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二回娘家 | 说说中国人心里的“娘家”

文摘   2025-01-30 07:39   辽宁  

俗话说:“正月初二路上看,尽是小生和小旦。”

这一天是回娘家的日子,出嫁的女儿带着丈夫、孩子纷纷回娘家拜年。

和许久不见的亲人一起聊聊天,叙叙旧。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让我们一起来聊聊中国人心里的娘家。

1

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

今年很多人都是就地过年,不能回家。

很多出嫁女儿不能去见自己的爸爸妈妈。

这让很多人心里说不出的难过。

女人结婚之后,很喜欢回娘家。

因为只有回到娘家才能成为父母手里的宝贝女儿。

孩子有人带,饭菜有人做,不是谁的母亲,也不是谁的妻子。

只是父母的小公主。

可是娘家这个地方却不能久住。

嫁出去的闺女,泼出去的水。

所以很多母亲不希望女儿远嫁。

在自己家是女儿,是被呵护的那个。

到了别人家,是儿媳,是妻子,是母亲,是呵护别人的那个。

在自己家,有人惯着。

在别人家,惯着别人。

离开自己的故土,去另一个陌生地方,成立自己的家庭,不能在父母膝下尽孝,从此故乡是他乡。

所以结婚的时候,娶媳妇的高兴,家里添了口人。

嫁闺女的伤心,因为自己的宝贝要交到别人手里了。

独生子女的家庭更是凄冷,女儿一走,家就空了。

女人这辈子最亏欠的就是娘家。

嫁出去的女儿,常回家看看,老父母的心,才能有地方安放。

2

打断骨头连着筋,要亲还是娘家人

血浓于水。

对于女人来说,父母兄弟永远是自己最亲的人。

同时女人在孩子身上花费的时间和精力更多,和孩子更亲。

相对应的,孩子也往往倾向于娘家。

所以很多地方娘舅比叔伯还要更亲近一些。

而著名的“外婆桥”,也唱出了很多人小时候对于外婆的亲切回忆。

加上比较难处的婆媳关系,所以女人会觉得在家里更自在。

所以一旦出了什么事情,女人往往更信任娘家人。

古代有很多外戚专权,娘家兄弟永远是出嫁女最强的助力。

清朝赫赫有名的佟氏家族,曾经出过两位皇后。

佟国纲、佟国维两兄弟,就都是康熙皇帝的亲娘舅。

同时,佟国维还是康熙第三位皇后的父亲,也就是康熙的老丈人。

娘舅的威力可见一斑。

娘家人是从小一起长大的,无论走多远都是亲人,这种血缘上的纽带是切不断的。

“女儿不断娘家,客人不断行家”,无论何时,女儿也不会忘了娘家。

3

女婿要上座,一个女婿半个儿

大年初二这一天是中国人的“迎婿日”。

一个女婿半个儿,结了婚,就等于多了半个儿子。

但是,女婿回娘家,一般是要上座的。

有的地方把女婿叫做“女贵客”,再“贵”也还是“客”,是外人。

女儿回娘家,女婿要备好厚礼,娘家人也要摆上丰盛的宴席,

山东地界,要十二个菜才算有诚意。

可怜天下父母心,厚待女婿,其实是希望他能好好对待自己的女儿。

女婿们,也切莫辜负了这番心意。

4

娘家福,不叫福

小时候需要人照顾,长在娘家;

长大了会照顾别人,嫁到婆家;

在娘家的时间短,婆家的时间长。

所以在娘家有福不是真的有福,到了夫家被丈夫宠爱,被婆婆喜欢,才是真的有福。

女人和男人不一样。

男人只是接纳一个人,女人却是重新融入一大家子。

在家里,有父母呵护,有血缘牵绊,一切可以由着自己的性子来。

但是嫁出去之后,很多事情却需要看别人眼色。

所以丈夫对她的态度,就是她所有的依靠。

如果男人不靠谱,那后半生基本就没有什么福气可言了。

一个女人选择了一个男人,其实就是选择了后半生的幸福。

这是一种莫大的信任。

所以,丈夫在这方面要给予更多的体谅和支持。

毕竟,每一个忙碌在柴米油盐中的妻子,都曾经是别人手心的“小公主”。

星火之声网
守护良知,传递力量!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