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场回顾:上周权益市场主要指数全线上涨;债券市场长端利率上行,AAA信用利差走阔;基金市场偏股基金和二级债基上涨,短期和中长期纯债下跌,体现了股债跷跷板效应。
☆ 事件驱动策略:(1)光伏新能源有望走出低谷,推动需求反弹,建议关注:华夏能源革命(003834)、鹏华环保产业(000409)。(2)红利策略配置价值仍存,金融机构吸引力较强,建议关注:安信红利精选(018381)、鹏华品质优选A(011333)。(3)存量房贷利率统一调降,助力房地产市场止跌企稳,建议关注:工银战略转型主题A(000991)。
★ 稳健类产品配置策略:
☆ 市场分析:(1)央行调降LPR对债市影响有限;(2)《证券公司收益凭证发行管理办法》发布,规定合格投资者参与,普通投资者无法参与;(3)降息周期下,美债利率大幅反弹不可持续,美元债基金再次迎来配置良机;(4)等权可转债价格中位数位于历史均线下,配置价值凸显。
正 文
一、市场回顾
2、债券市场
3、基金市场
上周,偏股基金指数(1.31%)和二级债基指数(0.14%)上涨,短债基金指数(-0.04%)和中长债基金指数(-0.13%)出现不同幅度的下跌,体现出当前市场具有明显的股债跷跷板效应。
二、权益类产品配置策略
(1)光伏新能源有望走出低谷,推动需求反弹。中国光伏行业协会表示光伏组件低于成本投标中标涉嫌违法,组件价格开始反弹,同时硅片电池片库存较低,有望加快产业链需求反弹;本周,美国商务部启动变更情况审查,考虑部分撤销中国晶体硅光伏电池的反倾销税和反补贴税;另外,我国能源国家能源局局长章建华表示,我国建成了具备国际竞争优势的新能源全产业链体系,为全球贡献了80%以上的光伏组件和70%的风电装备,在“一带一路”能源合作伙伴关系成员国举行了扩员仪式。
(2)红利策略配置价值仍存,金融机构吸引力较强。自“924”政策组合拳出台后,已有23家公司获得银行的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涉及金额超过百亿,再贷款利率1.75%,商业银行对客利率2.25%左右,只要股息率在2.25%之上就能覆盖资金成本;10月21日以来有17家券商、3家基金公司参加了SFISF(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首次规模500亿,利于盘活存量资金,增加入市资金;10月25日金融监管总局发布保险业经营情况,显示保险业净资产35万亿元,前3季度保费收入同比增长7.2%,多家险企前三季度业绩增速或创纪录,叠加政策利好,保险板块逐渐走出估值底。
2、资产配置策略
整体配置思路:红利打底,增配大消费,科技助攻
(1)3000亿+5000亿两项货币政策工具,叠加上市公司分红指引、市值管理,以及打通耐心资本入市的赌点,培育长钱长投,在政策利率调降的背景下,高股息策略仍具有较强韧性;
(2)多措并举促消费,大力实现生产端向需求端转变,调降首付比例和房贷利率,减轻居民杠杆压力,释放消费动能,持续开展以旧换新活动,致力于调整产业结构,注重消费产业升级项目,完善转移支付,提高居民消费倾向;
(3)10月23加拿大央行宣布降息50BP,欧洲央行也宣布继续降息25BP,美联储再次降息升温,利于海外资金投向国内优质资产;
(4)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总书记强调要拿出人生能有几回搏的劲头搞科创,其中广东省政府印发加快推动光芯片产业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24—2030年),力争到2030年取得10项以上光芯片领域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培育10家以上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一流领军企业。
除上述相关基金外,可继续关注如下基金:
三、稳健类产品配置策略
1、市场分析
(1)我国央行大幅降息,但对债市影响有限。10月21日,1年期和5年期LPR下调25BP,之后10年期国债回升至2.15以上,30年期国债回升至2.36%以上,只有1年期国债降低1.6BP至1.42%附近。降息之后,一方面各银行不同期限的存款利率相应下调,投资者收益降低,固收类成为提高收益的选择;另一方面,银行债贷性价比提升,一定程度增加债券性价比。
(2)《证券公司收益凭证发行管理办法》发布,普通投资者无法参与。10月25日,中国证券业协会制定发布《管理办法》,规定券商只能向符合《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的专业投资者销售,这也意味着普通投资者至此无法参与类保本的收益凭证投资。
(3)预期美联储再次降息升温。10月21日,欧洲央行宣布再次降息25BP,美国临近大选,预期美联储温和降息的概率升高,当前10年美债收益率上升到4.25%,调整近1个月,来到较高配置价值区间。
(4)可转债配置价值凸显,可转债既有债性又有股性,波动一般低于正股,当前可转债等权价格中位数位于1200以下,正是配置的底部区间。
2、重点关注产品
整体配置思路:降低短债收益预期,增配美元债和固收+提高收益
四、风险提示
本文数据来源于市场公开数据,如果市场环境发生变化或产品数据发生更新则模型可能失效。产品或指数过往业绩不预示其未来表现,亦不构成投资收益的保证或投资建议。
本文摘自2024年10月29日发布的《收益凭证新规出台,稳健理财如何配置?(20241029)》
刘永芳 分析师 S0770524100001 邮箱:liuyongfang@dtsbc.com.cn