音信,跟着奶奶勉强生活,缺少管教的他很早就跟着别人养成盗窃的习惯。后来奶奶不在,天地之间也就他一个人更没人挂念,索性越偷越大。因为养成了盗窃习惯,成年之后依然如此,从未想过劳动。说到最后,他竟然有些泪眼婆娑,说感谢可以有人静静的听他讲那么久,无需再对他进行法律教育,一切的道理他都懂,承诺这次出去再也不偷了。那次之后,再没听说过他,我相信他是履行了承诺。 刑案里的人,会复杂的有血有肉。会有人习惯于欺骗,最后连自己都深陷其中;会有人极致利己,道义两旁利字中间;也会有人随遇而安,糊涂犯案,依然执迷不悔。这里的人不仅是嫌疑人,也会有被害人,或者是被犯罪影响到的人。就如之前说过的,吸毒母亲的孩子,悠悠的故事。电影中的这一类一直缺少关怀和帮扶的嫌疑人最需要的是全面认识,既要认识到其行为违法和应受处罚性,也需要明白其来路的曲折和泥泞,也许一些关心的话语就能让他泪流满面彻底改变。无论是认知层面还是实际谋生层面都需要给与改变的机会,从而脱离之前的死循环。因为职业的关系,以往看到过很多法律职业的人一直在别人看不到的地方竭尽全力的帮助类似电影中的困境儿童,他们因遗弃、因犯罪、因疾病陷入困境,那些帮扶的案例因为需要保护未成年隐私也不能对外述说。但终会在不被常注意的地方看到改变与进步,这些来自每一个认真做事的法律人的努力,就如推动颁布的《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保障工作的意见》,就如很多未检人在未成人保护所做的贡献,或是很多辩护人在对嫌疑人全面评价时所做的付出。在法律的这条赛道上,会有很多纷争,但无论你是什么身份,相信每个人走上赛道时的目标都是一致的。在能力所及的地方去给弱者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